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洲红鱼仔稚幼鱼抗寒特性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黄永春 许洪玉 +6 位作者 李文静 陈一通 彭瑞宗 梁改进 汤理思 吴承 熊庆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1-1433,共3页
研究了在人工降温条件下,星洲红鱼仔稚幼鱼对温度渐变及突变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的星洲红鱼对温度渐变(降温)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基本上能适应在1d内下降2~4℃。但温度1d内渐变降低6℃,即20℃→14℃时,1.0~1.5cm规格组星洲... 研究了在人工降温条件下,星洲红鱼仔稚幼鱼对温度渐变及突变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的星洲红鱼对温度渐变(降温)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基本上能适应在1d内下降2~4℃。但温度1d内渐变降低6℃,即20℃→14℃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6.67%;4.0~5.0cm组死亡率为10.0%;8~10g组死亡率为16.6%;温度1d内渐变降低8℃,即20℃→12℃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10.0%;4.0~5.0cm规格组死亡率为16.6%;8~10g规格组死亡率为23.3%。温度1d内渐变降低10℃,即20℃→10℃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20.0%;4.0~5.0cm规格组死亡率为26.7%,8~10g规格组死亡率33.3%。另外,温度突然降低2℃,3种规格的星洲红鱼无死亡现象,但随温度突然降低加剧,3种规格的星洲红鱼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温度的突变和渐变对星洲红鱼存活的影响大致相同,死亡趋势也基本一致,且在10℃时仍保持一定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洲红鱼 仔稚幼鱼 抗寒特性
下载PDF
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月兰 孟维伟 +4 位作者 南镇武 王娜 赵雪峰 张毅 王旭清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28-34,共7页
为了研究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高产品种济麦22和强筋品种济麦229为材料,于2017—2018年小麦生长季,在监测试验点低温冷害发生过程中气温变化前提下,比较低温冷害下4个播期(10月1日、12日、20日、2... 为了研究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高产品种济麦22和强筋品种济麦229为材料,于2017—2018年小麦生长季,在监测试验点低温冷害发生过程中气温变化前提下,比较低温冷害下4个播期(10月1日、12日、20日、28日)处理小麦叶片的饱和渗透势和SPAD值、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值、小穗结实率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济麦22播期推迟至10月20日时,受低温冷害影响,上述指标及叶片饱和渗透势与10月12日播种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播期推迟至10月28日,小麦叶片抗冻能力显著提高,但籽粒产量显著下降。济麦229的10月12日播种处理,上述指标与10月1日播种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播期推迟至10月20日,叶片抗冻能力及籽粒产量均显著下降,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Pn、SPAD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各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2可适期晚播至10月20日,济麦229可适期晚播至10月12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播期 低温冷害 抗寒特性 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鲜食葡萄抗寒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古丽孜叶.哈力克 《南方农业》 2017年第6期116-118,共3页
根据"不同鲜食葡萄抗寒特性研究"的项目数据以及实验过程,对吐鲁番地区主栽的各种鲜食葡萄的抗寒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人工低温胁迫的方法,扦插苗根系在不同低温胁迫12 h后,测定低温对不同葡萄品种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以... 根据"不同鲜食葡萄抗寒特性研究"的项目数据以及实验过程,对吐鲁番地区主栽的各种鲜食葡萄的抗寒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人工低温胁迫的方法,扦插苗根系在不同低温胁迫12 h后,测定低温对不同葡萄品种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以及其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等抗寒相关指标的变化,旨在分析比较低温胁迫下根系相关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了解这些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从而发掘它们与低温胁迫抗寒相关性,更好地提高葡萄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抗寒特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10个桉树无性系抗寒锻炼特性的研究
