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曹思曼 周毅 +1 位作者 朱丽花 曾珊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 分析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15例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抗双链DNA抗体表达与否分为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n=37)和抗双链... 目的 分析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15例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抗双链DNA抗体表达与否分为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n=37)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n=78),2组均规律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1、2、3、6个月疾病活动度评分,对比2组患者达标治疗率。结果 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达标治疗率为78.4%,第2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9.2%,第3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9.2%,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6.5%;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达标治疗率为48.7%,第2个月达标治疗率为75.6%,第3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3.3%,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0.8%。2组患者治疗第1、2、3个月达标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双链DNA抗体对患者早期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总的达标治疗率具有一定提示意义;并建议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初治疗的3个月内对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者应做到更加全面地评估,并延长随访时间,在达标治疗前尽可能减少器官损害,甚至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链dna抗体 初诊 达标治疗
下载PDF
ANA、抗ENA抗体联合抗ds-DNA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朱晓雨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3期80-82,共3页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4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测定血...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4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清抗ENA抗体、ANA及抗ds-DNA抗体。对比两组血清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阳性率,观察组不同疾病患者的抗ENA抗体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血清抗ds-DNA抗体阳性率60.42%、ANA阳性率82.08%、抗ENA抗体阳性率64.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2%、0.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疾病患者的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PM-SCL抗体、抗J0-1抗体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ANA、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可提取性核抗体 双链dna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抗双链DNA IgG抗体的方法学性能验证
3
作者 王丽娟 路颖 +1 位作者 韩燕聪 刘妮妮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验证Maglumi2000 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抗双链DNA IgG抗体(Anti‑dsDNA IgG)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系列标准文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相关应用说明和指南,以及Anti‑dsDNA IgG测定... 目的验证Maglumi2000 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抗双链DNA IgG抗体(Anti‑dsDNA IgG)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系列标准文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相关应用说明和指南,以及Anti‑dsDNA IgG测定试剂盒说明书,制订定量检测Anti‑dsDNA IgG的性能验证方案。对Maglumi2000 P检测系统测定AntidsDNA IgG的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线性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Anti‑dsDNA IgG高、低水平的重复性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3.70%、3.01%;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5.13%、3.48%;回收率为94.09%;符合率为100%;检出限为0.500 IU/ml;线性范围为0.452~795.6 IU/ml;生物参考区间≤30 IU/ml。结论Maglumi2000 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Anti‑dsDNA IgG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厂家提供的基本一致,满足实验室要求,能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及治疗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dna IgG抗体 化学发光法 性能验证
下载PDF
血清中抗核抗体与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杨云敏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9期133-135,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内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68例为试验组,同期在院进行检测的健康者6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NA以及...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内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68例为试验组,同期在院进行检测的健康者6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NA以及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比较两组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检测、血清ANA检测、血清抗双链DNA抗体+ANA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ANA、抗双链DNA抗体,对于诊断SLE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链dna抗体 抗体
下载PDF
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尹芳蕊 庞春艳 +3 位作者 吕凤凤 张文兰 赵剑波 王永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7-761,共5页
