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文艺的地方路径——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文艺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安忆萱 邵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活跃的文艺团体之一,它的文艺实践处于战时背景和地方问题双重交织的脉络中,蕴含着地方经验如何通达革命中国整体叙事的问题。歌曲《反对黄沙会》(即《沂蒙山小调》的前身)的创作起源于与反动会门...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活跃的文艺团体之一,它的文艺实践处于战时背景和地方问题双重交织的脉络中,蕴含着地方经验如何通达革命中国整体叙事的问题。歌曲《反对黄沙会》(即《沂蒙山小调》的前身)的创作起源于与反动会门组织斗争的历史事实,它的词曲变迁,反映了革命文艺从地方性经验中形成胚胎最终成长为民族歌曲的历史线索。从“文明戏”热时期的大戏《李秀成》,到入选“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原创剧目《过关》,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剧运转向既是根据地斗争形势变化的结果,同时也表现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播到根据地后带来的文学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 《沂蒙山小调》 《过关》 地方路径
下载PDF
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办学的经验与启示
2
作者 李荣田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办学期间,根据形势任务变化调整办学机构,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培养优良学风,积极参与抗日政权建设,为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也为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一大批干部。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办学的经验对做好新时... 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办学期间,根据形势任务变化调整办学机构,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培养优良学风,积极参与抗日政权建设,为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也为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一大批干部。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办学的经验对做好新时代的干部教育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 办学 经验 启示
下载PDF
赓续与新拓:抗大一分校沂蒙办学与抗大基因的沂蒙传承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喆 《临沂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15,共15页
通过追溯抗大一分校的历史,回顾抗大一分校的历史贡献,深入挖掘抗大精神与抗大红色基因,探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办学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注入了强有力的人才基础、文化基因与思想根基,抗大精神是沂... 通过追溯抗大一分校的历史,回顾抗大一分校的历史贡献,深入挖掘抗大精神与抗大红色基因,探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办学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注入了强有力的人才基础、文化基因与思想根基,抗大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源头之一,与沂蒙精神根脉相系。抗大一分校扎根沂蒙大地办学六载,与滨海中学、滨海建国学院、临沂大学文脉相接。临沂大学上承抗大一分校之学脉,下续抗大精神与抗大红色基因之精髓,两校精神相承、血脉相因、基因相续,抗大学脉及抗大红色基因历经洗练而由临沂大学传承弘扬,成为新时代革命老区大学努力走在前列的不竭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 大基因 大精神 沂蒙精神
下载PDF
论抗大一分校敌后办学的历史功绩 被引量:2
4
作者 殷学继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抗大一分校是抗大深入敌后办学最早、办学时间最长、办学成果卓著的分校,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在山东革命根据地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一分校采取战教结合的策略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 抗大一分校是抗大深入敌后办学最早、办学时间最长、办学成果卓著的分校,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在山东革命根据地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一分校采取战教结合的策略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完成教学任务。在大青山突围战中,他们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成功地掩护山东党政军机关和群众突围。同时,他们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参加政权建设,发动群众抗战。配合革命斗争形势需要,精心传播革命文化。一分校办学对山东教育事业亦有着重大影响,抗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当时的学校,并在解放后的教育实践中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 敌后办学 结合突围传播影响
下载PDF
敌后办学:山西抗大一分校的人才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林凤 陈洪友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3-38,共6页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在山西办学期间培养了3000多名优秀的军政人才,为抗日的各条战线提供了干部基础。第一分校在山西办学期间,密切联系山西抗日战场的实际情况,学校建制精简灵活,课程设置精悍实用。其总部首长关怀指导、...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在山西办学期间培养了3000多名优秀的军政人才,为抗日的各条战线提供了干部基础。第一分校在山西办学期间,密切联系山西抗日战场的实际情况,学校建制精简灵活,课程设置精悍实用。其总部首长关怀指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学习氛围严肃活泼的办学特点对当今学校教育有积极的意义。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信仰,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抗大一分校 人才培养 办学特点
下载PDF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互动式教学--以山东抗大一分校为例
6
作者 刘林凤 陈洪友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7-12,共6页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培养了近20000名优秀干部,是山东锻炼钢铁干部的熔炉。山东抗日根据地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是对第一分校军政教育的挑战,也为其提供了互动式教学的环境。以山东抗日战场为教育环境的教...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培养了近20000名优秀干部,是山东锻炼钢铁干部的熔炉。山东抗日根据地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是对第一分校军政教育的挑战,也为其提供了互动式教学的环境。以山东抗日战场为教育环境的教职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的自我互动、教职学员与环境的互动是第一分校在山东办学期间互动式教学的主要方式。第一分校互动式教学的成功经验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抗大一分校 军政教育 互动式教学 日战争
下载PDF
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大地上的学脉延续
7
