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罗伟生 龚受基 +1 位作者 梁荣感 徐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379-1380,共2页
关键词 抗流感病毒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 体外实验 荔枝核 HBV-DNA 无患子科植物 保肝作用 HBsAg HBEAG 黄酮化合物
下载PDF
金刚烷胺、病毒唑和鱼腥草三者联用时的协同抗流感病毒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严银芳 陈晓 +3 位作者 杨小清 吴少华 方冬芬 董长垣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2年第2期192-194,共3页
The research of the cooperative antivirus activitie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mantadine, ribavirin and herby houttuynia.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PE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 A\-3 in MDCK cell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 The research of the cooperative antivirus activitie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mantadine, ribavirin and herby houttuynia.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PE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 A\-3 in MDCK cell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BALB/c mice pneumonia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 FM1 were examined and analyzed when amantadine, ribavirin and herby houttuynia were used alone or associ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amantadine,ribavirin and herby houttuynia with same effect were 256, 512 and 1024 times cooperatively as many as alone in vitro, respectively.The ablities of treating pneumonia of mice when three kinds of drugs were used cooperatively were far higher than those alone in BALB/c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胺 病毒 鱼腥草 联用 协同抗流感病毒作用
下载PDF
儿茶提取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小鼠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群 平国玲 赵文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 7(H1N1)感染小鼠 ,制备小鼠肺炎模型 ,研究儿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 :高剂量组对感染小鼠具有很好的死亡保护作用 (P <0 .0 5) ,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感染小鼠的平... 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 7(H1N1)感染小鼠 ,制备小鼠肺炎模型 ,研究儿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 :高剂量组对感染小鼠具有很好的死亡保护作用 (P <0 .0 5) ,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高剂量组 ( 12 .5g/L)的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和肺病变程度与阳性药物 (病毒唑 )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提取物 抗流感病毒作用 小鼠 体内实验 药理
下载PDF
龟鳖粉对实验小鼠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的测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小青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02-402,共1页
目的 :测试龟鳖粉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用甲型流感病毒 PR-8株建立 NIH小鼠呼吸道病毒感染模型 ,用两种不同浓度的( 1 50 mg/ ml和 75mg/ ml)龟鳖粉给感染小鼠灌胃。结果 :口服高浓度龟鳖粉 ( 6g/ kg)和低浓度龟鳖粉 ( 3 g/... 目的 :测试龟鳖粉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用甲型流感病毒 PR-8株建立 NIH小鼠呼吸道病毒感染模型 ,用两种不同浓度的( 1 50 mg/ ml和 75mg/ ml)龟鳖粉给感染小鼠灌胃。结果 :口服高浓度龟鳖粉 ( 6g/ kg)和低浓度龟鳖粉 ( 3 g/ kg)试验组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的存活率分别为 3 5.7%和 2 8.6% ;口服生理盐水的感染对照组小鼠在感染流感病毒 PR-8株后 7天内均死亡 ,阴性对照组小鼠在观察时间内均未死亡。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鳖粉 小鼠 抗流感病毒作用 甲型流感病毒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清热五号合剂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黄智 董雪 +4 位作者 孙百军 赵常智 周桂芳 安静 刘丽杰 《职业与健康》 CAS 2002年第8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清热五号合剂”抑制流感病毒的效果。方法 用MDCK(狗肾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和血凝试验方法。结果 清热五号合剂抑制流感病毒的最低浓度为5mg/ml。结论 清热五号合剂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通过血凝试验也证... 目的 探讨中药“清热五号合剂”抑制流感病毒的效果。方法 用MDCK(狗肾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和血凝试验方法。结果 清热五号合剂抑制流感病毒的最低浓度为5mg/ml。结论 清热五号合剂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通过血凝试验也证实了该药可以阻断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流感病毒作用 清热五号合剂 流感病毒 体外抑制实验
下载PDF
胸腺肽α1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晓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0期9-9,共1页
关键词 胸腺肽Α1 实验研究 抗流感病毒作用 利巴韦林注射液 体内 实验材料 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
下载PDF
黄芩苷联合帕拉米韦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健猴 凌芳芳 +4 位作者 杜金燕 何蓉蓉 栗原博 陈卫民 陈建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7-621,共5页
目的评价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用药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体外试验中,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用药,终点稀释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病毒滴度;体内试验中,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黄芩苷... 目的评价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用药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体外试验中,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用药,终点稀释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病毒滴度;体内试验中,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黄芩苷灌胃,帕拉米韦肌肉注射,两者联合给药,观察试验小鼠存活情况及体重变化。试验结果以MacSynergyⅡ软件分析两种药物体内外联合作用结果。结果细胞试验中,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用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95%置信区间内的协同值为3.2,表现为相加作用;小鼠试验中,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用,对提高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存活率和抑制其体重下降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协同值分别为69.0和105.2。结论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抗流感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帕拉米韦 联合用药 抗流感病毒作用 Mac-SynergyⅡ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茶多酚体外抗流感病毒A3的作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彭慧琴 蔡卫民 项哨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茶多酚 流感病毒A3 抗流感病毒作用 细胞培养技术 作用机制 天然药物 茶叶
下载PDF
