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3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探析
1
作者 李良品 陈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广土巨族的命运共同体,其理论渊源有四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理论的引进与运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独立解放理论的吸收与继承;三是对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理论的守正与创新;四是对近代国人“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广土巨族的命运共同体,其理论渊源有四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理论的引进与运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独立解放理论的吸收与继承;三是对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理论的守正与创新;四是对近代国人“中华民族观”理论的发展与践行。抗战时期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进路有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各民族政治权利;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抗战时期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实践对当下留有诸多启示,如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依靠我国各族人民、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探析,有利于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研究
2
作者 张文珍 申栋今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十分复杂的斗争环境中,科学把握国内外主要矛盾,始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站在一起,聚焦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推行理论宣传教育、开展思想斗争、不断进行党...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十分复杂的斗争环境中,科学把握国内外主要矛盾,始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站在一起,聚焦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推行理论宣传教育、开展思想斗争、不断进行党员队伍净化,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确保党组织的先进性,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探究抗战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的历史实践,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借鉴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主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 批评与自我批评 新征程
下载PDF
组织化发行革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报童的团结、培养与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冲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报童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报刊城市发行的重要基层力量。经史料爬梳发现,报童也构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不少城市打破发行垄断并再造发行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文化、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对报... 报童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报刊城市发行的重要基层力量。经史料爬梳发现,报童也构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不少城市打破发行垄断并再造发行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文化、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对报童实施组织化革新,也促使报童由衣食无着的职业底层群体转化为集信息传播、情报沟通、对敌斗争等功能于一身的积极自主的民主战士,完成职能的丰富与拓展。这一历时性、全局性过程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底层工人阶级进行团结、联合与组织化的优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报童教育 组织化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民族复兴新人的努力——以《新中华报》的“四四”儿童节纪念为例
4
作者 邓培研 俞祖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为将儿童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而努力。《新中华报》作为全面抗战时期重要的党报党刊,中国共产党借助报刊中关于“四四”儿童节纪念文章,向民众展现边区儿童教育与宣传工作的成效,强调儿童是“新社...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为将儿童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而努力。《新中华报》作为全面抗战时期重要的党报党刊,中国共产党借助报刊中关于“四四”儿童节纪念文章,向民众展现边区儿童教育与宣传工作的成效,强调儿童是“新社会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号召儿童加入抗日救亡队伍,共同努力取得抗战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四四”儿童节 《新中华报》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新闻学院(香港)的教育活动
5
作者 吴余劲 岳颖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和抗战时期中国新闻学院(香港)的教育活动密不可分,中国新闻学院(香港)开创了香港地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的新闻教育传统。“福建事变”失败后,抗日反蒋势力聚集于香港地区,并寻求与中国共产党联合。中共地下党员在中... 中国共产党和抗战时期中国新闻学院(香港)的教育活动密不可分,中国新闻学院(香港)开创了香港地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的新闻教育传统。“福建事变”失败后,抗日反蒋势力聚集于香港地区,并寻求与中国共产党联合。中共地下党员在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中主持宣传工作,促成了第一所中国新闻学院(香港)的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香港地区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念教育的新闻教育机构;由“青记”香港分会创立的第二所中国新闻学院(香港),则是完全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教育机构,培养了一批在抗战时期发挥重要宣传作用的新闻人才。两所学院均致力于培养能够投身抗战宣传工作的专业人才,阐扬科学与进步的新闻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学用结合等是共同的培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 香港地区 中国新闻学院 新闻教育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网络建设
6
作者 彭婉颖 朱安祥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舆论形势。南京国民政府被动迟缓的反应使中国抗战陷入了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率先为中国发声,不仅在国际上冲破了日本的舆论围困,而且还在日后的斗争中逐渐建立起一个...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舆论形势。南京国民政府被动迟缓的反应使中国抗战陷入了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率先为中国发声,不仅在国际上冲破了日本的舆论围困,而且还在日后的斗争中逐渐建立起一个多种形式并存且行之有效的宣传网络体系。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驱动力是维持该宣传网络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一网络体系的建立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各项行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宣传网络 报纸 抗日宣讲团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增强党性的措施及成效
7
作者 刘丽娜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7期99-107,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党性教育培养革命与政权建设所需的干部人才。1941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对增强党性的方式,及违反党性的行为作出严格规定。随后,党中央通过开展整风运动、设立干部教育机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党性教育培养革命与政权建设所需的干部人才。1941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对增强党性的方式,及违反党性的行为作出严格规定。随后,党中央通过开展整风运动、设立干部教育机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全面抗战时期党性教育的实施,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了革命急需的干部人才,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夺取全国政权储备了干部人才,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党性教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党性教育 组织建设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情认知观——以淮北根据地为例
