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7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克班宁长循环纳米粒的急性毒性与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1
作者 崔利利 孔淑君 +5 位作者 程欣 金文彬 徐颖 张景莲 王丽 马云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0-505,共6页
目的对两种经PEG修饰载体材料(PELGE、PLGA)制备的克班宁(Crebanine,Cre)长循环纳米粒(PELGE-Cre-NPs、PLGA-Cre-NPs)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与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探讨其增效减毒的效果。方法采用Bliss法对PELGE-Cre-NPs与PLGA-Cre-NPs进行... 目的对两种经PEG修饰载体材料(PELGE、PLGA)制备的克班宁(Crebanine,Cre)长循环纳米粒(PELGE-Cre-NPs、PLGA-Cre-NPs)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与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探讨其增效减毒的效果。方法采用Bliss法对PELGE-Cre-NPs与PLGA-Cre-NPs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求半数致死量(LD_(50));采用氯仿诱发小鼠心室纤颤模型、氯化钡(BaCl_(2))及乌头碱致心律失常大鼠模型对两种纳米粒进行药效作用考察。结果PLGA-Cre-NPs与PELGE-Cre-NPs静脉注射的LD_(50)分别为13.619 mg·kg^(-1)与14.839 mg·kg^(-1),均比克班宁静脉注射的LD_(50)(9.382 mg·kg^(-1))明显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两种纳米粒均能明显对抗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对抗氯化钡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明显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纤颤(VF)及心脏停搏(CA)的阈剂量(P<0.05,P<0.01,P<0.001)。与克班宁(5 mg·kg^(-1))实验组比较,PELGE-Cre-NPs高剂量(5 mg·kg^(-1))组恢复窦性心律维持时间≥5 min的鼠数量明显增多(P<0.05),心脏停搏乌头碱阈剂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两种材料纳米粒PLGA-Cre-NPs与PELGE-Cre-NPs的毒性较克班宁小,并具有较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活性,且作用效果强于游离克班宁,达到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班宁 长循环纳米粒 PELGE-Cre-NPs PLGA-Cre-NPs 急性毒性 抗心律失常作用 大鼠 小鼠
下载PDF
决奈达隆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于老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胡瑶瑶 刘佳 +1 位作者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 探讨决奈达隆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60例,按照掷币法随机分为决奈达隆组57例、美托洛尔组55例和联合(决奈达隆+美... 目的 探讨决奈达隆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60例,按照掷币法随机分为决奈达隆组57例、美托洛尔组55例和联合(决奈达隆+美托洛尔)组48例。比较3组用药前后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症状变化等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3个月和6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决奈达隆组和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个月后,联合组心房颤动(AF)发作次数[(2.31±1.78)次/48 h vs(11.56±18.68)次/48 h]、AF持续时间[(4.86±6.73)h/48 h vs(10.92±9.61)h/48 h]、心房扑动(AFL)发作次数[(2.33±1.53)次/48 h vs(4.33±1.53)次/48 h],AFL持续时间[(5.15±4.87)h/48 h vs(21.54±20.08)h/48 h]少于用药前,决奈达隆组AFL持续时间[(2.75±1.94)h/48 h vs(10.29±8.04)h/48 h]明显少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决奈达隆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还能显著减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减少AF、AFL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可有效控制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美托洛尔 决奈达龙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导管消融术联合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瑜 单兆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0-1002,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成人的患病率为2%~4%。房颤无法预测易反复发作,与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导管消融术能更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和改善症状,是药物难治性房颤的I类推荐治疗措施,但术后...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成人的患病率为2%~4%。房颤无法预测易反复发作,与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导管消融术能更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和改善症状,是药物难治性房颤的I类推荐治疗措施,但术后复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据统计,患者早期复发率约为50%,术后3个月至1年的复发率为25%~40%,并且晚期复发率随时间的延长将继续增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抗心律失常 安全性
下载PDF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对QT/QTc间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米艳 罗丹 +3 位作者 王春婷 李湘玉 莫念春 王福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48-253,共6页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自2023年7月31日起,启动的药物临床研究的相关要求适用《E14: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QT/QTc间期延长及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评价》。本文就QT间期和QTc、可能引发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非抗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自2023年7月31日起,启动的药物临床研究的相关要求适用《E14: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QT/QTc间期延长及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评价》。本文就QT间期和QTc、可能引发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QT间期延长的影响机制以及易患因素等有关问题进行介绍,旨在提醒临床密切关注非抗心律失常新药对QT/QTc间期的影响,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QT/QTc间期 机制 易患因素
