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因子亚型、抗CCP和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任春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亚型(包括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可疑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135例)和...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亚型(包括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可疑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135例)和非RA组(1556例),测定两组血清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水平,比较各项指标阳性表达情况,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RA组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水平均高于非RA组(P<0.05);单项指标中,灵敏度和正确指数最高的是抗CCP,特异性最高的是IgG-RF;抗RA33灵敏度最低但特异性比较高。联合检测中以只要有阳性为判断标准,灵敏度和正确指数增加,灵敏度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为99.26%),其次是RF亚型/抗CCP(95.56%);正确指数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78.57%),其次是RF亚型/抗CCP(78.52%)。如果以联合检测中所有项目均阳性为判断标准,特异性明显升高,特异性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99.55%),其次是RF亚型+抗RA33(98.78%)。结论RF亚型、抗CCP和抗RA33等指标对RA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这些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提高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CCP 类风湿因子 RA33
下载PDF
IL-6、IL-10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2
作者 涂华微 谢传美 +3 位作者 赵鑫 唐婕 陈婕 张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IL-10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就诊的17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17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自身抗体(RF-IgM... 目的:探讨血清IL-6、IL-10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就诊的17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17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自身抗体(RF-IgM、RF-IgG、RF-IgA、Anti-CCP)、凝血功能(PT、APTT、TT、FIB、D-D)等临床指标,所有患者均进行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并按DAS28评分分为高疾病活动组、中疾病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三组;通过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测定患者血清中IL-6、IL-10水平;比较RA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10水平、自身抗体及凝血功能的差异;比较RA各疾病活动组间IL-6和IL-10水平、自身抗体及凝血功能的差异;分析IL-6、IL-10水平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分析IL-6、IL-10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上述各指标RA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疾病活动组IL-6水平高于中低疾病活动组(P<0.05);各组间IL-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疾病活动组RF-IgM及RF-IgA水平、FIB及D-D水平均高于中低疾病活动组(P<0.05);IL-10水平与RF-IgM、RF-IgA、PT、APTT正相关(P<0.05),与TT负相关(P<0.05);IL-6与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正相关(P<0.05),与RF及Anti-CCP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L-6可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之一;IL-10可作为RA诊断参考指标之一;IL-6和IL-10升高的RA患者更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类风湿因子 环瓜氨酸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涎液化糖链抗原-6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颖 张向东 王贯虹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995-1999,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病人中的表达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RA病人,根据病人病情...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病人中的表达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RA病人,根据病人病情分为单纯RA组及RA合并ILD组,按照年龄、性别随机分层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末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吸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RF、抗CCp、KL6与相关指标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RA合并ILD病人RF、抗CCp、KL6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RF、抗CCp、KL6水平对RA合并ILD病人的诊断价值。结果RA合并ILD组与单纯RA组病人血清中RF[(572.25±118.54)、(312.66±58.23)IU/mL)]、抗CCp[(255.44±74.56)、(152.36±50.28)IU/mL]、KL6[(619.12±205.68)、(363.70±51.87)U/mL]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5.51±9.49)IU/mL,(63.83±11.85)IU/mL,(317.25±48.87)U/mL],且RA合并ILD组高于单纯RA组(P<0.05);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Cp表达呈正相关(r=0.45,P<0.05),RF与KL6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5),抗CCp、KL6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5);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与CRP、ESR、DAS28、CRP、ESR、DAS28表达均呈正相关,与FVC、FEV_(1)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RA合并ILD病人的AUC 95%CI为0.99(0.96,1.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6%、96.05%。结论在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联合检测三者对诊断RA合并ILD病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间质病变 类风湿因子 环瓜氨酸肽 涎液化糖链-6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蒙药珍宝丸挥发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马广平 渠弼 +2 位作者 布仁 莲花 白文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19,共9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推测蒙药珍宝丸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珍宝丸中挥发油,利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基于GC...