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顾抗旋转偏移和中心磁场抑制的三相IPT系统设计与分析
1
作者 宋毅 罗颖 +3 位作者 麦瑞坤 朱宸彦 肖静 陈绍南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9-227,共9页
与传统接触式充电方式相比,采用感应式电能传输IPT(inductive power transfer)系统给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充电更加方便和安全。为了解决AUV船体中心磁场强和由波浪引起的旋转偏移导致传输功率剧烈波动... 与传统接触式充电方式相比,采用感应式电能传输IPT(inductive power transfer)系统给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充电更加方便和安全。为了解决AUV船体中心磁场强和由波浪引起的旋转偏移导致传输功率剧烈波动的问题,提出1种具有新型耦合结构的三相IPT系统。耦合器由3个发射线圈和4个反向交替串联的接收线圈组成,该结构有利于抑制中心磁场并提高抗旋转偏移性能。Maxwell仿真结果表明,在船体旋转时,等效互感Meq波动小于2%,同时AUV中心磁场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此外,为简化系统分析,采用1种无源元件解耦的方法对3个发射线圈进行解耦。搭建了1台基于LCC-S补偿拓扑的实验样机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当AUV旋转时,传输功率为536~595 W,最大波动率为9.91%,系统直-直最高效率为8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电能传输 自主水下航行器 抗旋转偏移 三相 抑制中心磁场
下载PDF
改良单腿截石位牵引体位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晅晅 徐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腿截石位牵引体位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医院手术室实施椎管内麻醉下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8... 目的探讨改良单腿截石位牵引体位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医院手术室实施椎管内麻醉下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7)。对照组采用仰卧位结合牵引床的常规牵引位,观察组采用单腿截石位结合牵引床的改良牵引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体位舒适程度以及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体位舒适性量表(OPCQ)评分(68.11±11.35)分,高于对照组的(56.85±1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而言,采用单腿截石位结合牵引床的改良手术体位更符合其生理特点,增加体位舒适度,减少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无效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腿截石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 手术体位 手术护理
下载PDF
精细化手术室干预在微创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夫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手术室干预在微创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98例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取微创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 目的探讨精细化手术室干预在微创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98例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取微创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手术室干预)和观察组(49例,给予精细化手术室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总用时、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手术室干预用于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能够提升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手术室干预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微创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 老年女性
下载PDF
不同入路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术对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唐月松 钟响明 赖金明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5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术(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就诊于安远县人民医院的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FNA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术(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就诊于安远县人民医院的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FNA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将采用常规入路行PFNA术的32例患者纳入常规组,采用经粗隆骨块间隙入路行PFNA术的36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12个月内的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时间段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粗隆骨块间隙入路行PFNA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患者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术 入路方式
下载PDF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隐性失血的高危因素研究
5
作者 王信华 谢龙 卢其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隐性失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宝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隐性失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宝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并于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6个月手术效果。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9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总优良率为82.22%(74/90),平均总失血量为(978.35±85.60)mL;平均显性失血量为(112.57±53.81)mL;平均隐形失血量为(865.78±69.21)mL;单因素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不稳定性骨折、合并高血压、术前接受抗凝治疗均为影响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的独立性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75岁、不稳定性骨折、合并有高血压、术前接受抗凝治疗是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医师可针对以上各个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以降低围术期隐性失血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 隐性失血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在新鲜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潘显明 权毅 +7 位作者 谭映军 张波 王元山 黄钢 马泽辉 廖冬发 李延 刘金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 (anti- rotatio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ors,ARRIF)对 76例不同节段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观察复位固定效果及并发症等。 