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文艺的地方路径——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文艺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安忆萱 邵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活跃的文艺团体之一,它的文艺实践处于战时背景和地方问题双重交织的脉络中,蕴含着地方经验如何通达革命中国整体叙事的问题。歌曲《反对黄沙会》(即《沂蒙山小调》的前身)的创作起源于与反动会门...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为活跃的文艺团体之一,它的文艺实践处于战时背景和地方问题双重交织的脉络中,蕴含着地方经验如何通达革命中国整体叙事的问题。歌曲《反对黄沙会》(即《沂蒙山小调》的前身)的创作起源于与反动会门组织斗争的历史事实,它的词曲变迁,反映了革命文艺从地方性经验中形成胚胎最终成长为民族歌曲的历史线索。从“文明戏”热时期的大戏《李秀成》,到入选“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原创剧目《过关》,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剧运转向既是根据地斗争形势变化的结果,同时也表现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播到根据地后带来的文学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 《沂蒙山小调》 《过关》 地方路径
下载PDF
我与《沂蒙山小调》作者阮若珊一家
2
作者 魏宝玉 《春秋》 2001年第5期31-33,共3页
随着《沂蒙山小调》(以下简称《小调》)在海内外的飞扬,《小调》诞生地——费县薛庄镇白石屋,已成为沂蒙山区自然风光和红色之旅的黄金地,《小调》的作者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由于我多年来保持与《小调》词作者的联系和一直参与《小... 随着《沂蒙山小调》(以下简称《小调》)在海内外的飞扬,《小调》诞生地——费县薛庄镇白石屋,已成为沂蒙山区自然风光和红色之旅的黄金地,《小调》的作者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由于我多年来保持与《小调》词作者的联系和一直参与《小调》诞生地的筹划建设工作,因此,许多新闻媒体和游人不断向我询问《小调》作者的情况。《小调》是1940年初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创作于费县东北部蒙山望海楼山下的白石屋。我对《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若珊 蒙山 词作者 《沂蒙山小调》 黄宗江 小调 沂蒙山区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