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内生真菌类群分析及其颉抗病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田新莉 蔡爱群 +3 位作者 曹理想 肖汉翔 黄炳超 周世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用常规方法对广东省番禺和五山两地种植的水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水稻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为镰刀菌Fusariumspp 。同一地区从感病品种和生长不良水稻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种类相对丰富。水稻根和茎叶中分... 采用常规方法对广东省番禺和五山两地种植的水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水稻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为镰刀菌Fusariumspp 。同一地区从感病品种和生长不良水稻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种类相对丰富。水稻根和茎叶中分离出内生真菌的种类有差异,叶片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高于根部,一些内生真菌的分布呈现出器官特异性。通过平板颉抗试验,发现分离到的内生真菌中有41 2%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水稻病原菌活性,其中镰刀菌Fusariumspp 的比例最大。一些内生真菌的抗病原菌活性与产生铁载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内生真菌 抗病原菌
下载PDF
辣椒碱抗病原菌活性及其在番茄酱防腐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郭丽 王巧珍 朱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从红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这3种常见的病原细菌及黑曲霉、啤酒酵母等7种病原真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碱具有广谱的抗菌范围和较强的拮抗病原菌的活性,且抗菌活性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 从红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这3种常见的病原细菌及黑曲霉、啤酒酵母等7种病原真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碱具有广谱的抗菌范围和较强的拮抗病原菌的活性,且抗菌活性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辣椒碱对供试细菌的拮抗作用远大于对供试真菌的作用。将辣椒碱添加到番茄酱中进行防腐试验的结果表明,辣椒碱可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番茄酱的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病原菌 抗病原菌活性 番茄酱 防腐
下载PDF
佩枯措土壤、水体微生物的分离及抗病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舰艇 杨红 +1 位作者 罗大庆 张新军 《高原农业》 2018年第6期612-617,共6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佩枯措抗病原菌活性菌种资源。本实验采用涂布法从佩枯措土壤及水体中分离微生物,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为指示菌利用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n... 本研究旨在开发佩枯措抗病原菌活性菌种资源。本实验采用涂布法从佩枯措土壤及水体中分离微生物,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为指示菌利用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得到具抑SA活性菌株55株,其中真菌49株,放线菌6株;并针对抑菌活性较强的2株放线菌P5和P160从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试验方面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菌株P5和菌株P160皆属链霉菌属,分别初步命名为Streptomyces sp. P5和Streptomyces sp. P160。研究结果表明佩枯措生态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抗病原菌活性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原菌 MIC 微生物资源 佩枯措
下载PDF
鱼腥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 孙建鹏 巴其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5,6-环氧-3-羟基-β-紫罗兰酮(2)、黑麦草内酯(3)、pubinernoid A(4)、槲皮苷(5)、槲皮素(6)、阿福豆苷(7)、4-甲氧基苯-1,2-二醇(8)、4-羟基苯甲醛(9)、苯甲酸(10)。化合物1~4为首次从鱼腥草中分离得到的降碳倍半萜。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在40 mg/mL浓度下,化合物5~7对禾谷镰刀菌、褐枝孢菌、番茄灰霉病菌、瓜类球腔菌和棉花枯萎病菌抑菌率介于38%~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分离鉴定 降碳倍半萜 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地衣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其抗植物病原菌活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范莉莉 秦正男 +1 位作者 郭守玉 韩留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15-118,共4页
以粉缘斑叶梅(Cetrelia cetrarioides)、粉树花(Ramalina farinacea)、东方松萝(Usnea orientalis)3种地衣为试验材料,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鉴定、物种多样性、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以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 以粉缘斑叶梅(Cetrelia cetrarioides)、粉树花(Ramalina farinacea)、东方松萝(Usnea orientalis)3种地衣为试验材料,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鉴定、物种多样性、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以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地衣体中分离共获得29株内生真菌,确定隶属于4科8属;其中,炭角菌属为3种地衣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地衣内生真菌粗提发酵液对镰刀菌(Fusarium sp.)、多枝横梗霉(Lichtheimia ramosa)、黄瓜萎蔫病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Pythium capillosum等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东方松萝中的内生真菌C25、C27和C49效果良好,有潜在的生物防治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内生真菌 分类 鉴定 抗病原菌活性 优势属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半红树植物苦槛蓝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丁唯嘉 张穗强 +2 位作者 龚兵 李春远 王秀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8,共5页
