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氏柠檬酸杆菌与EHEC O157∶H7的抗原交叉反应及生化鉴别的实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桂荣 刘园 严寒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875-876,共2页
关键词 弗氏柠檬酸杆菌 EHEC0157:H7 抗原交叉反应 生化鉴别 实验
下载PDF
NDV地方分离株与La Sota株抗原交叉性研究
2
作者 黄良宗 麦根沛 +3 位作者 王淑敏 冼琼珍 顾万军 陈建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3期96-98,共3页
用新城疫弱毒疫苗株La Sota阳性血清测定NDVMM,NDVLD,NDV-NH3株新城疫病毒地方分离株和标准株La Sota,F48E9的HI效价,以La Sota阳性血清对La Sota疫苗株的HI效价为参照,分析NDV地方分离株与疫苗株抗原交叉性。结果表明,NDV-MM,ND... 用新城疫弱毒疫苗株La Sota阳性血清测定NDVMM,NDVLD,NDV-NH3株新城疫病毒地方分离株和标准株La Sota,F48E9的HI效价,以La Sota阳性血清对La Sota疫苗株的HI效价为参照,分析NDV地方分离株与疫苗株抗原交叉性。结果表明,NDV-MM,NDV-LD 2个野毒株HI效价与NDV-LD HI效价相近,但比La Sota HI效价低2.3个~2.7个滴度;NDV-NH与F48E9 HI效价相近,比La SotaHI效价低4.2个~4.3个滴度,提示以上3个野毒株与疫苗株之间的抗原相关性差异较大。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经La Sota免疫(HI效价〉2^5)后攻毒保护率为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抗原交叉
下载PDF
抗原交叉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邹明园 吴国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疫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版诊疗方案在原有的核酸检测确诊标准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疫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版诊疗方案在原有的核酸检测确诊标准上新增了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然而,SARS-CoV-2血清抗体检测可受其他亚型的冠状病毒影响,从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该文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抗体的产生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为COVID-19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抗体 抗原交叉反应 假阳性
下载PDF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抗原交叉性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顾宏伟 陆承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7-671,共5页
分别以含铁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培养 4株兔多杀性巴氏杆菌JS、C5 1 2、C5 1 3及C5 1 17株 ,用刚果红结合试验初步分析铁调节外膜蛋白 (IROMPs)表达情况 ,同时破碎菌体 ,提取外膜蛋白 ,经SDS PAGE比较这 4株细菌在正常培养条件、富铁培养... 分别以含铁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培养 4株兔多杀性巴氏杆菌JS、C5 1 2、C5 1 3及C5 1 17株 ,用刚果红结合试验初步分析铁调节外膜蛋白 (IROMPs)表达情况 ,同时破碎菌体 ,提取外膜蛋白 ,经SDS PAGE比较这 4株细菌在正常培养条件、富铁培养条件及限铁培养条件时外膜蛋白的表达差异 ,结果表明 :限铁培养时 ,细菌表现出对刚果红染料较强结合性 ,且这 4株巴氏杆菌均表达数种高分子量的IROMPs,主要有 14 7kD、135kD、99kD、94kD、82kD及 72kD蛋白带 ,4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正常或富铁条件培养时均不表达上述条带。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正常条件培养的全菌 (C5 1 17株 )抗血清中不含有针对IROMPs的抗体 ,限铁培养的C5 1 17株IROMPs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并且能与JS、C5 1 2及C5 1 3株的IROMPs发生抗原交叉性反应。同时用间接ELISA检测C5 1 17株 3种IROMP(99kD、94kD和 87 6kD)的交叉抗体效价 ,结果这 3种抗血清均与其它 3株的产生较高的交叉抗体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 铁调节外膜蛋白 交叉抗原
下载PDF
抗原交叉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影响
5
作者 张小蓉 王君哲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1期0062-0063,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早期诊断为目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诊疗方案中,在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的标准基础上,增加了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纳入到病原学诊断标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早期诊断为目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诊疗方案中,在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的标准基础上,增加了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纳入到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在实践中发现,SARS-CoV-2血清抗疫检测会受到冠状病毒其他亚型的影响,致使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本次研究中,以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抗体的产生及检测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为COVID-19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生物学 血清特异性抗体 抗原交叉反应
原文传递
关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乳胶变应原反应性及抗原交叉性的研究》一文的问题及答复
6
作者 邵洁 陈同辛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患儿 乳胶变应原反应性 抗原交叉
原文传递
