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芦璐 房淑欣 高阳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方法检测100例LDVT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组AT、PS、PC活性明显降低,...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方法检测100例LDVT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组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100例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总发生率为25%(25100),以PS缺陷的发生率最高,为13%(13100),其次是PC,为8%(8100),AT缺陷占5%(5100),APCR缺陷的发生率最小,为4%(4100)。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群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有必要对LDVT病人进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蛋白 缺陷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蛋白缺陷 患者 临床研究 LDVT APCR 中国人群
下载PDF
静脉血栓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白春梅 潘家绮 +1 位作者 范连凯 王书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46-748,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静脉血栓患者抗凝蛋白缺陷发生率。方法  87例非急性期且无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测定血浆抗凝血酶Ⅲ (ATⅢ )、蛋白C (PC)、蛋白S(PS)水平和活化蛋白C敏感比值 (APC SR) ,并对获得性狼疮抗凝物 (LA)... 目的 探讨中国静脉血栓患者抗凝蛋白缺陷发生率。方法  87例非急性期且无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测定血浆抗凝血酶Ⅲ (ATⅢ )、蛋白C (PC)、蛋白S(PS)水平和活化蛋白C敏感比值 (APC SR) ,并对获得性狼疮抗凝物 (LA)和抗心磷脂抗体 (ACL)进行检测。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检测FV Leiden变异。结果  2 5例患者有抗凝蛋白缺陷 :ATⅢ缺陷 3例 ,PC缺陷 5例 ,PS缺陷 10例 ,活化蛋白C抵抗 (APC R) 2例 ,ATⅢ +PC 1例 ,ATⅢ +PS 1例 ,PC +PS 1例 ,APC R +PC1例 ,APC R +PS 1例。ATⅢ、PC和PS缺陷总发生率达 2 6 4%。抗凝蛋白缺陷患者与无缺陷患者比较 :首次发生血栓的平均年龄小 (35 2± 9 7,42 1± 10 9) (岁 ) ;(P <0 0 1) ,血栓发生次数多 (P <0 0 5 ) ,肺栓塞发生率高 (4 4 0 % ,16 1% ;P <0 0 1)。结论 中国静脉血栓患者ATⅢ、PC和PS缺陷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 ,其静脉血栓易栓症病因可能与西方国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酶 抗凝蛋白缺陷 发生率
原文传递
新发无义突变致抗凝蛋白S缺陷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3
作者 方碧晴 张纪蔚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新杂合点突变致遗传性抗凝蛋白S(PS)缺陷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1例临床血栓病例并做家系调查,抽提外周血DNA并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核酸序列分析,构建野生型质粒(PS wt)和突变型质粒(PS-c.1771 del A),将质粒瞬时转染he... 目的探讨新杂合点突变致遗传性抗凝蛋白S(PS)缺陷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1例临床血栓病例并做家系调查,抽提外周血DNA并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核酸序列分析,构建野生型质粒(PS wt)和突变型质粒(PS-c.1771 del A),将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质粒转染后细胞裂解液中PS的表达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S在高尔基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PROS1基因上发现一新发的无义突变PS-c.1771 del A,家系调查显示本研究病例为一遗传性抗凝蛋白S缺陷症家系,野生型质粒转染细胞裂解液中PS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突变型质粒转染细胞,激光共聚焦也进一步显示突变型质粒转染细胞的PS表达量明显少于野生型,突变质粒内的PS在高尔基体内的聚集明显少于野生型质粒表达蛋白。结论本病例先证者患遗传性抗凝蛋白S缺陷症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由于突变导致PS表达下降、分泌障碍,而后抗凝功能减弱,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突变 抗凝蛋白S缺陷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抗凝蛋白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欧东仁 房淑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抗凝蛋白缺陷 血栓形成 急性脑梗死患者 蛋白活性 抗凝血酶 抗凝血因子 易栓症 活性缺陷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抗凝蛋白水平的改变
5
作者 欧东仁 房淑欣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蛋白水平 抗凝血酶 患者血浆 抗凝蛋白缺陷 缺血性卒中 ACI
下载PDF
易栓症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倪亚莉 邓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易栓症标志物进行筛查,评估其发病规律及高危因子,提供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应用测序技术、血液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RIF患者(病例组)及90例首次胚胎移植即成功妊娠的... 目的通过对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易栓症标志物进行筛查,评估其发病规律及高危因子,提供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应用测序技术、血液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RIF患者(病例组)及90例首次胚胎移植即成功妊娠的不孕症患者(对照组)血浆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MTHFR C677T)、蛋白S活性、蛋白C活性、抗凝血酶(AT-Ⅲ)活性、抗心磷脂抗体(ACL-IgG/IgM)、抗β2糖蛋白I抗体(抗β2-GPI)的变化。结果 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在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3.3%vs.23.3%,P<0.05),Cramer V相关系数为0.574(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ACL-IgG/IgM阳性率、抗β2-GPI阳性率、蛋白S活性、蛋白C活性、抗凝血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可能与RIF的发生有关,可作为本地区IVF患者的易栓症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胚胎种植失败 易栓症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抗凝蛋白缺陷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I抗体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蛋白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芦璐 宗俊学 房淑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蛋白缺陷 临床意义 水平检测 患者 LEIDEN突变 活化蛋白C抵抗 protein 中国人群 APCR
原文传递
应重视血栓与出血的实验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学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884-886,共3页
国内实验室目前常规开展的血栓与出血检测项目,多数是基于纤维蛋白形成为终点的检测,对于不同出血病和血栓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较大差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抗原、凝血因子Ⅷ活性、瑞斯托霉辅因子活性的检测可以诊断多数的v ... 国内实验室目前常规开展的血栓与出血检测项目,多数是基于纤维蛋白形成为终点的检测,对于不同出血病和血栓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较大差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抗原、凝血因子Ⅷ活性、瑞斯托霉辅因子活性的检测可以诊断多数的v WD,但精确分型还需结合其他试验加以诊断和鉴别诊断。在凝血因子制剂替代治疗、华法林等药物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方面,实验室检测可以判断药物治疗无效和药物拮抗过度。通过对遗传性出血病或血栓病先证者实施基因检测可以对家族中的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筛查。血栓与出血的实验检测可以为血栓病和出血病的诊断、疗效监测、个体化治疗及转化医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病 出血病 血管性血友病 凝血因子缺乏 抗凝蛋白缺陷 纤溶系统亢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