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
1
作者 贾美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6-0059,共4页
研究急性心梗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最早为2022年1月,最晚为2023年12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78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分组,前3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治疗,后39例分为观察组,给予... 研究急性心梗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最早为2022年1月,最晚为2023年12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78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分组,前3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治疗,后39例分为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满意度、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满意度更高(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性 血小板治疗 不良血管事件
下载PDF
抗心梗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3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爱萍 郭四红 《中医研究》 2006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抗心梗合剂治疗稳定型非劳力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心梗合剂,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 w。结果:治疗组心绞... 目的:观察中药抗心梗合剂治疗稳定型非劳力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心梗合剂,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 w。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和7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改善心肌缺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心梗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非劳力型娃痛 气虚/中医药疗法 抗心梗合剂/治疗应用 血瘀
下载PDF
抗心梗合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14例
3
作者 陈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4-34,39,共2页
关键词 合剂 急性塞患者 单用西药治疗 2002年 2001年 辅助治疗
下载PDF
心率控制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龙梅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50-551,共2页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溶栓或介入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然而,心梗后期新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如何有效控制新发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受到了广泛关注。近...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溶栓或介入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然而,心梗后期新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如何有效控制新发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受到了广泛关注。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心率水平是心梗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心率的控制在心梗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最慢心率≥65次/分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是65次,分以下者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率控制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事件 应用 独立预测因素 源性猝死 生活方式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麦用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01-902,共2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方法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基础药物治疗相同,高压氧(HBO)治疗组采用GY-3.2型高压氧舱0.2MPa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抗...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方法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基础药物治疗相同,高压氧(HBO)治疗组采用GY-3.2型高压氧舱0.2MPa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0d后,HBO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72.2%,抗心磷脂抗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BO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提示高压氧治疗可能有降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的作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是通过增加供氧、调节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血管舒缩功能、减轻脑水肿来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脑 磷脂 高压氧治疗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的效果 被引量:17
6
作者 任志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777-1778,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80%以上[1],该病是指具有典型的持续超过20 min的缺血性胸痛,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有动态演变,心电图显示2个及以上部位相邻导联ST段抬高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该...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80%以上[1],该病是指具有典型的持续超过20 min的缺血性胸痛,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有动态演变,心电图显示2个及以上部位相邻导联ST段抬高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再灌注治疗如: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急诊CABG治疗;抗栓治疗如: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以及其他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 介入治疗患者 氯化钠注射液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应用 急性 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董会肖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01-102,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势凶猛,发展迅速,常危急患者生命。急性心梗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情绪波动有关,而患者常需卧床休息及住院治疗时间较长,所以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致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对急性心梗患者不仅要及...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势凶猛,发展迅速,常危急患者生命。急性心梗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情绪波动有关,而患者常需卧床休息及住院治疗时间较长,所以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致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对急性心梗患者不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还要从细节入手,使患者真正从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患者 治疗时间 康复 应用 护理 急性 急性 精神因素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鲜廉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CI术,按照术后治疗...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CI术,按照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76例作为常规组,将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79例作为联合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内皮细胞微粒(EMP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LVEF水平较常规组高,LVEDd、LVESd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EMPs、MMP-9、CK-MB均较常规组低(P<0.05);联合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80%(3/79)与常规组的6.58%(5/7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促进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恢复,改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络胶囊 双联血小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心肌梗死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9
作者 葛均波 黄浙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257-259,共3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策略和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的进展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性期存活率和远期预后,但毁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结构并不可逆。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和旁分泌功能为心肌再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死患者 临床应用前景 细胞治疗 力衰竭 远期预后 药物治疗 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应用
10
