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生链霉菌200-09的抗真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帆 陈芳 +2 位作者 郑新恒 林壁润 周光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2-939,共8页
目的研究一株抗生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方法对抗生链霉菌200-09的发酵菌丝体采用95%乙醇提取,经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层析、ODS开放柱层析和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乙酸乙... 目的研究一株抗生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方法对抗生链霉菌200-09的发酵菌丝体采用95%乙醇提取,经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层析、ODS开放柱层析和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采用纸片法和MTT法分别对化合物进行抗白念珠菌和细胞毒活性检测。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7个单体化合物。通过NMR、MS等方法,并结合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为抗霉素A_(1a)(1)和A_(1b)(2)、A_(2b)(3)、A_(3a)(4)和A_(3b)(5)、A_(7b)(6)、A_(10a)(7)和A_(10b)(8)、A_(15)(9)、A_(16)(10)、kitamycin A(11)、urauchimycin B(12)、deisovaleryblastomycin(13)、streptomyceamide C(14)、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1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6)、过氧化麦角甾醇(17)。结论化合物3、6~13及15~17均为首次从抗生链霉菌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3均有抗白念珠菌和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10的抗白念珠菌活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链霉菌 抗霉素 甾醇 抗真菌活性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抗生素链霉菌合成喷司他汀发酵工艺的关键原料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孝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通过抗生素链霉菌对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工艺优化,对发酵过程中所用的关键原料进行了研究,提高喷司他汀的发酵产量。方法考察和评估抗生素链霉菌发酵生产喷司他汀发酵培养基中的关键原料,研究关键材料的供应商及用量,提高喷司他汀产量,... 目的通过抗生素链霉菌对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工艺优化,对发酵过程中所用的关键原料进行了研究,提高喷司他汀的发酵产量。方法考察和评估抗生素链霉菌发酵生产喷司他汀发酵培养基中的关键原料,研究关键材料的供应商及用量,提高喷司他汀产量,于5000L发酵罐上进行发酵工艺验证试验。结果喷司他汀摇瓶发酵单位达232mg/L,结果较原始工艺提高了28%;在5000L发酵罐发酵单位达210mg/L,较原始工艺提高了74%。结论控制发酵培养基中的植物油种类、来源和用量,能有效提高喷司他汀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司他汀 抗生霉菌 关键原料 植物油
下载PDF
溶壁微球菌对抗生链霉菌ZM-16产生放线菌素D的影响
3
作者 赵菲 杨志荣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4-1338,共5页
考察了不同种类、数量的细菌与抗生链霉菌ZM-16共同培养后发酵液抑制青枯菌活性的变化,筛选出能够提高ZM-16发酵液抑青枯菌活性的诱导菌溶壁微球菌.其灭活菌体的诱导效果高于活菌.其最佳添加条件为发酵前添加体积分数为2%的溶壁微球菌... 考察了不同种类、数量的细菌与抗生链霉菌ZM-16共同培养后发酵液抑制青枯菌活性的变化,筛选出能够提高ZM-16发酵液抑青枯菌活性的诱导菌溶壁微球菌.其灭活菌体的诱导效果高于活菌.其最佳添加条件为发酵前添加体积分数为2%的溶壁微球菌灭活菌体.在其最佳添加条件下,摇瓶发酵产生放线菌素D的产量可达119.93mg/L,比未添加菌体摇瓶培养的放线菌素D产量提高了50%;20L规模发酵产生放线菌素D的产量可达82mg/L,比未添加菌体同规模发酵的放线菌素D产量提高了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链霉菌ZM-16 溶壁微球菌 放线菌素D
原文传递
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和孢子形成的遗传控制
4
作者 D.A.Hopwood 姜成林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84,87,共5页
一、引言链霉菌具有两个与放线菌以外的大多数细菌明显不同的特征:形态分化复杂的生活周期,包括从休眠孢子,经过营养菌丝到气生菌丝又重新形成孢子的整个过程;产生无数的抗生素和其他次级代谢物,这些物质是属于在其他生物中常常找不到... 一、引言链霉菌具有两个与放线菌以外的大多数细菌明显不同的特征:形态分化复杂的生活周期,包括从休眠孢子,经过营养菌丝到气生菌丝又重新形成孢子的整个过程;产生无数的抗生素和其他次级代谢物,这些物质是属于在其他生物中常常找不到的化学种类。链霉菌以相当多的基因来控制其生命周期的这两个方面。抗生素是逐步合成的代谢产物,每一步都需要约10~30个基因来决定其结构和起自我保护作用抗性基因,以及控制结构基因活性的调控基因,并使它们随特性生存需要给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抗生 生物合成 遗传控制
下载PDF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链霉菌抗生素产量的进一步设想
5
作者 KeithF.Chater 崔丽薇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7-171,共5页
自首次报道运用链霉菌宿主-载体系统克隆抗生素合成基因以来,六年中,许多工业和科学研究实验室通过各种途径运用该技术已有了很大进展,至少22种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已经克隆(表一)。虽然这些基因作为基础研究很有意义。
关键词 基因工程技术 霉菌抗生 产量
下载PDF
链霉属放线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H12-15发酵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辰 陈芳 +2 位作者 郑新恒 林壁润 周光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409,476,共7页
对采集于近南海红树林底泥的抗生链霉菌H12-15发酵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多种柱色谱技术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为:放线菌素X2(1)、放线菌素D(2)、羊毛甾醇(3)、4,4-... 对采集于近南海红树林底泥的抗生链霉菌H12-15发酵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多种柱色谱技术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为:放线菌素X2(1)、放线菌素D(2)、羊毛甾醇(3)、4,4-二甲基酵母甾醇(4)、麦角甾醇过氧化物(5)、24-甲基-5α-胆甾基-7,22-二烯-3β,6α-二醇(6)、麦角甾-3β,5α,9α-三羟基-7,22-二烯-6-酮(7)、麦角甾-3β,5α,9α,14α-四羟基-7,22-二烯-6-酮(8)、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三烯-3β,7α-二醇(9)、β-谷甾醇(10),化合物3~10均为首次从海洋来源链霉菌中分离得到。运用MTT法对这10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的筛选,其中,化合物1和2具显著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1.6μg/mL;化合物9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链霉菌 红树林 次级代谢产物 放线菌素 甾醇
下载PDF
抗生素和干扰素
7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7期42-43,共2页