目的:通过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观察3种抗体阳性的狼疮肾炎(LN)患者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征,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LN的危险因素及3种抗体在L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SLE患者120例,其中LN组60例,非L... 目的:通过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观察3种抗体阳性的狼疮肾炎(LN)患者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征,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LN的危险因素及3种抗体在L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SLE患者120例,其中LN组60例,非LN组60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抗核抗体谱及抗C1q抗体的差异;比较LN组患者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3种抗体阳性的LN患者(三阳性LN组)和非抗体阳性的LN患者(非三阳性LN组)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LN组患者抗C1q抗体阳性率为40.00%,非LN组患者抗C1q抗体阳性率为21.67%,2组患者抗C1q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3);LN组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6.67%,非LN组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6.67%,2组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P=0.027);LN组患者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为58.33%,非LN组患者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为40.00%,2组患者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P=0.045);其余抗体U1-snRNP、SmD1、Jo-1、SSA/Ro60kD、SSA/Ro52kD、SSB、scl-70、CENP-B和P0抗体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阳性LN组与非三阳性LN组患者年龄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沉、白细胞和血小板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阳性LN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和血红蛋白水平较非三阳性LN组降低(P<0.05)。三阳性LN组和非三阳性LN组患者不同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是SLE并发LN的危险因素,三抗体阳性可提高LN的诊断率,三阳性LN组患者补体和血液系统方面损害更严重,肾疾病活动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抗体 双链dna抗体 核小体抗体 狼疮肾炎
下载PDF
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双链DNA、抗组蛋白和抗Sm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许娜 边菁 +3 位作者 尹光辉 朱伟涛 孙晓旭 明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 DNA)、抗组蛋白抗体(AHA)和抗Sm抗体(Anti-S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SLE患者和12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Anu A...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 DNA)、抗组蛋白抗体(AHA)和抗Sm抗体(Anti-S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SLE患者和12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Anu A、Anti-ds DNA、AHA和Anti-Sm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LE组中Anu A、Anti-ds DNA、AHA和Anti-Sm的阳性率分别为42.7%、30.0%、49.3%和3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组4种抗体联合检测中,Anti-Sm+Anti-ds DNA+Anu A的阳性率为12.7%,AHA+Anti-ds DNA+Anu A的阳性率为14.0%,Anti-Sm+Anti-ds DNA+AHA的阳性率为11.3%,AHA+Anti-ds DNA+Anu A+Anti-Sm的阳性率为8.7%,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抗体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测相比均升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测相比均降低。结论 4种抗体的检测对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联合检测更有利于SLE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对疗效评估和预后监测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抗体 双链dna抗体 组蛋白抗体 SM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ELISA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雪 陶瑕 +6 位作者 陈志坚 蒋杰球 徐明辉 李若林 李泰阶 林发全 李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结果82例ANA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87.8%和73.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7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77.19%和71.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cutoff值时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ANA、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法对一些稀有核型ANA检测符合率较低,而抗ds-DNA抗体的符合率在不同核型上没有差异。ANA检测以1:100为cutoff滴度,抗ds-DNA抗体以弱阳性为cutoff值时,两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但在检测滴度1:100ANA、弱阳性抗ds-DNA抗体时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结论IIFA法检测总ANA、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均高于ELISA法,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阳性标本再进行ELIS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同时观察抗体滴度的变化情况,并且更快捷经济。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国强 余旸弢 +2 位作者 张红卫 郭冬梅 黎志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12例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进行DN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与...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12例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进行DN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与抗ds-DNA抗体滴度、常规生化检查、补体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DNA免疫吸附治疗后ANA、抗ds-DNA滴度、IgG及Ig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免疫吸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较吸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血肌酐、血钾、IgM、C3、C4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SLEDA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 DNA免疫吸附治疗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有效,可降低体内ANA、抗ds-DNA抗体滴度,使SLE病情活动度下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技术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双链dna抗体
