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胰腺炎时血小板、抗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变化
1
作者 门剑龙 徐凤华 刘文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的活化释放功能和抗凝血系统功能,在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发展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血栓素B_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血浆5-羟色胺、抗凝血酶-Ⅲ抗原及活性、蛋白C抗原及活性... 目的:探讨血小板的活化释放功能和抗凝血系统功能,在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发展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血栓素B_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血浆5-羟色胺、抗凝血酶-Ⅲ抗原及活性、蛋白C抗原及活性等指标。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血小板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抗凝血系统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血小板功能被激活,抗凝血系统水平和活性低下,测定这些指标对了解病程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小板 抗凝血系统功能
下载PDF
药疹患者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邵燕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3-84,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药疹的发病机理和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应用CoatronⅣ型血液凝固仪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火箭电泳法测定71例药疹患者凝血及抗凝血功能,其中多形红斑型。紫癜型及剥脱性皮炎型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紫癜型及剥脱性皮炎型P... 为了进一步探讨药疹的发病机理和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应用CoatronⅣ型血液凝固仪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火箭电泳法测定71例药疹患者凝血及抗凝血功能,其中多形红斑型。紫癜型及剥脱性皮炎型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紫癜型及剥脱性皮炎型PT明显缩短(P<0,01,P<0,05),A-Ⅲ明显减低,D-dimer显著增高,表明重症药疹时凝血及抗凝血之间的平衡失常。当肝肾功能障碍时,要注意血栓前状态。警惕DI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 抗凝血系统
下载PDF
重型肝炎患者凝血与抗凝血系统4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崔允霞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重型肝炎 系统 抗凝血系统 临床意义 蛋白质合成障碍 肝炎病毒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抗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状态改变的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门剑龙 徐凤华 +2 位作者 刘文来 赵文 侯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纤溶系统 抗凝血系统 诊断
下载PDF
凝血-抗凝血系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平 袁耀宗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853-854,共2页
关键词 系统 抗凝血系统 胰腺炎
原文传递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与抗凝系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胥宾芬 钟谷平 +1 位作者 范慧珍 吴裕文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917-918,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结果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PT、A... 目的观察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结果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PT、APTT、Fg、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ATII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水平活性低下,且存在纤溶系统的亢进,测定这些指标对了解病程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系统 抗凝血系统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内皮细胞和抗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丁红香 倪孔海 +5 位作者 邵美娟 刘长宝 杜兵 胡云良 陈新宇 秦基取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内皮细胞和抗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林格组)和乳酸林格液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葛根素组)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行颈动脉插管,...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内皮细胞和抗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林格组)和乳酸林格液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葛根素组)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行颈动脉插管,不放血;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方法按Lam son法快速放血使动物处于休克状态。林格组和葛根素组于休克后1h分别回输失血量3倍的乳酸林格液或30mg/kg葛根素注射液加乳酸林格液。休克3h时取血观察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TF)、抗凝血酶活性(AT:A)和蛋白C活性(PC:A)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林格组TM和TF含量均显著增高,AT:A和PC:A均显著降低(P均<0.01);葛根素组TM含量略有升高,TF、AT:A和PC:A略有下降,均接近假手术组水平;与林格组比较,葛根素组TM和TF含量均明显下降,AT:A和PC:A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可导致大鼠内皮细胞损伤,抗凝血酶和蛋白C呈消耗性下降;葛根素可有效调整失血性休克后大鼠凝血和抗凝血系统失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休克 管内皮 /抗凝血系统 大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抗凝系统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 被引量:31