作者 冉利强 《山东教育》 2021年第34期94-95,共2页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一分校于1938年11月在陕西延安成立,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1940年1月,学校迁至山东临沂。此后,帮助建设了1941年成立的滨海中学及1945年8月滨海中学更名...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一分校于1938年11月在陕西延安成立,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1940年1月,学校迁至山东临沂。此后,帮助建设了1941年成立的滨海中学及1945年8月滨海中学更名后的滨海建国学院。1945年10月迁往东北,归属抗大总校。抗大一分校办学共7年,其中有6年在沂蒙,沂蒙大地滋养下的抗大精神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为山东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沂蒙精神的孕育形成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传统 日战争时期 沂蒙精神 山东临沂 陕西延安 孕育形成 山东根据地 抗大一分校
下载PDF
抗大一分校敌后办学记
8
作者 阎捷三 乔志学 郑德厚 《党史博览》 2002年第9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山东日根据地 徐向前 学校 韦国清 农村革命根据地 学堂 抗大一分校 何长工 周纯全 游击战争 晋东南 开学典礼 办学
原文传递
从山东抗日军政干校随到一分校
9
作者 朱瑞英 《春秋》 2000年第3期14-15,共2页
山东抗日军政干校的建立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着全国抗日救国高潮的兴起,山东各地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和救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亟需大批党政军干部去领导去指挥。为适应抗日形势的需要,1938年7... 山东抗日军政干校的建立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着全国抗日救国高潮的兴起,山东各地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和救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亟需大批党政军干部去领导去指挥。为适应抗日形势的需要,1938年7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创办了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简称干校)。初建时驻新泰、蒙阴,不久随省委迁往抱犊山区费县、滕县,最后重返沂蒙山区,由于在相当一段时间干校驻地在沂水县岸堤镇,故又称岸堤干校。干校由省委直接领导,省委宣传部长孙陶林兼任校长,刘建中任生活指导部主任,潘维周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200余人,第二期达600余人。随着学员增多,规模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路军第一纵队 抗大一分校 山东
原文传递
军中秀才罗义淮
10
作者 陈朝权 《红岩春秋》 2020年第4期40-43,共4页
罗义淮,名罗济,号定涛。1918年1月3日出生在四川省荣昌县复兴乡(今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一个乡绅家庭。1938年3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6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2月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历任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政治处宣传股长、山东军区第... 罗义淮,名罗济,号定涛。1918年1月3日出生在四川省荣昌县复兴乡(今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一个乡绅家庭。1938年3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6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2月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历任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政治处宣传股长、山东军区第五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华东野战军九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文化教授会主任、军事学院秘书长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高等军事学院 陕北公学 抗大一分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战斗条令 胶东日根据地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叶剑英 刘伯承 中央军委
下载PDF
驰骋在山西抗日战场上的两位闽籍归侨
11
作者 林卫国 《福建党史月刊》 2005年第10期13-14,共2页
据不完全统计,七七事变后,回国投身抗日战争的青年工人、学生有一万多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福建归国华侨.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 黄登 炮兵部队 八路军总部 陕北公学 七七事变 钱东亮 归侨 战斗生活 救国会 山西
原文传递
八路军文艺骁将安征夫
12
作者 何广华 吴济丞 《世纪风采》 2020年第6期25-29,共5页
安征夫,一位出色的抗战宣传鼓动家,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骁将。他1934年投笔从戎,北上长征去抗日,先后任红四方面军总政部宣传干事、八路军总部随营军校文化主任、抗大一分校宣传科长、《战旗报》主编、八路军滨海军区宣传部部长等职,参... 安征夫,一位出色的抗战宣传鼓动家,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骁将。他1934年投笔从戎,北上长征去抗日,先后任红四方面军总政部宣传干事、八路军总部随营军校文化主任、抗大一分校宣传科长、《战旗报》主编、八路军滨海军区宣传部部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大捷、抗大一分校二次东征、大青山突围、三次甲子山反顽等战斗,为开辟和巩固沂蒙山和渤海湾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旗报》 大文工团 沂蒙山区 红四方面军 国民党反动派 田颂尧 抗大一分校 剑门关 八路军
原文传递
我与《沂蒙山小调》作者阮若珊一家
13
作者 魏宝玉 《春秋》 2001年第5期31-33,共3页
随着《沂蒙山小调》(以下简称《小调》)在海内外的飞扬,《小调》诞生地——费县薛庄镇白石屋,已成为沂蒙山区自然风光和红色之旅的黄金地,《小调》的作者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由于我多年来保持与《小调》词作者的联系和一直参与《小... 随着《沂蒙山小调》(以下简称《小调》)在海内外的飞扬,《小调》诞生地——费县薛庄镇白石屋,已成为沂蒙山区自然风光和红色之旅的黄金地,《小调》的作者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由于我多年来保持与《小调》词作者的联系和一直参与《小调》诞生地的筹划建设工作,因此,许多新闻媒体和游人不断向我询问《小调》作者的情况。《小调》是1940年初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创作于费县东北部蒙山望海楼山下的白石屋。我对《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若珊 蒙山 词作者 《沂蒙山小调》 黄宗江 小调 沂蒙山区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
原文传递
青山埋忠骨,丰碑颂英魂——重温大青山胜利突围战
14
作者 《春秋》 2019年第2期2-2,73,共2页
大青山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山东麓,海拔686.2米,是费县、沂南、蒙阴三县交界处的最高峰。抗战时期,大青山一带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41年11月30日拂晓,日军独立混成第10旅团及各据点日伪军5000余人,对大青山地区进行'清剿&#... 大青山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山东麓,海拔686.2米,是费县、沂南、蒙阴三县交界处的最高峰。抗战时期,大青山一带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41年11月30日拂晓,日军独立混成第10旅团及各据点日伪军5000余人,对大青山地区进行'清剿'。我抗大一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一一五师等机关近6000名非武装人员,陷敌'清剿'圈,形势万分危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 周纯全 大青山战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