下载PDF
冷冻球囊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为阵发性房颤初始治疗方法的Meta分析
5
作者 李昌金 顾昊煜 +1 位作者 江天行 郭志福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冷冻球囊消融术(cryoballoon ablation,CBA)和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s)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初始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定检索策略、文献的纳入与筛...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冷冻球囊消融术(cryoballoon ablation,CBA)和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s)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初始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定检索策略、文献的纳入与筛选原则,分别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21年11月关于CBA和AADs治疗阵发性AF的随机对照研究,分为CBA组(行CBA治疗)和AADs组(行AADs治疗)。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4篇,研究对象969人,其中CBA组528人,AADs组441人。结果显示在AF的复发率方面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A作为初始方法治疗阵发性AF有更低的复发率(RR=0.59;95%CI:0.49~0.71;P<0.001);在12个月成功率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A优势较明显,患者复发率低,症状改善乐观。但纳入的4项研究对患者远期效果观察不够,且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较低、症状较轻,需要未来进一步分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冷冻球囊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 META分析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6
作者 宋振华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0期142-145,149,共5页
目的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由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 目的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由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结束治疗干预之后,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测量值、心功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测量值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心功能水平评估结果LVEDV、LVESV比对照组更低,评估结果LVEF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临床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治疗,所得评估结果更好。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生存质量也随之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用评价 心律失常 疗效
下载PDF
大豆苷元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4
7
作者 叶和杨 邱峰 +2 位作者 曾靖 姚新生 赖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53-856,共4页
目的 :研究大豆苷元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常规抗心律失常方法。结果 :大豆苷元 ( 3 .0 ,5.0mg·kg- 1)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大豆苷元 ( 0 .8,1.0mg·kg- 1)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大豆苷元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常规抗心律失常方法。结果 :大豆苷元 ( 3 .0 ,5.0mg·kg- 1)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大豆苷元 ( 0 .8,1.0mg·kg- 1)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大豆苷元 ( 0 .2 ,0 .3mg·kg- 1)还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 ,大豆苷元 ( 0 .0 3 % ,0 .0 5% )能明显降低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振幅。大豆苷元 ( 0 .8,1.0mg·kg- 1)对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具有预防作用 ,且能明显的降低大鼠的死亡率。以上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豆苷元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a+ 内流或Ca2 + 内流及与阻断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苷元 抗心律失常作用 研究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一种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5
8
作者 杨宝峰 单宏丽 +3 位作者 周宇宏 龚冬梅 董德利 杜智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细胞水平的心律失常模型 ,以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方法 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 ,在细胞水平给予传统诱发心律失常药物乌头碱 ,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记录应用乌头碱后心肌动作电位时程 (APD)、钠电流 (I... 目的 建立一种细胞水平的心律失常模型 ,以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方法 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 ,在细胞水平给予传统诱发心律失常药物乌头碱 ,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记录应用乌头碱后心肌动作电位时程 (APD)、钠电流 (INa)、L 型钙电流 (ICa L)、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及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的变化。结果 应用乌头碱 1μmol·L-1使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 90 %复极化动作电位时程(APD90 )从给药前的 ( 15 0 2 3± 7 0 2 )ms延长至 ( 2 3 6 0 3±2 3 2 2 )ms(n =8,P <0 0 1)。应用奎尼丁 10 μmol·L-1后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与乌头碱组比较 ,APD90 进一步延长 (n =6,P <0 0 5 ) ,但应用维拉帕米 10 μmol·L-1后被乌头碱延长的APD恢复近于正常 ,在乌头碱的作用下 ,除极电压为 0mV时ICa L从 ( 72 7 9± 178 0 ) pA增加至 ( 10 82 1± 2 2 2 2 ) pA(n =6,P <0 0 1) ;钠电流 (INa)在 - 5 0mV刺激电压下从( 2 5 4± 5 5 3 ) pA增加至 ( 45 3 0 2± 475 1) pA(n =4,P <0 0 5 ) ;IK1在 - 12 0mV的刺激电压下 ,Ik1的内向成分从( 2 0 0 7 1± 3 5 9 3 ) pA增加至 ( 2 3 17 7± 40 1 8)pA(n =10 ,P <0 0 1) ;奎尼丁、维拉帕米对乌头碱诱发的钠电流和钙电流增加有抑制的作用。结论 乌头碱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 药物筛选模型 离子通道 乌头碱
