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20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
1
作者 吴守振 张阔 +3 位作者 李萌 贺丽清 秦鑫 张英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4-807,共4页
目的:筛选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构建针对CD20分子的治疗性疫苗,以期为淋巴瘤以及其它B细胞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利用噬菌体随机呈现肽库筛选技术,以人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20 mAb Rituximab为靶点,筛选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 目的:筛选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构建针对CD20分子的治疗性疫苗,以期为淋巴瘤以及其它B细胞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利用噬菌体随机呈现肽库筛选技术,以人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20 mAb Rituximab为靶点,筛选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通过ELISA方法检测筛选出的阳性噬菌体与Rituximab的特异性结合,并以竞争性结合实验检测筛选出的阳性噬菌体与Raji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竞争结合Rituximab的能力.最后以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DNA序列,推断其氨基酸序列.结果:成功筛选出针对CD20 mAb Rituximab的阳性噬菌体,获得了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QDKLTQWPKWLE.获得的阳性噬菌体能够与Rituximab特异性结合,并且表达该表位的噬菌体可以竞争性抑制Rituximab与天然CD20分子的结合.结论:CD20分子的抗原表位肽QDKLTQWPKWLE能够与mAb Rituximab特异性结合,与天然CD20分子竞争性结合mAb Rituximab,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20 单克隆抗体Rituximab 模拟表位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进展伴CD_(20)抗原表达丢失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兰英 俞建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恶性肿瘤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后进展伴CD20抗原表达丢失患者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析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进展伴CD20抗原表达丢失及文献复习。结果1例45岁男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初治时病理... 目的探讨B细胞恶性肿瘤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后进展伴CD20抗原表达丢失患者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析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进展伴CD20抗原表达丢失及文献复习。结果1例45岁男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初治时病理免疫组化(IHC):CD5-、CD20+、CD45RO-、CD10-、CycinD1弱表达。染色体46,XY。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达CR。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出现进展及白血病转化。流式细胞仪(FCAS)检测:CD19+、CD79a+、CD22+而CD20-;免疫组化(IHC)染色CD20个别阳性细胞;核型为46,XY。结论B细胞恶性肿瘤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进展可能与CD20抗原表达丢失有关,应重新进行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和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弥漫型 利妥昔单抗/药物疗法 cd20抗原
下载PDF
体外研究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振海 李娟 +3 位作者 陈运贤 罗绍凯 李小银 洪文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 :体外探讨上调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表面CD2 0抗原表达后 ,抗CD2 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 (0 - 80 0 )× 10 3 U/L的重组人干扰素γ(hrγ -IFN) ,分别与 10例初治(初治组 )和 10例复发... 目的 :体外探讨上调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表面CD2 0抗原表达后 ,抗CD2 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 (0 - 80 0 )× 10 3 U/L的重组人干扰素γ(hrγ -IFN) ,分别与 10例初治(初治组 )和 10例复发难治 (难治组 )的MM患者瘤细胞共同培养 ,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前后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 ;应用MTT比色法分析不同浓度美罗华对CD2 0抗原表达上调后瘤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 CC)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 (CDC)。结果 :hrγ -IFN浓度分别≥ 5× 10 4U/L或≥ 1× 10 5U/L ,可明显增加初治组或难治组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 ,在用 8× 10 5U/Lhrγ -IFN上调瘤细胞表面CD2 0抗原的表达后 ,12mg/L和 16mg/L的美罗华分别能显著介导初治组和难治组效应细胞对MM瘤细胞的ADCC和激活CDC。结论 :体外hrγ -IFN上调MM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后、抗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抗原 cd20 抗体 cd20 干扰素γ 重组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下载PDF
CD20靶向Cy7-Rituximab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在小鼠活体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新峰 朱华 +1 位作者 洪业 杨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9-2145,共7页
