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和长期抗凝治疗的新型社区干预策略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冉华 何艺 +3 位作者 王正中 王丽 牟江涛 瞿家权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350-1355,共6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联合互联网+社区干预对重庆市偏远山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和长期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收集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的渝东南偏远山区需长期抗凝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 目的探讨医联体联合互联网+社区干预对重庆市偏远山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和长期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收集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的渝东南偏远山区需长期抗凝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8例和同期对照组门诊随访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7例,我们依托医联体系统为基础,采用实时便捷的微信通讯技术和房颤管理及响应事件识别继续教育培训以及远程会诊和决策响应系统系统,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和房颤复律进行社区干预,并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95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社区干预组患者抗凝达标率(64. 3%)与对照组(66. 8%)无显著差异(χ~2=1. 259,P=0. 275),而百例患者*年标化的一级响应和二级响应出血事件发生率(6. 90%,64. 3%)均低于对照组(93. 1%,100. 0%),出血事件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 013,P=1. 000);社区干预组患者的心率控制率、复律率、血栓事件发生率、6月内再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社区干预组患者2月内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 854,P=0. 020)。结论医联体联合互联网+社区干预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和房颤复律治疗具有与门诊随访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助于探索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全程监控、及时响应和可及性高的社区干预型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老年人 抗凝达标率 安全性 社区干预
下载PDF
社区综合干预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石涛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6期861-863,867,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治疗的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函数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利用现代智能网络通...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治疗的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函数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利用现代智能网络通信手段给予研究组综合预防保健知识指导,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性随访和常规服药。两组均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国际标准比值(INR)达标率,应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房颤复发及出血和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依从性优良率(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INR达标率分别为64.13%、6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3、6、12个月后INR达标率分别为98.21%、94.64%、92.86%,对照组分别为71.43%、67.86%、64.27%,研究组干预后3个时间点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房颤复发率(7.14%)低于对照组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房颤患者开展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房颤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其INR达标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综合干预 非瓣膜性房颤 抗凝达标率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