作者 丁坤 吴纲 王和平 《淮海医药》 2005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观察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1999年7月~2 0 0 3年12月期间入院2 2例(AMI)患者经股动脉施行直接PCI。结果 2 2例AMI患者2 1例成功,1例未成功,2 1例成功患者TIMI血流均达 级,... 目的 观察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1999年7月~2 0 0 3年12月期间入院2 2例(AMI)患者经股动脉施行直接PCI。结果 2 2例AMI患者2 1例成功,1例未成功,2 1例成功患者TIMI血流均达 级,病人术后心前区疼痛消失,右冠近段闭塞的 °AVB患者,直接PCI术后均恢复,ST段抬高明显恢复,其中2例患者因在AMI行直接PCI造影时,显示同时具有AMI非相关血管严重狭窄,术后再次行狭窄血管PCI造影时,均显示原AMI直接PC血管无明显狭窄。结论 AMI直接PCI是一种提高AMI血管开通率,挽救AMI濒临死亡心肌,提高AMI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较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 急性死(AMI) 直接PCI TIMI血流 2003年 1999年 前区疼痛 疗效观察 经股动脉 近段闭塞 相关血管 狭窄血管 濒临死亡 治疗手段 生活质量 患者 术后 AVB ST段 生存率 恢复 造影 显示
下载PDF
急性心梗患者的急诊溶栓应用分析
11
作者 全晓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63-65,共3页
分析急诊溶栓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30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样本时间起自2021.01、完结于2022.06,组别划分依据应用孟德尔随机化法,其中对照组(15例,行常规治疗),实验组(15例,行常规治疗+静脉溶栓治疗);... 分析急诊溶栓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30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样本时间起自2021.01、完结于2022.06,组别划分依据应用孟德尔随机化法,其中对照组(15例,行常规治疗),实验组(15例,行常规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再通率较对照组高,3-5年死亡率较对照组低;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诊溶栓是急性心梗优质的紧急治疗方法,能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同时急诊溶栓治疗中易出现脑出血、室颤等相关并发症,因此治疗阶段需强化对各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急诊溶栓 应用价值 常规治疗
下载PDF
抗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莫万周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9期2585-2586,共2页
目的观察抗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我院门诊于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抗痨合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 目的观察抗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我院门诊于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抗痨合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适合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门诊治疗 合剂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前壁心肌梗死后抗凝药物的应用及其对卒中的预防效果
1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495-495,共1页
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室内易于形成血栓,增加了患者卒中的风险。通常这样的患者出院后会继续接受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考虑到冠状动脉早期灌注和出血的风险,患者是否能从附加的抗凝治疗中获益尚不可知。因此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研究者们对... 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室内易于形成血栓,增加了患者卒中的风险。通常这样的患者出院后会继续接受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考虑到冠状动脉早期灌注和出血的风险,患者是否能从附加的抗凝治疗中获益尚不可知。因此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研究者们对抗凝药物是否有利于前壁心肌梗死后卒中的预防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效果 凝药物 卒中 死后 前壁 血小板聚集治疗 应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SSRI致出血风险升高
14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1期135-135,共1页
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时,联合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增加患者出血风险。论文11月8日发表于《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 2011,183(16):1835]。研究对27058例住院期间接受抗血小板治... 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时,联合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增加患者出血风险。论文11月8日发表于《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 2011,183(16):1835]。研究对27058例住院期间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患者 血小板治疗 急性 风险 出血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联合应用 单药治疗
下载PDF
抗肺心衰合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杨胜辉 杜军 《湖北中医杂志》 2001年第7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抗肺心衰合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抗肺心衰合剂 5 0ml配合西药抗感染、改善通气等 ,不用西药利尿、强心及呼吸兴奋剂 ,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抗感染、改善通气、扩... 目的 :探讨抗肺心衰合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抗肺心衰合剂 5 0ml配合西药抗感染、改善通气等 ,不用西药利尿、强心及呼吸兴奋剂 ,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抗感染、改善通气、扩管、抗凝、利尿、强心、使用呼吸兴奋剂等 )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 60例 ,显效 36例 ,有效 2 1例 ,无效 3例 (其中死亡 1例 ) ,总有效率为 95 % ;对照组 4 2例 ,显效 2 2例 ,有效 12例 ,无效 8例 (其中死亡 3例 )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 、SaO2 、PaCO2 、ANP、TXB2 、 6-k -PGF1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抗肺心衰合剂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具有肯定的疗效 ,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PaO2 及SaO2 ,降低Pa CO2 ,降低血浆心钠素水平及TXB2 水平 ,提高血浆 6-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发作期 中医药疗法 合剂 治疗
下载PDF
院前急救中实施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指标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16
作者 梁克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240-243,共4页
分析院前急救中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82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纳入时间始于2021.01,终结于2021.12,组别划分依据为区间随机法,其中划入41例... 分析院前急救中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82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纳入时间始于2021.01,终结于2021.12,组别划分依据为区间随机法,其中划入41例,院前急救中行抗血小板治疗;实验组划入4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IC)前行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组间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治疗6h、24h组间平均心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指标与正常水平接近(P>0.05)。结论 院前急救中实施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且安全性具有保障,建议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血小板治疗 急性 功能指标 不良血管事件
下载PDF
大剂量附子合剂治疗心动过缓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同恺 王正中 孙军 《河北中医》 1985年第5期12-13,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附子的临床应用的毒性反应的研究报道较多(1~6),但在临床上大剂量使用除有11例治疗肾炎的长时间报告外,尚未见其它报道。我科自1982年2月开始以大剂量附子为主的方剂治疗心动过缓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临床观察 动过缓 大剂量 治疗 附子 合剂 毒性反应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35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贾连旺 杜永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无症状肌缺血 颗粒 室性早搏 治疗 死后 冠状动脉血流量 临床应用价值 血小板聚集 肌耗氧量
下载PDF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爱明 程华 +3 位作者 胡茜 黄小春 王素平 高潮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11期797-798,共2页
目的:研究振心合剂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振心合剂(黄芪、红参、桂枝、鹿角胶、紫河车等),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在临床... 目的:研究振心合剂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振心合剂(黄芪、红参、桂枝、鹿角胶、紫河车等),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在临床心功能指标及血清MDA、ANP、ET、NO、SOD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心合剂治疗CHF有效,且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充血性/中医药疗法 @振合剂/治疗应用 益气温阳 添精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纪文 黄淑芳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9期5-7,共3页
鉴于自20世纪70年代对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及降低心肌梗死危险的临床研究成果,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分别于1980年和1985年批准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心肌梗死的预防。阿司匹林通过使血小板内环氧化酶第... 鉴于自20世纪70年代对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及降低心肌梗死危险的临床研究成果,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分别于1980年和1985年批准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心肌梗死的预防。阿司匹林通过使血小板内环氧化酶第530位丝氨酸残基乙酰化,破坏酶的活性中心,而阻止血栓素A2(TXA2)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 合理应用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环氧化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