下载PDF
肿瘤细胞诱导抗双链DN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吕顺 恽小婧 +3 位作者 吴瑾 郑秀娟 吴厚生 熊思东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为探讨肿瘤细胞是否能诱导anti dsDN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特性 ,将灭活的SP2 /0、Wehi 16 4、P815等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 ,结果均产生了高滴度的anti dsDNA自身抗体。对肿瘤细胞诱导的anti dsDNA自身抗体结合特性的研究表明 ,其结合DN... 为探讨肿瘤细胞是否能诱导anti dsDN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特性 ,将灭活的SP2 /0、Wehi 16 4、P815等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 ,结果均产生了高滴度的anti dsDNA自身抗体。对肿瘤细胞诱导的anti dsDNA自身抗体结合特性的研究表明 ,其结合DNA不具有种属、序列、构象特异性。进一步用c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 ,anti dsDNA自身抗体还能结合多种肿瘤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诱导 双链dna自身抗体 产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联合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兆珍 宋丽婷 +3 位作者 郭欣 韩丽 杜柏延 关秀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122例)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双链DNA抗体。结果 406例SLE患者,AN...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122例)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双链DNA抗体。结果 406例SLE患者,ANA阳性率平均为94.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A阳性者核型,LN组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占84.35%,不伴肾炎组占72.12%(P<0.05)。ANA滴度:LN组较不伴肾炎组,低滴度结果低,而高滴度结果高(P<0.05)。ANA阳性者检测抗双链DNA抗体,其阳性率为:LN组65.22%;不伴肾炎组51.67%(P<0.05)。抗双链DNA抗体滴度,低滴度结果LN组64.00%,不伴肾炎组81.30%;高滴度结果LN组36.00%,不伴肾炎组18.70%(P<0.05)。两组抗双链DNA抗体高滴度时,其相应的ANA滴度:LN组高滴度结果占绝大多数,不伴肾炎组结果分布较均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ANA及抗双链DNA抗体,并综合分析判断,对提高LN的诊断率及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抗体 双链dna抗体 滴度
下载PDF
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敏霞 吴纯 +2 位作者 菅小红 董梅 匡铁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8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40例SLE患者2、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结果40例SLE患者血清AnuA、抗Sm抗...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40例SLE患者2、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结果40例SLE患者血清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5%、40.0%、45.0%,其中AnuA的阳性率与其他两种自身抗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核小体抗体(AnuA)是诊断SLE新的特异性指标,其敏感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特异性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可用作SLE患者病情活动性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抗体 SM抗体 双链dna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与SLE患者疾病状态的关系以及对两种方法检测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野 张云聪 +10 位作者 冯珍如 闫惠平 张岩 张海萍 李佩 郑芳芳 聂秋燕 刘晴 王晓宁 张国军 谭延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51-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两种抗dsDNA抗体检测方法检出能力差异的原因。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同时测定300例SLE患者(SLE组)和495例非...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两种抗dsDNA抗体检测方法检出能力差异的原因。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同时测定300例SLE患者(SLE组)和495例非SLE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SLE疾病组),以及30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然后进一步测定ELISA检测为阳性标本的抗dsDNA抗体亲和力指数。结果 (1)SLE组抗dsDNA抗体水平[285.8(164.5~463.3)IU/mL]明显高于非SLE疾病组[172.9(135.3~200.1)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SLE组抗体亲和力指数[32.3(19.2~50.7)]与非SLE疾病组[15.5(9.5~4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SLE组抗dsDNA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指数分别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0.002)。(2)ELISA和IIF同时检测为阳性的标本,其抗dsDNA抗体水平和亲和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单独ELISA检测为阳性标本的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dsDNA抗体水平及抗体亲和力指数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表明较高的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可能影响疾病进程,可作为病程监测的指标。IIF相对于ELISA,更倾向于检测出相对较高亲和力的抗dsDNA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dna抗体 抗体亲和力 间接免疫荧光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抗双链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及4种试剂盒效能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睿 叶萍 +2 位作者 魏朝晖 陈晓翔 王久存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对4种常用的抗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效能比较,同时对抗ds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5项典型临床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辅助SLE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方法收集SLE患者229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112例。