下载PDF
人工虫草提取物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龚晓健 季晖 +2 位作者 曹祺 李绍平 李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利用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比较人工虫草提取物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乌头碱 ,氯化钡分别制备心律失常实验模型 ,观察虫草提取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人工虫草菌丝体石油醚提取物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强 ... 目的 :利用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比较人工虫草提取物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乌头碱 ,氯化钡分别制备心律失常实验模型 ,观察虫草提取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人工虫草菌丝体石油醚提取物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强 ,可明显对抗乌头碱所致大鼠的心律失常 ,延长心律失常的诱发时间 ,降低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 ;对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可降低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人工虫草菌丝体 乌头碱 氯化钡 抗心律失常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青蒿素抗心律失常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宝馨 杨宝峰 +3 位作者 李玉荣 徐长庆 罗大力 何树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 观察青蒿素抗心律失常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冠脉结扎,氯化钙,氯仿所致心律失常模型进行青蒿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药物对内向整流钾电流的作用。结果 青蒿素能明显对抗结扎冠脉引起的心律... 目的 观察青蒿素抗心律失常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冠脉结扎,氯化钙,氯仿所致心律失常模型进行青蒿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药物对内向整流钾电流的作用。结果 青蒿素能明显对抗结扎冠脉引起的心律失常,对氯化钙、氯仿引起的心律失常,可使其发生时间明显延长,室颤明显减少。膜片钳实验表19980220 收稿,19990414 修回作者简介:李宝馨,女,35 岁,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心血管药物研究;杨宝峰,男,41 岁,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明,该药可剂量依赖性的明显抑制内向整流钾电流。结论 该药是一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抗心律失常 中药
下载PDF
7-氯苄基四氢巴马汀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伟星 夏国瑾 +5 位作者 曾维忠 戴水平 江明性 黄文龙 黄忱亚 彭司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0-223,共4页
7-氯苄基四氢巴马汀5mg·kg-1可明显拮抗乌头碱,哇巴因,氰仿所致的心律失常以及提高猫心电致颤阈,10mg·kg-1时,还可抗CaCl2所致的大鼠室颤,其提高猫心电致颤阈的作用比奎尼丁稍强。7-氟节基四氢... 7-氯苄基四氢巴马汀5mg·kg-1可明显拮抗乌头碱,哇巴因,氰仿所致的心律失常以及提高猫心电致颤阈,10mg·kg-1时,还可抗CaCl2所致的大鼠室颤,其提高猫心电致颤阈的作用比奎尼丁稍强。7-氟节基四氢巴马汀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和零相最大上升速率,延长传导延迟。在豚鼠心乳头状肌动作电住实验中,7-氯苄基四氨巴马汀亦能浓度依赖性地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并能降低动作电位的振幅和零相最大上升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苄基 四氢巴马汀 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杨宝峰 单宏丽 +2 位作者 龚冬梅 董德利 杜智敏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乌头碱、哇巴因致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靶点,揭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最佳靶点。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乌头碱、硅巴因对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L-型钙电流(ICa)、钠电流(INa)、内向整流钾电流(IK1... 目的:通过研究乌头碱、哇巴因致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靶点,揭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最佳靶点。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乌头碱、硅巴因对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L-型钙电流(ICa)、钠电流(INa)、内向整流钾电流(IK1)以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作用。结果:乌头碱(1μM)使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90%复极化动作电位时程(APD90)从给药前的150.23±7.02ms延长至236.03±23.22ms(n=8,p<0.01)。ICa在0mV刺激电位下从-727.9±178.0pA增加至-1082.1±222.2pA(n=6,p<0.01);IK1在-110mV刺激电位下从-2122.0±511.1pA增加到-2536.3±386.5pA;乌头碱(1μM)抑制Ito,在+50mV刺激电压下,Ito从3203.6±617.1pA下降到2809.0±547.3pA。同时增加INa。哇巴因5μM使大鼠心肌细胞APD缩短(APD90从86.3±25.2ms缩短至58.9±20.8msn=5,p<0.01),ICa在+10mV刺激电位下从-1326.9±318.9pA减少到-782.3±395.3pA;使Ik1从-1868.3±187.8pA增加到-2392.8±366.7pA(刺激电压-120mV,n=10,p<0.01);使Ito从1272.7±317.6pA增加到1706.6±485.5pA(刺激电压+60mV,n=5,p<0.01)。结论:乌头碱、哇巴因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的活性点或最佳靶点是ICa,INa,IK1,Ikr和Iks。APD缩短或过度延长均可致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动作电位时程(APD) 离子靶点 最佳靶点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山茱萸提取液抗心律失常有效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兰桐 任雷鸣 温进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 对山茱萸提取液抗心律失常有效部位进行研究。方法 山茱萸提取液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模型的作用 ,对豚鼠离体乳头肌电生理效应。结果 山茱萸提取液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延长心肌动作电位、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 目的 对山茱萸提取液抗心律失常有效部位进行研究。方法 山茱萸提取液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模型的作用 ,对豚鼠离体乳头肌电生理效应。结果 山茱萸提取液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延长心肌动作电位、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有关。其抗心律失常的有效部位为总有机酸和一种未知的微量成分。总苷类不具有抗心律失常活性。结论 药效学及心肌电生理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提取液 抗心律失常 电生理 动作电位 乳头肌 中医药治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蛇床子水提取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连其深 张志祖 +1 位作者 曾靖 上官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06-307,共2页