8
作者 梁铁军 高顺宗 +1 位作者 张发丽 王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599-600,共2页
本研究应用凝血酶凝胶空斑法、火箭电泳法测定了46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蛋白C抗原(PC:Ag)、总蛋白S抗原(TPS:Ag)、游离蛋白S抗原(F... 本研究应用凝血酶凝胶空斑法、火箭电泳法测定了46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蛋白C抗原(PC:Ag)、总蛋白S抗原(TPS:Ag)、游离蛋白S抗原(FPS:Ag)的水平。结果表明:冠心病气滞型PC:Ag、TPS:A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血瘀型ATⅢ:Ag、ATⅢ:A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提示PC:Ag、TPS:Ag可作为气滞型的参考指标,ATⅢ:Ag、ATⅢ:A可作为血瘀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抗凝血系统 辩证分型
下载PDF
小儿SIRS凝血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顾东明 秦锐 +2 位作者 钱镜秋 徐杰 朱东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抗凝血系统 SIR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临床意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syndrome 小儿 系统激活 炎性介质 MODS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抗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付丰 张立中 +2 位作者 白桦 白桂香 赵敏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4年第1期36-37,共2页
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胰腺的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AP),并可促使水肿型胰腺炎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中凝血、抗凝血系统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为进一步了解凝血、抗凝血系统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抗凝功能 抗凝血系统 变化及意义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酶原片段1+2 坏死型胰腺炎 静脉栓形成 小板活化 GMP一140
下载PDF
发色底物测定法在凝血与抗凝血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鸿利 王学锋 +4 位作者 支立民 李盛华 李丽 石庆之 王振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49-52,共4页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多种疾病的PK∶A、FX∶A、ATⅢ、A、H-ATⅢ、PLG∶A及α_2-PL∶A等.结果表明,低凝状态病(肝硬化、血友病),血浆凝血因子减低,抗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减低或正常;高凝状态病(脑血栓、妊高征),血浆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减低...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多种疾病的PK∶A、FX∶A、ATⅢ、A、H-ATⅢ、PLG∶A及α_2-PL∶A等.结果表明,低凝状态病(肝硬化、血友病),血浆凝血因子减低,抗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减低或正常;高凝状态病(脑血栓、妊高征),血浆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减低或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因子 浆凝因子 低凝状态 纤溶活性 发色底物法 高凝状态 抗凝血系统 纤溶酶抑制剂 抗凝 失代偿期患者
下载PDF
AT-Ⅲ在凝血系统中的作用
12
作者 万淑慧 宋增华 +1 位作者 崔美姣 苏兴 《科技广场》 2009年第3期12-13,共2页
凝血系统的瀑布机制是凝血因子之间的酶促级联反应过程,可以使产生的凝血酶的浓度不断变化,并由此引发在抗凝血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AT-Ⅲ浓度的变化。本文根据各物质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来研究AT-Ⅲ在凝血系统中起作用... 凝血系统的瀑布机制是凝血因子之间的酶促级联反应过程,可以使产生的凝血酶的浓度不断变化,并由此引发在抗凝血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AT-Ⅲ浓度的变化。本文根据各物质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来研究AT-Ⅲ在凝血系统中起作用的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对在临床中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抗凝血系统 AT-Ⅲ 瀑布机制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血因素民族异质性的研究现状
13
作者 邬超 杨晓红 《新疆医学》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深静脉栓形成 栓栓塞症 因素 异质性 抗凝血系统 民族 病理生理特征 呼吸功能障碍
下载PDF
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孟甜 裴依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4-47,62,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将8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设为研究组,50名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功能指标水平。分析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结果两...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将8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设为研究组,50名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功能指标水平。分析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凝血酶调节蛋白及抗凝血酶-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第4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纤维蛋白原、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凝血酶-Ⅲ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高凝血状态与其反复发生自然流产具有一定相关性,临床可以通过检测患者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对复发性流产进行预测,以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系统 抗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小板
