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与肺癌合并肺栓塞后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环 张鹏 刘军锋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C(PC)、抗凝血酶(AT)及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变化与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PE)]后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肺癌合并PE患者(肺癌+PE组)98例及肺癌患者(肺癌组)100例.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并检测脂蛋白(a)[Lp... 目的探讨蛋白C(PC)、抗凝血酶(AT)及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变化与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PE)]后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肺癌合并PE患者(肺癌+PE组)98例及肺癌患者(肺癌组)100例.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并检测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数量(PLT)、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检测肺癌+PE组治疗5~7d及肺癌组入院时的PC、AT、FⅧ、D-二聚体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合并PE后治疗5~7d凝血纤溶状态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PE组Lp(a)、TC、TG、TT均明显高于肺癌组(P〈0.05).肺癌+PE组PC、AT、FⅧ、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肺癌组(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显示,PC、AT、FⅧ是肺癌合并PE后治疗5~7d凝血纤溶状态的影响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均〉0.90.结论肺癌合并PE中期治疗需关注PC、AT、FⅧ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其活性水平可用来评估-定时期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c 抗凝 因子 肺癌 栓栓塞
下载PDF
FⅧ抑制物与狼疮抗凝物对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的影响
2
作者 颜楠 刁艳君 +1 位作者 韩峰 刘家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目的 分析与探讨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假性减低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门诊与住院病例并分为2组,FⅧ抑制物阳性致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假性减低组6例;狼疮抗凝物(LAC)阳性致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假性减低组15例,检... 目的 分析与探讨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假性减低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门诊与住院病例并分为2组,FⅧ抑制物阳性致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假性减低组6例;狼疮抗凝物(LAC)阳性致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假性减低组15例,检测相关凝血指标,分别将2组稀释3个梯度(1∶2、1∶4、1∶8)后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对比分析稀释前后数据。结果 FⅧ抑制物组:6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显著且纠正试验均不纠正;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均减低,其中FⅧ活性减低最显著,经3个梯度稀释后FⅧ活性变化均较小,FⅨ、FⅪ、FⅫ活性均恢复为接近正常水平;LAC组:稀释前后FⅧ、FⅨ、FⅪ、FⅫ活性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能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FⅧ抑制物阳性与LAC阳性均可对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并导致其出现假阳性,但FⅧ抑制物阳性组稀释3个梯度后FⅧ检测结果变化较小,未恢复为接近正常水平,而LAC阳性组FⅧ、FⅨ、FⅪ、FⅫ活性均恢复为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抑制物 狼疮抗凝 内源性凝因子活性假性减低
下载PDF
选择性凝血因子XI抑制剂在血栓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琴 张冬颖 王曦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9-314,共6页
血栓性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医疗问题,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引起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肢体缺血的最常见原因,静脉内血栓则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及肺栓塞等严重后果,这些疾病每年共导致全球1000多万人死亡,占所有疾病死亡的50%以... 血栓性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医疗问题,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引起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肢体缺血的最常见原因,静脉内血栓则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及肺栓塞等严重后果,这些疾病每年共导致全球1000多万人死亡,占所有疾病死亡的50%以上,在过去的20年内,这一比例更是增加了25%~35%[1]。目前,抗凝剂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XI 抗凝药物 反义寡核苷酸 单克隆抗体 小分子抑制剂
下载PDF
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抗凝治疗后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树申 王茂均 李宝福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5期374-376,共3页
