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肝炎患者抗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慧芬 陈权 +2 位作者 李稻 王鸿利 巫善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90-791,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抗凝血分子标志物 检测 抗凝 纤溶 抗纤溶
原文传递
抗凝血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海燕 孔桦 杨子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7-171,共5页
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 ,通过接枝和共混的方法 ,用磷酸酯聚合物、聚乙二醇、肝素等大分子对聚氨酯表面改性的新进展和它们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新一代聚氨酯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特性及其在长期植入材料如全人工心脏方面的... 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 ,通过接枝和共混的方法 ,用磷酸酯聚合物、聚乙二醇、肝素等大分子对聚氨酯表面改性的新进展和它们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新一代聚氨酯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特性及其在长期植入材料如全人工心脏方面的应用前景 ,此外 ,还介绍了具有活性端基的聚乙二醇以及它们在人体器官表面建立分子屏障、抑制血栓形成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分子材料 聚氨酯 应用 管外科
下载PDF
抗凝血高分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洪祚 杨延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文就便于短期应用的高分子负栽型抗凝血材料、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亲水—疏水型材料及杭凝血高分子材料中的微观相分离结构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扼要综述。
关键词 抗凝分子 液相容性
下载PDF
抗凝血蛋白质分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静 李东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4-99,共6页
凝血酶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u PA、SK和SAK等 )、蚯蚓纤溶酶和蛇毒抗凝血蛋白等是血栓类疾病领域的研究重点。纤溶分子突变体的应用、纤维蛋白水解特异性的增加、溶栓效率的提高以及半衰期的延长等是溶栓剂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抗凝蛋白质分子 研究现状 抗凝 溶栓剂
下载PDF
蜱源抗凝分子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天印 周金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综述了血液凝固过程、血凝因子和血小板在血凝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自 1990 年发现第一个蜱源抗凝血分子(TAP)以来分离鉴定出的蜱源抗凝血活性分子及其它们的抗凝机制及基于蜱抗凝多肽和 cDNA 克隆表达出的几种抗凝血分子,介绍了近年来在... 综述了血液凝固过程、血凝因子和血小板在血凝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自 1990 年发现第一个蜱源抗凝血分子(TAP)以来分离鉴定出的蜱源抗凝血活性分子及其它们的抗凝机制及基于蜱抗凝多肽和 cDNA 克隆表达出的几种抗凝血分子,介绍了近年来在 TAP 的分子结构和抗凝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凝固 抗凝血分子 凝因子
下载PDF
抗拉伸抗凝血性聚氨酯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晓英 陈胜男 +5 位作者 芮嘉明 姜萍 熊汗水 黄志荣 侯薇 栗方星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通过减少扩链剂的用量在聚合物内部形成支链及环形结构 ,从而合成出具有较高强度的聚氨酯 ,断裂伸长率达 1 91 4 % ,抗张强度达 4 3 0 3 N/cm2 .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 ,通过在硬段处引入适当长度的烷基侧链 ,可对硬段提供屏蔽作用 ,... 本文通过减少扩链剂的用量在聚合物内部形成支链及环形结构 ,从而合成出具有较高强度的聚氨酯 ,断裂伸长率达 1 91 4 % ,抗张强度达 4 3 0 3 N/cm2 .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 ,通过在硬段处引入适当长度的烷基侧链 ,可对硬段提供屏蔽作用 ,材料在疲劳过程中不易使微相分离结构受到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抗凝分子 机械性能
下载PDF
抗凝血生物医用聚氨酯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罗兰 窦宏仪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45,共4页
介绍了近20年来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用作人造导管及其表面改性的方法和途径。内容涉及亲水性修饰、肝素化、类肝素化,磷酸酯基团修饰及其他修饰方法等。
关键词 抗凝分子材料 聚氨酯 人造液导管
下载PDF
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晓英 栗方星 侯薇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及性能测定。方法 :通过改变扩链剂用量及种类 ,合成了一系列高弹性聚氨酯 ,并测定了它的机械性能和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率。结果 :扩链剂用量及种类都对聚氨酯的机械性能及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率有影响。结... 目的 :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及性能测定。方法 :通过改变扩链剂用量及种类 ,合成了一系列高弹性聚氨酯 ,并测定了它的机械性能和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率。结果 :扩链剂用量及种类都对聚氨酯的机械性能及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率有影响。结论 :研究表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抗凝血性 ,可用于具有弹性的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抗凝分子 机械性能
下载PDF
具有抗凝血活性的聚氨基酸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路德待 王相雅 金媛湲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5,共7页
通过亲核试剂三乙烯四胺(TETA)引发L-酪氨酸和L-谷氨酸的α-氨基酸N-环内酸酐(NCAs)的活性可控开环聚合(ROP),并进行氯磺酸酯化修饰,制备了一种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磺酸酯化聚(L-酪氨酸-co-L-谷氨酸)(PTG-SO_3),并对PTG-SO_3的结构、酶促... 通过亲核试剂三乙烯四胺(TETA)引发L-酪氨酸和L-谷氨酸的α-氨基酸N-环内酸酐(NCAs)的活性可控开环聚合(ROP),并进行氯磺酸酯化修饰,制备了一种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磺酸酯化聚(L-酪氨酸-co-L-谷氨酸)(PTG-SO_3),并对PTG-SO_3的结构、酶促降解性能、细胞毒性以及血液相容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PTG-SO_3,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16 d后可降解约65%)、低细胞毒性(培育72 h后,细胞活性约为70%)、良好的抗凝血性能和血液相容性(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约37 s).该聚合物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基酸 肝素模拟物 抗凝分子
下载PDF
Progresses in understanding 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被引量:7
10
作者 Na Peng Lei Su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33-136,共4页
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TIC) is a clinical syndrome caused by imbalance between clotting, anti-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resulting from multiple pat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hemorrhage and tissue injury in ... 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TIC) is a clinical syndrome caused by imbalance between clotting, anti-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resulting from multiple pat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hemorrhage and tissue injury in the early stage of trauma,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utcome of trauma patients. It is proved in growing evidence that the endogenous coagulation disturbance in trauma itself is the activating factor of TIC, rather than dilution or other acquired coagulopathy. Therefor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IC.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ransitions in the concept of TIC and mechanical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coagulation disorders Shock PHYSIOPATHOLOGY Trauma induced coagulopathy
原文传递
In situ generated thrombin in the protein corona of zeolites: Relevance of the functional proteins to its biological impact 被引量:5
11
作者 Yunlong Li Xiaofeng Liao +8 位作者 Xiaoxi Zhang Guicen Ma Shuai Zuo Liping Xiao Galen D. Stucky Zhugang Wang Xian Chen Xiaoqiang Shang Jie Fan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457-1465,共9页
Adsorption of plasma proteins to nanomaterial surface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bio-functionality.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proteins in the protein coron... Adsorption of plasma proteins to nanomaterial surface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bio-functionality.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proteins in the protein corona and the biological identity of the materials. Here we show that the in situ generated thrombin in the protein corona of a Ca-zeolite surface displays a calcium-dependent, unusually high (-3,000 NIH U/mg) procoagulant activity, which is even stable against antithrombin deactivation. Removing the encapsulated Ca^2+ in the zeolites leads to deactivation by antithrombin. Our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thrombin activity can be regulated by the inorganic surface and cations. Most importantly, our discovery indicates the link between the biomolecules in the protein corona and the procoagulant activity of the materials, providing a new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procoagulant mechanism for zeolite hemosta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corona ZEOLITE thrombin activity procoagulant activity CALCIU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