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研究抗坏血酸(AA)协同砷剂抗人骨肉瘤MG-63的体外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晓春 李泽兵 +2 位作者 陈增淦 陈统一 王玲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和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抗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疗效。方法以MG-63细胞为体外模型,用62.5μmol/L AA与1μmol/L As2O3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利用新型连续活细胞图像采集和分析平台(co...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和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抗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疗效。方法以MG-63细胞为体外模型,用62.5μmol/L AA与1μmol/L As2O3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利用新型连续活细胞图像采集和分析平台(continuous live cell imaging and analysis platform,Cell IQ)实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1μmol/L As2O3和62.5μmol/L AA单独处理都可抑制MG-63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死亡。1μmol/L As2O3和62.5μmol/L AA联合处理细胞较单独处理组细胞抑制效果更明显。结论 AA和AS2O3抗人骨肉瘤细胞Mg-63可起到协同作用,这一结果为临床治疗骨肉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As2O3) 抗坏血酸(aa) MG-63 骨肉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L-抗坏血酸对辐照小麦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再君 张超美 《核农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19,26,共4页
小麦种子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用不同浓度L-抗坏血酸AA溶液浸泡,研究AA对辐照小麦根尖细胞微核率、发芽率及幼苗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A对辐照小麦有保护作用,具体表现:1.可使辐照小麦的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 小麦种子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用不同浓度L-抗坏血酸AA溶液浸泡,研究AA对辐照小麦根尖细胞微核率、发芽率及幼苗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A对辐照小麦有保护作用,具体表现:1.可使辐照小麦的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其最有效浓度为0.025~0.05mol/L;2.可使辐照小麦的种子发芽率提高,且与辐照剂量有关,在400~600Gy范围内,0.01mol/LAA最有效,在50~200Gy时,0.05mol/LAA有显著效果;3.可使辐照小麦幼苗株高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aa) 辐照 防护效应 小麦
下载PDF
聚1H-咪唑-4-甲酸-纳米氧化锌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丹 张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采用电化学法在滴涂纳米氧化锌(ZnO)的玻碳电极(GCE)上聚合修饰1H-咪唑-4-甲酸(HIMC),制得聚1H-咪唑-4-甲酸-纳米ZnO(PHIMC-ZnO)复合膜修饰的GCE(PHIMC-ZnO/GCE),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的形貌和电化学特性进行... 采用电化学法在滴涂纳米氧化锌(ZnO)的玻碳电极(GCE)上聚合修饰1H-咪唑-4-甲酸(HIMC),制得聚1H-咪唑-4-甲酸-纳米ZnO(PHIMC-ZnO)复合膜修饰的GCE(PHIMC-ZnO/GCE),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的形貌和电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PHIMC-ZnO/GCE对AA,DA和UA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AA,DA和UA的物质的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80~1 400,0.15~45.00和2~120μmol·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0,0.993 7和0.998 3,检出限(S/N=3)分别为0.50,0.03和0.09μmol·L^-1.AA,DA和UA在不同扫速下的电化学行为表明:AA,DA和UA在PHIMC-ZnO/GCE上的电极过程受吸附过程控制,将PHIMC-ZnO/GCE应用于尿样和血清中AA,DA和UA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咪唑-4-甲酸(HIMC) 纳米氧化锌(ZnO) 抗坏血酸(aa) 多巴胺(DA) 尿酸(UA)
下载PDF
AA-2βG与V_c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自萍 刘晓明 +1 位作者 郝艳芳 王玉炯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用DPPH自由基(DPPH.)清除法,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pH值时Vc和AA-2βG对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A-2βG与Vc对DPPH·的清除能力均与浓度呈明显量效关系;AA-2βG对DPPH·的清除作用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且清除能力随pH值的升高... 用DPPH自由基(DPPH.)清除法,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pH值时Vc和AA-2βG对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A-2βG与Vc对DPPH·的清除能力均与浓度呈明显量效关系;AA-2βG对DPPH·的清除作用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且清除能力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在乙醇(φ=60%)-柠檬酸缓冲液(φ=40%,pH=3.0)体系中,AA-2βG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Vc强.与Vc相比,AA-2βG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长的时效性,说明其具有与Vc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抗氧化机制.可为AA-2βG作为稳定的Vc衍生物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为正确理解枸杞的组效关系,揭示枸杞抗氧化、抗衰老等药效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O-β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a2βG) 维生素C DPPH自由基(DPPH·) 枸杞子