8
作者 朱庆跃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4年第5期84-97,共14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整党实践中对党建的总依据即党情问题,给予了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认知。以当时的淮北根据地为例,这种成熟化的党情认知观体现在对党情价值的定位、对党情本质的揭示、对党情内涵的把握、对党情建设标准的明确、...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整党实践中对党建的总依据即党情问题,给予了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认知。以当时的淮北根据地为例,这种成熟化的党情认知观体现在对党情价值的定位、对党情本质的揭示、对党情内涵的把握、对党情建设标准的明确、对党情评价原则的规定、对党情认知路径的思考等诸多方面。毫无疑问,它有效地推动了当时中国共产党自身组织的大发展,也为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提供了启示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淮北根据地 党情认知观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宣传动员——以《中国青年》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王雅杰 梁罡 《青少年学刊》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全面抗战时期,刊物《中国青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宣传动员的任务指示,采取刊发节日专辑、设立问答专题、刊载权威讲话的积极策略,向青年群体积极报道战争情势,营造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强调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动员广大青... 全面抗战时期,刊物《中国青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宣传动员的任务指示,采取刊发节日专辑、设立问答专题、刊载权威讲话的积极策略,向青年群体积极报道战争情势,营造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强调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动员广大青年团结合作、共同抗敌,使对青年的宣传动员工作取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信取人的效果。《中国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青年的重要舆论阵地,在全面抗战时期强化了广大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激发了广大青年投身抗战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同时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青年,开展宣传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宣传动员 中国青年》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谣言的治理及其经验研究
10
作者 张茂杰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谣言作为一种为达到特定目的而有意捏造的虚假信息,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顽固派、中国汉奸、亲日派和群众中的落后分子制造和散播政治谣言、军事谣言和社会谣言,妄图丑化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和... 谣言作为一种为达到特定目的而有意捏造的虚假信息,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顽固派、中国汉奸、亲日派和群众中的落后分子制造和散播政治谣言、军事谣言和社会谣言,妄图丑化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打造阵地,引导舆论导向;广邀记者,冲破新闻枷锁;正面回击,还原事情真相等一系列“组合拳”破除谣言,塑造了党的光辉形象,为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深入总结党在全面抗战时期治理谣言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既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域探寻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内在逻辑,也可以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谣言 治理 经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当代启示
11
作者 刘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对内忧外患,面对复杂严峻的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对内忧外患,面对复杂严峻的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探索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制度设计、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族政策 当代启示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畲区的民众动员及现实启示
12
作者 王晓帆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畲区进行广泛的民众动员,以坚持平等促汉畲团结,以普及教育促畲民觉醒,以通俗化宣传促畲民奋战,激发了畲民英勇抗战的决心和行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畲区的民众动员,对推动新时代各民族共同为实现...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畲区进行广泛的民众动员,以坚持平等促汉畲团结,以普及教育促畲民觉醒,以通俗化宣传促畲民奋战,激发了畲民英勇抗战的决心和行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畲区的民众动员,对推动新时代各民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有一定的现实启示:必须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观念,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思想文化教育,掌握宣传主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浙西南畲区 民众动员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抗战时期标语口号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
13
作者 周彦妮 常媛媛 《海河传媒》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标语口号因通俗易传的特点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宣传方式。中国共产党利用标语口号对外团结抗战、对内自我革命,克服供给困难、开展生产运动,推动社会教育、解放民众思想,通过常规化宣传、群众自觉性传播、针对性传播,成功塑造了积极御敌... 标语口号因通俗易传的特点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宣传方式。中国共产党利用标语口号对外团结抗战、对内自我革命,克服供给困难、开展生产运动,推动社会教育、解放民众思想,通过常规化宣传、群众自觉性传播、针对性传播,成功塑造了积极御敌、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形象,有效地进行了抗战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标语口号 中国共产党形象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话语的生成及多重意蕴
14
作者 张佳兆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5期14-18,33,共6页
“中流砥柱”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使用频率较高的政治话语,成为表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必用词和专用词。“中流砥柱”话语虽形成于战时,但时至今日依然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纪念抗战的话语表述中。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话语的... “中流砥柱”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使用频率较高的政治话语,成为表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必用词和专用词。“中流砥柱”话语虽形成于战时,但时至今日依然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纪念抗战的话语表述中。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话语的生成是在抗战的大时代背景中形成并不断丰富的,其历史意蕴关乎抗战胜利的大局、国共两党的变局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流砥柱”话语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是观察中国共产党建构政治话语的重要视角,也是管窥中国共产党建构自身话语体系的成效及影响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中流砥柱 政治话语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探析——以《群众》周刊为例
