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声破敌奴肝胆——试论桂林抗战歌咏运动的特点与历史经验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小昆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9,共4页
随着1938年10月武汉的沦陷,武汉作为临时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以不复存在。与武汉相比,桂林的抗日群众歌咏运动,从1936年6月1日,桂林初中歌咏团上街出版抗日壁报,演唱抗战歌曲起,至1944年7月30日,田汉率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队赴前线慰... 随着1938年10月武汉的沦陷,武汉作为临时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以不复存在。与武汉相比,桂林的抗日群众歌咏运动,从1936年6月1日,桂林初中歌咏团上街出版抗日壁报,演唱抗战歌曲起,至1944年7月30日,田汉率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队赴前线慰问、宣传前夕举行的告别晚会演唱大量的抗战歌曲止,整整持续了8年多时间。其持续时间之长久,是国统区其他任何一座城市所没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抗战歌咏运动 特点
下载PDF
论抗战歌咏运动时期中国群众合唱的特点
2
作者 陆晓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6,84,共7页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抗战救亡歌咏运动,是在抗战救亡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以集体齐唱为主要形式的歌咏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斗争性。在战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参与面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短,具有明确...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抗战救亡歌咏运动,是在抗战救亡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以集体齐唱为主要形式的歌咏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斗争性。在战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参与面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抗战意识,在运行方式上表现出合唱艺术初期形态的典型特征,与艺术合唱之间因残酷战争现实的影响而明显疏离,以及在理论研究上注重艺术社会功能而弱化审美功能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战后中国合唱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救亡歌咏运动 群众合唱 全民性 抗战主题 初期形态
下载PDF
武汉合唱团及其南洋演赈活动历史考察
3
作者 戴俊超 吴蓉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3,共8页
20世纪30年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实施侵略政策,我国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渐次形成高潮。武汉合唱团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时期所产生的一个较具影响的抗战歌咏团体,曾远赴南洋开展了历时一年半之久的演赈活动,在南洋侨胞及友邦人士的... 20世纪30年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实施侵略政策,我国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渐次形成高潮。武汉合唱团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时期所产生的一个较具影响的抗战歌咏团体,曾远赴南洋开展了历时一年半之久的演赈活动,在南洋侨胞及友邦人士的心目中,树立了我国军民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他们在国难深重之下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南洋爱国侨胞心系祖国抗战、踊跃捐输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珍视、总结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歌咏运动 武汉合唱团 南洋演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