蛇床子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的果实。蛇床子的主要成分蛇床子素有钙拮抗剂的活性,蛇床子提取液有抑制Na^+内流作用。因此,推测蛇床子可能会影响心肌细胞膜的Na^+、Ca^(2+)内流,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故进行了下述实验。
关键词 蛇床 蛇床子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克班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淤泽溥 马云淑 +1 位作者 赵子仙 王方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685-687,共3页
静注克班宁5mg/kg能使BaCl_2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迅速转为窦性节律;可明显提高乌头碱引起大鼠室颤和死亡的用量;能减少CaCl_2所致大鼠和氯仿所致小鼠的室颤发生率和死亡率;但不能提高豚鼠心脏哇巴因中毒的耐受量。
关键词 克班宁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青蒿素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慧珍 杨宝峰 +2 位作者 罗大力 张晋 廖淑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4,共1页
青蒿素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王慧珍杨宝峰罗大力张晋廖淑杰1(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哈尔滨150086)中国图书分类号R972.2;R978.61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低毒、有效的抗疟药〔1〕,在应用其... 青蒿素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王慧珍杨宝峰罗大力张晋廖淑杰1(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哈尔滨150086)中国图书分类号R972.2;R978.61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低毒、有效的抗疟药〔1〕,在应用其治疗疟疾的同时,发现该药能使窦性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抗疟药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莲心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罗顺德 杨健 +1 位作者 王辉 蔡鸿生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02-705,共4页
目的 研究莲心碱衍生物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定量构效关系 (QSAR)。方法 以莲心碱为先导化合物 ,在其分子两端的酚羟基进行酰化、醚化合成了 6种莲心碱衍生物 ;通过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考察这些衍生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并用logi... 目的 研究莲心碱衍生物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定量构效关系 (QSAR)。方法 以莲心碱为先导化合物 ,在其分子两端的酚羟基进行酰化、醚化合成了 6种莲心碱衍生物 ;通过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考察这些衍生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并用logit法计算ED50 ;采用Hansch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学处理 ,拟合QSAR方程。结果 莲心碱衍生物的结构经红外、质谱及氢谱得以证实 ;所得QSAR方程为log1/ED50 =2 .16 2 9+0 .0 6 6 93Σπ(n =7,r =0 .894 6 ,s=0 .0 14 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作用 莲心碱衍生物 心律失常 定量构效关系 合成方法 莲子心
下载PDF
克班宁急性毒性与抗心律失常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云淑 武鸿萍 张壮丽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9-370,共2页
目的研究克班宁(crebanine,Cre)的急性毒性与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以改良寇氏法考察小鼠静注LD50,以B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Cre的治疗与预防作用.结果LD50为9.382mg/kg,95%可信限为8.314~10.600mg/kg;治疗组与预防组iv Cie2.5mg/k... 目的研究克班宁(crebanine,Cre)的急性毒性与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以改良寇氏法考察小鼠静注LD50,以B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Cre的治疗与预防作用.结果LD50为9.382mg/kg,95%可信限为8.314~10.600mg/kg;治疗组与预防组iv Cie2.5mg/kg可使大鼠恢复窦律,与对照(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Cre有一定的毒性,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具有治疗与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班宁 抗心律失常 急性毒性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黄谷素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宝峰 罗大力 +3 位作者 张永春 包立华 王慧珍 李文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4-276,共3页
黄谷素能明显对抗大鼠乌头碱、冠脉结扎诱发的心律失常;对乌头碱引起犬的心律失常有明显治疗作用。在膜片钳实验中发现,黄谷素能显著抑制豚鼠左房单细胞延迟外向钾电流和尾电流,这一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黄谷素10μmol·L... 黄谷素能明显对抗大鼠乌头碱、冠脉结扎诱发的心律失常;对乌头碱引起犬的心律失常有明显治疗作用。在膜片钳实验中发现,黄谷素能显著抑制豚鼠左房单细胞延迟外向钾电流和尾电流,这一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黄谷素10μmol·L-1使IK从给药前的1160pA减少到810pA,使尾电流从给药前的331pA减少到196pA,此作用在膜电位0~60mV区间作用较强。黄谷素抑制延迟外向钾电流和尾电流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谷素 抗心律失常 电流 药理学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季闽春 钱庆庆 杨耀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302,共4页
胺碘酮属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本文综述了其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有助于临床制订合理给药方案。
关键词 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