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抗原组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林平 张瑞芳 +1 位作者 王鹏 张建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评价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组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 ELISA 法检测304份不同类型肿瘤(98例肺癌、69例食管癌、50例肝癌、46例结直肠癌、41例乳癌)患者和58份正常人血清中8种 TAA (Koc、p62、IMP1、cyclinE、p16... 目的::评价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组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 ELISA 法检测304份不同类型肿瘤(98例肺癌、69例食管癌、50例肝癌、46例结直肠癌、41例乳癌)患者和58份正常人血清中8种 TAA (Koc、p62、IMP1、cyclinE、p16、survivin、c-myc、p53)的自身抗体,用蛋白印迹技术验证其免疫活性,评价用 TAA 诊断肿瘤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结果:肿瘤患者血清中8种 TAA 阳性率普遍偏低,随着 TAA 的增多直至8种 TAA组合,对肿瘤的诊断灵敏度达到63.5%,特异度达86.2%,对不同类型肿瘤诊断的约登指数为0.423~0.522,阳性、阴性预测值为74.2%~88.7%、58.8%~75.8%,阳性、阴性似然比4.07~4.76、0.39~0.51,8种 TAA 诊断肿瘤的一致率和 Kappa 值分别为67.1%和0.51。结论:多种 TAA 组合对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 抗原组合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效抗原组合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茵 汤静燕 +6 位作者 徐翀 顾龙君 薛惠良 陈静 潘慈 董璐 周敏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各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及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相关性。方法对289例初发B—ALL患儿的骨髓标本进行每组4个抗原,共9... 目的探讨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各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及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相关性。方法对289例初发B—ALL患儿的骨髓标本进行每组4个抗原,共9个抗原组合检测,统计各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并与国外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各抗原组合在临床预后因素分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1)327例初发B-ALL患儿中,289例存在至少1组可用于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的有效抗原组合,其覆盖率为88.4%。(2)不同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不同,以TdT组频率最高,为70.59%。(3)部分有效抗原组合与临床表型以及治疗反应相关,CD58组和TdT组与良好预后因素相关,而CI)66c组和CD38组与不良预后因素相关。结论B—ALL不同有效抗原组合的发生频率不同,在中国患儿中的表达与国外报道有差异。TdT组有高表达频率,可作为简化的MRD检测目标组合。发生频率较高的4个抗原组合可以为无初发时MRD记录的患儿的疗效评估和治疗强度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部分有效抗原组合对临床预后产生影响,可能为B—ALL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细胞 急性 流式细胞术 儿童 有效抗原组合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组织嗜性的小鼠肝炎病毒组合抗原检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宝华 张玉珍 +2 位作者 穆松牛 万福生 陈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495-49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组织嗜性的小鼠肝炎病毒(MHV)组合抗原检测抗体的间接ELISA技术。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组织嗜性抗原和组合抗原为基础的检测MHV抗体水平。将呼吸型MHV-1、肠型MHV-JX和混合抗原包被酶标板后,检测不同MHV毒株感染抗体。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组织嗜性的小鼠肝炎病毒(MHV)组合抗原检测抗体的间接ELISA技术。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组织嗜性抗原和组合抗原为基础的检测MHV抗体水平。将呼吸型MHV-1、肠型MHV-JX和混合抗原包被酶标板后,检测不同MHV毒株感染抗体。结果两种抗原都能检测出相应的MHV抗体,但交互检测效果差;组合抗原能同时检测两种MHV抗体,组合抗原可以提高MHV感染的检出率。临床样品中呼吸型感染率40%-58%,呼吸型感染率22%-70%,两型的共感染率为为17%-30%。结论组合抗原可以用于MHV感染的诊断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组合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组合抗原金标渗滤法与影像学诊断两型包虫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萍 邓勇 +5 位作者 樊海宁 王海久 乜国雁 王花 张朝霞 刘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569-2571,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组合抗原金标渗滤(DIGFA )法与影像学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检查确诊的包虫病患者167例,分别行DIGFA诊断(DIGFA组)和影像学诊断(影像学组),然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囊型包虫病(CE)中DIG-FA组确诊率... 