922474 酶反应工程:在有机助溶剂存在下利用稳定的PGA催化抗生素合成[英]/Fernandez-Lafuente,R.…∥Enzyme Microb.Technol.-1991,13(11).-898~905[译自DBA,1991,10(25),91-14636] 利用Kluyvera citrophila青霉素-G-酰基转移酶(PGA)... 922474 酶反应工程:在有机助溶剂存在下利用稳定的PGA催化抗生素合成[英]/Fernandez-Lafuente,R.…∥Enzyme Microb.Technol.-1991,13(11).-898~905[译自DBA,1991,10(25),91-14636] 利用Kluyvera citrophila青霉素-G-酰基转移酶(PGA)的多点共价接触Sepharose CL-6B衍生物,可由苯乙酸(PAA)和6-氨基青霉烷酸(6-APA)合成青霉素G。反应是在含15ml PGA-琼脂糖衍生物的填充床式反应器中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反应 助溶剂 反应溶液 琼脂糖 酰基转移酶 烷酸 SEPHAROSE 抗生链霉菌 活性化合物 红霉素霉菌
下载PDF
抗生素
8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枯草杆菌素 突变株 葡糖激酶 抗生链霉菌 接种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霉菌 气生菌丝 亚硝基 生物合成
下载PDF
抗生素
9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6期70-76,共7页
关键词 蔷薇霉素 竹桃霉素 乙酸乙醋 大环内醋 培养滤液 霉菌 基因克隆技术 抗生链霉菌 抑制细胞 太乐菌素
下载PDF
1株南海红树林底泥来源抗真菌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No.H41-51发酵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聆莉 李红玉 +4 位作者 王帆 沈会芳 林壁润 张英 周光雄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3-29,共7页
目的对1株来源于南海红树林底泥的抗真菌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No.H 41-51发酵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对H41-51发酵物菌丝体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液液分配萃取、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HPLC制备方法... 目的对1株来源于南海红树林底泥的抗真菌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No.H 41-51发酵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对H41-51发酵物菌丝体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液液分配萃取、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HPLC制备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分离时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采用纸碟片法进行活性追踪;采用NMR、MS等光谱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并分别将其鉴定为3,3-二吲哚-2-羟基-丙醇(1)、dankasterone(2)、4-hydroxy-17R-methylincisterol(3)、Calvasterol B(4)、Calvasterol A(5)、抗霉素A1a(6)、抗霉素A1b(7)和甘油醇-1-单油酸酯(8)。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2~5对MCF-7、SF-268和NCI-H460细胞株表现出程度不等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6和7表现出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结论菌株H41-51发酵可产生多种不同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化合物2~5对MCF-7、NCI-H460和SF-268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6、7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抗霉素 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一株抗青枯假单胞菌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雷娟 段静波 +3 位作者 马寒 李精睿 李航 杨志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从河南中牟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ZM-16,它对几种常见病原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发酵液抗菌谱较广.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化学特征研究以及1... 从河南中牟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ZM-16,它对几种常见病原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发酵液抗菌谱较广.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化学特征研究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菌株ZM-16为链霉菌属的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通过发酵优化实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发酵配方为:蔗糖8%、大豆粉5%、NaNO31%、NaCl0.2%、CaCO30.4%、K2HPO40.08%;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0,30℃,恒温摇床200r/min,培养6d,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假单胞菌 抗生链霉菌 抑菌谱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几种放线菌处理后对猪粪中主要病原菌和恶臭产生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灿 唐新燕 +1 位作者 李季 彭绪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58-1962,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评估了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三种放线菌及其组合对猪粪中主要病原菌的影响,并对其体外的抑菌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评估了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三种放线菌及其组合对猪粪中主要病原菌的影响,并对其体外的抑菌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接菌处理能有效减少猪粪中的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O157)、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spp.)、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os)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细黄链霉菌组后猪粪中空肠弯曲杆菌的数量从3.1×101cfu·g-1降至不可检测。放线菌胞内外活性混合物质的体外抗菌试验的结果显示,不管是单独处理还是几种放线菌的复合处理都对供试的大肠杆菌、梭菌、优杆菌、沙门氏菌、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空肠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抑菌能力方面,单独添加细黄链霉菌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黄霉菌 抗生链霉菌 灰色霉菌 猪粪 病原菌 放线菌胞内外活性混合物质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几种放线菌处理猪粪效果的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灿 李季 康文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7-811,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评估了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microflavus)、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antibioticus)、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us)及其组合对猪粪恶臭化合物排放、pH值、养分含量和主要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菌处理后,...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评估了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microflavus)、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antibioticus)、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us)及其组合对猪粪恶臭化合物排放、pH值、养分含量和主要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菌处理后,降低了NH3、H2S的挥发,减少了戊酸(3.44% ̄41.56%)、异戊酸(9.64% ̄42.77%)等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其产生菌梭菌(3.88% ̄29.81%)和优杆菌(3.40% ̄29.50%)数量,而增加了猪粪中全N、NO-3-N、全P、速效P、速效K等养分含量。在这3种放线菌及其组合中,无论是在提高猪粪养分含量还是降低恶臭气体及其产生菌(梭菌、优杆菌)方面,单独添加细黄链霉菌都表现了最优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黄霉菌 抗生链霉菌 灰色霉菌 猪粪 臭气