方法  1999年 8月~ 2 0 0 3年3月应用抗旋转复位...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 (anti- rotatio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ors,ARRIF)对 76例不同节段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观察复位固定效果及并发症等。 方法  1999年 8月~ 2 0 0 3年3月应用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共治疗胸腰椎骨折 76例 ,男 4 8例 ,女 2 8例。年龄 2 2~ 5 9岁 ,平均 34.1岁。按骨折部位分类 :T1 1 8例 ,T1 2 2 9例 ,L1 31例 ,L2 8例。按骨折类型分类 :屈曲压缩骨折 2 7例 ,爆裂型骨折 4 2例 ,屈曲牵张型损伤 3例 ,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 2例 ,剪力型脱位 2例。按 Frankel神经功能分类 :A级 16例 ,B级 15例 ,C级 2 7例 ,D级 10例 ,E级 8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对 ARRIF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2 h,术中出血量 2 0 0 ml。术后 76例获 6~ 2 1个月随访 ,平均 15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按 Frankel分级 ,有 1级以上改善者如下 :A级 8例 (5 0 % ) ,B级 11例 (73.3% ) ,C级 2 0例 (74 .1% ) ,D级 3例 (30 % ) ;E级 2例神经功能无明显变化。全组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未出现断钉、断杆等并发症。Cobb角术后较术前平均矫正 2 2°,脱位的椎体在矢状面水平位移平均矫正 2 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 胸腰段 脊柱骨折 骨折复位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锁定钛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平少华 张岩 梁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1-622,共2页
股骨粗隆问骨折是老年骨折的常见类型。本研究应用经皮微创锁定钛板(MIPO)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1-2]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比较二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皮微创锁定钛板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 老年 骨质疏松 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基于Radon变换的抗旋转攻击零水印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冰 王晅 赵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28-129,132,共3页
针对大多数基于变换域的零水印算法无法抵抗几何攻击(RST变换)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抗旋转攻击零水印算法。通过Radon变换检测算法对发生旋转几何攻击后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并提取水印。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获得良好... 针对大多数基于变换域的零水印算法无法抵抗几何攻击(RST变换)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抗旋转攻击零水印算法。通过Radon变换检测算法对发生旋转几何攻击后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并提取水印。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视觉效果,对旋转几何攻击及加噪、滤波、JPEG压缩、剪切攻击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水印 抗旋转攻击 RADON变换 鲁棒性
下载PDF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吕浩 荆珏华 +2 位作者 周云 叶曙明 汤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术两种方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类型按Evans-Jenson分类。13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74~8...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术两种方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类型按Evans-Jenson分类。13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74~88岁,平均年龄80.3岁;18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1.8岁。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平均随访12.6个月(5~21个月)。PFN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少(P<0.05),负重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较PFNA组早(P<0.05)。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
下载PDF
炮射导弹图像导引头抗旋转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宇 吴辉 +1 位作者 钟小兵 赵凤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87,共7页
炮射导弹是一种在传统炮弹中设计加入制导装置并利用传感技术来提升命中精确度的新型弹药,与传统炮弹相比,炮射导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破甲能力强等优点,其旋转机制对此功不可没,但是也导致了利用图像导引头的第三代炮射导弹成像困难... 炮射导弹是一种在传统炮弹中设计加入制导装置并利用传感技术来提升命中精确度的新型弹药,与传统炮弹相比,炮射导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破甲能力强等优点,其旋转机制对此功不可没,但是也导致了利用图像导引头的第三代炮射导弹成像困难的问题。为保证制导精确度必须对成像系统进行抗旋转处理,同时在炮射导弹的特殊场景下,还需克服高过载、与火炮难配合和转速测量困难等问题。在分析炮射导弹抗旋转技术领域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整理了目前解决炮射导弹成像问题的主要方案,分析了各种抗旋转方案的优劣势,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射导弹 图像导引头 机械抗旋转 电子抗旋转
下载PDF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跃 王子田 +1 位作者 周进林 马健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7-238,241,共3页
目的评估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25例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17例,平均年龄(72.5±5.19)岁。所有患者经过术前准备后... 目的评估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25例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17例,平均年龄(72.5±5.19)岁。所有患者经过术前准备后首先接受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部分难复位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复位PFNA内固定,术后3 d开始功能锻炼。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5min,术中出血150 ml,2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改良Harris评分标准,25例患者中优18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为84%。结论 PFNA能够较好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患者 改良Harris评分