以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靶向的单克隆抗体Rituximab为载体,通过共价键偶联荧光基团菁染料Cy7,获得了新型荧光分子探针Cy7-Rituximab.利用全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对该... 以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靶向的单克隆抗体Rituximab为载体,通过共价键偶联荧光基团菁染料Cy7,获得了新型荧光分子探针Cy7-Rituximab.利用全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对该探针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其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的摄取情况.选用BALB/C裸鼠为模型,尾静脉注射Cy7-Rituximab,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了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修饰后的Cy7-Rituximab保持了原有抗体的免疫活性.活体荧光成像结果表明,在CD20高表达的脾脏部位监测到该分子探针的特异性浓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影像探针 活体成像 cd20抗原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滤泡型小裂细胞性淋巴瘤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转变为CD20阴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翔 张瑗 +5 位作者 吴宁 刘瑜 王璇 吴楠 周晓军 万文辉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5期710-716,共7页
目的:探讨B细胞恶性肿瘤美罗华(rituximab)治疗后复发伴CD20抗原表达丢失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滤泡型小裂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经美罗华治疗后转变为CD20阴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 目的:探讨B细胞恶性肿瘤美罗华(rituximab)治疗后复发伴CD20抗原表达丢失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滤泡型小裂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经美罗华治疗后转变为CD20阴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于1987年以左侧腮腺区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1988年行左侧腮腺区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滤泡型小裂细胞性淋巴瘤,先后进行了50个疗程的"COP、OP"方案化疗及短期局部放疗。1998年出现白细胞升高及淋巴细胞百分数升高,骨髓穿刺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因白细胞急剧增高多次使用"美罗华"治疗,2014年3月患者出现咽喉部不适,行会厌部取检,诊断为右侧舌根部CD20阴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过3个疗程的"mini-CHOP"治疗及2次"美罗华"治疗后右侧会厌部肿块消失,2015年5月再次出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经活检诊断为CD20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美罗华治疗恶性B细胞淋巴瘤后CD20抗原表达丢失在临床中并非罕见,建议临床中对于美罗华治疗复发或不敏感的病例重新取组织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免疫标记,必要时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以免误诊,并可对复发病因的药物调整起到的积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cd20抗原表达丢失
下载PDF
抗CD_3-抗CD_(20)微型双功能抗体的优化表达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6
作者 姜文国 张树平 +1 位作者 杨茗 李淑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的优化表达条件及其生物学活性,为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浓度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中表达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并经SDS-PAGE... 目的探讨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的优化表达条件及其生物学活性,为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浓度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中表达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用流式细胞仪(FACS)法测定其双功能活性。结果IPTG浓度为400μM,培养基选用2YT时目的蛋白实现可溶性表达,培养表达量可达3.5 mg/L,其纯度较高,且与Jurkat和Daudi细胞均具有很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优化了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表达条件,且表达产物具有双功能活性;此为细胞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3 抗原 cd20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D20的表达
7
作者 夏光明 倪小红 +4 位作者 王洲羿 黄虎翔 肖展翅 刘秋梅 李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8期985-986,共2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时脑组织CD20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病理学及图像分析检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CD20表达。结果实验大鼠的非梗死侧均无CD20表达,梗死病灶和缺血半暗带内有CD20表达。结论脑缺血时梗死灶及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有...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时脑组织CD20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病理学及图像分析检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CD20表达。结果实验大鼠的非梗死侧均无CD20表达,梗死病灶和缺血半暗带内有CD20表达。结论脑缺血时梗死灶及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有CD20的阳性表达,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抗原 cd20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青晓艳 姚文秀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0年第6期509-512,共4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临床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10大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NHL起源于B淋巴细胞,95% 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抗原.NHL对标准的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敏感,有效率高,但复发率也高.除了传统的抑制细胞生...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临床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10大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NHL起源于B淋巴细胞,95% 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抗原.NHL对标准的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敏感,有效率高,但复发率也高.除了传统的抑制细胞生长的药物外,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从本质上影响了人们对于非霍其金淋巴瘤(NHL)治疗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cd20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非霍其金淋巴瘤 cd20抗原 B淋巴细胞 人类生命
