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蝎抗昆虫毒素基因病毒距生物杀虫剂“任重道远” 被引量:7
1
作者 吉永华 赵菁 《生命科学》 CSCD 1996年第3期37-39,共3页
由于害虫对化学农药日趋增强的抗药性,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粮食经济作物的逐年减产.与此同时,对化学农药的滥用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人们期盼着新型高效无污染化学农药取代物能早日问世.朝着这一目标,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 由于害虫对化学农药日趋增强的抗药性,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粮食经济作物的逐年减产.与此同时,对化学农药的滥用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人们期盼着新型高效无污染化学农药取代物能早日问世.朝着这一目标,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类选择性抗昆虫毒素的基因转接入病毒中,进而开发出新型的商用病毒生物杀虫剂是当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工业产业界较关注的一个动向.本文就英国学术界围绕着新建蝎毒素基因病毒杀虫剂的应用前景的争论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昆虫毒素 基因病毒 生物杀虫剂
下载PDF
抗昆虫蝎毒素及其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沈立荣 张传溪 程家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5,共5页
本文综述了蝎毒中抗昆虫毒素成分的种类、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功能 ,以及利用抗昆虫蝎毒素基因构建重组微生物杀虫剂和培育抗虫植物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 ,并就该技术对害虫防治的意义、所存在的生态安全性等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毒素 昆虫毒素 转基因技术 生物农药 虫植物 应用
下载PDF
抗昆虫蝎毒素及其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阮燕晔 王波 +1 位作者 崔振海 栾素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7,共6页
本文对抗昆虫蝎毒素的来源、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在植物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介绍,并对其在植物遗传转化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利用抗昆虫蝎毒素基因提高植物抗虫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昆虫毒素 虫性 植物基因工程
下载PDF
一种源自北非蝎的抗昆虫毒素Am IT的结构与功能鉴定(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Naoual Oukkache Rachid ElJaoudi +2 位作者 Fatima Chgoury Marisa Teixeira Rocha Jean-Marc Sabatie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本研究主要分离和鉴定了一种源自北非蝎被称为Am IT的新毒素。详细分析了Am IT对昆虫神经索钠电流的调节效应。Am IT经凝胶过滤纯化后通过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采用雄性德国蟑螂(德国小蠊)的幼虫和C57/BL6小鼠进行Am IT体内毒性... 本研究主要分离和鉴定了一种源自北非蝎被称为Am IT的新毒素。详细分析了Am IT对昆虫神经索钠电流的调节效应。Am IT经凝胶过滤纯化后通过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采用雄性德国蟑螂(德国小蠊)的幼虫和C57/BL6小鼠进行Am IT体内毒性分析。Am IT与两种β毒素的竞争实验则采用125I修饰的毒素通过与大鼠脑突触体膜的放射免疫法测定。Am IT的氨基酸序列通过Edman降解法测定。在结合实验中,Am IT被观察到与另一种源自北非蝎的毒素AaH IT4存在竞争效应。而且它可以被β型毒素的抗体识别,由此说明它与β型毒素(或相关毒素家族)的结构相似。新毒素显示了双重的活性,它既能与抗哺乳动物毒素在结合实验中竞争,又能促使昆虫躯体产生收缩反应。该毒素能够竞争携带放射标记的β毒素Css IV与大鼠突触体膜钠通道的结合。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Am IT显示出与AaH IT4有92%的同源性。以上结果说明,Am IT不但显示了隶属于旧大陆的抗昆虫毒素的性质,表现为结合于昆虫的钠通道;而且它与隶属于新大陆的抗哺乳动物毒素类似,表现为对小鼠的毒性。因此,Am IT与AaH IT4在结构与功能上是极为类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蝎毒 毒素 AM IT Β毒素 哺乳动物毒素 抗昆虫毒素 钠通道 毒性 从头测序 Edman降解法
原文传递
新型抗虫活性肽雷氏大疣蛛毒素4596的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灵芳 王素娥 +3 位作者 刘宇 熊梦玲 刘玲 曾雄智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76-479,共4页
雷氏大疣蛛是我国新近鉴定的蜘蛛新种,虽然动物学家们已经对其进行过分类地位与生态学特性研究,然而有关抗昆虫活性成分研究的报道较少.通过比较解剖蜘蛛毒囊、乳胶软管诱导与电脉冲刺激3种蜘蛛毒液采集技术,发现雷氏大疣蛛毒液的最佳... 雷氏大疣蛛是我国新近鉴定的蜘蛛新种,虽然动物学家们已经对其进行过分类地位与生态学特性研究,然而有关抗昆虫活性成分研究的报道较少.通过比较解剖蜘蛛毒囊、乳胶软管诱导与电脉冲刺激3种蜘蛛毒液采集技术,发现雷氏大疣蛛毒液的最佳采集方法是电脉冲刺激采毒法.该蜘蛛粗毒对蜚蠊50%致死剂量LD50值是1.486 mg/g.结合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该蜘蛛粗毒中分离纯化到一种新型多肽毒素,根据质谱分析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 596.38,该毒素被命名为雷氏大疣蜘蛛毒素-4596(raventoxin-4596,RVTX-4596).通过初步毒性实验证实RVTX-4596是一种新型抗昆虫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氏大疣蜘蛛 雷氏大疣蛛毒素-4596 抗昆虫毒素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中一个软瘫型抗昆虫神经毒素(BmK IT2)的初级结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吉永华 徐科 寺川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蝎抗昆虫神经毒素根据分子大小可分为长链(含约61或70个氨基酸残基)和短链(含约35个氨基酸残基)两大类,而前者又可根据作用效应的不同分为挛缩或软瘫两种类型.前文我们曾陆续报道了东亚钳蝎(Buthus martemsi Karsch)毒中一个挛缩型抗昆... 蝎抗昆虫神经毒素根据分子大小可分为长链(含约61或70个氨基酸残基)和短链(含约35个氨基酸残基)两大类,而前者又可根据作用效应的不同分为挛缩或软瘫两种类型.前文我们曾陆续报道了东亚钳蝎(Buthus martemsi Karsch)毒中一个挛缩型抗昆虫毒素(BmK IT)的分离及其初级结构以及一个alpha型(BmK αIT)和4个软瘫型抗昆虫毒素(BmKIT2至IT5)的纯化与鉴定.本文将进一步报道有关其中一个属软瘫型毒素(BmK IT2)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抗昆虫毒素 氨基酸 蝎毒