目的:对比研究组合抗原金标渗滤(DIGFA )法与影像学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检查确诊的包虫病患者167例,分别行DIGFA诊断(DIGFA组)和影像学诊断(影像学组),然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囊型包虫病(CE)中DIG-FA组确诊率为74.60%,影像学组确诊率为90.48%(P<0.01);泡型包虫病(AE)中DIGFA组确诊率为92.68%,影像学组确诊率为73.17%(P<0.05)。在包囊小于5 cm时,DIGFA 组AE和CE的检出率分别为91.67%和61.11%(P<0.05),在包囊为5~<10 cm 时,DIGFA 组 AE和CE的检出率分别为94.12%和71.43%(P<0.05);DIGFA 组 CE在包囊大于或等于10 cm、<5 cm和5~<10 cm的检出率为94.12%、61.11%和71.43%(P<0.05);DIGFA组 AE和CE总确诊率分别为92.68%,74.60%(P<0.05)。结论影像学对CE确诊率高;DIGFA对AE确诊率高,特别是对AE早期诊断更加有临床意义。在影像学诊断的基础上,辅以DIGFA有益于准确判断两型包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棘球蚴病 组合抗原金标渗滤诊断法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组合抗原金标渗滤快速诊断法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萍 邓勇 +5 位作者 王海久 阳丹才让 任利 王聪 李伟 樊海宁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832-834,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包虫病组合抗原金标渗滤(DIGFA)快速法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87例包虫病例,经DIGFA诊断的为实验组;经影像学诊断的为对照组;DIGFA并与同批病例中45例间接血凝试验(IHA)和42例酶联免疫吸... 目的对比研究包虫病组合抗原金标渗滤(DIGFA)快速法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87例包虫病例,经DIGFA诊断的为实验组;经影像学诊断的为对照组;DIGFA并与同批病例中45例间接血凝试验(IHA)和4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例作对比研究。结果囊型包虫病中影像学确诊率为94.02%,DIGFA确诊率为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泡型包虫病中DIGFA确诊率为95.00%,影像学确诊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GFA总确诊率82.75%与IHA确诊率2.22%和ELISA确诊率16.67%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GFA对泡型包虫病诊断更加有临床意义,影像学对囊型包虫病确诊率高,在血清学检查中DIGFA确诊率明显高于IHA和ELISA。DIGFA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且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棘球蚴病 确诊率 组合抗原金标渗滤法
下载PDF
组合抗原ELISA法和潜伏态IFA在HHV-8血清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何方平 王星 +5 位作者 张跃新 惠艳 林仁勇 卢晓梅 何斌 温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362-2365,共4页
目的比较HHV-8组合抗原ELISA检测法与潜伏态病毒IFA法的检测灵敏性与特异性,并验证组合抗原ELISA法作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组合抗原ELISA检测法与潜伏态病毒IFA法对32例法国AIDS相关KS患者血清和23例法国肝移植后皮肤... 目的比较HHV-8组合抗原ELISA检测法与潜伏态病毒IFA法的检测灵敏性与特异性,并验证组合抗原ELISA法作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组合抗原ELISA检测法与潜伏态病毒IFA法对32例法国AIDS相关KS患者血清和23例法国肝移植后皮肤癌患者血清检测对比;组合抗原法对12例新疆地区KS患者血清和不同地区儿童血清进行HHV-8检测,结果32例KS患者血清组合抗原ELISA与潜伏态IFA的检出效率分别为75.0%和40.6%,其中潜伏态IFA检出的13例阳性血清,12例被组合抗原ELISA成功检出。潜伏态IFA检测阴性的19例KS血清中,组合抗原检出12例阳性血清;23例肝移植后皮肤癌患者血清潜伏态IFA检测全部阴性,而组合抗原ELISA检出1例弱阳性,2方法符合率达95.6%。组合抗原对不同地区小样本血清HHV-8检测显示出不同的结果:新疆地区12例KS血清阳性率100%;儿童血清HHV-8检测结果:新疆地区儿童感染率17.8%,四川儿童1.4%,法国儿童0。结论该实验室建立的HHV-8组合抗原ELISA法在灵敏性方面较传统方法有明显提高,特异性方面差异较小,HHV-8组合抗原ELISA初步具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灵敏性、特异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法 组合抗原 ELISA法 人类8型疱疹病毒
下载PDF
组合抗原在人类包虫病与囊虫病快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朝霞 温浩 +1 位作者 付燕 赵建梅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2期1-3,共3页
为研究包虫病与囊虫病之间的鉴别方法,通过纯化羊肝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EgB)、泡球蚴组织抗原(Em2),猪囊虫囊液抗原(Tsc2)后,分别检测包虫病、囊虫病、其它寄生虫病及正常对照观察组的血清,结果发现它们对相应寄生... 为研究包虫病与囊虫病之间的鉴别方法,通过纯化羊肝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EgB)、泡球蚴组织抗原(Em2),猪囊虫囊液抗原(Tsc2)后,分别检测包虫病、囊虫病、其它寄生虫病及正常对照观察组的血清,结果发现它们对相应寄生虫病的敏感性都在91%以上,对除绦虫病以外寄生虫病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组都有较好的特异性,但它们各自对细粒棘球蚴病、泡状棘球蚴病和囊虫病的诊断都有程度不同的交叉反应。然而将上述抗原进行组合后再对同一标本进行检测,表明EgB单项阳性可以诊断细粒棘球蚴病,Em2单项阳性及Em2+EgB阳性可以基本诊断泡状棘球蚴病,Tsc2单项阳性可以诊断囊虫病患者,Em2+EgB+Tsc2同时阳性则考虑囊虫病可能性为大,剩下极少数的患者Tsc2+Em2同时阳性则需根据临床表现考虑对囊虫病和泡状棘球蚴病进行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囊虫病 ELISA 鉴别诊断 组合抗原