下载PDF
CD_(43)CD_(20)及总IgE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9
作者 王向东 郭剑锋 +5 位作者 张呼和 陶格陶呼 韩德民 诸小侬 范尔钟 李颖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334,T005,共3页
目的 探讨CD4 3 、CD2 0 及总IgE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HE染色对 2 5例鼻息肉和 2 0例中鼻甲粘膜进行研究。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CD+ 43 细胞和CD+ 2 0 细胞、浆细胞数显著多于中... 目的 探讨CD4 3 、CD2 0 及总IgE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HE染色对 2 5例鼻息肉和 2 0例中鼻甲粘膜进行研究。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CD+ 43 细胞和CD+ 2 0 细胞、浆细胞数显著多于中鼻甲粘膜组织 (P <0 0 1) ,总IgE阳性表达率为44 %,显著高于中鼻甲粘膜组织的 10 %(P <0 0 5 )。结论 鼻息肉中存在活跃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鼻粘膜局部变态反应可能参与鼻息肉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cd20抗原 总IGE cd43抗原
下载PDF
CD20阳性细胞与胃癌浸润转移关系初探
10
作者 宁波 吴小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CD20阳性细胞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CD20阳性细胞浸润与MMP-2和VEGF表达情况,分析CD20阳性细胞浸润与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MMP-2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程度越深的胃癌组织C... 目的探讨CD20阳性细胞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CD20阳性细胞浸润与MMP-2和VEGF表达情况,分析CD20阳性细胞浸润与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MMP-2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程度越深的胃癌组织CD20阳性细胞浸润越多,同时CD20阳性细胞浸润数目与MMP-2和VEGF的表达强度成正相关。结论CD20阳性细胞与胃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20抗原 免疫细胞 MMP-2 VEGF
下载PDF
重组鼠CD20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友臣 谭晓华 +2 位作者 刘兵 李慧 王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复制缺损型腺病毒载体(adenovirus,Ad)介导的鼠CD2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诱发抗肿瘤免疫的效果。方法:用AdmCD20感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后,免疫C57BL/6小鼠,7d后取脾细胞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 目的:探讨复制缺损型腺病毒载体(adenovirus,Ad)介导的鼠CD2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诱发抗肿瘤免疫的效果。方法:用AdmCD20感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后,免疫C57BL/6小鼠,7d后取脾细胞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并给免疫小鼠接种经过筛选后表达mCD20基因的B16/F10肿瘤细胞,观察荷瘤小鼠成活情况。结果:AdmCD20/DCs免疫小鼠1周后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E∶T=100∶1,t=15·3354,P<0·01;E∶T=50∶1,t=14·2327,P<0·01;E∶T=10∶1,t=8·7444,P<0·01)。AdmCD20/DCs免疫小鼠1周后接种2×105个mCD20-B16/F10肿瘤细胞,2个月后仍有50%的小鼠无肿瘤生长;而对照组3周时全部有瘤生长,χ2=8·571,P<0·01。结论:AdmCD20修饰的DCs能有效地打破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诱发强烈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抗原 cd20 树突细胞 淋巴瘤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8、CD20、IL-6和IL-23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伟 韩瑞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713,778,共4页
目的:探讨CD8、CD20、白细胞介素(IL)-6和IL-2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8、CD20、IL-6和IL-23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 目的:探讨CD8、CD20、白细胞介素(IL)-6和IL-2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8、CD20、IL-6和IL-23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8、CD20、IL-6、IL-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0/60)、60%(36/60)、78%(47/60)和55%(33/60)。4种检测指标均为阴性表达者共9例(A组),包含2~3种指标为(+)和(++)表达者共32例(B组),4种指标均为(++)表达者11例(C组)。3组间前列腺体积比较显示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PSS评分显示A组与B组均低于C组(均P<0.01),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组织中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过表达,炎症免疫可能在BPH的发生与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抗原 cd8 抗原 cd20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CD20-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的构建
13
