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与政治的共鸣:1940年代的郭沫若及其抗战历史剧 被引量:5
1
作者 贾振勇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76,共7页
抗战历史剧是郭沫若凭借审美激情对黑暗政治的抗议,是他的政治遇挫在戏剧艺术王国的一次艺术移情。在审美与政治较完美融合品格基础上,剧作充分展示了郭沫若独立自足的人文立场。1940年代的郭沫若凭借"内心的要求"和文人知识... 抗战历史剧是郭沫若凭借审美激情对黑暗政治的抗议,是他的政治遇挫在戏剧艺术王国的一次艺术移情。在审美与政治较完美融合品格基础上,剧作充分展示了郭沫若独立自足的人文立场。1940年代的郭沫若凭借"内心的要求"和文人知识分子天性,向黑暗发出了对人的自由本质、人性崇高品格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战历史剧 审美 政治
下载PDF
郭沫若抗战历史剧的悲剧叙事与现实关怀
2
作者 刘海洲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出现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尤其以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最有代表性。郭沫若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历史剧,采用悲剧这一叙事形式,塑造了屈原、聂嫈等志士仁人为祖国和民族慷慨赴难、从容就义的悲壮形象,彰显这些历...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出现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尤其以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最有代表性。郭沫若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历史剧,采用悲剧这一叙事形式,塑造了屈原、聂嫈等志士仁人为祖国和民族慷慨赴难、从容就义的悲壮形象,彰显这些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和悲剧精神;同时,这六部历史剧政治意图也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战历史剧 抗战文化
下载PDF
郭沫若历史剧现实批判精神的审美价值——以郭沫若抗战历史剧为例
3
作者 杨宏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7-89,共3页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六部历史剧是其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品,体现出了独特的现实批判精神的审美价值。在选材上,郭沫若历史剧体现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悲剧精神构成了郭沫若历史剧现实批判精神的实质;独特的诗情氛围是郭沫若历史剧现...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六部历史剧是其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品,体现出了独特的现实批判精神的审美价值。在选材上,郭沫若历史剧体现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悲剧精神构成了郭沫若历史剧现实批判精神的实质;独特的诗情氛围是郭沫若历史剧现实批判精神的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战历史剧 现实批判精神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论郭沫若、阿英抗战历史剧中女性形象的两种不同抒写模式
4
作者 李正红 《滁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0-22,共3页
对女性持尊重和赞赏的郭沫若和阿英,在抗战历史剧中处理两性关系时,前者抒写的是男强女弱模式,后者抒写的是男弱女强模式。一种是基于男性角度的对女人的美丽想象,一种是无限放大女性政治功能的虚化想象,折射出来的依然是男权中心主义... 对女性持尊重和赞赏的郭沫若和阿英,在抗战历史剧中处理两性关系时,前者抒写的是男强女弱模式,后者抒写的是男弱女强模式。一种是基于男性角度的对女人的美丽想象,一种是无限放大女性政治功能的虚化想象,折射出来的依然是男权中心主义思想的心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郭沫若 阿英 抗战历史剧 心理意识
下载PDF
作为一种美育实践的高校抗战历史剧
5
作者 周珉佳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5-80,共6页
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又是文化的创新者和实践者,青年大学生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因此,以文化育人为目标、以创作抗日战争历史题材话剧为手段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富有战略意义的... 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又是文化的创新者和实践者,青年大学生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因此,以文化育人为目标、以创作抗日战争历史题材话剧为手段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富有战略意义的。高校师生创作抗战历史话剧,既是高校美育实践的重要机会,也是检验当代大学生历史观的一次大练兵。高校抗战历史剧的美育实践与文化育人的功能和成绩在逐步显现,然而,就宏观角度看,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剧社在处理抗日战争历史题材的话剧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本文将对高校抗战历史话剧的地域性美学风格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以论述,从而进一步强调抗战历史剧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新内容,所具有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应用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抗战历史剧 美育实践 文化育人
下载PDF
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中的诗情诗意
6
作者 熊金星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97-99,共3页
郭沫若的抗战历史剧包含了诗歌的因素,具有浓郁的诗情诗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郭沫若历史剧中的许多主人公都有浓厚的诗人气质,具有浓烈的诗意。其次,历史剧中蕴含着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诗歌。再次,历史剧中运用了大量的诗剧语言。
关键词 鄣沫若 抗战历史剧 诗情
下载PDF
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的建构——郭沫若对儒家文化的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70,共7页
郭沫若一生崇儒,他对儒家文化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确立了原儒的基本精神为“动”的精神。从五四到抗战,郭沫若根据时代的需要,围绕儒家“动”的文化精神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其阐释体现了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建构的轨迹。
关键词 郭沫若 原儒精神 民族精神 《女神》抗战历史剧
下载PDF
高校教材中《屈原》研究述评
8
作者 杨宏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
郭沫若抗战历史剧创作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现代文学史教材对郭沫若抗战历史剧的创作目的和创作原则进行了重点评析,从浪漫主义风格和艺术个性两方面分析了郭沫若抗战历史剧的艺术特色,并对抗战历史剧的代表作《屈原》进行... 郭沫若抗战历史剧创作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现代文学史教材对郭沫若抗战历史剧的创作目的和创作原则进行了重点评析,从浪漫主义风格和艺术个性两方面分析了郭沫若抗战历史剧的艺术特色,并对抗战历史剧的代表作《屈原》进行了重点分析。但纵观高校现代文学史教材对郭沫若抗战历史剧的评析,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对郭沫若抗战历史剧产生的纵深历史文化背景考察不够;二是对郭沫若抗战历史剧所体现的传统精神的当下意义重视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战历史剧 高校现代文学史教材 《屈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