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推测蒙药珍宝丸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珍宝丸中挥发油,利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基于GC-MS分析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珍宝丸挥发油防治RA的主要成分、关键靶点及通路进行研究。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对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珍宝丸中共鉴定出115个挥发油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前48的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7.66%。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珍宝丸能够通过147个RA相关靶点,调控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和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过程,干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珍宝丸挥发油中7个主要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抗氧化活性试验证明,珍宝丸挥发油具有较显著的抗氧化能力。结论利用GC-MS高通量分析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和抗氧化活性试验,推测了蒙药珍宝丸挥发油治疗RA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为珍宝丸挥发油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珍宝丸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氧化活性
下载PDF
CCP、IL-6及SAA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5
作者 孙一鸣 冯灵杰 +1 位作者 赵换青 封利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抗环瓜氨酸肽(CC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就诊的12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疾病活动度评分(D... 目的抗环瓜氨酸肽(CC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就诊的12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价RA患者疾病活动度,并根据DAS28评分分组:缓解组(<2.6分,43例)、轻度活动组(2.6~3.2分,32例)、中度活动组(3.2~5.1分,24例)和重度活动组(>5.1分,21例)。检测血清CCP、IL-6及SAA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取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RA患者血清CCP、IL-6、SAA水平与DAS28评分之间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CP、IL-6及SAA水平对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结果缓解组、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患者血清CCP、IL-6及SAA水平依次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P、IL-6及SAA水平与RA患者DAS28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CCP、IL-6、SAA单一及联合诊断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681、0.663、0.704和0.845,其中联合诊断AUC>单一诊断AUC。结论血清CCP、IL-6及SAA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且联合诊断RA疾病活动度的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瓜氨酸肽 白细胞介素-6 淀粉样蛋白A 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活动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25⁃羟基维生素D、血清学因子等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6
作者 申爽 季忠庶 +1 位作者 张悦 孙伟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目的基于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学因子等构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220例,根据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将... 目的基于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学因子等构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220例,根据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将其分为RA-ILD组(51例)和单纯RA组(169例)2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28)]、25-(OH)D、血清学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35(IL-35)、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分析老年RA患者25-(OH)D与各血清学因子的相关性,探讨老年RA-ILD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25-(OH)D及血清学因子构建老年RA-ILD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结果RA-ILD组和单纯RA组RF、DAS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ILD组25-(OH)D、IL-35、KL-6低于单纯RA组,IL-33、LOXL-2、MMP-8高于单纯RA组(P<0.05,P<0.01)。老年RA患者25-(OH)D与IL-35、KL-6呈正相关,与IL-33、LOXL-2、MMP-8呈负相关(P<0.05)。25-(OH)D、IL-35、KL-6、IL-33、LOXL-2、MMP-8、RF和DAS28均为老年RA-ILD发生的影响因素(P<0.01)。在Nomogram预测模型中直接获取各预测因素对应得分,得分之和对应的预测概率即为该老年患者RA-ILD发生的风险概率,该模型对老年RA-ILD发生具有良好预测效能,且具有良好校准度。结论基于25-(OH)D、血清学因子等构建老年RA-ILD发生的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校准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合并症 间质性肺疾病 老年人 25-羟基维生素D 类风湿因子 白细胞介素-33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信号素3A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宋丽云 宋丽青 +2 位作者 戴薇 曾频频 谭立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ema3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和抗RA33抗体(anti-RA33);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RA组血清Sema3A、anti-CCP、RF和anti-RA33表达水平分别为(27.15±8.19)ng/ml、131.31(399.50)U/ml、105.90(167.50)U/ml和30.80(23.80)U/ml,与非RA组和HC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Sema3A对R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标准误为0.03,95%可信区间(95%CI)为0.70~0.82。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RA的诊断显示,特异度最高的是anti-CCP(Sp=0.92),灵敏度最高的是RF(Se=0.83),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最高的是anti-CCP(YDI=0.73,AUC=0.85)。RA病情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血清Sema3A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Sema3A与ESR、CRP、DAS28均呈负相关(r=-0.54,r=-0.66,r=-0.42,P<0.01)。结论Sema3A对RA患者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与非RA患者比较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且可以用来判断RA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信号素3A 环瓜氨酸多肽 类风湿因子 RA33