为寻找新的抗植物病原菌微生物资源,以苦槛蓝为对象开展了研究。从其叶、叶脉、茎、树皮、根共分离到10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它们主要属于无孢类群、盘长孢属、青霉属、枝孢霉属和曲霉属。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所分离到的苦槛蓝... 为寻找新的抗植物病原菌微生物资源,以苦槛蓝为对象开展了研究。从其叶、叶脉、茎、树皮、根共分离到10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它们主要属于无孢类群、盘长孢属、青霉属、枝孢霉属和曲霉属。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所分离到的苦槛蓝内生真菌中有77.9%对包括小麦赤霉、大豆疫霉、香蕉炭疽和柑橘青霉中至少1种植物病原菌显示抑制活性,42.3%和11.5%的菌株对上述植物病原菌中的至少1种分别达到了中度抗菌和强烈抗菌。高效液相测试显示苦槛蓝提取物与5种具有强烈抗菌活性的苦槛蓝内生真菌提取物的谱图差异显著,表明这些内生真菌产生了不同于原植物代谢产物的新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槛蓝 内生真菌 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青海甜醅中乳酸菌种群构成及病原菌拮抗性菌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桓玉萍 薛宇 +2 位作者 李熠 周文渊 杨振泉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2,共6页
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采集自青海地区的甜醅样品中的乳酸菌种群进行分析,以探索青海传统发酵食品甜醅中的乳酸菌构成并进行功能乳酸菌分离,同时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病原菌为指示菌,对其中病原菌拮抗... 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采集自青海地区的甜醅样品中的乳酸菌种群进行分析,以探索青海传统发酵食品甜醅中的乳酸菌构成并进行功能乳酸菌分离,同时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病原菌为指示菌,对其中病原菌拮抗性菌株进行了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青海甜醅优势乳酸菌为Pediococcus acidilactici、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ctobacillus crustorum、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以及4种未能分类的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抑菌试验结果显示:1株乳酸菌分离株B29对4种指示菌均具有高效抑制效应,胞外产物抑菌作用受蛋白酶影响最大。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扫描电镜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B29为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甜醅 乳酸菌 种群 病原菌性菌株
下载PDF
一株抗大黄鱼细菌性病原菌的活性海洋真菌的鉴定
8
作者 刘辉辉 李书平 +1 位作者 赵倩 赵淑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1-807,共7页
为了研究从浙江省温州市南麂岛近海海域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抗大黄鱼病原菌活性的真菌NJ0104的分类地位,在标准培养条件下,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结合ITS-5.8S rDNA片段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建立系统发育树。形态学特征显... 为了研究从浙江省温州市南麂岛近海海域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抗大黄鱼病原菌活性的真菌NJ0104的分类地位,在标准培养条件下,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结合ITS-5.8S rDNA片段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建立系统发育树。形态学特征显示菌丝呈树枝状分支,分支较多,无核,有隔膜,瓶体式产孢;ITS序列进行测序全长为1 027 bp。结合形态学特征和GenBank中核酸数据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J0104与节菱孢属亲缘关系较近,具有98%以上的相似性,因此将其鉴定为节菱孢属(Arthrinium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病原菌 抑菌活性 形态学 ITS序列 NJ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七个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9
作者 张丽 郭玉花 白林 《甘肃高师学报》 2020年第5期24-28,共5页
以合成的七个苯甲酸酯类化合物,与甲基硫菌灵作为阳性对照,采用Z字传菌法测试其对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大麦赤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白三叶草链格孢菌和番茄链格孢菌七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对番... 以合成的七个苯甲酸酯类化合物,与甲基硫菌灵作为阳性对照,采用Z字传菌法测试其对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大麦赤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白三叶草链格孢菌和番茄链格孢菌七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菌率达到43.89%(甲基硫菌灵为5.94%),化合物2对番茄链格孢菌的抗菌率高达39.02%(甲基硫菌灵为10.97%),化合物5对白三叶草链格孢菌的抗菌率为13.81%(甲基硫菌灵为1.38%),化合物4对西瓜蔓枯病菌的抗菌率达到5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蔓枯病菌 棉花枯萎病菌 番茄灰霉病菌 大麦赤霉病菌 番茄叶霉病菌 白三叶草链格孢菌 番茄链格孢菌 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一株四合木内生菌发酵产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明生 石新卫 张艳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2-194,共3页