①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抗凝治疗后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②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华法... ①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抗凝治疗后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②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华法林,采用序贯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③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血浆蛋白C含量(185.2±12.6),对照组(143.7±10.7),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凝血酶(110.8±8.9),对照组的(94.6±8.1),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因子Ⅷ(253.1±18.7),对照组(198.3±17.9),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可以反映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抗凝治疗后的高凝状态,可作为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治疗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栓栓塞 浆蛋白c 抗凝 因子
下载PDF
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金凤 陈先春 +2 位作者 钟磊 刘婷 肖九长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Ⅷ(简称FⅤ、FⅧ或Ⅴ因子、Ⅷ因子)及蛋白C活性,探讨其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 目的通过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Ⅷ(简称FⅤ、FⅧ或Ⅴ因子、Ⅷ因子)及蛋白C活性,探讨其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Ⅴ、Ⅷ活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蛋白C活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浆凝血因子Ⅴ、Ⅷ活性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相关性,而且血浆凝血因子Ⅴ、Ⅷ、蛋白C活性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性呈正相关,凝血因子Ⅷ活性异常增高、蛋白C活性降低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 因子 因子 蛋白c
下载PDF
甲型血友病患者凝血因子Ⅷ抗体的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丁培芳 王勤友 +5 位作者 申法奎 张心声 张雪芹 滕彬 张梅红 宋玮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友病 因子 抗体 高校
下载PDF
梅毒伴继发性抗凝血因子抗体阳性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海燕 宓庆梅 仲人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抗凝因子抗体
下载PDF
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袁会军 钱才 黄燕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ⅤT)的关系。方法取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下肢DⅤT患者30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发射底物法检测2组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 目的观察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ⅤT)的关系。方法取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下肢DⅤT患者30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发射底物法检测2组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水平,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与下肢DⅤT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凝血因子Ⅴ、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蛋白C活性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DYT发生率与血浆凝血因子Ⅴ、Ⅷ高表达及蛋白C活性水平低表达关系密切(P<0.05)。结论下肢DⅤT中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存在高表达,蛋白C活性低表达,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浆凝因子Ⅴ、 蛋白c活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0例凝血因子Ⅷ抗体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淑燕 张端伟 +1 位作者 黄梓伦 余展超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4-374,376,共2页
目的介绍 10例凝血因子 抗体阳性的病人资料。方法通过凝血的筛选试验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的病例 ,做 APTT的温育交叉试验 ,凝血因子 抗体滴度和凝血因子 抑制物测定 Bethesda法。结果凝血因子 抗体阳性 10例病人 APTT均延... 目的介绍 10例凝血因子 抗体阳性的病人资料。方法通过凝血的筛选试验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的病例 ,做 APTT的温育交叉试验 ,凝血因子 抗体滴度和凝血因子 抑制物测定 Bethesda法。结果凝血因子 抗体阳性 10例病人 APTT均延长 (71.77± 12 .6 9) s,加入等量正常血浆不能恢复正常 [(4 3.74±11.88) s],随着温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长。凝血因子 活性 ( ∶ C)为 (3.88± 4.2 5 ) %。 ∶ C和 ∶ C在正常范围。因子 抗体滴度 1/ 4~ 1/ 16 ,0 .11~ 1.0 4Bethesda单位。结论对出血的病人 ,要注意因子 抗体阳性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抗体 部分凝活酶时间 因子抗体滴度 实验室检验
下载PDF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替代下手术治疗血友病假瘤合并FⅧ抗体患者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吉良 翁习生 +2 位作者 彭慧明 边焱焱 周磊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1期68-70,共3页