下载PDF
圆形图像抗旋转高效高鉴别特征表示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东波 陈红磊 +2 位作者 文登伟 汤红忠 许海霞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04-2917,共14页
根据圆形图像目标中心对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位置描述的抗旋转高效高鉴别二值模式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在特征计算时,通过径向变换重新构建局部坐标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具有抗旋转变换的空间对称区域的局部二值模式提取;同时,池化... 根据圆形图像目标中心对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位置描述的抗旋转高效高鉴别二值模式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在特征计算时,通过径向变换重新构建局部坐标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具有抗旋转变换的空间对称区域的局部二值模式提取;同时,池化操作采用了具有旋转不变性的环状空间划分,从而保证了最终特征描述的抗旋转变换能力.该方法分别在欧元硬币数据集、 QQ表情数据集、车标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识别准确率最高分别达到 100%,100%,97.07%.在具有旋转情况的欧元硬币和 QQ 表情数据集中,优于传统的 LBP 特征和 HOG 特征,而且算法具有高效性,其单点计算时间只需 0.045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抗旋转 图像识别 二值模式
下载PDF
梅花钉对股、胫骨远端骨折固定抗旋转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寿昌 朱均章 +2 位作者 李玲 张雪芬 林大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3-64,F003,共3页
目的:探讨和测定梅花钉插入股、胫骨远端后的稳定性和抗旋转的力度。方法:将不同直径的梅花钉,分别插入股骨髁部和胫骨踝部,将梅花钉水平固定,并在外髁部或内踝部拧一枚螺丝钉作为悬挂测量重物,当力臂(L)为4cm时(本实验统一标准),测定... 目的:探讨和测定梅花钉插入股、胫骨远端后的稳定性和抗旋转的力度。方法:将不同直径的梅花钉,分别插入股骨髁部和胫骨踝部,将梅花钉水平固定,并在外髁部或内踝部拧一枚螺丝钉作为悬挂测量重物,当力臂(L)为4cm时(本实验统一标准),测定使骨端开始发生旋转时的重力,计算出使其旋转的扭转力矩;同时测定股、胫骨完全骨折后水平放置时的自动外旋扭转力矩。结果:用直径分别为0.9cm、1.0cm、1.1cm的梅花钉插入股骨髁部,使骨端旋转的扭转力矩为2.156N·m~2.822N·m,用直径0.8cm和0.9cm的梅花钉插入胫骨踝部时,使骨端旋转的扭转力矩为1.646N·m~2.078N·m。而股骨骨折后的自动外旋扭转力矩为0.20N·m~0.32N·m;胫骨骨折后的自动外旋扭转力矩为0.149N·m~0.196N·m。结论:所以梅花钉的这种固定方法,对股、胫骨远端骨折固定的抗旋转效果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钉 胫骨骨折 固定 抗旋转 股骨骨折
下载PDF
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与4种经椎弓根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差异比较(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显明 权毅 +4 位作者 谭映军 张波 刘金标 邓少林 李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570-1571,共2页
目的:观察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与其他4种经椎弓根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应用获取实验依据。方法:10具新鲜健康成人T11~L3脊柱标本,分为5组,分别使用AR-RIF,AF,RF,Dick钉、Steffee钢板在屈曲压缩骨折模型、屈曲牵张型损伤模型上... 目的:观察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与其他4种经椎弓根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应用获取实验依据。方法:10具新鲜健康成人T11~L3脊柱标本,分为5组,分别使用AR-RIF,AF,RF,Dick钉、Steffee钢板在屈曲压缩骨折模型、屈曲牵张型损伤模型上测试内固定器的抗压缩、抗屈伸、抗侧弯、抗旋转能力。结果:ARRIF,AF,RF抗轴压较强(F=373,P<0.01),ARRIF,AF抗屈伸较强(F=244,440;P<0.01),ARRIF,AF,Steffee钢板抗侧弯能力较强(F=436,P<0.01),ARRIF,RF,Steffee钢板抗扭转能力较强(F=107~1253,P<0.01)。结论:ARRIF在不同脊柱骨折模型中具有确实的三维固定作用,其他经椎弓根内固定器以AF,RF三维固定作用较为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 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比较 脊柱骨折
下载PDF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反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大清 蔡贤华 黄卫兵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791-792,共2页
目的总结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反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反粗隆问骨折8例,根据AO/OTA分型,其中31A1型3例,31A2型3例,3... 目的总结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反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反粗隆问骨折8例,根据AO/OTA分型,其中31A1型3例,31A2型3例,31A3型2例,术后定期复查X片并进行功能检查,对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和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7.2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未见患肢短缩内翻、旋转畸形或内固定螺旋刀片切割,无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优7例,良1例。结论PFNA治疗股骨反粗隆问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负重等优点,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反粗隆间骨折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并发再骨折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宇东 刘又文 张晓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通过对2例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并发再骨折分析,探讨该手术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2例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例手术病人髓内钉直径过大,另1例髓内钉力线偏离股骨中心,术中进主钉困难,... 目的:通过对2例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并发再骨折分析,探讨该手术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2例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例手术病人髓内钉直径过大,另1例髓内钉力线偏离股骨中心,术中进主钉困难,用力过大,最终术中并发骨折端再骨折。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要注意术前对病人的评估,术中规范操作,维持解剖复位,选好进针点,避免医源性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 内固定 再骨折