下载PDF
组合抗原金渗滤快速诊断方法在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晓辉 陈新华 +3 位作者 付艳 张静萍 马旭东 温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评价组合抗原金渗滤快速诊断方法在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新疆包虫病临床研究所研制的“组合抗原包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 (定性 )”,对 1998~ 2 0 0 2年包虫病普查或抽查血标本进行检测 ,计算单抗原阳... 目的:评价组合抗原金渗滤快速诊断方法在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新疆包虫病临床研究所研制的“组合抗原包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 (定性 )”,对 1998~ 2 0 0 2年包虫病普查或抽查血标本进行检测 ,计算单抗原阳性率及抗原组合阳性率。结果:5次抽查样本的总阳性率均很高 (2 6.8%~ 43 .5 % ) ,而2次普查样本的总阳性率分别为 11.3 %和 8.5 %。结论:普查结果的总阳性率符合血清流行病学结果 ,Eg B特异性佳 ,但在普查中不宜单一使用 ,Em 2阳性率很低 ,与这些地区泡球蚴病的发生率远低于细粒棘球蚴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抗原金渗滤 快速诊断 包虫病 流行病学 调查 评价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国象棋计算机博弈中的一种数据结构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玮 王水涛 孙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219-221,共3页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提出了在中国象棋中建立哈希表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将棋面表示成一个10×9的矩阵,应用人工免疫算法抗原抗体互识别的形式模型和矩阵奇异值分解与形式模型的关系,得到具有稳定结合的最低结合能量抗原抗体对,根据这一...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提出了在中国象棋中建立哈希表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将棋面表示成一个10×9的矩阵,应用人工免疫算法抗原抗体互识别的形式模型和矩阵奇异值分解与形式模型的关系,得到具有稳定结合的最低结合能量抗原抗体对,根据这一抗原抗体对的某些表位和对位的组合得到哈希值,并随机产生10万个不同象棋棋面的样本空间,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到在样本空间中无冲突的结果。实践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散列哈希值的能力,实现了计算机棋力的实际增长,在计算机象棋对弈以及其它领域的博弈研究中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算法 哈希值 抗原抗体表位对位组合 矩阵奇异值分解 中国象棋计算机博弈
下载PDF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LeuM_1检测的意义
10
作者 程荣璇 牛俊担 王晓秋 《实用癌症杂志》 1996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作者对1063例乳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对146例进行粒细胞组合抗原水平检测。结果表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与生存率相关,LeuM_1水平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生存率相关。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 粒细胞组合抗原 临床分期
下载PDF
四种结核抗原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楠 吴小翠 +3 位作者 赵平 余琴 庞慧 万康林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655-657,731,共4页
目的对MPT63、Ag85A、RV2031c和融合蛋白CFP10-ESAT6四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进行诊断效能评价,优选出最佳的抗原组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用MPT63、Ag85A、RV2031c和融合蛋白CFP10-ESAT6四种重组结核抗原,对19... 目的对MPT63、Ag85A、RV2031c和融合蛋白CFP10-ESAT6四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进行诊断效能评价,优选出最佳的抗原组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用MPT63、Ag85A、RV2031c和融合蛋白CFP10-ESAT6四种重组结核抗原,对199份血清(含94份结核病患者血清和105份健康者血清)进行检测。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计算不同抗原的最佳临界值(cut-off value)并以此确立各抗原组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对它们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1种组合中Rv2031c与CFP10-ESAT6的组合诊断效能最好,灵敏度为63.8%,特异度为82.9%,阳性预测值为76.9%,阴性预测值为71.9%,诊断效率为73.9%。其余组合的灵敏度的范围30.9%~66%,特异度范围76.2%~90.5%。结论 Rv2031c和CFP10-ESAT6组合后的诊断效能最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分枝杆菌 抗原组合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结核多组分重组蛋白疫苗EPRHP014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价
12
作者 曹滨 范雪亭 +9 位作者 王瑞欢 栾秀丽 钱程宇 于晋杰 刘海灿 李马超 李桂莲 赵秀芹 袁秀琴 万康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3-1660,共8页