溶脲脲原体与人精子膜蛋白交叉反应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石建莉 鲁梅格 +4 位作者 王一飞 王益清 朱洪 周元聪 徐晨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3-157,T004,共6页
目的 :研究溶脲脲原体 (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与人精子膜之间的交叉反应抗原。方法 :将从不育患者精液中分离、纯化等获取的 UU蛋白质与人精子膜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SDS- PAGE) ,再将电泳条带转移到... 目的 :研究溶脲脲原体 (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与人精子膜之间的交叉反应抗原。方法 :将从不育患者精液中分离、纯化等获取的 UU蛋白质与人精子膜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SDS- PAGE) ,再将电泳条带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 ,用兔抗人精子膜抗血清及羊抗兔 Ig G- HRP进行 Western blot反应。结果 :Western blot证实 UU中 61 k D、5 0 k D和 2 7k D蛋白质组份与精子膜蛋白具有相似抗原性。结论 :UU与人精子膜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抗原 ,这可能与临床上 UU感染不育患者血清和 /或精液中抗精子抗体 ( As 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人精子膜蛋白 交叉反应抗原
下载PDF
一株与同种13个型抗原广泛交叉的嗜肺军团菌
8
作者 魏婉江 谢皙子 +9 位作者 郭淑清 万超群 左培军 薛有忠 王桂琴 刘维静 田锋 宫仕梅 孙银燕 任红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60-467,共8页
从太原市郊晋阳湖水分离到一株细菌,命名为Jin-1。其形态染色性、营养需要、生长特性、生化反应性、DNA和蛋白质分析结果均符合嗜肺军团菌鉴定要求。该株在IgM介导的两种凝集反应中与嗜肺军团菌14个血清群(型)标准株抗原普遍交叉,在IgG... 从太原市郊晋阳湖水分离到一株细菌,命名为Jin-1。其形态染色性、营养需要、生长特性、生化反应性、DNA和蛋白质分析结果均符合嗜肺军团菌鉴定要求。该株在IgM介导的两种凝集反应中与嗜肺军团菌14个血清群(型)标准株抗原普遍交叉,在IgG介导的IFA、ELISA、dot-ELISA中则呈现嗜肺军团菌血清群5特异性。鉴定Jin-1为抗原结构较标准株复杂的嗜肺军团菌5型。种、型鉴定结果已为CDC证实。在种内型间抗原交叉范围如此广泛的嗜肺军团菌尚未见于以往文献。因此认为Jin-1的交叉性抗原可能属于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嗜肺军团菌 抗原交叉
下载PDF
弓形虫交叉抗原成份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旭明 傅翠娥 林爱芬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7-38,共2页
应用SDS─PAGE及ELIB技术,对弓形虫抗原及其它来源的蛋白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白细胞41和43KD抗原,日本血吸虫尾蚴的41、47KD抗原存在着与弓形虫共同抗原成份;弓形虫代谢抗原的20KD可被日本血吸虫... 应用SDS─PAGE及ELIB技术,对弓形虫抗原及其它来源的蛋白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白细胞41和43KD抗原,日本血吸虫尾蚴的41、47KD抗原存在着与弓形虫共同抗原成份;弓形虫代谢抗原的20KD可被日本血吸虫成虫抗血清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交叉抗原成分 弓形体病 诊断
下载PDF
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交叉保护性抗原的筛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建伟 吉佳乐 +4 位作者 刘亚静 李春明 冯思源 李能章 彭远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1-884,共4页
为筛选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交叉保护性抗原,本研究以A型Pm CQ2株基因组为模板,对其omp A、omp H、plp E、pm0979、P6和pfh B基因分别进行扩增,克隆于相应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同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将纯化... 为筛选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交叉保护性抗原,本研究以A型Pm CQ2株基因组为模板,对其omp A、omp H、plp E、pm0979、P6和pfh B基因分别进行扩增,克隆于相应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同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分别测定其对2 LD50剂量的A型和B型Pm的攻毒保护效果。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 Omp A、r Omp H、r Plp E、r Pm0979、r P6和r Pfh B对A型Pm CQ2株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20%、60%、70%、40%、20%和10%,对B型Pm CVCC450株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0、30%、40%、20%、10%和0,表明重组蛋白r Plp E、r Omp H和r Pm0979可以针对不同血清型的Pm提供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本研究为牛源Pm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交叉保护性抗原 筛选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与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之间的交叉抗原及其血清学反应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骆伟 谢可鸣 +2 位作者 胡永德 施云松 李允鹤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4年第4期4-7,共4页
