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及对炎性状态的影响对比研究
1
作者
周书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HAP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分别予以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HAP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分别予以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炎症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PCT等各项炎症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AP患者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左氧氟沙星
抗感感染治疗
疗效
炎性状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移植物感染影像学特征及评价
2
作者
杨蕾
王冠
辛世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4-1358,共5页
血管移植物感染(VGI)是血管移植术后的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对病人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VGI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早期...
血管移植物感染(VGI)是血管移植术后的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对病人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VGI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发现感染灶、评估病变范围和性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临床表现方面,VGI通常表现为发热、不明原因的菌血症、体重减轻、局部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实验室检查中常见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但特异性较低,基因检测等新兴技术可显著提高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核医学成像。CT血管成像(CTA)是疑似VGI的首选检查,可直观显示感染特征,如血管周围的积气、积液和假性动脉瘤等。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显示感染的代谢信息,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提供重要依据。主动脉移植物感染管理协作组(MAGIC)标准为VGI的诊断提供了系统的分类方法,包括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当满足一个主要指标或来自不同类别的两个次要指标时,需高度怀疑VGI。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与临床表现的综合评估,可实现对VGI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影像学技术在确定病变范围、指导手术规划及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未来,随着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VGI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物
感染
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核磁共振成像(MRI)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血清学检测
MAGIC标准
原文传递
题名
两种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及对炎性状态的影响对比研究
1
作者
周书蕾
机构
河南省郏县人民医院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5期101-102,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HAP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分别予以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炎症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PCT等各项炎症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AP患者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左氧氟沙星
抗感感染治疗
疗效
炎性状态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移植物感染影像学特征及评价
2
作者
杨蕾
王冠
辛世杰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4-13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471972)。
文摘
血管移植物感染(VGI)是血管移植术后的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对病人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VGI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发现感染灶、评估病变范围和性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临床表现方面,VGI通常表现为发热、不明原因的菌血症、体重减轻、局部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实验室检查中常见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但特异性较低,基因检测等新兴技术可显著提高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核医学成像。CT血管成像(CTA)是疑似VGI的首选检查,可直观显示感染特征,如血管周围的积气、积液和假性动脉瘤等。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显示感染的代谢信息,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提供重要依据。主动脉移植物感染管理协作组(MAGIC)标准为VGI的诊断提供了系统的分类方法,包括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当满足一个主要指标或来自不同类别的两个次要指标时,需高度怀疑VGI。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与临床表现的综合评估,可实现对VGI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影像学技术在确定病变范围、指导手术规划及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未来,随着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VGI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确高效。
关键词
血管移植物
感染
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核磁共振成像(MRI)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血清学检测
MAGIC标准
Keywords
vasculargraftinfection(VGI)
imaging examination
diagnostic criteria
computed tomography(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
serological testing
MAGIC criteria D0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4.12.08常广泛覆盖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并使用能够穿透生物膜的
抗
微生物药物
目标性
治疗
则根据明确的病原体选择窄谱药物,如青霉素类、万古霉素及利福平等。对于耐药菌株,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或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可用碳青霉烯类或新型β酰胺类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针对生物膜相关
感染
,可联合使用利福平、氟喹诺酮类等药物提高
治疗
效果。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指导下制定的
治疗
方案可优化
抗
感染
疗效,常根据药物浓度与时间关系,选择浓度依赖性或时间依赖性药物。
抗
感染
治疗
的疗程视
感染
严重程度、病原体特性、临床随访结果而定,通常为4~6周,必要时延长至3~6个月甚至终身。移植物的彻底清创与替换对改善VGI预后至关重要。对于无法完全去除
感染
的病例,建议进行长期
抗
感染
治疗
,并定期评估其有效性及不良反应。通过及时、充分的
抗
微生物药物
治疗
,以及精准的外科干预,可显著降低VGI相关死亡率并延长无
感染
生存期。
分类号
R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及对炎性状态的影响对比研究
周书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管移植物感染影像学特征及评价
杨蕾
王冠
辛世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