姜菊茶防治流感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简华香 徐培平 +2 位作者 张美义 周兰芳 朱宇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8-699,共2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研究姜菊茶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接种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MDCK),观察姜菊茶体外抗病毒作用,体内实验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等。结果姜菊茶25~100mg/kg剂量可减轻改... 目的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研究姜菊茶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接种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MDCK),观察姜菊茶体外抗病毒作用,体内实验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等。结果姜菊茶25~100mg/kg剂量可减轻改善感染鼠肺脏的病变程度,使其肺指数值下降,可明显延长2LD50感染鼠的平均生存天数,降低死亡率。结论姜菊茶对流感病毒有一定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菊茶 流感病毒 防治作用 抗流感病毒作用 菊茶 病毒实验研究 甲1型流感病毒 体外病毒作用 降低死亡率
下载PDF
锦带花体外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芳 陈萍萍 +1 位作者 尹俭俭 高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15-316,共2页
目的:筛选锦带花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锦带花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依据。方法:体外用MTT法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传代狗肾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观察锦带花有效部位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MTT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流感... 目的:筛选锦带花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锦带花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依据。方法:体外用MTT法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传代狗肾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观察锦带花有效部位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MTT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结果:锦带花的各有效部位均有抗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其中锦带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流感病的作用与利巴韦林相似;而石油醚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弱。结论:锦带花具有确切的抗流感病毒作用,锦带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为抗流感病毒的有效成分集中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带花 甲型流感病毒 有效部位 抗流感病毒作用
下载PDF
锦带花体内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芳 常沙 +1 位作者 李秀景 高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研究锦带花有效部位在体内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建立在体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通过观察小鼠肺部病变程度及指标,测定肺组织内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判定锦带花各有效部位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口服锦带花乙酸乙酯提取物... 目的:研究锦带花有效部位在体内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建立在体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通过观察小鼠肺部病变程度及指标,测定肺组织内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判定锦带花各有效部位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口服锦带花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能明显减轻小鼠肺组织病变程度,对肺组织内病毒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锦带花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效果最为显著,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带花 甲型流感病毒 有效部位 抗流感病毒作用
下载PDF
金平感颗粒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彭慧琴 徐哲明 +1 位作者 万海同 余道军 《浙江中医杂志》 2005年第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流感病毒新药 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抗流感病毒作用 药组 中医临床 虎杖 颗粒 组成 开发
下载PDF
桑寄生提取物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
13
作者 杨帆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通讯》 2011年第4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桑寄生提取物体外对流感病毒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筛选模型评价桑寄生提取物对H1N1型流感病毒NA的抑制活性;采用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毒性效应(CPE)抑制活性评价模型,评价... 目的:研究桑寄生提取物体外对流感病毒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筛选模型评价桑寄生提取物对H1N1型流感病毒NA的抑制活性;采用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毒性效应(CPE)抑制活性评价模型,评价桑寄生提取物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活性 提取物 桑寄生 体外 抗流感病毒作用 抑制活性 神经氨酸酶 模型评价
下载PDF
蒿芩清胆汤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莫日根 韩雪梅 +2 位作者 新燕 王桂珍 董洁 《中医研究》 2005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对病毒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测定了蒿芩清胆汤对3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蒿芩清胆汤在浓度为2g/mL(指含生药量)时对鸡胚无毒副作用;药物浓度在1∶8时,对不同的流感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1...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对病毒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测定了蒿芩清胆汤对3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蒿芩清胆汤在浓度为2g/mL(指含生药量)时对鸡胚无毒副作用;药物浓度在1∶8时,对不同的流感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1∶32时,可抑制甲3型流感病毒的繁殖;药物浓度在1∶16时,对甲、乙型流感病毒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蒿芩清胆汤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芩清胆汤/药效学 流感病毒/药物作用
下载PDF
双黄口服液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朱明 刘利群 +1 位作者 王桂珍 董洁 《内蒙古中医药》 1995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文采用鸡胚培养法测定了双黄口服液对3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双黄口服液在浓度为1:2以下时,对鸡胚无毒性作用;浓度在1:2、l:5时,对不同稀释度的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10、1:20时,也... 本文采用鸡胚培养法测定了双黄口服液对3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双黄口服液在浓度为1:2以下时,对鸡胚无毒性作用;浓度在1:2、l:5时,对不同稀释度的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10、1:20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口服液 抗流感病毒作用 实验
下载PDF
抗感灵喷雾剂研究(二)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卫星 荣莉 +1 位作者 闵长城 贾志艳 《新疆中医药》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文简述了以全叶青兰等挥发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抗感灵喷雾剂的毒理及药效学的研究结果 ,证明抗感灵喷雾剂无明显毒性及刺激性 ,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流感病毒作用。
关键词 喷雾剂 抗流感病毒作用 药效学 研究结果 挥发油 毒理 原料 刺激性 制成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晓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618-619,共2页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液 不良反应 文献资料复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流感病毒作用 中药制剂 医院急诊科 连翘苷 提取精制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贾学勤 付巍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5期2073-2074,共2页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分析及对策 反应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流感病毒作用 纯中药制剂 大容量注射剂 广谱作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