对四合木1株内生真菌四合木链格孢进行液体发酵,提取发酵液和菌丝体代谢产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抑菌试验检测各萃取相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结果表明,发酵液和菌丝体代谢产物均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其中发... 对四合木1株内生真菌四合木链格孢进行液体发酵,提取发酵液和菌丝体代谢产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抑菌试验检测各萃取相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结果表明,发酵液和菌丝体代谢产物均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其中发酵液中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抑菌效果最明显。菌丝体各萃取相抑菌活性弱于发酵液,其中乙酸乙酯相抑菌效果最明显,说明发酵液中活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中,菌丝体中活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中,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离抗植物病原菌活性成分和保护四合木这一濒危珍稀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四合木链格孢 发酵产物 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褪黑素调节烟草丁香假单胞菌抗性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楠 马文娜 +3 位作者 肖林 张佳蓉 宋中邦 陈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8-955,共8页
为分析褪黑素(N-乙酰-5-甲氧基色胺)在植物先天免疫中的功能及调控机理,研究以病原菌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Pst DC3000)—烟草互作系统为模型,检测了病原菌侵染对烟草褪黑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 为分析褪黑素(N-乙酰-5-甲氧基色胺)在植物先天免疫中的功能及调控机理,研究以病原菌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Pst DC3000)—烟草互作系统为模型,检测了病原菌侵染对烟草褪黑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了褪黑素对植物叶片病原菌生长以及气孔开度和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影响以及调控机理。结果表明:(1)Pst DC3000处理提高了烟草褪黑素合成(NtSNAT1)和受体(NtPMTR1)基因表达,且外源褪黑素处理降低了叶片中的病原菌含量。(2)与野生型植物相比,过表达大豆GmSNAT1基因显著提高了转基因烟草中内源褪黑素含量和NtPMTR1的表达,且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的Pst DC3000菌落数显著下降。(3)外源褪黑素和细菌鞭毛蛋白多肽flg22处理诱导了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保卫细胞中ROS产生和气孔关闭,且转基因植物对褪黑素和flg22诱导的气孔关闭和ROS产生比野生型烟草更加敏感。综上所述,研究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受体NtPMTR1介导的信号途径促进保卫细胞ROS产生,诱导气孔关闭,从而降低病原菌Pst DC3000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褪黑素 ROS 气孔免疫 病原菌 烟草
下载PDF
7株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拮抗4种致病菌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少彬 闫松 +1 位作者 张芸 李义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2期62-62,64,共2页
目的:筛选具有拮抗致病菌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方法:选择蛇足石杉为材料,经过表面消毒,分离得到菌株。随机选择7株内生菌通过改良菌块法进行4种致病菌的拮抗试验。结果:菌株F002对致病真菌Canidia Albicans表现中等强度的拮抗作用,而菌... 目的:筛选具有拮抗致病菌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方法:选择蛇足石杉为材料,经过表面消毒,分离得到菌株。随机选择7株内生菌通过改良菌块法进行4种致病菌的拮抗试验。结果:菌株F002对致病真菌Canidia Albicans表现中等强度的拮抗作用,而菌株F004对致病菌Canidia Albicans及Crytococcus Neofonmans均表现较强的抑制活性。经r DNA的ITS序列分析,菌株F004定为厚垣镰孢霉。结论:通过蛇足石杉内生菌的生物活性测定,可以筛选到较强的拮抗致病真菌的活性菌株,其抗菌活性物质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跟踪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内生菌 抗病原菌活性 分子鉴定
下载PDF
肠道菌群调控肠黏膜免疫及抗感染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建云 周燕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0期4852-4858,共7页
哺乳动物的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菌群中的大部分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些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免疫抗感染的功能.本文主要从肠道菌群的定植、肠黏膜免疫组织或免疫... 哺乳动物的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菌群中的大部分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些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免疫抗感染的功能.本文主要从肠道菌群的定植、肠黏膜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的功能调控以及肠道菌群直接或者通过调控免疫系统来对抗病原菌感染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淋巴发育 免疫细胞 抗病原菌感染
下载PDF
圆叶青藤内生真菌Phlebiopsis crassa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4
作者 赵冕 唐蓉蓉 +4 位作者 冯子迈 刘玉衡 王意浓 蔡乐 贾庆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5-1921,共7页