15
作者 覃虹 王先林 《新闻前哨》 2024年第16期63-66,共4页
抗战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喉舌,《群众》周刊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具体实践,为坚持持久抗战、团结动员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分析解读这一时期刊登的文章发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抗战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喉舌,《群众》周刊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具体实践,为坚持持久抗战、团结动员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分析解读这一时期刊登的文章发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有的放矢地开展对战时局势的报道以及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广大群众的动员。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实践给予了新时代党的宣传工作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新闻宣传 中国共产党 《群众》周刊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论深化和实践运用
16
作者 夏润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化了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认知和运用,主要体现在:有意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团结全民族力量对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灭国战争;衷心维护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彰显中华民族利益代表者的政党形象扩大...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化了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认知和运用,主要体现在:有意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团结全民族力量对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灭国战争;衷心维护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彰显中华民族利益代表者的政党形象扩大群众基础;切实创设民族自治政策,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治理模式奠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空前的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团结伟力打赢了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观念 民族理论与政策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团体研究
17
作者 汤琰 宋银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0,共8页
文化抗战团体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领导文化界人士开展抗战救亡活动的载体。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动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形成,提出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抗战方针,在抗日根据地、... 文化抗战团体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领导文化界人士开展抗战救亡活动的载体。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动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形成,提出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抗战方针,在抗日根据地、国统区和海外华人社会组织成立了一大批文化抗战团体。文化抗战团体通过编写传播大众读物,推进文化教育通俗化大众化;组织宣传抗日的集会和游行,开展志愿募捐活动;深入抗日前线慰问将士,报道前线真实状况;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组织抗日戏剧公演等活动,推动全民族抗日。这些活动广泛地团结文化界各阶层人士,服务战地需要,充分发挥文化抗战的功能,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抗战团体 抗战活动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兴家计划与生产动员——以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中心
18
作者 侯艳兴 《兰州学刊》 2024年第4期31-42,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变传统小农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制订兴家计划的工作。在实践中,虽然此项工作遭遇了诸多困境,产生了一些不足,但是中共边探索边总结出一套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包括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变传统小农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制订兴家计划的工作。在实践中,虽然此项工作遭遇了诸多困境,产生了一些不足,但是中共边探索边总结出一套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包括宣传释疑、注重策略、干部先订、因户施策、提供贷款、劳动互助、生产竞赛。最终,兴家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彰显的意义更大。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组织全面扩张、渗透进农民家庭,开展生产动员,制订兴家计划,改造家庭伦理,进行精准扶助,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化与计划化的一次伟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华中抗日根据地 兴家计划 生产动员
下载PDF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
19
作者 徐方平 张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8,175,共12页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新中华报》四开三日刊的版面容量和出版周期,难以满足中国共产党抗战宣传需要;国民党当局接连发起两次反共高潮,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刺激了党内“左”倾思想的抬头,中国共产党亟需一份强有力的党报抵御敌对宣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新中华报》四开三日刊的版面容量和出版周期,难以满足中国共产党抗战宣传需要;国民党当局接连发起两次反共高潮,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刺激了党内“左”倾思想的抬头,中国共产党亟需一份强有力的党报抵御敌对宣传,统一党内思想,团结力量,以利抗战。内忧外患之际,《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有义务担当党报重任,通过公布中共中央重要指示,发表抗战纪念宣言;改进战地通讯、歌颂抗日英雄、表彰抗日战绩;刊发专文,揭露国民党妥协投降、消极抗战的错误行径,揭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底气等,成功塑造出中国共产党坚决、英勇、自信的抗战形象,准确宣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与拥护,振奋了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党报的战斗力,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赢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 抗战形象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形象塑造——以新闻活动为中心
20
作者 胡凤 张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塑造抗日救国形象的宣传策略和方法,不仅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逻辑,还可以为当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提供经验启示。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以新闻活动为中心塑造自身的抗日救国... 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塑造抗日救国形象的宣传策略和方法,不仅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逻辑,还可以为当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提供经验启示。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以新闻活动为中心塑造自身的抗日救国形象。面向民众时,中国共产党以公共出版物为载体广泛宣传抗日主张和军队形象;面向国民党和民主党派等政治群体时,以舆论营造为路径积极交流并支持与保护抗日民主人士;面向海外人士时,以新闻活动为纽带促成驻华记者实地探访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如实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与实绩。中国共产党采取灵活策略与多种方法在国统区及海外树立了其良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统区 抗日救国 形象塑造 新闻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