应用SDS-PAGE分离AWA、CSA和FSA三种抗原的组分蛋白后,再以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LIB)进一步鉴定其组分蛋白的特异性蛋白带,分别显示12条、19条和21条,其分子量(MW)范围分别为13~64kDe、16... 应用SDS-PAGE分离AWA、CSA和FSA三种抗原的组分蛋白后,再以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LIB)进一步鉴定其组分蛋白的特异性蛋白带,分别显示12条、19条和21条,其分子量(MW)范围分别为13~64kDe、16~198.5kDa和14~150kDa。AWA组分蛋白与兔抗SEA免疫血清出现3条交叉反应带.MW为17kDa、14kDa和13kDa,与抗CSA的兔血清及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显示3条(38kDa、17.5kDa及17kDe)交叉反应带.与抗FSA的兔血清及姜片虫病人血清呈现5条(64kDa、59kDe、53kDe、17.5kDa和17kDa)交叉反应带。实验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成虫不仅与其虫卵之间存有交叉抗原,而且与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成虫之间也存有交叉抗原及血清学交叉反应性。本研究为今后制备特异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抗原,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华支睾吸虫 姜片虫 交叉抗原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肌球交叉反应抗原MCRA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波 陈海琴 +4 位作者 张白曦 宋元达 陈永泉 陈卫 张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根据NCBI中已报道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序列特征从植物乳杆菌ZS2058克隆获得了产CLA的关键酶基因肌球交叉反应抗原MCRA,构建表达载体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为胞内可溶表达,其大小约为67ku,将MCRA蛋白... 根据NCBI中已报道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序列特征从植物乳杆菌ZS2058克隆获得了产CLA的关键酶基因肌球交叉反应抗原MCRA,构建表达载体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为胞内可溶表达,其大小约为67ku,将MCRA蛋白进行亲和层析后进行功能鉴定,GC-MS结果显示此蛋白能将亚油酸转化为羟基化衍生物10羟基-顺12-十八碳烯酸,将油酸转化为10-羟基-十八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交叉反应抗原 亚油酸 共轭亚油酸 重组表达
下载PDF
检测变应性疾病患者特异性IgE探讨三种蟑螂的交叉抗原性
13
作者 郭胤仕 许以平 +4 位作者 王利民 朱丽君 曹玲仙 姚苏杭 王建华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用ELISA法检测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对三种常见蟑螂: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抗体(sIgE),以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抗原性及其程度。结果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分别为24.1%、16.7%和14.8%... 用ELISA法检测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对三种常见蟑螂: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抗体(sIgE),以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抗原性及其程度。结果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分别为24.1%、16.7%和14.8%。美洲大蠊与黑胸大蠊间血清学反应符合率为74.5%,美洲大蠊与德国小蠊间血清学反应符合率74.2%,黑胸大蠊与德国小蠊间血清学反应符合率为85.5%。美洲大蠊头部和体部sIgE阳性率分别为17.3%和13.4%;黑胸大蠊头部和体部sIgE阳性率分别为12.1%和9.6%。美洲大蠊头部抗原与其体部抗原间血清学反应符合率为82.5%;黑胸大蠊头部抗原与其体部抗原间血清学反应符合率为88.2%;ELISA交叉抑制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蟑螂相互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交叉抑制现象。表明三种蟑螂间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不同部位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抗原性成分,即具有共同的IgE结合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疾病 变应原 特异性IGE 蟑螂 交叉反应抗原
下载PDF
CD103^-CD11b^(hi)DC通过CD70途径交叉提呈流感病毒抗原
14
作者 田军 许熊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流感病毒抗原 提呈 CD8T细胞 气管黏膜 CD11B 抗原交叉 表达情况 黏膜下层
下载PDF
交叉反应性糖类抗原决定簇抗IgE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莫燕芳 高如秀 +2 位作者 蔡健梅 申学基 陈雄毅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9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通过对交叉反应性糖类抗原决定簇抗IgE水平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交叉反应性糖类抗原糖类决定簇抗IgE抗体(anti-CCD IgE)和20种变应原的血清特异性IgE(sIgE)抗体。结果... 目的通过对交叉反应性糖类抗原决定簇抗IgE水平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交叉反应性糖类抗原糖类决定簇抗IgE抗体(anti-CCD IgE)和20种变应原的血清特异性IgE(sIgE)抗体。结果4568例就诊患者中anti-CCD IgE阳性有335例,阳性率是7.38%,其中1级249例,占74.33%,各阳性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项及两项以上过敏原sIgE呈阳性反应的有79.10%;不同性别中anti-CCD IgE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间anti-CCD IgE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阳性率稍微高一点,占13.03%;anti-CCD IgE阳性中,各过敏原以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最多,占52.84%,其次是蟑螂50.45%;各过敏性疾病的anti-CCD IgE阳性率普遍较低,anti-CCD IgE阳性率最高的是荨麻疹、湿疹,为9.00%,其次是鼻咽炎和胃肠炎。结论anti-CCD IgE在过敏性疾病人群中较高的流行率,但抗体水平大多是很低,当有多项sIgE阳性时,提示可能会有anti-CCD IgE的干扰;在临床诊断过敏性疾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anti-CCD Ig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反应性糖类抗原糖类决定簇抗IgE 特异性IGE 欧蒙免疫印迹法 变应原
下载PDF
数种巴西蝎间的抗原交叉反应
16
作者 Nich.,AK 马玉芳 《动物毒物学》 1995年第2期13-15,共3页
本文分析了生活在马西不同地区七种蝎毒的致死率、抗原交叉反应及诱导抗体生成的能力。通过小白鼠试验,将所检验的蝎分为(a):高毒,包括Tityus stigmurus Thorell,T,bahiensis,T.serr... 本文分析了生活在马西不同地区七种蝎毒的致死率、抗原交叉反应及诱导抗体生成的能力。通过小白鼠试验,将所检验的蝎分为(a):高毒,包括Tityus stigmurus Thorell,T,bahiensis,T.serrulatus Lutzand Mello;(b):中毒,T.cambridgei Pocock;(c):实际无毒,Rhopalurus agamemnon 和Broth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致死率 抗原交叉反应 动物毒
