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正交试验法优选抗感灵颗粒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建春
朱芳
乔彬
张絜青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兰州医学院药学系
-
出处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9-290,304,共3页
-
文摘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抗感灵颗粒处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选择用水量,煎煮时间,沉淀剂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L9(34)确定水提取中药的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1倍用水量,煎煮2次,提取60min,以甲壳素为沉淀剂。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其质量稳定,为抗感灵颗粒的最佳工艺。
-
关键词
抗感灵颗粒
正交试验
绿原酸
提取工艺
-
Keywords
Kangganling Granule
Orthogonal test
Chlogonic acid
Extraction procedure
-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复方抗感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军民
傅思武
赵晋
石晓峰
-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8-70,共3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FKCA152)
-
文摘
目的:建立复方抗感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金银花、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 Diamonsil C18柱分离,以乙腈-0.4%磷酸(20∶8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结果通过薄层鉴别,分别检出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连翘中的连翘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制剂中绿原酸的线性关系为A=30461C-5938.8,r=0.9998,RSD=1.01%,表明绿原酸在10.2~102.0μg/mL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
关键词
复方抗感灵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
Keywords
Compound Kangganling Granules
quality standard
TLC
HPLC
chlorogenic acid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抗感灵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宋畅
张丽梅
李俊
-
机构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
出处
《海军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71-172,共2页
-
文摘
目的确定抗感灵颗粒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条件和方法。方法测定抗感灵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对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常规法对照用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回收率>70%,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70%;稀释法对照用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的回收率>70%。结论稀释法能有效地去除抗感灵颗粒的抑菌活性,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行性强,能达到检测目的。
-
关键词
抗感灵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学验证
-
分类号
R97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抗感灵颗粒急性毒性的试验研究
- 4
-
-
作者
郭蓉
罗朝利
史文慧
徐春慧
沈静萍
邢建华
-
机构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
出处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1年第1期30-31,共2页
-
文摘
目的研究抗感灵颗粒的急性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抗感灵颗粒小鼠灌胃,测定其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和最大耐受量。结果小鼠最大耐受量(MTD)为39.02g/kg,为临床用药的118倍。结论本制剂未发现毒性作用,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关键词
抗感灵颗粒
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
-
Keywords
Kang’ganling granules
acute toxicity
mice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抗感灵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沈振华
单婷婷
刘海英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药检所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41-1741,共1页
-
文摘
目的建立抗感灵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处方中的大青叶、板蓝根、甘草、连翘四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现性好,可作为抗感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指标。
-
关键词
抗感灵颗粒
薄层色谱
大青叶
板蓝根
甘草
连翘
-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