下载PDF
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
8
作者 葛洪亮 谢洁 +1 位作者 柳毓文 胡建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6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R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重组人源... 目的:探讨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R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甲氨蝶呤+稳定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稳定剂量泼尼松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机体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骨钙素(OC)、骨密度,评估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Sharp评分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3、6个月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3、6个月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6个月的O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3、6个月O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个月的Sharp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3、6个月的Shar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可有效降低RA患者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血沉水平,缓解其疼痛,升高OC,降低Sharp评分,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化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 类风湿关节炎 骨代谢
下载PDF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25-羟维生素D、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侵蚀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贾自晓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932-936,944,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25-羟维生素D[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侵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 目的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25-羟维生素D[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侵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每粒25 mg),口服,每日3次,每次1粒,连续用药4周。于治疗前,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晨僵时间、受累关节数目等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完成4周药物治疗后接受X线检查评估骨侵蚀情况,根据X线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骨侵蚀组(n=44)和非骨侵蚀组(n=39)。治疗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对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骨侵蚀组患者的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骨侵蚀组(P<0.05)。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晨僵时间、受累关节数目及Th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过表达和25-(OH)D低表达是RA患者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预测RA患者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截断值分别为493.979 ng·L^(-1)、400.554 ng·L^(-1)、0.18 Ru·L^(-1)、28.885μg·L^(-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09、0.852、0.867。结论 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过表达及25-(OH)D低表达是RA患者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血清抗CCP抗体、25-(OH)D、MMP-2、MMP-9水平对RA患者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骨侵蚀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侵蚀 环瓜氨酸肽 25-羟维生素D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张小云 潘胜男 连建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 antibody,抗MCV抗体)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在类风湿关节...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 antibody,抗MCV抗体)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466例RA患者纳入RA组,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患者100例纳入非RA组,健康体检者100人纳入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血清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25(OH)D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抗CCP抗体、抗MCV抗体、25(OH)D对RA的诊断效能,分析RA患者抗MCV抗体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组患者的血清抗MCV抗体和抗CCP抗体显著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P<0.05);RA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及25(OH)D诊断R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0.81和0.75,三项联合诊断RA的AUC为0.90,敏感度为83.70%,特异性为82.40%。抗MCV抗体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r=0.66、0.64,P<0.05),与补体C3、C4均呈负相关(r=–0.69、–0.62,P<0.05)。结论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25(OH)D诊断RA均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抗MCV抗体有助于RA疾病活动性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CCP MCV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测血清14-3-3η蛋白和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婷婷 谭立明 +6 位作者 陈娟娟 蒋永清 吴洋 田永建 余建林 李华 段新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89-16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14-3-3η蛋白与自身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4例RA患者、90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和速率比浊法分别检测14-3-3η蛋白、抗CCP抗体(anti-CCP)、抗RA33抗... 