作者 李慧 刘兵 +1 位作者 王友臣 谭晓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310-3313,共4页
目的: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mCD20重组质粒,为探讨编码mCD2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做好准备,为CD20基因治疗淋巴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将CD20基因克隆出来,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过渡质粒pcDNA3.1-mCD20质粒,用PCR、酶... 目的: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mCD20重组质粒,为探讨编码mCD2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做好准备,为CD20基因治疗淋巴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将CD20基因克隆出来,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过渡质粒pcDNA3.1-mCD20质粒,用PCR、酶切进行鉴定后,将该基因cDNA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中,转化至高效感受态DH5a细菌细胞中进行扩增,提取质粒,获得重组质粒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mCD20。结果:经分析鉴定,重组质粒中含有mCD20基因,达到实验预期目的。结论:成功构建表达mCD20基因的重组质粒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mCD20,有助于后续研究构建腺病毒载体AdmCD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质粒 抗原 cd20 基因治疗
下载PDF
SCCLG-ALL-2016方案治疗初诊CD20抗原阳性儿童B-ALL的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
14
作者 丘家鹏 田川 +2 位作者 叶中绿 蓝翔 刘丽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70-1974,共5页
目的 探讨华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协作组2016治疗方案(SCCLG-ALL-2016)对儿童B细胞起源ALL(B-ALL)中CD20抗原表达与一般临床特点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 目的 探讨华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协作组2016治疗方案(SCCLG-ALL-2016)对儿童B细胞起源ALL(B-ALL)中CD20抗原表达与一般临床特点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初诊B-ALL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生存情况,分析其基本资料与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临床危险度、骨髓缓解、复发情况及生存曲线。结果 113例初诊B-ALL患儿CD20阳性表达率23.01%;CD20阳性表达与性别、脾脏增大、初诊血小板计数以及融合基因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D20抗原阳性组与CD20抗原阴性组患儿在初诊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染色体核型、第15、33天骨髓残留情况以及复发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20抗原阳性组患儿的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5.3±10.2)%,CD20抗原阴性组患儿的3年EFS率为(85.2±4.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0抗原阳性组患儿的总生存期(OS)率为(82.8±7.9)%,而CD20抗原阴性组患儿的OS率为(90.4±3.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B-ALL中,CD20抗原的表达与性别、脾脏情况、初诊血小板计数以及融合基因表达相关,但与其他一般临床特点和预后无关,CD20抗原不是B-ALL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脾脏是否增大、初诊白细胞计数、危险度及融合基因是影响B-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cd20抗原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晶晶 沈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膜性肾病(MN)是一组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其中70%~80%因病因不明被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近年来,随着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等自身抗... 膜性肾病(MN)是一组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其中70%~80%因病因不明被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近年来,随着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等自身抗体在IMN患者外周血中被发现,B淋巴细胞在IMN中的致病作用已逐渐引起重视。利妥昔单抗(RTX)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抗,可耗竭CD20+B淋巴细胞,以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在功能上相辅相成,IMN患者已被证实亦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紊乱,故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RTX发挥作用的另一重要机制。本文综述利妥昔单抗对IM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多靶点治疗IMN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利妥昔单抗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B细胞分化抗原cd20 B细胞耗竭
下载PDF
利用AFM探测淋巴瘤细胞表面CD20抗原与其抗体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密 刘连庆 +5 位作者 席宁 王越超 董再励 李广勇 肖秀斌 张伟京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7-1054,共8页
在分子水平阐明细胞生理活动深层次的机制是当前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AFM的发明为揭示细胞生理活动的分子本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利用AFM单分子力谱技术在近生理环境下对B淋巴瘤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与其抗体Rituximab之间的特异性结... 在分子水平阐明细胞生理活动深层次的机制是当前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AFM的发明为揭示细胞生理活动的分子本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利用AFM单分子力谱技术在近生理环境下对B淋巴瘤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与其抗体Rituximab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通过对探针进行功能化,测量了CD20抗原与Rituximab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力,同时观察了CD20抗原在B淋巴瘤细胞表面的分布,并分析了在外部拉力作用下,CD20-Rituximab复合物的分子内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Rituximab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术 单分子力谱 cd20抗原 RITUXIMAB
