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红四物汤对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楚爱景 杨海燕 +1 位作者 童彩玲 谢丹 《中医药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行术前化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术前化疗及桃红四物汤,对照组20例,为单纯术前化疗组,观察各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3疗程后(21天为一疗程)...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行术前化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术前化疗及桃红四物汤,对照组20例,为单纯术前化疗组,观察各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3疗程后(21天为一疗程)肿瘤的淋巴管密度(LVD)、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flt-4)的表达。结果:两组均能降低LVD、VEGF-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亦能降低flt-4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抑制乳腺癌患者肿瘤淋巴管生成,其作用机制与抑制VEGF-C及LVD表达有关,抗肿瘤淋巴管生成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术前化疗 抗淋巴管生成 LVD、VEGF-C及flt-4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人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小建 李显明 +4 位作者 章功年 金东辉 肇恒飞 苏志伟 范跃祖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HDLEC)体外三维培养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HDLEC体外培养淋巴管生成模型,随机分为NCTD组(加1/3 IC_(50)NCTD 40 nM)与空白对照组,作用24 h,观察两组淋巴管生成的形态变化;...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HDLEC)体外三维培养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HDLEC体外培养淋巴管生成模型,随机分为NCTD组(加1/3 IC_(50)NCTD 40 nM)与空白对照组,作用24 h,观察两组淋巴管生成的形态变化;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试验和qPCR技术测定比较两组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 NCTD组的HDLEC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很少形成管状结构,时间延长后细胞出现变圆、离壁、浮起、死亡;且NTCD组淋巴管生成(10.9±2.3)个,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68.4±5.2)个(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NCTD对HDLEC三维培养淋巴管生成中的VEGF—C和VEGF—D的蛋白表达下调(P<0.01)。qPCR检测显示,NCTD对VEGF—C、VEGF—D和VEGFR—3的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NCTD对通过下调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产生抗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人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 三维培养 抗淋巴管生成
下载PDF
伊曲康唑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川 丁博月 +1 位作者 张文倩 丁政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701-703,共3页
伊曲康唑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三唑类抗真菌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抑制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的作用,现将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伊曲康唑 肿瘤 血管生成 抗淋巴管生成
下载PDF
乳腺癌的抗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治疗
4
作者 周文斌 何文亮 周冬仙 《临床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83-84,共2页
乳腺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但乳腺癌总体治愈率近10年来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目前临床治疗效果略有改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不是治疗方法本身进步。治疗... 乳腺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但乳腺癌总体治愈率近10年来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目前临床治疗效果略有改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不是治疗方法本身进步。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依赖于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对乳腺癌等上皮组织起源的肿瘤而言,淋巴道播散是首要的转移途径。乳腺癌肿瘤存在高微血管密度和高微淋巴管密度,抑制肿瘤的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生成即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复发和转移。人们较早发现微血管标记物,乳腺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较早,现已经有30多种抗血管生成药物,内皮抑素是目前最强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最近人类才发现podop lan in等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因而对乳腺癌的抗淋巴管生成治疗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抗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治疗为主的生物治疗方法将为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带来一次新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血管生成 抗淋巴管生成
原文传递
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秦秀虹 卢建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3-787,共5页
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s stromal keratitis,HSK)是我国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研究表明,HSK是角膜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管、血管以及众多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免疫炎症... 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s stromal keratitis,HSK)是我国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研究表明,HSK是角膜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管、血管以及众多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免疫炎症反应。除接种病毒疫苗、抗病毒、免疫抑制外,目前还出现了免疫调节、抗淋巴管和抗血管等治疗方法。本文将对HSK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疱疹性角膜基质炎 免疫调节 抗淋巴管 血管
下载PDF
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尚海霞 吴素慧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5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相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而言,肿瘤中的淋巴管生成是一个长期受到争议和忽视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实验方法的出现和淋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淋巴管生成开始成为研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焦点。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 相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而言,肿瘤中的淋巴管生成是一个长期受到争议和忽视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实验方法的出现和淋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淋巴管生成开始成为研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焦点。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结构、功能特点、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可能机制及由此而引发出的抗肿瘤淋巴管治疗的有关进展等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生成 淋巴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抗淋巴管治疗
原文传递
Detection of D2-40 monoclonal antibody-labeled lymphatic vessel invasio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被引量:2
7
作者 Bing Bai Wei Ma +7 位作者 Kai Wang Sita Ha Jian-Bo Wang Bing-Xu Tan Na-Na Wang Sheng-Si Yang Yi-Bin Jia Yu-Feng Cheng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81-85,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of lymphatic vessel invasion (LVI) labeled by D2-40 monoclonal antibody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Methods: Immunoh...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of lymphatic vessel invasion (LVI) labeled by D2-40 monoclonal antibody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D2-40 and LVI in 107 ESCC patients.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 and the overall survival time of the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s were 70% and 21% in the LVI-positive and LVI-negative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nodal metastasis rate was higher in the LVI-positive group than in the LVI-negative group.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VI was related to nodal metastasis (P〈0.001).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the patients was 26 and 43 months in the LVI-positive and LVI-negative groups, respectively. Mthough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14),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LVI was not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overall survival in the ESCC patients (P=0.062). Lymphatic node metastasis (P=0.031), clinical stage (P=0.019), and residual tumor (P=0.026) were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Conclusion: LVI labeled by D2-40 monoclonal antibody is a risk factor predictiv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SC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ymphatic vessel invasion D2-40 lymph node metastasis PROGNO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