目的:探讨血清14-3-3η蛋白与自身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4例RA患者、90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和速率比浊法分别检测14-3-3η蛋白、抗CCP抗体(anti-CCP)、抗RA33抗体(anti-RA33)、抗Sa抗体(anti-Sa)和类风湿因子(RF)含量,并分析其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1)血清14-3-3η蛋白、anti-CCP、anti-RA33、anti-Sa、RF水平在RA组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2)绘制各指标ROC曲线,14-3-3η蛋白、anti-CCP、anti-RA33、anti-Sa、RF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831、0.852、0.615、0.706和0.739,均P<0.01;其中14-3-3η蛋白和anti-CCP达到中等以上诊断价值,对应cutoff值分别为2.59 ng/ml和24.10 U/ml;(3)所有指标中anti-Sa特异度最强为97.69%,RF灵敏度最高为83.58%;14-3-3η诊断RA的特异度为91.54%仅稍次于anti-Sa和anti-RA33抗体,但其敏感度较anti-Sa和anti-RA33均高。结论:14-3-3η蛋白、anti-CCP、anti-RA33、anti-Sa和RF在RA中均显著升高,对RA的诊断都有一定的价值。同时,14-3-3η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比自身抗体更有一定优势,可以作为辅助诊断RA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14-3-3η蛋白 CCP SA RA33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抗CCP、抗RA33等4种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崔天盆 谢俊丽 +3 位作者 余立凯 胡丽华 沈凌讯 吴健民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1-222,共2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抗CCP和抗RA33,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 ,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 (RF)。共检测 4 6例RA患者、30例...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抗CCP和抗RA33,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 ,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 (RF)。共检测 4 6例RA患者、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2 4例骨关节炎 (OA)患者和 30名正常对照。结果  4 6例RA患者中抗CCP、抗RA33、AKA和RF的阳性率分别为 5 2 .2 % (2 4 / 4 6 )、17.8% (8/ 4 6 )、2 1.7% (10 / 4 6 )和 6 9.6 % (32 / 4 6 )。而 30例SLE患者其阳性率分别为 3.3% (1/ 4 6 )、6 .7% (2 / 4 6 )、0 % (0 / 4 6 )和2 6 .7% (8/ 4 6 ) ,2 4例OA患者无一例阳性。 30名正常对照者中仅 1例抗CCP阳性 ,其余指标均为阴性。结论 抗CCP、抗RA33和AKA均是RA特异性诊断指标 ,但三者与RF可相互补充 ,选择适当的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环瓜氨酸肽 RA33 角蛋白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感染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谢希 陈进伟 +7 位作者 彭佑铭 高洁生 田静 凌光辉 杜金烽 毛妮 吴佩君 李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2-736,共15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3种国内常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致结核等感染的风险,以指导临床用药选择,有效减少抗TNF-α生物制剂相关感染事件。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系统评价受体型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单克...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3种国内常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致结核等感染的风险,以指导临床用药选择,有效减少抗TNF-α生物制剂相关感染事件。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系统评价受体型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单克隆抗体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3种常用抗TNF-α生物制剂治疗RA过程中发生感染、重症感染以及结核感染等的风险。结果:抗TNF-α治疗组与未用抗TNF-α生物制剂的对照组比较,结核风险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高(0.5%vs 0.07%;P=0.27,OR=1.85,95%CI:0.62~5.52),但从临床角度分析,依那西普治疗组1393例,无结核发生报道,而英夫利西单抗2050例,共11例结核报道,阿达木单抗722例,共3例结核报道,提示抗体型抗TNF-α生物制剂治疗相关的结核发生率有增高。抗TNF-α治疗组总感染风险、重症感染风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种类抗TNF-α致感染风险不一,依那西普致感染风险及重症感染风险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英夫利西单抗及阿达木单抗致感染风险及重症感染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使用抗TNF-α生物制剂致重症感染风险高于对照组(6.0%vs2.8%,P=0.04,OR=1.68,95%C:I1.02~2.78)。结论:单克隆抗体型抗TNF-α生物制剂所致感染风险较受体型抗TNF-α生物制剂高,抗TNF-α治疗相关结核风险值得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高结核感染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生物制剂 类风湿关节炎 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检测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CRP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世荣 马金栋 +2 位作者 王云增 王育慧 董爱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0-270,273,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环瓜氨酸多肽 RA33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抗RA-33、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的临床应用评估
15
作者 荀春华 江代红 瞿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93-2396,共4页
目的:评估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门诊和住院送检的RA五项(anti-RA33、anti-CCP、RF、RF-IgM、RF-IgG),包括105例RA患者和71例疾... 目的:评估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门诊和住院送检的RA五项(anti-RA33、anti-CCP、RF、RF-IgM、RF-IgG),包括105例RA患者和71例疾病对照组,所有项目均采用吖啶酯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RA组血清anti-CCP、RF、RF-IgG、RF-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anti-RA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i-CCP对RA诊断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最高,anti-RA33对RA诊断的灵敏度最低,但特异度最高;RF-IgG对RA诊断灵敏度最高。ROC曲线分析显示anti-RA33、anti-CCP、RF、RF-IgG、RF-IgM的AUC分别为0.520、0.870、0.816、0.853、0.84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nti-CCP、RF、RF-IgG、RF-IgM之间显著相关(P<0.05),而anti-RA33与这4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ni-RA33灵敏度过低,初筛检测anti-RA33容易漏诊,RF、RF-IgG、RF-IgM对RA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用于RA疾病初筛检测。Anti-CCP仍然是5种自身抗体诊断准确性最高的自身抗体,可用于RA的初筛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类风湿因子 IgG IGM 类风湿关节炎 RA33 CCP
下载PDF