甲型血友病(haemophilia A,HA)是凝血因子Ⅷ(factor Ⅷ,FⅧ)缺乏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无明显诱因或轻微外伤后即可关节或肌肉出血,最终导致关节炎或血肿。患者往往需要多次输注FⅧ制剂进行替代治疗,但反复输注可诱发体内产生抗... 甲型血友病(haemophilia A,HA)是凝血因子Ⅷ(factor Ⅷ,FⅧ)缺乏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无明显诱因或轻微外伤后即可关节或肌肉出血,最终导致关节炎或血肿。患者往往需要多次输注FⅧ制剂进行替代治疗,但反复输注可诱发体内产生抗FⅧ的同种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友病 F抗体 人凝因子 手术治疗 患者 遗传性出性疾病 假瘤 活化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Ⅷ及蛋白C、蛋白S水平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詹忠明 曹敏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蛋白C、蛋白S水平的改变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抽取在某院就诊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72例,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人资料72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 目的: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蛋白C、蛋白S水平的改变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抽取在某院就诊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72例,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人资料72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凝血因子Ⅷ、蛋白C、蛋白S活性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蛋白C和蛋白S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凝血因子Ⅷ高于正常范围、蛋白C低于正常范围、蛋白S低于正常范围、蛋白C与蛋白S均低于正常范围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蛋白C、蛋白S活性出现明显异常,这一特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因子 蛋白c 蛋白S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抗凝因子蛋白C活性的测定
12
作者 金永寿 李文贤 胡允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9-219,218,共2页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抗凝因子蛋白C活性的测定华东医院金永寿,李文贤,胡允平血浆蛋白C(PC)是肝脏合成的抗凝血因子,约占全血抗凝活力的20%~30%。在体内凝血酶-TM复合物激活下,形成活化的PQ;进而灭活凝血固子Ⅴ_...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抗凝因子蛋白C活性的测定华东医院金永寿,李文贤,胡允平血浆蛋白C(PC)是肝脏合成的抗凝血因子,约占全血抗凝活力的20%~30%。在体内凝血酶-TM复合物激活下,形成活化的PQ;进而灭活凝血固子Ⅴ_a和Ⅷ_a,并促使血管内皮释放纤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浆蛋白c 抗凝因子
下载PDF
血浆AT-Ⅲ、蛋白C、蛋白S活性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黄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9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3年8月于...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3年8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U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调查80例患者的妊娠结局,将成功分娩患者纳入妊娠结局良好组(n=26),剩余患者纳入妊娠结局不良组(n=54),对比两组血浆AT-Ⅲ、PC、PS活性水平,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浆AT-Ⅲ、PC、PS预测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妊娠结局不良组血浆AT-Ⅲ、PC、PS水平显著低于妊娠结局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T-Ⅲ预测URSA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0.820,敏感度为78.75%、特异度为75.71%;PC预测URSA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0.892,敏感度为88.75%、特异度为77.14%;PS预测URSA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0.838,敏感度为77.50%、特异度为78.57%。结论:URSA后不良妊娠结局患者的血浆AT-Ⅲ、PC、PS活性水平较低,表明机体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可通过早期检测上述指标活性水平,及时进行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不明原因 妊娠结局 抗凝因子 蛋白c 蛋白S 活性 预测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Ⅷ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荣富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3期214-218,共5页
血友病A患者进行替代治疗时会产生抗体。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对该抗体的性质、产生的病因、分子作用机制、临床检测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因子 抗体 研究进展 友病A 替代治疗 病因 分子作用机制 临床检测 治疗
下载PDF
鸭凝血因子Ⅷ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5
作者 刘英 唐小涓 +3 位作者 刘静静 张雯瑾 赖泓江 李德龙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13-16,共4页
为制备鸭凝血因子Ⅷ的多克隆抗体,试验根据抗原决定簇预测软件对鸭Ⅷ因子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Ⅷ因子主要抗原决定簇位于C端,对鸭ⅧC端(Ⅷ-C)进行密码子优化、原核表达;免疫小鼠制备多抗,并利用ELISA测定效价。结果显示,优化后的Ⅷ-... 为制备鸭凝血因子Ⅷ的多克隆抗体,试验根据抗原决定簇预测软件对鸭Ⅷ因子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Ⅷ因子主要抗原决定簇位于C端,对鸭ⅧC端(Ⅷ-C)进行密码子优化、原核表达;免疫小鼠制备多抗,并利用ELISA测定效价。结果显示,优化后的Ⅷ-C能在Escherichia coli表达;Ⅷ-C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能高效表达;多克隆抗体效价超过1∶10^(4)。研究结果为后续鸭肝窦内皮细胞鉴定提供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靶向凝血因子FⅨa-FⅧa复合物结合位点的新型抗栓抗体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天瑶 蒋时枫 +3 位作者 徐沁 刘俊岭 党素英 樊雪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3-1141,共9页