下载PDF
红树林链霉菌ZFSM1-146中抗菌活性物质的发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向晨晨 周珊珊 +3 位作者 柴树茂 曹明明 王立岩 冯治洋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29-2340,共12页
【背景】红树林来源的放线菌蕴含着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资源,是挖掘小分子药物的重要来源。【目的】对红树林放线菌天然产物进行研究,分离和鉴定其中的抗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红树林土壤中的放线菌,通过琼... 【背景】红树林来源的放线菌蕴含着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资源,是挖掘小分子药物的重要来源。【目的】对红树林放线菌天然产物进行研究,分离和鉴定其中的抗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红树林土壤中的放线菌,通过琼脂块法初筛和滤纸片法复筛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确定目标放线菌种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目标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采用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结合的活性追踪法纯化抗菌活性物质;经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抗菌活性物质的结构。【结果】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抗菌活性较强的放线菌ZFSM1-146,16SrRNA基因序列及其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确定其为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菌株ZFSM1-146可产生抗菌活性化合物1-3,化合物1-3经结构鉴定分别为放线菌素XOβ、X2和D。经培养基初步优化,抗菌活性最强的放线菌素X2的产量约达到原来的2倍。【结论】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抗生链霉菌ZFSM1-146,并鉴定出3个抗菌活性成分均为放线菌素类化合物,为后续进行放线菌素的产量优化和通过分子遗传手段进行结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抗生链霉菌 抗菌活性物质 放线菌素
原文传递
Screening for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Strains with High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Antibiotics by Streptomycin Resistance 被引量:16
15
作者 彭祎 黄永春 +1 位作者 蔡延明 曹仁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1期146-149,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creen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strains with high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antibiotics. [ Method] A strain of S. hygroscopicus was screened from the soil of Hainan Island. After n...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creen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strains with high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antibiotics. [ Method] A strain of S. hygroscopicus was screened from the soil of Hainan Island. After natural screening and consecutive ultraviolet induced mutation twice, S6-7 strain was obtained as the original strain then treated by UV irradiation and streptomycin resistance screening, and finally rescreened through shake-flask fermentation. [Result] 7 better strains were selected by primary screening from 62 single colonies which were picked out randomly. After 3 generations of consecutive cultivation on slant media and rescreening, 5 strains presented obvious forward mutation. The forward mutation rate reached 8.06%, and the largest production increasing rate came up to 25.11%. [Conclusion] By combining streptomycin resistance screening and conventional ultraviolet induced mutation, both the antibiotic-producing capacity and forward mutation screening efficiency of the original strain were greatly enh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Agricultural antibiotics Ultraviolet induced mutation STREPTOMYCIN
下载PDF
臭椿内生放线菌分离与抑菌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闵长莉 汪学军 +1 位作者 闵运江 张珍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2-948,共7页
【目的】从臭椿中分离内生放线菌,测试其代谢产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4种培养基分离臭椿组织中的内生放线菌,采用琼脂移块法和平板对峙法研究臭椿内生放线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高活性菌株进行菌种鉴... 【目的】从臭椿中分离内生放线菌,测试其代谢产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4种培养基分离臭椿组织中的内生放线菌,采用琼脂移块法和平板对峙法研究臭椿内生放线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高活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4种培养基中以HV培养基分离效果最为理想;从臭椿组织中共分离纯化获得45株内生放线菌,有26株菌株对指示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57.78%;其中,菌株AAA19对6种供试菌株均有抑制能力,拮抗作用最强,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内生放线菌为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结论】臭椿内生放线菌具有抗菌作用,菌株AAA19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 内生放线菌 分离 抑菌活性 抗生霉菌
下载PDF
