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羟基-γ-丁内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植物病毒活性
1
作者 贺宏伟 徐丹 徐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1269,共9页
为寻找具有高活性抗病毒化合物,开发绿色抗植物病毒剂,设计合成了21个α-羟基-γ-丁内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认,并初步测定了它们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钝化活性、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结果表明:该... 为寻找具有高活性抗病毒化合物,开发绿色抗植物病毒剂,设计合成了21个α-羟基-γ-丁内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认,并初步测定了它们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钝化活性、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TMV活性,其中化合物8o表现出显著的钝化活性,其EC_(50)值为226.2μg/mL,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EC_(50)值308.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Γ-丁内酯 合成 抗植物病毒活性 烟草花叶病毒
下载PDF
4-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植物病毒TMV活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润秋 李慧英 +1 位作者 马军安 邱德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71-574,共4页
4-氯喹唑啉与取代芳香肟在碱存在下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7种新型肟醚基喹唑啉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抗植物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超过抗植物病毒商品药剂2,4-二氧六氢-1,3,5-三嗪。
关键词 喹唑啉 肟醚 抗植物病毒活性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植物及大型真菌抽提物抗植物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兆丰 裘季燕 +2 位作者 刘伟成 李永丹 刘德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514-7515,7530,共3页
对40科100多种野生植物、中草药及十几种大型真菌抽提物进行了抗植物病毒筛选的研究,发现有多种植物及大型真菌抽提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或黄瓜花叶病毒(CMV)有钝化作用,其中藜科植物S.L抽提液对TMV及CMV兼有钝化作用和一定的治疗效果... 对40科100多种野生植物、中草药及十几种大型真菌抽提物进行了抗植物病毒筛选的研究,发现有多种植物及大型真菌抽提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或黄瓜花叶病毒(CMV)有钝化作用,其中藜科植物S.L抽提液对TMV及CMV兼有钝化作用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对部分有参考价值的植物和大型真菌材料的抗病毒筛选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或大型真菌 抽提物 抗植物病毒
下载PDF
牛心朴子草抗植物病毒组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姚宇澄 杨火召 +4 位作者 高俊 安天英 于学舜 李广仁 黄润秋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牛心朴子草地上部分醇浸粗提物 (H)对烟草花叶病毒 (TMV)有高抑制活性 .该草抗植物病毒有效组分是菲并吲哚里西定生物总碱 (G) .半叶枯斑法测定(G)制剂对 TMV、马铃薯 Y病毒 (PVY)、和芜菁花叶病毒 (TUMV)呈现高活性 ;用酶联免疫法 (Eli... 牛心朴子草地上部分醇浸粗提物 (H)对烟草花叶病毒 (TMV)有高抑制活性 .该草抗植物病毒有效组分是菲并吲哚里西定生物总碱 (G) .半叶枯斑法测定(G)制剂对 TMV、马铃薯 Y病毒 (PVY)、和芜菁花叶病毒 (TUMV)呈现高活性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 (G)制剂对 TUMV的最佳浓度防效 ,与枯斑法测定结果基本相符 .(G)中含量最丰的 (1 ) 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 (antofine)是该草活性最高的主组分 ,它在 1 0 - 6 g/ ml浓度的 TMV抑制率达 6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植物病毒组分 生物活性 牛心朴子草 植物病毒抑制剂 菲并吲哚里西定碱 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 农药
下载PDF
反向重复结构在抗植物病毒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5-48,共4页
双链RNA(dsRNA)的形成是启动RNA沉默的关键因子,而插入了反向重复结构的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转录产生hpRNA,从而能高效启动RNA沉默。分析了反向重复结构构建的特点,综述了近些年利用该结构启动RNA沉默后在抗植物病毒上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反向重复结构 HPRNA 抗植物病毒
下载PDF
豆薯种子中一种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蛋白质的初步晶体学研究
6
作者 蔡建华 林玉娟 +2 位作者 叶晓明 陈明晃 宋立军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从豆科植物豆薯 (Pachyrrhizuserosus,Leguminosae)的种子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蛋白质 ,分子量约为 1 5kD。在 2 0 % (w/v)PEG60 0 0 ,0 .1mol/L磷酸盐缓冲液 (pH7.4)条件下得到了可供衍射用的单晶 ,在MarResearchIP上... 从豆科植物豆薯 (Pachyrrhizuserosus,Leguminosae)的种子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蛋白质 ,分子量约为 1 5kD。在 2 0 % (w/v)PEG60 0 0 ,0 .1mol/L磷酸盐缓冲液 (pH7.4)条件下得到了可供衍射用的单晶 ,在MarResearchIP上进行了衍射数据收集 ,其衍射能力达 2 .3 。经MarDenzo软件包处理 ,确定其空间群为P2 1 2 1 2 1 ,晶胞参数为 :a =2 8.80 8,b =32 .840 ,c=1 40 .397 。根据Matthews常数估算 ,每个不对称单元含 1个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薯种子 抗植物病毒活性 晶体生长 初步晶体学 蛋白质 晶体结构 结晶
下载PDF
抗病毒蛋白抑制植物病毒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
7
