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的产生及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司文秀 杨继章 杨树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4-458,480,共6页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成分,抗菌药物在杀/抑菌的同时会诱导内毒素的产生,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体外实验、动物实验证实,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提示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时应对药敏实验结果及其诱导内毒素释...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成分,抗菌药物在杀/抑菌的同时会诱导内毒素的产生,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体外实验、动物实验证实,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提示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时应对药敏实验结果及其诱导内毒素释放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近年取得了一些成效,其中中药制剂也显示了很好的抗内毒素作用,相信这类药物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内毒素 体外实验 动物模型 临床应用 抗内毒素药物
下载PDF
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释放及抗内毒素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盛杰 张福琴 +1 位作者 魏萍 张彩霞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4期252-253,共2页
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释放情形不同。主要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的抗菌药物有β 内酰胺类 ,可杀灭菌体而释放大量内毒素 (LPS) ,而非作用于PBP的抗菌药物有氨基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使细菌释放内毒素较少。在保证有... 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释放情形不同。主要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的抗菌药物有β 内酰胺类 ,可杀灭菌体而释放大量内毒素 (LPS) ,而非作用于PBP的抗菌药物有氨基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使细菌释放内毒素较少。在保证有效杀菌的前提下 ,选择致内毒素释放较少的抗菌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内毒素 抗内毒素药物 释放机制 Β-内酰胺类药物
下载PDF
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海松 刘维俊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2年第4期174-178,共5页
内毒素 (脂多糖 )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也是革兰氏阴性菌菌血症的主要致病因子。近年对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方兴未艾。异羟肟酸类化合物 L- 5 736 5 5和 L- 16 12 40等可通过抑制脱乙酰酶的活性而抑制内毒素的生物合成。类... 内毒素 (脂多糖 )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也是革兰氏阴性菌菌血症的主要致病因子。近年对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方兴未艾。异羟肟酸类化合物 L- 5 736 5 5和 L- 16 12 40等可通过抑制脱乙酰酶的活性而抑制内毒素的生物合成。类脂 A类似物 E5 5 31等可拮抗内毒素与受体的结合 ,动物和临床实验表明其可降低内毒素的致死率和抑制内毒素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杀菌 /渗透性增加蛋白及鲎抗内毒素因子等蛋白质有中和内毒素的作用 ,可使血液中内毒素的活性和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下降。内毒素抗体的研究令人失望 ,鼠单克隆抗体 E5和人单克隆抗体 HA- 1A的临床实验已因疗效和毒性的原因而被终止 ,目前的研究方向已转向核心糖脂抗体上。此外 ,高密度脂蛋白和多粘菌素 B等因可清除内毒素也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毒素药物 研究进展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 菌血症 类脂A合成酶抑制剂 内毒素中和蛋白 内毒素 内毒素
下载PDF
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含飞 张金龙 王振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价格低廉的治疗内毒素感染的比较理想的药物。该文针对目前研究的抗内毒素药物,在其作用环节和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能对今后研制高亲和力、能中和内毒素且毒性低的药物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抗内毒素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
5
作者 谭余庆 《广西医学》 CAS 1996年第5期542-542,共1页
关键词 抗内毒素药物 多粘菌素 糖皮质激素 山茛菪碱
下载PDF
抗内毒素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云海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1-44,共4页
抗内毒素药物研究进展刘云海(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汉口430030)近10年来,人们对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发现许多疾病与细菌内毒素(Endotoxin,ET)有关。内毒素侵入机体血流可触发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 抗内毒素药物研究进展刘云海(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汉口430030)近10年来,人们对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发现许多疾病与细菌内毒素(Endotoxin,ET)有关。内毒素侵入机体血流可触发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引起发热、血象改变、脓毒性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毒素药物 内毒素性疾病 乳果糖 多粘菌素B 热毒清注射液 板蓝垠
下载PDF
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寰 吴满平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关键词 抗内毒素药物 研究动态 内毒素 结合蛋白 血浆脂蛋白 多粘菌素B
下载PDF
从内毒素激活效应细胞的分子机制谈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侯小强 张乃生 《吉林畜牧兽医》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脂多糖(Lps)是一类具有高度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可依赖LBP/CD14系统作用于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S)等通过一系列胞内信号传导系统诱导细胞产生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TNF-α,白介素,前列腺素等,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脂多糖(Lps)是一类具有高度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可依赖LBP/CD14系统作用于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S)等通过一系列胞内信号传导系统诱导细胞产生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TNF-α,白介素,前列腺素等,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可激活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机体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病理反应,引起发热,呼吸窘迫综合症,心肺功能严重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甚至引发致死性休克,因此全面了解内毒素的作用机制,研究有效的内毒素拮抗剂,对预防和治疗内毒素(ET)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毒素药物 内毒素 效应细胞 分子机制
下载PDF
益气解毒法及其促进机体对内毒素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文龙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3年第5期44-53,共10页
内毒素是最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致病产物之一,当其侵入机体血流,可因触发体内一系列病理生化过程从而引起发热、白细胞改变、休克、DIC、以至死亡。内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类对内毒素临床意义认识的迅速扩展和深化,从而提出了“内毒... 内毒素是最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致病产物之一,当其侵入机体血流,可因触发体内一系列病理生化过程从而引起发热、白细胞改变、休克、DIC、以至死亡。内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类对内毒素临床意义认识的迅速扩展和深化,从而提出了“内毒素性疾病”的概念。由于内毒素性疾病包含着现今人类的众多主要危、急、重、难治的致死性疾病,而迄今尚未有临床可用的以针对病因内毒素本身的有效药物,因而抗内毒素药物的研制已成为国际医药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检测 解毒法 内毒素 巨噬细胞 抗内毒素药物 人参皂甙 云芝胞内多糖 人参根皂甙 中药药理与临床 吞噬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