下载PDF
抗坏血酸联合维生素D_3对豚鼠体内1,25-(OH)_2D_3水平和溃疡性结肠炎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晶 孙睿森 +3 位作者 冯宏娟 杨雯 李晨晨 邱服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AA)联合维生素D_3(VD_3)对豚鼠体内1,25-(OH)_2D_3水平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只豚鼠按体重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120 mg AA+2.8μg VD_3/kg)、模型组(120 mg AA+2.8μg VD_3/kg)、高、低剂量AA组(2...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AA)联合维生素D_3(VD_3)对豚鼠体内1,25-(OH)_2D_3水平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只豚鼠按体重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120 mg AA+2.8μg VD_3/kg)、模型组(120 mg AA+2.8μg VD_3/kg)、高、低剂量AA组(240 mg AA+2.8μg VD_3/kg、8 mg AA+2.8μg VD_3/kg);每组豚鼠均进食不含AA和VD的特殊饲料,7W后,对照组豚鼠继续饮用蒸馏水,其他3组豚鼠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3 d后处死豚鼠,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结肠DAI评分、大体形态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血清25-(OH)D_3、1,25-(OH)_2D_3水平降低,肝脏CYP2R1和肾脏CYP27B1表达下降,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80.21±6.22)、(174.08±11.04)ng/m L]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AA组结肠DAI评分和大体形态评分升高,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93.23±4.76)、(208.46±14.15)ng/m L]升高;与低剂量AA组比较,高剂量AA组结肠DAI评分和大体形态评分下降,血清25-(OH)D_3、1,25-(OH)_2D_3水平升高,肝脏CYP2R1和肾脏CYP27B1表达升高,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75.20±3.85)、(167.83±11.85)ng/m 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在适宜范围内能够促进VD_3更充分地羟化为活性形式1,25-(OH)_2D_3,AA联合VD_3对DSS诱导的豚鼠UC具有一定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 (1 25-(OH)2D3) 抗坏血酸(aa) 溃疡性结肠炎(UC) 细胞色素2R1 (CYP2R1) 细胞色素2781(CYP2781)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原文传递
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许婷 肖国宏 +3 位作者 杨洁 梁力丰 白诗雨 宋霁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A)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4种不同浓度的AA加入M2基础培养液中,即0mg/L、25mg/L、50mg/L、100mg/L。体外培养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14---16h,观察各组...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A)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4种不同浓度的AA加入M2基础培养液中,即0mg/L、25mg/L、50mg/L、100mg/L。体外培养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14---16h,观察各组间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线粒体分布、纺锤体形态和DNA损伤等4个相关指标。结果:当AA浓度为50mg/L时,随着AA浓度的升高,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线粒体异常分布比率、异常纺锤体数和DNA损伤卵母细胞数逐渐降低,以50mg/L组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0mg/L与0mg/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鼠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AA可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后期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aa) 体外成熟(IVM) 发育 线粒体分布 纺锤体形态 DNA损伤
原文传递
纳米Fe_3O_4修饰电极制备及其催化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小红 王广凤 +4 位作者 邓湘辉 张文芝 李茂国 阚显文 方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6-779,共4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Fe3O4修饰电极,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CV)对该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这种纳米粒子对DA的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pH=6.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DA在该...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Fe3O4修饰电极,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CV)对该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这种纳米粒子对DA的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pH=6.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式电位为0.192V(vs.Ag/AgCl电极)。采用计时电流法测定DA,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1.5×10-7~4.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715+0.272c(μmol/L),相关系数λ=0.9981。检测限为3.0×10-8mol/L(S/N=3)。运用该方法测定多巴胺时,抗坏血酸干扰可基本被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修饰电极 多巴胺 测定 抗坏血酸(a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