作者 付鸣佳 谢荔岩 +2 位作者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探索应用外源性抗植物病毒蛋白进行植物病毒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同来源的抗植物病毒蛋白,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不完全一样的.根据近年的研究结果,对这类蛋白的抗病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抗病毒蛋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病毒 病毒蛋白 抗植物病毒蛋白的来源 病毒机理
下载PDF
中国抗植物病毒药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剑 宋宝安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5-1179,共15页
近年来中国农药研究者在新型抗植物病毒剂的创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基于α-氨基膦酸酯、氰基丙烯酸酯、杂环化合物以及天然产物的结构进行多样性衍生,发现了大量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及候选药物;毒氟磷、甲噻诱胺等高活性... 近年来中国农药研究者在新型抗植物病毒剂的创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基于α-氨基膦酸酯、氰基丙烯酸酯、杂环化合物以及天然产物的结构进行多样性衍生,发现了大量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及候选药物;毒氟磷、甲噻诱胺等高活性化合物已经获得农业部登记;研究清楚了部分化合物的作用机制.本文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总结了中国新型抗植物病毒剂的创制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抗植物病毒活性 天然产物 先导化合物 结构多样性衍生
原文传递
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翠君 石丽桥 王开梅 《生物资源》 CAS 2019年第5期381-389,共9页
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开展了大量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从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及小分子化合物。本文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及抗病毒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来源抗植物病... 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开展了大量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从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及小分子化合物。本文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及抗病毒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来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治的微生物农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植物病毒 抗植物病毒活性 天然产物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抗病毒植物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伟 宋宝安 +5 位作者 逄丽丽 刁春玲 杨松 周霞 胡德禹 金林红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3-19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抗病毒植物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虎耳草科、藜科、紫草科、商陆科、红豆杉科、木犀科、萝摩科、菊科、蓼科9种抗病毒植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防治应用概况,并分析了其研究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 病毒植物 生物活性 进展
下载PDF
RNA干扰及其植物抗病毒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恭 刘立峰 马峙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研究目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功能基因组、基因治疗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方法】它是指一些小的双链RNA分子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结果】本文就... 【研究目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功能基因组、基因治疗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方法】它是指一些小的双链RNA分子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结果】本文就RNA干扰的作用机制、RNA干扰与植物病毒间的互作以及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论】随着RNAi研究的进一步深入,RNAi必将成为遗传育种工作者培育抗病毒植物的有力手段,促进植物抗病育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植物病毒 表达载体
下载PDF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抗病毒育种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文静 王富荣 +1 位作者 石秀清 李怀方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76-79,共4页
概述了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抗病毒育种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有外壳蛋白介导的抗性、利用缺损的复制酶、干扰运动蛋白、RNA介导的抗性、卫星RNA介导的抗性、反义RNA介导的抗性。
关键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植物病毒育种 作用 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植物转基因沉默与病毒抗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祥兵 田玉安 +1 位作者 王秀芳 王爱菊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141-145,共5页
对植物基因沉默的机制及其在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植物转基因沉默是转基因植株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 ,引起植物转基因沉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涉及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 .