下载PDF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荣班 赵佳 +1 位作者 卢珂恩 谭宏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2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探究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PFNA组患... 目的探究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PFNA组患者采取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内固定;DHS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跟踪随访9.18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DHS组,术后开始下地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DHS组早;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PFNA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运动范围及综合评分手术前后的增加值均高于DHS组,而髋关节畸形评分增加值则较DHS组低。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3例),明显低于DHS组的26.0%(13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优于DHS,PFNA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地负重行走时间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与DHS比较,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可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
下载PDF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雍剑 《中医正骨》 2013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比较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5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26例采用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2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其中Evans-... 目的:比较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5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26例采用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2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其中Evans-JensenⅠa型5例,Ⅰb型10例,Ⅱa型11例,Ⅱb型12例,Ⅲ型13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地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①一般情况。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8)min,(46±9)min,t=12.653,P=0.150];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动力髋螺钉组[(310±110)mL,(400±140)mL,t=9.234,P=0.020],术后开始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早于动力髋螺钉组[(12±7)d,(25±8)d,t=8.702,P=0.020]。②临床疗效。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动力髋螺钉组短[(13.2±2.7)周,(17.2±3.3)周,t=3.478,P=0.020]。2组患者术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运动范围及综合评分的增加值均高于动力髋螺钉组[(30.2±3.3)分,(16.7±3.0)分,t=2.570,P=0.004;(2.4±0.6)分,(1.1±0.5)分,t=2.620,P=0.006;(62.1±3.8)分,(46.1±3.7)分,t=3.322,P=0.000],而髋关节畸形评分的增加值低于动力髋螺钉组[(1.3±0.4)分,(4.5±0.7)分,t=2.837,P=0.003];2组患者髋关节疼痛评分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2.7)分,(26.9±2.9)分,t=0.988,P=0.150]。③安全性。术后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1例患者出现髋关节畸形,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动力髋螺钉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感染,5例患者出现髋关节畸形,5例患者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动力髋螺钉组(χ2=8.846,P=0.003)。结论:对于Evans-JensenⅠ、Ⅱ、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相比,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早、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地负重行走、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针应用的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国忠 林其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针(PFNA)治疗9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例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针(PFNA)治疗9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例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20例患者手术耗时30-120min,平均77min;术中出血量50-500mL,平均225mL;18例患者围手术期共输血200-1 800mL,平均用血量约647mL。术后出现肺部感染5例,急性心衰2例,上消化道出血和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15例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髋内外翻畸形、内固定物松动现象。按照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评分,恢复接近受伤前水平9例,恢复伤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6例。结论 PFNA治疗9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特别注意围手术期内科合并症的处理,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后可早期下床,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存能力,减轻家庭生活护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针 内固定术 髋部骨折
下载PDF
自设计股骨动力型加压带锁髓内钉的抗旋转能力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冬发 权毅 +4 位作者 张波 潘显明 邓少林 刘金标 马泽辉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股骨动力加压带锁髓内钉。方法 设计不同尾翼形状及规格的动力加压型股骨带锁髓内钉模型,模拟骨折手术,将之与意大利产Orthofix股骨带锁髓内钉进行抗旋转力学实验比较。结果 (1)外带锁静力型髓内钉固定的抗旋转能力明...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股骨动力加压带锁髓内钉。方法 设计不同尾翼形状及规格的动力加压型股骨带锁髓内钉模型,模拟骨折手术,将之与意大利产Orthofix股骨带锁髓内钉进行抗旋转力学实验比较。结果 (1)外带锁静力型髓内钉固定的抗旋转能力明显好于内带锁型髓内钉;(2)不同尾翼宽度内带锁髓内钉之间的抗旋转能力有显著差异;(3)不同尾翼形状内带锁髓内钉之间的抗旋转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新型的动力加压带锁髓内钉有一定的优点:纵向动力加压作用;一定的横向抗旋转作用;断钉可能性小;一定的抗退钉作用;一次手术完成动力加压,操作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股骨动力型加压带锁髓内钉 抗旋转能力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