目的初步评价自主构建的结核多组分重组蛋白疫苗EPRHP014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 为研制结核新疫苗、有效防控结核病提供科学基础。方法选择结核分枝杆菌全长蛋白抗原3种(EsxH、Rv2628和HspX)和经表位预测和优化的表位优势蛋白抗原2种(nPP... 目的初步评价自主构建的结核多组分重组蛋白疫苗EPRHP014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 为研制结核新疫苗、有效防控结核病提供科学基础。方法选择结核分枝杆菌全长蛋白抗原3种(EsxH、Rv2628和HspX)和经表位预测和优化的表位优势蛋白抗原2种(nPPE18和nPstS1), 共5种组分构建蛋白抗原组合物EPRHP014, 包括融合表达纯化的多组分蛋白抗原(EPRHP014f)和分别表达纯化单个蛋白构成多组分混合蛋白抗原(EPRHP014m)。EPRHP014f和EPRHP014m分别辅以铝佐剂制备多组分蛋白疫苗, 采用卡介苗(BCG)作对照。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 采用ELISpot和Luminex技术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分泌情况, 采用结核分枝杆菌体外生长抑制试验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结果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PRHP014m和EPRHP014f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产生高效价的IgG抗体及其亚型IgG1和IgG2a, 抗体效价与BCG免疫组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RHP014f组诱导产生的分泌IFN-γ和IL-4的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量均高于EPRHP014m组和BCG组(P<0.05), 而EPRHP014m组和BCG组的IFN-γ和IL-4的SF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RHP014m组诱导分泌的GM-CSF、IL-12p70均高于BCG组(P<0.05), 而IL-6和IL-10分泌水平与BCG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RHP014f组和BCG组的IL-6、IL-10、IL-12和GM-CSF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RHP014m组、EPRHP014f组和BCG组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RHP014f和EPRHP014m免疫后均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且有较强的体外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能力, 显示抗原组合物EPRHP014具有良好的结核疫苗研发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抗原组合 免疫学评价 亚单位疫苗
原文传递
Ag85A、Ag85B、16kDa和38kDa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评价
13
作者 林楠 余琴 +2 位作者 刘英杰 魏云芳 万康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585-2586,2591,共3页
目的对Ag85A、Ag85B、16k Da和38k Da 4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和几种抗原的组合进行诊断效能评价,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包被抗原使用Ag85A、Ag85B、16k Da和38k Da 4种原核系统表达的重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54份... 目的对Ag85A、Ag85B、16k Da和38k Da 4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和几种抗原的组合进行诊断效能评价,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包被抗原使用Ag85A、Ag85B、16k Da和38k Da 4种原核系统表达的重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54份结核病患者血清和93份健康者血清,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计算不同抗原的最佳临界值(cut-off值),计算单种抗原和抗原组合的阳性率,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4种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分别为3.05 mg/ml、4.50 mg/ml、2.45 mg/ml和7.50 mg/ml,最佳血清稀释度分别为1∶200、1∶400、1∶200、1∶200;11种抗原组合中Ag85B+16k Da+38k Da的组合诊断效能效果最好,灵敏度为70.4%,特异度为80.0%,诊断效率为76.2%,Youden指数为0.504。结论抗原组合Ag85B+16k Da+38k Da取得了较高的检测灵敏度,相比单种抗原更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血清学 抗原组合
原文传递
Effect of Wuziyanzong pill on levels of sex hormones, and expressions of nuclear- associated antigen Ki-67 and androgen receptor in testes of young rats 被引量:7
14
作者 He Mengmeng Wang Lijun +2 位作者 Chen Yinghui Zhang Tingting Guo Jian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43-748,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Wuziyanzong pill on the levels of serum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luteinizing hormone(LH), testosterone(T) and the expressions of nuclear-associated antigen Ki67(Ki67), 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Wuziyanzong pill on the levels of serum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luteinizing