bcl-2、mtp53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格非 王玉荣 +2 位作者 麦慧 黄欣 梁敏华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876-1878,共3页
目的了解bcl-2、突变型p53(mtp53)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Ⅰ)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它们在NF-Ⅰ中的作用。方法对9例孤立性神经纤维瘤、10例NF-Ⅰ及10例正常皮肤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bcl-2、mtp53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cl-2、m... 目的了解bcl-2、突变型p53(mtp53)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Ⅰ)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它们在NF-Ⅰ中的作用。方法对9例孤立性神经纤维瘤、10例NF-Ⅰ及10例正常皮肤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bcl-2、mtp53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cl-2、mtp53在正常皮肤中均表达阴性。bcl-2在NF-Ⅰ中表达(100%)与孤立性神经纤维瘤(55·6%)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t53在NF-Ⅰ(70·0%)和孤立性神经纤维瘤(44·4%)之间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正常皮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cl-2、mtp53在NF-Ⅰ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推测bcl-2可能与细胞核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并在其它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抑制瘤细胞的凋亡,造成肿瘤细胞生存延长,细胞数目增多而使瘤体持续的增大和复发。而在NF-Ⅰ中野生型p53(wild-type p53,wtp53)可能已突变成mtp53,从而转化细胞,抑制凋亡,加速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一2 P53突变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免疫组化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
下载PDF
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Rb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庆梅 刘丽波 +1 位作者 潘洪明 于英君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4期431-431,443,共2页
为探明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Rb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 -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法来测定瘤组织中Rb蛋白含量 ,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 :树舌多糖GF组、猪苓多糖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非常显... 为探明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Rb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 -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法来测定瘤组织中Rb蛋白含量 ,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 :树舌多糖GF组、猪苓多糖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1) ,即树舌多糖GF、猪苓多糖明显增强HepA瘤组织中Rb基因的表达 ;树舌多糖组与猪苓多糖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即树舌多糖GF更能显著增强Rb基因表达 ,优于猪苓多糖。因此可初步认为 ,作用于抑癌基因Rb并使之表达增强 ,是树舌多糖GF抗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舌多糖GF 猪苓多糖 HepA肿瘤组织 肝组织 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法 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oxytetracycline production mediated via cooperation of resistance genes in Streptomyces rimosus 被引量:11
19
作者 Shouliang Yin Xuefeng Wang +10 位作者 Mingxin Shi Fang Yuan Huizhuan Wang Xiaole Jia Fang Yuan Jinliang Sun Tiejun Liu Keqian Yang Yuxiu Zhang Keqiang Fan Zilong L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992-999,共8页
Increasing the self-resistance levels of Streptomyces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antibiotics.To increase the oxytetracycline(OTC) production in Streptomyces rimosus,we investigated the coope... Increasing the self-resistance levels of Streptomyces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antibiotics.To increase the oxytetracycline(OTC) production in Streptomyces rimosus,we investigated the cooperative effect of three co-overexpressing OTC resistance genes:one gene encodes a ribosomal protection protein(otrA) and the other two express efflux proteins(otrB and otrC).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binational overexpression of otrA,otrB,and otrC(MKABC) exerted a synergetic effect.OTC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179%in the recombinant strai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wild-type strain M4018.The resistance level to OTC wa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two-fold relative to the parental strain,thereby indicating that applying the cooperative effect of self-resistance genes is useful to improve OTC production.Furthermore,the previously identified cluster-situated activator OtcR was overexpressed in MKABC in constructing the recombinant strain MKRABC;such strain can produce OTC of approximately7.49 g L^((-1)),which represents an increase of 19%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OtcR-overexpressing strain alone.Our work showed that the cooperative overexpression of self-resistance genes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antibiotics production in Streptomy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ance genes OXYTETRACYCLINE combinatorial overexpression cluster-situated activator Streptomyces rimos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