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石蜡析出器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吕文凯 周贵军 +1 位作者 吕丽萍 吕丽红 《油田节能》 2007年第1期57-58,共2页
文中通过对抗石蜡析出器原理的介绍,以及现场应用效果的分析,抗石蜡析出器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石蜡析出 免洗周期 节能
下载PDF
PL-A型抗石蜡析出器在莫里青油田的应用
2
作者 王殿敖 高文龙 吴敬轩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9期44-44,46,共2页
本文从抗石蜡析出器防蜡的作用机理出发,介绍了抗石蜡析出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应用范围、结构特点等作了说明,最后分析了抗石蜡析出器在莫里青油田的应用情况,认识到一部分结蜡井很适合使用抗石蜡析出器对油井井筒进行管理,并根据油井... 本文从抗石蜡析出器防蜡的作用机理出发,介绍了抗石蜡析出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应用范围、结构特点等作了说明,最后分析了抗石蜡析出器在莫里青油田的应用情况,认识到一部分结蜡井很适合使用抗石蜡析出器对油井井筒进行管理,并根据油井的结蜡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结蜡 石蜡析出 变频共振 电磁原理 热洗周期 提高产量
下载PDF
抗石蜡析出器的原理分析及效果评价
3
作者 周贵军 吕文凯 +1 位作者 吕丽萍 吕丽红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7期98-98,共1页
分析了抗石蜡析出器原理及应用效果。其适用于“三低一高”的井,即低产量、低含水、低沉没度、含蜡高的井。现场试验表明,应用抗石蜡析出器,能降低了井液粘度,延长热洗周期558d,解决了起机后机杆不同步的问题,起到了防蜡的作用。
关键词 石蜡析出 免洗周期 节能 评价
下载PDF
抗石蜡析出器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4
作者 习文伟 吴彩玉 《油田节能》 2007年第3期51-52,共2页
萨中油田东部过渡带原油物性差。含蜡量较高,油稠,井筒结蜡严重,并且单井产能低,抽汲参数小,洗井时化蜡、排蜡效果不佳,热洗质量差。同时含水恢复时间长,对油层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北1—3—175井安装了“抗石蜡析出... 萨中油田东部过渡带原油物性差。含蜡量较高,油稠,井筒结蜡严重,并且单井产能低,抽汲参数小,洗井时化蜡、排蜡效果不佳,热洗质量差。同时含水恢复时间长,对油层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北1—3—175井安装了“抗石蜡析出器”。防蜡效果显著,已经实现免热洗58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析出 免热洗 载荷
下载PDF
新型抗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冯建湘 吴任钊 +1 位作者 何雨霖 石璞 《包装学报》 2021年第3期71-82,共12页
近几十年来,高分子材料因具有高性能、易改性、质量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材料。但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老化,延缓高分子材料氧化的方法较多,添加抗氧剂是其中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因此... 近几十年来,高分子材料因具有高性能、易改性、质量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材料。但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老化,延缓高分子材料氧化的方法较多,添加抗氧剂是其中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因此,对近10 a高分子材料抗氧剂的研究进行梳理,将其分为抗析出型、高效型和无毒环保型3类进行详细分析。根据高分子材料抗氧剂最新的发展动态,认为抗析出、高效和无毒环保是其研发的主要方向。大分子型抗氧剂、负载型抗氧剂和反应型抗氧剂能有效提升小分子抗氧剂的抗析出性能,其中,大分子型抗氧剂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分子内协同作用是抗氧剂高效化的有效手段;生物基抗氧剂是无毒环保型抗氧剂的主要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剂 抗析出 高效 无毒环保
下载PDF
新型三嗪类复配阻燃剂对PP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振雨 陈俊 +4 位作者 蔡博伟 郑德 刘闪闪 候敬贺 丁会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19,共6页
研究了新型三嗪类复配阻燃剂(MPP/CA)对聚丙烯(PP)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当蜜胺聚磷酸盐(MPP)与三嗪成炭剂(CA)以质量比2∶1复配,添加量为25%时,对PP的阻燃作用最好,PP的氧指数达到最大,UL94等级为V-0。同时,随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PP... 研究了新型三嗪类复配阻燃剂(MPP/CA)对聚丙烯(PP)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当蜜胺聚磷酸盐(MPP)与三嗪成炭剂(CA)以质量比2∶1复配,添加量为25%时,对PP的阻燃作用最好,PP的氧指数达到最大,UL94等级为V-0。同时,随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PP的缺口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逐渐降低,而弯曲模量逐渐增加。通过热重(TG)和扫描电镜(SEM)表征,添加MPP/CA使得PP在燃烧时分解过程加快并生成更多的残炭量,形成致密、连续的膨胀炭层,有效阻止基体与空气热量的交换,从而达到阻燃作用。通过抗析测试,MPP/CA抗析出能力优于市售的阻燃剂。该阻燃剂属于无卤阻燃剂,符合当今阻燃剂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类成炭剂 聚丙烯 阻燃 力学性能 抗析出
下载PDF
Low-carbon advanced nanostructured steels: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1
7
作者 Haojie Kong Zengbao Jiao +1 位作者 Jian Lu Chain Tsuan Liu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580-1597,共18页
Low-carbon advanced nanostructured steel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variou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ridges, automobiles, and other strength-cri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reactor pressure vess... Low-carbon advanced nanostructured steel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variou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ridges, automobiles, and other strength-cri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reactor pressure vessels in nuclear power stations.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se steels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ir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By controlling the size,number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types of precipitates, it is possible to produce nanostructured steels with a tensile strength reaching as high as 2 GPa while keeping a decent tensile elongation above 10% and a reduction of area as high as 40%. Besides, through a careful control of strength contributions from multipl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 the nanostructured steels with superior strengths and low-temperature impact toughness can be obtained by avoiding the temper embrittlement regime. With appropriate Mn additions, these nanostructured steels can achieve a triple enhancement in ductility(total tensile elongation, TE of ~30%) at no expense of strengths(yield strength, YS of ~1100 to 1300 MPa,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 of ~1300 to 1400 MPa). More importantly, these steels demonstrate good fabricability and weld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micro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of these advanced nanostructured steels are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limit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se nanostructured steels are carefully discussed and outl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nano-precipitates strength-ductility paradox EMBRITTLEMENT dislocation interact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