下载PDF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粘附蛋白及抗凝血酶Ⅲ的研究现状
15
作者 李海日 胡振刚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99-101,103,共4页
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早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异常、血液内流(intrinsicflow)性质的改变、高脂血症、非酶糖化、代... 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早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异常、血液内流(intrinsicflow)性质的改变、高脂血症、非酶糖化、代谢异常、遗传等。其中血小板功能(主要是粘附、聚集)异常和凝血、抗凝血系统异常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系统 抗凝酶Ⅲ 小板功能 粘附蛋白 小板膜 Willebrand 纤维连结蛋白 死亡原因 细胞粘附因子
下载PDF
凝血酶抑制法对抗凝血药物作用的观察
16
作者 朱和平 潘英兰 +2 位作者 方建华 郭美香 刘士山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336-337,共2页
正常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两大系统保持着血液的动态平衡,抗凝血物质能够抑制凝血物质的活性。在临床上对脑检塞、心肌梗塞等疾病,多用肝素钠、蝮蛇抗栓酶、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为了确切了解其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我们用凝血酶抑制... 正常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两大系统保持着血液的动态平衡,抗凝血物质能够抑制凝血物质的活性。在临床上对脑检塞、心肌梗塞等疾病,多用肝素钠、蝮蛇抗栓酶、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为了确切了解其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我们用凝血酶抑制法对三种药物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作用 酶抑制法 蝮蛇抗栓酶 抗凝血系统 尿激酶 肝素钠 抗凝作用 抗凝因子 系统 动态平衡
下载PDF
凝血和抗凝血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雍锐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56-62,共7页
凝血和抗凝血是血液系统的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生理性防御反应,对机体都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凝血反应是防止小血管损伤后的出血,从而避免失血。抗凝血反应是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发生凝固,从而保证血流的通畅。在一般正常情况下,血液的... 凝血和抗凝血是血液系统的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生理性防御反应,对机体都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凝血反应是防止小血管损伤后的出血,从而避免失血。抗凝血反应是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发生凝固,从而保证血流的通畅。在一般正常情况下,血液的凝固主要是:小血管受损后,首先出现血管的收缩反应,阻碍血流,从而产生暂时性的止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弥散性管内凝 临床意义 因子 机制 抗凝血系统 胶原组织 纤维蛋白溶解酶 外源性凝系统
下载PDF
肝病患者凝血四项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闫震 叶峰山 +1 位作者 张军 陕柏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576-577,共2页
肝脏是多种凝血酶原、凝血因子以及许多蛋白质等合成的重要场所,当肝脏严重病变时,引起凝血因子等合成代谢不足,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受损。为了及时发现肝病患者凝血4项变化,评估肝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我们对126例肝病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进... 肝脏是多种凝血酶原、凝血因子以及许多蛋白质等合成的重要场所,当肝脏严重病变时,引起凝血因子等合成代谢不足,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受损。为了及时发现肝病患者凝血4项变化,评估肝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我们对126例肝病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酶 四项 严重病变 因子 酶原 患者凝功能 合成代谢 共同凝途径 慢性肝病患者 抗凝血系统
下载PDF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乔飞 李坚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0-617,共8页
反复自然流产大约影响1%-3%生育年龄的妇女,近年来研究证明反复自然流产与血栓形成倾向/易栓症(thrombophilia)有密切的关系。易栓症引起的复杂妊娠与凝血及抗凝系统缺陷的关系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反复自然流产大约影响1%-3%生育年龄的妇女,近年来研究证明反复自然流产与血栓形成倾向/易栓症(thrombophilia)有密切的关系。易栓症引起的复杂妊娠与凝血及抗凝系统缺陷的关系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栓形成倾向 反复自然流产 抗凝系统
下载PDF
重视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诊断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统菲 贺立颖 +3 位作者 刘志兰 康晓敏 徐海静 赵爱民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5年第3期37-43,共7页
<正>在中国,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国外及中国部分学者也将连续2次及2次以上妊娠物或胎儿丢失定义为RSA~[1]。生育年龄妇女中自然流产≥3次者占1%~... <正>在中国,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国外及中国部分学者也将连续2次及2次以上妊娠物或胎儿丢失定义为RSA~[1]。生育年龄妇女中自然流产≥3次者占1%~2%,≥2次者占5%。RSA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女性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凝血功能异常及男性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栓形成 抗凝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