抗角蛋白抗体、抗RA33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博 叶志中 +3 位作者 胡秋侠 汪迅 张丽君 李剑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EORA患者、82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0例正...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EORA患者、82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0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同时进行了AKA(间接免疫荧光法)、抗RA33抗体(ELISA法)与RF(免疫比浊法)的测定,并对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30.8%(12/39)、35.9%(14/39)及64.1%(25/39)。82例N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43.9%(36/82)、47.6%(39/82)及81.7%(67/82)。30例正常老年人中,均仅有1例检测到AKA及抗RA33抗体,有2例检测到RF低滴度阳性。AKA、抗RA33抗体及RF在39例EORA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0.8%、35.9%及64.1%,特异性分别为99.7%、99.7%及93.3%。AKA及抗RA33抗体在EORA组及NEORA组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而RF在NEO-RA组的敏感性则显著高于EORA组。以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来评价EORA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在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阳性组的病情活动性均显著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结论AKA、抗RA33抗体及RF有助于EORA的诊断及病情活动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RA33 类风湿因子 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清 王芳 +1 位作者 孙明锦 李雪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EORA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 目的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EORA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共检测26例EORA病人、25例非EORA、30例正常老年人中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三者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度分别为46.15%、34.62%、61.54%,特异度分别为98.18%、96.36%、83.63%。抗CC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与抗RA33抗体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特异度与RF特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结论抗CCP抗体和RA33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EO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老年类风湿 环瓜氨酸肽 RA33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血清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春燕 胡晓舟 张海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4-85,共2页
检测7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组)、54例非RA风湿病患者(非RA组)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简称抗CCP)、抗RA33抗体(简称抗RA33)水平,并与类风湿因子(RF)比较。结果RA组抗CCP、抗RA33和RF的阳性率及滴度均明... 检测7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组)、54例非RA风湿病患者(非RA组)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简称抗CCP)、抗RA33抗体(简称抗RA33)水平,并与类风湿因子(RF)比较。结果RA组抗CCP、抗RA33和RF的阳性率及滴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抗CCP、抗RA33对RA的敏感性较RF低,特异性较RF高。抗CCP与RF诊断一致性好,抗RA33与RF诊断一致性差。认为抗CCP和抗RA33有助于不典型RA(特别是RF阴性的RA)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RF对RA诊断不足。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CCP RA33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许福亮 张霞 王云海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0-712,共3页
目的为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实验指标,选择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和类风湿因子(RF)并探讨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抗CCP抗体和GPI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RF用胶乳凝集法,检测... 目的为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实验指标,选择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和类风湿因子(RF)并探讨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抗CCP抗体和GPI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RF用胶乳凝集法,检测了125例RA患者(RA组)、5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和36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血清中上述3者的浓度。结果抗CCP抗体、GPI及RF,在RA组分别是:(83.6±45.9)RU/ml、(2.8±2.3)μg/ml和(320.4±208.6)IU/ml;在对照组分别是:(36.2±15.3)RU/ml、(0.19±0.06)μg/ml和(36.3±12.5)IU/ml;在正常组分别是:(19.2±8.6)RU/ml、(0.16±0.08)μg/ml和(19.2±6.5)IU/ml。在RA组中,3者的敏感度分别是64.8%、73.6%和69.6%,特异性分别是92.0%、72.8%和74.4%。结论 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GPI和RF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P<0.01)。抗CCP抗体和GPI有可能成为诊断RA的新指标、RA的血清标志物,对提高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良好的临床研究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P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9变化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桂菲 楚金申 +2 位作者 潘京 薛国辉 梅寒颖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1期3665-3668,共4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9(IL-39)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RA患者46例(RA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9水平,同时检测C反...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9(IL-39)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RA患者46例(RA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9水平,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红细胞沉降率等炎症指标,分析RA患者血清IL-39水平的变化及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RA组患者IL-39、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患者血清IL-39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9与疾病活动度评分28明显相关(r=0.6757,P<0.05)。结论IL-39在RA患者中表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39 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 环瓜氨酸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