关键词 植物基因沉默 DNA甲基化 共抑制 植物病毒
下载PDF
植物源抗病毒制剂VA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体外钝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红霞 康绍兰 +1 位作者 李兴红 耿同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70,共4页
用植物源抗病毒制剂VA与烟草花叶病毒 (TMV)混合 ,经枯斑半叶法接种 ,结果证明 ,VA对TMV有较强的体外钝化作用 ,体外钝化后的枯斑抑制率为 80 .0 % ;用苯酚氯仿法提取TMV的核酸后 ,按一定的比例与VA混合 ,经枯斑半叶法接种测得枯斑抑制... 用植物源抗病毒制剂VA与烟草花叶病毒 (TMV)混合 ,经枯斑半叶法接种 ,结果证明 ,VA对TMV有较强的体外钝化作用 ,体外钝化后的枯斑抑制率为 80 .0 % ;用苯酚氯仿法提取TMV的核酸后 ,按一定的比例与VA混合 ,经枯斑半叶法接种测得枯斑抑制率为 43.8%~ 77.9% ;TMV与VA混合后用RNase处理 ,测得侵染率为 78.6 % ,比未用RNase处理的对照降低了 2 1.4% ,由此说明VA具有一定的体外脱衣壳作用 ;又经电镜观察发现VA可使部分TMV粒体发生断裂或粗细不均、略变弯曲等畸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制剂VA 烟草花叶病毒 体外钝化作用
下载PDF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邹新慧 何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9-65,共7页
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方法策略总结归纳为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即:利用来源于病毒的基因、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和采用多基因策略。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植物病毒基因工程 研究进展 问题 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抗病毒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植物释放的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21
16
作者 周雪平 李德葆 《生命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4-6,17,共4页
全面介绍了抗病毒转基因植物释放的风险性,包括重组(recombination)、衣壳转移(transoap-sidation)和协生作用(synergism)等;并指出,我国应对抗病毒转基因植物释放产生的风险进行系统... 全面介绍了抗病毒转基因植物释放的风险性,包括重组(recombination)、衣壳转移(transoap-sidation)和协生作用(synergism)等;并指出,我国应对抗病毒转基因植物释放产生的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在缺乏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的认识之前,应控制进行大规模的田间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评估 重组 衣壳转移 病毒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福宽 张鹤龄 +1 位作者 郑用琏 刘纪麟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外壳蛋白基因 基因导入 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
下载PDF
抗病毒转基因植物释放的风险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牛颜冰 李桂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1-476,共6页
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上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随着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商品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风险主要有3种:重组、协生和异源包壳.根... 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上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随着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商品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风险主要有3种:重组、协生和异源包壳.根据各种风险产生的机制,已发现一些减少风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协生 异源包壳 风险评估 病毒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植物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竹平 邓晓梅 王亦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89-96,共8页
病毒病是植物的主要病害,利用基因工程防治病毒病已取得巨大进展.成功的主要策略有;①导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②利用病毒的复制酶基因,③利用病毒卫星RNA;④利用cRNA或反义RNA技术;⑤利用植物编码的抗病毒基因;③利... 病毒病是植物的主要病害,利用基因工程防治病毒病已取得巨大进展.成功的主要策略有;①导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②利用病毒的复制酶基因,③利用病毒卫星RNA;④利用cRNA或反义RNA技术;⑤利用植物编码的抗病毒基因;③利用抗体如scFV和人体干扰素;⑦利用病毒蛋白.利用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是培育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已构建了抗烟草花叶病毒(TMV)、首蓿花叶病毒(AMV)、烟草线条病毒(TS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大麦黄矮病毒(BYDV)、黄瓜花叶病毒(CMV)、玉米矮化花叶病毒(MDMV)、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SV)等30多种病毒的转基因植物,部分已进入田间试验和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
下载PDF
植物抗病毒的基因工程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桂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6,共4页
本文就利用基因工程手段防治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策略进行了综述。所涉及的方法包括病毒基因组的和非病毒的,甚至非植物基因的转基因表达。对比了不同方法的特点,针对广谱抗性策略的开发是当前研究趋向之一。
关键词 植物病毒 病毒外壳蛋白 转基因植株 病毒复制 卫星RNA 植物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转基因植物 移动蛋白 转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