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向抗弥散多光谱TDI CCD图像传感器 被引量:5
1
作者 廖乃镘 刘绪化 +4 位作者 刘昌林 张明丹 李仁豪 李金 何达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9,24,共4页
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 CCD)主要应用于弱光信号探测,其在强光应用场合容易出现弥散现象。针对该问题,研制了横向抗弥散多光谱TDI CCD图像传感器。该器件包含四个多光谱段(B1~B4区),有效像元数为3 072元,像元尺寸为28μm×2... 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 CCD)主要应用于弱光信号探测,其在强光应用场合容易出现弥散现象。针对该问题,研制了横向抗弥散多光谱TDI CCD图像传感器。该器件包含四个多光谱段(B1~B4区),有效像元数为3 072元,像元尺寸为28μm×28μm。大像元可以在弱光环境下提供良好的光谱区分能力,通过滤光片可获得蓝光、绿光、红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图像。为了减小抗弥散对器件满阱电子数的不利影响,采用了紧凑的抗弥散结构,仅占像元面积的7.1%。器件满阱电子数为500ke-,抗弥散能力为100倍,读出噪声小于等于70e-,动态范围大于等于71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延迟积分 电荷耦合器件 多光谱 横向抗弥散 图像传感器
下载PDF
面阵CCD时序抗弥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龙 李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年第6期86-92,共7页
文章通过讨论n沟道CCD的物理结构以及两种CCD饱和弥散(弥散型饱和状态和表面型饱和状态)的差异,介绍了面阵CCD抗弥散技术,它通过改变垂直转移时序使普通CCD具有抗弥散功能。对采用该技术前后相机抗弥散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研究... 文章通过讨论n沟道CCD的物理结构以及两种CCD饱和弥散(弥散型饱和状态和表面型饱和状态)的差异,介绍了面阵CCD抗弥散技术,它通过改变垂直转移时序使普通CCD具有抗弥散功能。对采用该技术前后相机抗弥散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研究了面阵CCD时序抗弥散所必需的表面型饱和高电平偏置电压测定方法、低电平电压偏置测定方法以及时序工作频率标定方法,给出了工程实现的具体途径。总结了时序抗弥散技术的优缺点,列出了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弥散 表面型饱和 N沟道 电荷耦合器件
下载PDF
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在检测腮腺唾液抗菌活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琦 杨美薷 +1 位作者 钟德钰 李成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1-203,206,共4页
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包括琼脂糖弥散法和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直接检测腮腺唾液样品对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腮腺唾液对变形链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对血链球菌则无明显的抗菌活性。在腮腺唾液中起抗菌... 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包括琼脂糖弥散法和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直接检测腮腺唾液样品对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腮腺唾液对变形链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对血链球菌则无明显的抗菌活性。在腮腺唾液中起抗菌作用的物质主要是富组蛋白分子Histatin3.Histatin5和Histatin6.而Histatin1对变形链球菌无抗菌活性。这些结果提示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方法,可用于直接检测不同来源的唾液标本(腮腺、颌下腺唾液和全唾液)对各种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唾液 变形链球菌 琼脂糖 弥散菌实验
下载PDF
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在检测人精浆抗菌活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晖 申吉泓 +2 位作者 喻志勇 郭晓勇 李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298-2301,共4页
目的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检测人精浆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检测正常人精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同时检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的抗菌活性。结果正常人... 目的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检测人精浆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检测正常人精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同时检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的抗菌活性。结果正常人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浆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均有抗菌活性。正常人精浆抗菌活性明显强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抗菌活性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评分间没有相关关系。结论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同时可以检测多个样品,能够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方法直接用于精浆样本的抗菌活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糖弥散菌实验 精浆 菌活性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牙周可疑致病菌抗菌活性的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钟德钰 吴琦 +4 位作者 杨美薷 王伯瑶 俞汝佳 张蕴惠 李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8,T001,共4页
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检测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HNP)和两种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NP1,NP2)对放线共生放线杆菌(FDCY4)、牙龈卟啉菌(47A-1)、中间普氏菌(ATCC25261)、产黑色素普氏菌(ATCC1... 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检测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HNP)和两种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NP1,NP2)对放线共生放线杆菌(FDCY4)、牙龈卟啉菌(47A-1)、中间普氏菌(ATCC25261)、产黑色素普氏菌(ATCC13040)、生痰二氧化碳噬纤维菌(ATCC33612)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上述牙周可疑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随着浓度增高,抗菌活性增大。除产黑色素普氏菌和中间普氏菌外,兔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的抗菌活性均超过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而且NP2均大于NP1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防御素 牙周可疑致病菌 菌活性 琼脂糖弥散菌实验
下载PDF
具有积分控制功能的CCD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焦斌亮 韩志学 《光学仪器》 2005年第3期51-54,共4页
在许多CCD应用场合中,当局部像元产生转移寄存器难以容纳的电荷时,会弥散到相邻的像元中,破坏图像原有的信息。介绍了一款能够实现反弥散、积分时间可调的CCD芯片,详细叙述了利用CPLD产生CCD各种驱动时序的方法。最后,在光照强度不变的... 在许多CCD应用场合中,当局部像元产生转移寄存器难以容纳的电荷时,会弥散到相邻的像元中,破坏图像原有的信息。介绍了一款能够实现反弥散、积分时间可调的CCD芯片,详细叙述了利用CPLD产生CCD各种驱动时序的方法。最后,在光照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利用示波器测试了不同积分时间的信号输出。实验证明:设计的电路能够驱动CCD正常工作,实现了其积分控制和抗弥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积分控制 抗弥散
下载PDF
重组人β-防御素3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菁 陈章 +2 位作者 田坤 吴奎 肖贞良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β-防御素3(rhBD-3)对铜绿假单胞菌(PA)形成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平板培养法培养PA,得到早期和成熟期生物膜;琼脂糖弥散抗菌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扫描电镜(SEM)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结果... 目的研究重组人β-防御素3(rhBD-3)对铜绿假单胞菌(PA)形成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平板培养法培养PA,得到早期和成熟期生物膜;琼脂糖弥散抗菌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扫描电镜(SEM)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结果 rhBD-3对PA的M IC值是64μg/m l。rhBD-3作用后8、16、24 h,膜片载体表面PA活菌黏附量减少,且随着rhBD-3浓度的增高,活菌群数量进行性减少;SEM观察见rhBD-3组少量散在的游离细菌,有少量小斑片状多糖复合物,而空白对照组可见大量分布均匀的微菌落和游离细菌及多糖复合物交联。结论 rhBD-3可以抑制PA的BF形成,并对早期和成熟期BF具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人β-防御素3 琼脂糖弥散菌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