本文对分离自圆叶青藤(Illigera orbiculata C.Y.Wu)的一株内生真菌Phlebiopsis crassa MYYJ-5-1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其土豆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enzophenone(1)、p-hydroxybenzoic acid(2)、p-hydroxybe... 本文对分离自圆叶青藤(Illigera orbiculata C.Y.Wu)的一株内生真菌Phlebiopsis crassa MYYJ-5-1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其土豆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enzophenone(1)、p-hydroxybenzoic acid(2)、p-hydroxybenzaldehyde(3)、indole-3-carboxaldehyde(4)、indole-3-carboxylic acid(5)、thymidine(6)、uracil(7)、thymine(8)、mono-methyl succinate(9)。同时采用二倍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植物病原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3对黄瓜萎蔫球菌具有中等抑制活性,MIC值均为32μg·mL^(-1);化合物5对人参链格孢菌具有中等抑制活性,MIC值为32μg·mL^(-1);化合物6对黑曲霉菌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活性等同于阳性对照制霉素,MIC值均为16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青藤 Phlebiopsis crassa 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两株海绵放线菌产生的抗菌活性产物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志凯 王蓉 +3 位作者 吴炜城 黎明 何汪桂 周石林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0-558,共9页
海洋放线菌是一类具有重要价值的药用微生物,能够产生结构类型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中国南海海洋生物中分离出的海洋放线菌进行抗农业病原菌活性筛选,发现两株海绵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MH1和Streptomyces sp.HML1对农业病原菌具有... 海洋放线菌是一类具有重要价值的药用微生物,能够产生结构类型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中国南海海洋生物中分离出的海洋放线菌进行抗农业病原菌活性筛选,发现两株海绵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MH1和Streptomyces sp.HML1对农业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为研究菌株HMH1和HML1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电喷雾质谱等波谱数据和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MH1的大米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出3种放线菌素类化合物,分别为放线菌素D、放线菌素X2和放线菌素Xoβ;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ML1的大米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个吲哚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鉴定为K-252d.化合物抗农业病原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放线菌素D的抗菌谱广,对供试的10种植物病原真菌和2种植物病原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活性.其中,对木瓜可可毛色二孢霉、木瓜拟茎点霉、小麦赤霉和辣椒疫霉等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0.09±0.66)%、(48.82±0.66)%、(46.47±1.14)%和(44.13±0.66)%;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茄青枯劳尔氏菌等病原细菌也显示抑菌活性,抑菌直径分别为(36.00±0.82)mm和(15.00±0.47)mm.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农业病害高效生防菌剂研发提供新的化合物和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生物农药 链霉菌 生素 放线菌素D 吲哚咔唑生物碱 农业病原菌
下载PDF
高寒草地优势植物根际细菌促生特性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杨 白洁 +1 位作者 李智燕 姚拓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29-2739,共11页
筛选获得能促进高寒草地退化植被生长的优良耐低温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能够丰富高寒草地优良菌株资源库。本研究以前期分离的18株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乙炔还原法、钼锑抗比色法、Salkowski比色法和平板对峙法分别检测了18株菌... 筛选获得能促进高寒草地退化植被生长的优良耐低温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能够丰富高寒草地优良菌株资源库。本研究以前期分离的18株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乙炔还原法、钼锑抗比色法、Salkowski比色法和平板对峙法分别检测了18株菌株的固氮、溶磷、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和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结果表明:有14株菌均具有固氮、溶磷、分泌IAA特性,其中固氮酶活性为25.43~230.52nmol·(h·mL)^(-1),溶有机磷量为66.90~115.06μg·mL^(-1),溶无机磷量为9.22~380.28μg·mL^(-1),分泌IAA量为12.45~71.71μg·mL^(-1)。其中2株菌编号为LMG2、LMJ2拮抗病原菌锐顶镰孢菌(Gibberella acuminata)效果显著,对其抑制率分别为30.75%和31.00%。综合比较各菌株特性,筛选出6株优良PGPR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以确定其分类地位。经鉴定:菌株LMG2和LMJ2菌株与Pseudomonas piscium P50^(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LMY8与Pseudomonas kairouanensis KC12^(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CND1与猴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miae Oli^(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LNA2、LPA7与Pseudomonas neuropathica P155^(T)的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筛选的6株耐低温菌株兼具多种优良特性,对高寒退化草地的植被修复具有应用潜力,可为后续制备修复高寒退化草地微生物菌剂提供优质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退化草地 植物根际促生菌 溶磷 固氮 耐低温 抗病原菌
下载PDF