原文传递
东亚钳蝎4个软瘫型抗昆虫神经毒素的纯化及其分子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吉永华 服部 +2 位作者 宏之 徐科 寺川进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923-930,共8页
本文首次直接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粗毒进行了分离,获得了至今关于该毒神经毒素组分的最佳分离和高回收得率的图谱,如本法可将哺乳动物毒素(包括兼有哺乳动物毒性的昆虫毒素)和只有昆虫毒性... 本文首次直接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粗毒进行了分离,获得了至今关于该毒神经毒素组分的最佳分离和高回收得率的图谱,如本法可将哺乳动物毒素(包括兼有哺乳动物毒性的昆虫毒素)和只有昆虫毒性的昆虫毒素分成两个区,并从后一区中纯化了多至5个抗昆虫毒素(分别将它们定名为BmK IT1至IT5)。毒性检测、氨基酸组成分析及N-端3肽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除其中的BmK IT1应为前文报道的BmK IT(挛缩型抗昆虫毒素)外,BmK IT2至IT5则都是新发现的软瘫型抗昆虫毒素。该4个毒素都是偏碱性的、由约6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等电点均在8.3至8.5之间。当BmK IT2分子被荧光物质标记修饰后,生物毒性便丧失。揭示这类毒素分子表面带正电荷的残基对维系其生物活性应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神经毒素 抗昆虫毒素
原文传递
Effect of elevated CO2 and O3 on phytohormone-mediated plant resistance to vector insects and insect-borne plant viruses 被引量:6
8
作者 Honggang Guo Shifan Wang Feng Ge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816-825,共10页
Climatic variations are becoming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s for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as they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plan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but can also modulate the outbreak of plant diseases and pes... Climatic variations are becoming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s for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as they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plan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but can also modulate the outbreak of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Elevated CO_2 and O_3 are two important climatic factors that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before.Elevated CO_2 or O_3 alters the host plant physiology and affects the vector insects and plant viruses via bottom-up effects of the host plants.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levated CO_2 or O_3 decreases the plant nitrogen content,which modul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ctor insects.Recent evidence also reveals that hormone-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 response of insects and plant viruses to elevated CO_2 or O_3.In the current review,we describe how elevated CO_2 or O_3 affects the vector insects and plant viruses by altering the SA and JA signaling pathways.We also discuss how changes in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vector insects or the occurrence of plant viruses affect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vector insects and plant viruses under elevated CO_2 or O_3.We suggest that new insights into the upstream network that regulates hormone signaling and top-down effects of natural enemies woul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taking place under elevated CO_2 or 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vector insects SA JA PT virus NPT vir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