4
作者 洪伟 赵娟娟 +1 位作者 林晗 吴承祯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14,共7页
采用人工低温处理结合电导法,测定了10个桉树无性系在未锻炼、锻炼与脱锻炼等不同处理下冻害胁迫抗性的半致死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无性系在6℃10d+3℃10d的锻炼处理后,比对照株的冻害胁迫抗性增强,剔除实验期间苗龄变化的影响... 采用人工低温处理结合电导法,测定了10个桉树无性系在未锻炼、锻炼与脱锻炼等不同处理下冻害胁迫抗性的半致死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无性系在6℃10d+3℃10d的锻炼处理后,比对照株的冻害胁迫抗性增强,剔除实验期间苗龄变化的影响后半致死温度平均降低6℃。脱锻炼后,抗寒锻炼获得的抗冻性消失,大部分降到比对照株更低的抗冻性水平。桉树无性系的抗冻性受抗寒锻炼的影响,抗寒锻炼能提高桉树无性系的抗冻性。根据锻炼后的maxΔLT50与锻炼前的CK0对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冻性,将10个无性系划分为4种类型即冷抗可锻炼型(RA)、冷抗不可锻炼型(RUA)、冷敏可锻炼型(SA)、冷敏不可锻炼型(SUA),其中XL2和XL6为冷抗可锻炼无性系,XL4属冷抗不可锻炼无性系,XL7属冷敏不可锻炼的无性系;其它6个无性系为冷敏可锻炼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无性系 抗寒锻炼特性 抗冻性 电导法
下载PDF
干旱处理对羽衣甘蓝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朝阳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1期44-45,107,共3页
以羽衣甘蓝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的干旱处理(干旱4 d,干旱6 d,干旱8 d)对羽衣甘蓝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4 d的处理几种抗寒性指标表现出一致性,所以在干旱4 d的处理下羽衣甘蓝的抗寒性最强。
关键词 干旱处理 羽衣甘蓝 抗寒生理特性
下载PDF
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番木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燕 潘祖建 +6 位作者 甘卫堂 欧景莉 朱杨帆 陈豪军 宁琳 何江 李穆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9年第2期5-8,共4页
为探索外施ABA (脱落酸)对番木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以"穗中红"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外施ABA,浓度分别为1、5、10、20 mg/L,清水为对照,4℃低温胁迫4 d后,每天观测番木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和丙... 为探索外施ABA (脱落酸)对番木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以"穗中红"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外施ABA,浓度分别为1、5、10、20 mg/L,清水为对照,4℃低温胁迫4 d后,每天观测番木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喷施外源ABA,番木瓜幼苗叶片中SOD、POD活性得以提高,并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和清水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以ABA浓度为5 mg/L处理番木瓜幼苗的抗寒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低温胁迫 ABA 抗寒特性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四种观赏鸢尾抗寒生理机制及抗寒性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鑫 许娟 王可 《喀什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为充分了解观赏鸢尾对低温条件的抗寒特性与生理机制,对德国鸢尾、溪荪鸢尾、野鸢尾、蓝蝴蝶鸢尾4种常见的观赏陆生鸢尾抗寒性进行研究.设定5℃、0℃、-5℃、-10℃、-15℃、-20℃、-25℃这7个温度梯度,在低温恒温槽内进行叶片降温处理,... 为充分了解观赏鸢尾对低温条件的抗寒特性与生理机制,对德国鸢尾、溪荪鸢尾、野鸢尾、蓝蝴蝶鸢尾4种常见的观赏陆生鸢尾抗寒性进行研究.设定5℃、0℃、-5℃、-10℃、-15℃、-20℃、-25℃这7个温度梯度,在低温恒温槽内进行叶片降温处理,测定不同低温条件下鸢尾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基于隶属度函数法和生理指标值综合计算植物抗寒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鸢尾抗寒性差别较大,抗寒性的强弱综合表现依次为德国鸢尾、溪荪鸢尾、野鸢尾、蓝蝴蝶鸢尾,隶属度值分别为0.4571、0.4405、0.4206、0.4087;德国鸢尾展现了良好的抗寒性,与几种宿根花卉抗寒特性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鸢尾 抗寒特性 抗寒机理 低温条件 相对电导率 可溶性糖 丙二醛 游离脯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