原文传递
血清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7
作者 许辉 汪美先 +1 位作者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33-35,共3页
作者用人γ球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系融合,并以猪γ球蛋白作ELISA进行筛选,获得两株抗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系(1B_(11)和2A_4)。用有限稀释法对1B_(11)和2A_4进行了克隆化。阳性率达到100%。特... 作者用人γ球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系融合,并以猪γ球蛋白作ELISA进行筛选,获得两株抗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系(1B_(11)和2A_4)。用有限稀释法对1B_(11)和2A_4进行了克隆化。阳性率达到100%。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1B_(11)能识别人IgG、猪γ球蛋白和兔γ球蛋白;2A_4所识别的抗原存在于人Ig和猪γ球蛋白上,但未测出对兔γ球蛋白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反应抗原 Γ球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 血清 BALB/c 杂交瘤细胞系 Sp2/0 小鼠脾细胞 ELISA 有限稀释法 McAb 人IgG 试验结果 结合活性 克隆化 阳性率 特异性 识别
下载PDF
弓形虫和新孢子虫交叉反应抗原MIC7A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力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慧娴 陈雅婕 +3 位作者 王先梅 王丽芳 刘群 刘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00-2306,共7页
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是两种亲缘关系接近的顶复亚门原虫,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基于交叉反应抗原产生的。本研究旨在表达并鉴定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交叉反应抗原TgMIC17A,通过将其应用于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 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是两种亲缘关系接近的顶复亚门原虫,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基于交叉反应抗原产生的。本研究旨在表达并鉴定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交叉反应抗原TgMIC17A,通过将其应用于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评估该抗原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产生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对TgMIC17A进行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通过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其反应原性和交叉反应性。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测定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评价其免疫原性。二免后,分别用1×10^(3)个弓形虫Pru速殖子、1.5×10^(7)个新孢子虫Nc1速殖子攻虫,对小鼠的体重变化、存活率进行监测,并在攻虫30 d后检测各组存活小鼠的脑荷虫量,评价TgMIC17A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rTgMIC17A可以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阳性血清识别,相较于未免疫组小鼠,免疫组小鼠体内可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P<0.01),且感染弓形虫或新孢子虫的脑荷虫量均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TgMIC17A,鉴定其为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交叉反应抗原。该抗原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反应,并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感染产生一定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可以为弓形虫和新孢子虫共感染的防治,以及筛选具有交叉免疫保护力的重组疫苗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7A 弓形虫 新孢子虫 交叉反应抗原 交叉免疫保护
下载PDF
蚯蚓与日本血吸虫交叉反应抗原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华 姜昌富 黄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0-472,共3页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交叉反应抗原 蚯蚓 WESTERN-BLOT SDS-PAGE 饱和硫酸铵 硫酸铵梯度 初步 可溶性蛋白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螺旋体传染病:伯氏疏螺旋体与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的免疫交叉反应抗原研究
20
作者 蒋毅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5年第11期74-74,共1页
目的:研究莱姆病螺旋体与梅毒、钩端螺旋体较常出现的交叉反应抗原,明确产生交叉反应的蛋白抗原成分,为精确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莱姆病的阳性判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PD91作抗原,... 目的:研究莱姆病螺旋体与梅毒、钩端螺旋体较常出现的交叉反应抗原,明确产生交叉反应的蛋白抗原成分,为精确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莱姆病的阳性判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PD91作抗原,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梅毒病人和钩端螺旋体病人的血清进行抗体(IgG和IgM)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免疫印迹法 交叉反应抗原 伯氏疏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苍白密螺旋体 螺旋体传染病 莱姆病螺旋体 阳性判断标准 抗原成分 参考依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