整理各病例10... 目的对4种常用的抗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效能比较,同时对抗ds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5项典型临床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辅助SLE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方法收集SLE患者229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112例。整理各病例10项临床表型和5项实验室指标,计算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用4种试剂盒[试剂盒A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试剂盒B、C均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D为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对4种试剂盒的检测效能进行比较,同时对抗dsDNA抗体与各临床表型和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4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Youden指数最高的是试剂盒C,试剂盒B、D次之,试剂盒A最低;B、C、D 3种定量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与SLE患者的SLEDAI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82、0.512、0.685,P<0.01)。在10项临床表型和5项实验室指标中,抗核小体抗体升高和补体下降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P<0.01);抗核抗体阳性(P<0.05)、狼疮肾炎(P<0.05)、白细胞减少(P<0.05)和颊部红斑(P<0.05)在2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中显示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而血小板减少、外周关节炎等8项与抗dsDNA抗体未显示相关性。结论 4种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性能差异较大。试剂盒C适用于疾病的初筛检测,试剂盒D可用于监测病情的活动度。狼疮肾炎、颊部红斑、抗核小体抗体、抗核抗体、补体降低、白细胞减少与抗dsDNA抗体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表型
下载PDF
3种抗双链DNA抗体检测方法比较及其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育红 田卫花 +4 位作者 张邦能 周思彤 邢福军 马文媛 杨邵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差异,以及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确诊的SLE患者50例,以及同期其他自身免疫...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差异,以及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确诊的SLE患者50例,以及同期其他自身免疫病(AID)患者100例和体检健康者100例。分别采用3种方法检测其血清抗dsDNA抗体,比较3种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分析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IIF法特异度(99.5%)最高,ELISA法灵敏度(74.0%)最高。IIF与ELISA法、IIF与IBT法、ELISA与IBT法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435、13.994、4.539,P<0.05);且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κ)分别为0.411、0.522、0.278。3种方法串联检测特异度提高到99.5%,并联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到82.0%。结论 3种检测抗dsDNA抗体的方法中,IIF特异度最高,ELISA灵敏度最高,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灵敏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链dna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10和TGF-β1的表达及与抗双链DNA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炜霖 林德伟 +3 位作者 潘永康 陈曲波 黄妩姣 卓兰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93-249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抗双链DNA抗体滴度的相关性,初探调节性B细胞(Bregs)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例...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抗双链DNA抗体滴度的相关性,初探调节性B细胞(Bregs)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例SLE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抗双链DNA抗体。结果 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0含量明显升高,与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IL-10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患者外周血的IL-10水平与抗双链DNA抗体反应值呈正相关(r=0.346,P=0.020)。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的TGF-β1含量明显升高,与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TGF-β1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TGF-β1含量与抗双链DNA抗体反应值无相关性(r=0.226,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IL-10及TGF-β1的表达增高,IL-10的含量随疾病的活动程度而增加,且与特异性抗体双链DNA抗体的反应值呈正相关。Bregs的功能性细胞因子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A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谭立明 吴越 +4 位作者 陈炜 牟秀萍 李华 秦和昌 王外梅 《江西医学检验》 CAS 2005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A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ACA、ACYA和ds-DNA抗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45例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ANA、ACA、ACYA、ds-DNA抗体结果,ANA在SLE患者中最高,... 目的探讨A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ACA、ACYA和ds-DNA抗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45例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ANA、ACA、ACYA、ds-DNA抗体结果,ANA在SLE患者中最高,阳性率为97.67%;ACA抗体在SSc患者中最高,阳性率为(80%);ACYA抗体检测在PM/DM患者中最高,阳性率为28.57%;ds-DNA抗体亦在SLE患者中最高,阳性率为62.79%;②180例ANA阳性结果分布情况为均质型以MCTD患者最多,阳性数为27例;斑点型和核周型则均以SLE患者为最多,有54例和12例阳性;核仁型则与SSc患者为最多,阳性3例;③13例ACYA抗体阳性结果以均质型为主,均质型阳性有9例,并且均是SLE患者。