辣木内生真菌LM033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抗植物病原菌活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蔡庆秀 赵金浩 +2 位作者 王佳莹 王丽薇 章初龙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68-2173,共6页
目的:鉴定一株来自药用植物辣木根部的内生真菌菌株LM033,分离其抗植物病原菌活性代谢产物。方法:依据ITS序列测定结果对菌株LM033进行鉴定;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并根据化合物... 目的:鉴定一株来自药用植物辣木根部的内生真菌菌株LM033,分离其抗植物病原菌活性代谢产物。方法:依据ITS序列测定结果对菌株LM033进行鉴定;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分析(MS,1H-and13C-NMR,DEPT)确定化学结构。结果:菌株LM033被鉴定为链格孢属的一种,从该菌株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链格苝醇(1),4,6,8(14),22-麦角甾四烯-3-酮(2),异细交链孢素(3),链格孢霉酚(4)和链格孢霉甲基醚(5)。5个化合物对被测试植物病原菌都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链格苝醇对供试的植物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相应的对灰葡萄孢和终极腐霉的IC50值分别为25.6和29.5μg·mL-1。结论:从辣木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链格孢属可产生对植物病原菌具有中等抑制活性的链格苝醇,对植物病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内生真菌 链格孢属 代谢产物 植物病原菌活性
原文传递
超声辐射法合成2-硫亚基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金 程佩 +3 位作者 马养民 刘佳 苗智 范超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8-1374,共7页
为了寻找更好的抗植物病原菌药物,采用超声辐射法合成了一系列的2-硫亚基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所得化合物均被~1H NMR、^(13)C NMR、IR以及MS表征确认.并将所得化合物3a^3m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对9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抗真菌活性测试,... 为了寻找更好的抗植物病原菌药物,采用超声辐射法合成了一系列的2-硫亚基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所得化合物均被~1H NMR、^(13)C NMR、IR以及MS表征确认.并将所得化合物3a^3m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对9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抗真菌活性测试,发现大部分化合物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和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3a、3b、3g、3h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的最小抑菌浓度达到16μg/m L,优于阳性对照酮康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射 2-硫亚基喹唑啉-4(1H)-酮 植物病原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海洋真菌来源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天然产物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聪 雷福厚 +2 位作者 谭学才 李小燕 朱晨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4-79,共6页
近年来,海洋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因其化学结构新颖和活性显著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许多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性。本文综述了从2002-2018年5月间报道的33个新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天然产物的来源、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海洋天然产物 植物病原菌活性
原文传递
日粮中不同水平维生素C对团头鲂幼鱼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万金娟 刘波 +3 位作者 戈贤平 谢骏 崔素丽 周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8,共9页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和501.5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对均重为(6.40±0.05)g的团头鲂幼鱼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以血清相关免疫...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和501.5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对均重为(6.40±0.05)g的团头鲂幼鱼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以血清相关免疫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三种HSPs mRNA表达以及抗病原菌能力等指标为依据,研究Vc对团头鲂幼鱼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血清补体3(C3)的浓度,133.7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补体4(C4)的浓度;65.8、133.7和25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各Vc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肝脏抗超氧阴离子(ASAFR)的活性;133.7和251.7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HSP60基因表达水平,25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水平(P<0.05);各Vc试验组鱼的成活率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12h、24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251.5 mg/kg Vc试验组效果最佳。在日粮中添加Vc对鱼体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皮质醇(COR)以及肝脏丙二醛(MDA)的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试验条件下,Vc作为免疫刺激剂,其水平为133.7—251.5 mg/kg时能有效地增强团头鲂幼鱼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维生素C 非特异免疫 HSPsmRNA表达 抗病原菌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