目的·制备以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关键的凝血因子Ⅸa(coagulation factorⅨa,FⅨa)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抗栓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小鼠、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细胞表达纯化技术,制备高纯度的抗FⅨa单克隆抗体;... 目的·制备以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关键的凝血因子Ⅸa(coagulation factorⅨa,FⅨa)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抗栓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小鼠、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细胞表达纯化技术,制备高纯度的抗FⅨa单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筛选与FⅨa具有高亲和力的单抗,利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评估单抗的抗栓效果;然后利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其对FⅨa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机模拟蛋白-蛋白对接的方法预测抗体与FⅨa相互作用可能的结合位点,并通过竞争实验(间接通过发色底物法)对这一结合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制备得到1种高亲和力抗FⅨa的单克隆抗体FⅨa-4;虽然它不影响PT和FⅨa的酶活性,但可显著延长APTT至88.8 s,是对照组(25.5 s)的3.5倍,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蛋白-蛋白对接预测结果发现,FⅨa-4不直接与FⅨa的底物催化位点结合,而是占据了FⅨa和FⅧa的结合区域。竞争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FⅨa-4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FⅩa的生成,FⅨa-4的浓度达到400 pmol/L即可使FⅩa的生成几乎完全被抑制,而FⅧa可纠正抗体的抑制作用达到近50%。结论·获得抗FⅨa的单抗FⅨa-4;FⅨa-4与FⅧa竞争性结合FⅨa阻碍了FⅧa-FⅨa复合物形成,阻断FⅩ向FⅩa的转化,该抗体主要通过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发挥抗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Ⅸa 单克隆抗体 活化部分凝活酶时间 酶活性 因子a 抗栓作用
下载PDF
抗凝血因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17
作者 顾鸣 张天仁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89年第2期66-69,共4页
随着单克隆抗体(McAb)在血液学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深入,已有不少关于抗凝血因子McAb及其应用的报道。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抗凝血因子McAb的应用:(1)测定凝血因子抗原量;(2)制备乏凝血因子基质血浆;(3)精制凝血因子;(4)研究凝血... 随着单克隆抗体(McAb)在血液学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深入,已有不少关于抗凝血因子McAb及其应用的报道。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抗凝血因子McAb的应用:(1)测定凝血因子抗原量;(2)制备乏凝血因子基质血浆;(3)精制凝血因子;(4)研究凝血因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凝因子
下载PDF
胎儿肝、脾、肾中凝血因子Ⅷ:C与vWF的研究
18
作者 黄字闻 柏乃庆 +1 位作者 程庆文 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学》 1995年第2期52-54,95,共4页
凝血因子Ⅷ(FⅧ)由vWF和FⅧ:C组成。FⅧ:C的合成部位至今尚未确认。本文检测了16~22周胎龄胎儿肝、脾、肾及肾小球组织中Ⅷ:C活性及vWF:Ag含量后,发现肾中Ⅷ:C活性较高(1.679±1.588 U/ml),尤其是肾小球中高达46.313±40.651U/... 凝血因子Ⅷ(FⅧ)由vWF和FⅧ:C组成。FⅧ:C的合成部位至今尚未确认。本文检测了16~22周胎龄胎儿肝、脾、肾及肾小球组织中Ⅷ:C活性及vWF:Ag含量后,发现肾中Ⅷ:C活性较高(1.679±1.588 U/ml),尤其是肾小球中高达46.313±40.651U/ml,脾中次之(0.372±0.462 U/ml),肝中最低(0.021±0.029U/ml)。将3种组织细胞培养后,发现仍以肾中Ⅷ:C活性最高。由此提示,肾可能是Ⅷ:C的合成部位。同时检测三器官中vWF:Ag,发现含量极微。这些组织中Ⅷ:C与vWF的关系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c VWF
下载PDF
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证实凝血因子Ⅷ类药物产生抗体的风险
19
《中国药物评价》 2017年第5期354-354,共1页
2017年9月1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经重新审查后确认了其在2017年5月的评估结论,评估认为目前没有明确一致的证据表明来自血浆提取和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凝血因子观产生抗体的几率有差异.
关键词 评估委员会 因子 药物警戒 风险 抗体 类药物 重组DNA技术 欧盟
下载PDF
丝素蛋白膜上v Wf抗体的固定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性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运华 杨新林 +2 位作者 范翠红 李茂林 朱鹤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用凝血因子的抗体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vWf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抗体进行了固定化。用酶联免疫法和抗体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固定化... 用凝血因子的抗体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vWf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抗体进行了固定化。用酶联免疫法和抗体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固定化抗体的活性采用体外凝血时间 (APTT ,TT和PT)测定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vWf抗体固定化 ,丝素蛋白膜固定化vWf抗体后 ,其抗凝血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拓宽了抗体固定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同时为抗凝血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抗凝性能 丝素蛋白膜 vWf抗体 固定化 抗凝材料 生物材料 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