结论应用ANA、ACA、ACYA和ds-DNA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病患者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阳性检出率。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双链dna抗体 着丝点抗体 细胞浆抗体 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鸿林 杜志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163-163,共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显著临床特点之一是血清中出现多器官非特异性抗体,如ANA(抗核抗体1、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PT抗体等。以ANA为主的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许多组织沉积,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显著临床特点之一是血清中出现多器官非特异性抗体,如ANA(抗核抗体1、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PT抗体等。以ANA为主的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许多组织沉积,如肾小球、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关节等,可触发Ⅲ型超敏反应。造成广泛组织损伤,引起多种临床表现。生理条件下,一部分人体内也会出现少量的ANA和其他自身抗体,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液中往往可以检测到多种直接针对细胞核抗原成分的高滴度自身抗体。这里仅谈一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ANA) 双链dna(ds-dna)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诊断意义
下载PDF
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临床及生化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艳 闫惠平 +4 位作者 谭玉芬 刘妍 马冬梅 冯霞 李伟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肝功异常患者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方法收集肝功异常患者血清884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结果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患者16例(1.81%),女性患者14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48.94±17.57)岁...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肝功异常患者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方法收集肝功异常患者血清884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结果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患者16例(1.81%),女性患者14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48.94±17.57)岁(9岁~69岁)。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13例(81.25%)。16例抗双链DNA阳性患者中肝硬化8例(50%),亚急型重型肝炎2例,急性重型肝炎1例。ALT平均值为(433.91±405.86)U/L,AST平均值为(535.05±513.92)U/L,TBil平均值(182.46±149.11)μmol/L,DB+il平均值为(118.33±103.97)μmol/L,PTA平均值为(75.27±31.22)%,IgG平均值(23.48±13.26)g/L。16例患者ANA抗体均阳性,并伴有多种自身抗体。结论在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的肝功异常患者中AIH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重。对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的肝功异常患者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双链dna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之青 郑冰 李恩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83 例非SLE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78 例非自身免疫病对照和50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dsDNA 抗体,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RIA 法和ELISA 法对于SLE 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7.31%和62.90%、特异度分别为85.85%和81.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和67.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15%和78.14%。2 种方法检测值均随疾病的活动度升高而增高。结论· ELISA 法对SLE的诊断特异度与RIA 法接近,但其敏感度更高,可有效筛查SLE 患者。同时,2 种方法均有助于监测SLE 病情的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IgG型、IgM型及IgA型抗ds-DNA抗体与SLE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睿 叶萍 陈晓翔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969-974,共6页
目的分析抗双链DNA(ds-DNA)抗体3种亚型(IgG型、IgM型及IgA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及典型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2例SLE患者血清IgG型、IgM型及IgA型抗ds-DNA抗体水平,分析其与系统性红斑... 目的分析抗双链DNA(ds-DNA)抗体3种亚型(IgG型、IgM型及IgA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及典型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2例SLE患者血清IgG型、IgM型及IgA型抗ds-DNA抗体水平,分析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及15项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SLE组血清IgG型、IgM型、IgA型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组3种抗ds-DNA抗体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IgM型、IgA型、IgG型,各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活动组IgG型、IgM型、IgA型抗ds-DNA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SLE缓解组(P<0.01),但2个组之间3种抗ds-DNA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LE患者IgG型、IgM型、IgA型抗ds-DNA抗体定性结果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446、0.249、0.507,P<0.01)。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蛋白尿、补体降低、外周关节炎、颊部红斑和脱发7项临床表现与IgG型抗ds-DNA抗体有关(P<0.05、P<0.01)。抗核小体抗体阳性、补体降低、白细胞减少、胸膜炎、发热5项临床表现与IgM型抗ds-DNA抗体有关(P<0.05、P<0.01)。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补体降低、外周关节炎和白细胞减少5项临床表现与IgA型抗ds-DNA抗体有关(P<0.05、P<0.01)。结论 IgG型、IgA型抗dsDNA抗体与SLE疾病活动状况密切相关,而IgM型抗ds-DNA抗体在SLE中的作用较弱。SLE患者抗核小体抗体及补体降低2种临床表现与3种抗ds-DNA抗体亚型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表现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