hormone(LH), testosterone(T) and the expressions of nuclear-associated antigen Ki67(Ki67), androgen receptor(AR) in testes of young rats.METHODS: Sixteen 20-day-old Wistar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n = 8). Ra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Wuziyanzong pill by gavage; rats in control group administered the same volume of saline. After 10 days of treatment, the rats were killed, and then serum and testes were taken. The levels of FSH, LH and T were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RIA). The histology of seminiferous tubule was observed by hematoxylin-eosin(HE)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Ki67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IHC). The m RNA level of Ki67, ARand CK-18 was detected with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 the protein level of AR and CK-18 were tes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 level in treatment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5).HE staining showed that both leydig cells and germ cells increased in treatment group. Expressions of Ki67 and AR became higher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CK-18 expression.CONCLUSION: Wuziyanzong pill can up-regulate AR level to promote ger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young male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ziyanzong Wan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Ki-67 antigen Receptors androgen TESTOSTERONE Leydig cells Germ cells
原文传递
NK cell-based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m basic biolog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被引量:14
15
作者 LI Yang YIN Jie +4 位作者 LI Ting HUANG Shan YAN Han LEAVENWORTH Jian Mei WANG X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233-1245,共13页
Natural killer(NK) cells, which recognize and kill target cells independent of antigen specificity and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matching, play pivotal roles in immune defence against tumors. However, tumo... Natural killer(NK) cells, which recognize and kill target cells independent of antigen specificity and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matching, play pivotal roles in immune defence against tumors. However, tumor cells often acquire the ability to escape NK cell-mediated immune surveillance. Thus,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regulation of NK cell phenotype and function within the tumor environment is instrumental for designing new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In this review, we elaborate the main biological feature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K cells that pertain to regulation of NK cell-mediated anti-tumor activity. We further overview current clinical approaches regarding NK cell-based cancer therapy, including cytokine infusion, adoptive transfer of autologous or allogeneic NK cells, applications of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expressing NK cells and adoptive transfer of memory-like NK cells. With these promising clinical outcomes and fuller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questions raised in this review, we foresee that NK cell-based approaches may hold great potential for future cancer immun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 cell CANCER cytokine infusion adoptive transfer IMMUNOTHERA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