原文传递
胸壁黏膜相关淋巴瘤1例
17
作者 王涛 刘浪波 +2 位作者 林鹏 肖家荣 张舰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139-1140,共2页
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是一种惰性的低度恶性的B细胞小细胞淋巴瘤。在1994年淋巴瘤REAL分类和WHO 2001年造血和淋巴组织分型中,MALT作为一种独立的淋巴瘤类型被列出。
关键词 胸壁 淋巴瘤 抗原cd20 抗原cd79a
下载PDF
移植肾组织中C4d沉积与B细胞聚集性浸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明 石炳毅 +5 位作者 许晓光 许亮 王强 韩永 周文强 肖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检测切除的移植肾组织中C4d和CD20的表达,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探讨B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在移植肾丢失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因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行移植肾切除的病例,移植肾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C4d沉积... 目的检测切除的移植肾组织中C4d和CD20的表达,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探讨B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在移植肾丢失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因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行移植肾切除的病例,移植肾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C4d沉积与CD20群聚性表达的情况,分析二者间及其与移植肾丢失的相关性;同时统计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分析二者表达对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40例切除的移植肾组织中,C4d单阳性10例(25.0%),CD20单阳性12例(30.0%),C4d、CD20双阳性7例(17.5%),C4d、CD20双阴性11例(27.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C4d沉积与CD20群聚性表达不存在相关性(P>0.05)。Log-Rank生存分析表明,C4d沉积与CD20群聚性表达同时存在的移植肾存活时间明显低于只有C4d沉积的移植肾(P<0.05)。结论同时存在C4d沉积和CD20群聚性表达的移植肾存活时间明显减低,预示着移植物预后较差。C4d沉积与CD20群聚性表达不存在相关性,提示移植肾中浸润的CD20阳性B细胞可能不参与移植排斥的体液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切除术 抗体生成 移植物排斥 补体4 抗原 cd20
下载PDF
CD45ROCD20及总IgE在声带息肉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鸿明 王正强 +1 位作者 郑明秀 朱家卫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从免疫病理学角度探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变态反应在声带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30例声带息肉组织 (息肉组 )和 10例正常声带组织 (对照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两组CD4 5RO、CD2 0及IgE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阳性... 目的 :从免疫病理学角度探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变态反应在声带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30例声带息肉组织 (息肉组 )和 10例正常声带组织 (对照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两组CD4 5RO、CD2 0及IgE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阳性细胞数。 结果 :息肉组CD4 5RO、CD2 0和IgE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声带息肉组织中CD4 5RO、CD2 0和IgE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男、女患者间的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在声带息肉中免疫应答活跃 ;声带黏膜局部变态反应参与了声带息肉的发病 ;在声带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免疫病理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息肉 抗原 cd45 抗原 cd20 IGE
原文传递
原发于骨髓伴CD20表达的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
作者 晋鑫 智亚芹 +2 位作者 于泳 张翼鷟 张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原发于骨髓伴CD20表达的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经过。方法分析患者的发病经过、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和转归,对患者的骨髓和皮肤标本进行包括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原发于骨髓伴CD20表达的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经过。方法分析患者的发病经过、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和转归,对患者的骨髓和皮肤标本进行包括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内的系列检测以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骨髓中有大量异常T淋巴细胞浸润,骨髓和皮肤标本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查发现CD20弱表达、CD8、CD2、CD3、CD5及TIA阳性,PAX.5、CD4、CD56、CD57、CD30、ALK-1、P53及TdT等均阴性,Ki-67阳性-5%,诊断为伴CD20表达的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原发于骨髓,临床呈惰性经过,3年后侵犯皮肤和其他脏器并迅速进展,虽给予强化疗但患者最终死亡。结论原发于骨髓伴CD20表达的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非常特殊和罕见,相关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抗原 cd20 抗原 cd8 骨髓 皮肤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