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Bnip3l二聚体降解的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晓丽 张翔南 陈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8-678,共1页
目的线粒体自噬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缺乏有效的调控药物。本研究试图明确缺血脑内Bnip3l二聚体对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并探索抑制其降解是否可改善脑缺血损伤。方法利用小鼠永久大脑中动... 目的线粒体自噬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缺乏有效的调控药物。本研究试图明确缺血脑内Bnip3l二聚体对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并探索抑制其降解是否可改善脑缺血损伤。方法利用小鼠永久大脑中动脉栓塞(pMCAO)模型,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脑缺血过程中Bnip3l二聚体形成及其对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剂,明确抑制Bnip3l二聚体降解发挥的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结果 pMCAO处理后,小鼠缺血脑组织内Bnip3l二聚体显著减少并伴随线粒体自噬缺失。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Bnip3l二聚体是其介导缺血脑内线粒体自噬发生所必须的。在pMCAO小鼠脑内给予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逆转Bnip3l二聚体降解。给予脑缺血小鼠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发现其可通过逆转Bnip3l二聚体的丢失进而促进线粒体自噬,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症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结论在缺血脑内,Bnip3l二聚体的降解导致线粒体自噬障碍,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能通过逆转Bnip3l二聚体丢失促进线粒体自噬,最终发挥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Bnip3l二聚体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 抗缺血损伤
下载PDF
冠心Ⅱ号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自由基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振宇 钱瑞琴 +4 位作者 关树宏 冯雪芝 果德安 殷俊杰 卢景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 :比较研究冠心Ⅱ号及其组成成分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OFR) ,克服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所致损伤及保护心肌组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 (pit) ,致急性心肌缺血作为实验动物模型 ,采... 目的 :比较研究冠心Ⅱ号及其组成成分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OFR) ,克服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所致损伤及保护心肌组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 (pit) ,致急性心肌缺血作为实验动物模型 ,采用低温电子顺磁共振 (EPR)技术直接测定动物组织内氧自由基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切片 (HE染色 )及通过大鼠心电图的描记证实心肌组织发生了急性心肌缺血的典型病变 ,EPR实验表明心肌组织内OFR水平异常增高 ;而冠心Ⅱ号及其各单味药的乙醇粗提物均可使心肌组织内异常的自由基水平降低或接近正常 ,因而减轻了心肌组织的损伤程度。结论 :氧自由基过量生成导致心肌组织损伤。运用低温EPR技术可直接测定其水平。冠心Ⅱ号及其组分抵抗并修复心肌损伤作用的分子机理之一是清除组织内异常增高的活性氧自由基。为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的组方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Ⅱ号 缺血性心肌损伤 自由基 实验研究 中药
下载PDF
针刺抗脑缺血损伤时脑内γ-氨基丁酸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甘平 郭景春 +1 位作者 杨茹 程介士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9期3-6,共4页
目的 观察 γ-氨基丁酸在针刺抗脑缺血中的作用 ,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的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大鼠为动物模型 ,并应用 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缺血再灌及电针治疗后不同时间 ,不同脑区细胞内γ-氨基丁... 目的 观察 γ-氨基丁酸在针刺抗脑缺血中的作用 ,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的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大鼠为动物模型 ,并应用 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缺血再灌及电针治疗后不同时间 ,不同脑区细胞内γ-氨基丁酸 ( GA BA)的含量 ,及 GABA受体阻断剂 -Picrotoxin对缺血损伤和针刺效应的影响。结果 电针能明显上调缺血 2 h,再灌 3 0 min时皮质、海马和丘脑的胞内 GABA的含量 ,并缩小缺血损伤区 ;与单纯缺血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 P<0 .0 5 )。还观察到给予 Picrotoxin,以及同时给予 Picrotoxin和电针时 ,大鼠脑缺血侧的梗死面积增大 ,细胞残存率减小 ,与单纯电针组亦有显著差异 ( P<0 .0 1)。结论 电针抗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与上调 GAB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损伤 脑内Γ-氨基丁酸 中枢机制 电针治疗 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抗相对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任绮 邓树勋 陈健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为探讨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抗相对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6周耐力训练后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制作相对缺血性损伤模型,结果发现: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2个药物组的大鼠心电图J点偏移(P<0.001)。中等强度耐力训练可以显著改... 为探讨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抗相对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6周耐力训练后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制作相对缺血性损伤模型,结果发现: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2个药物组的大鼠心电图J点偏移(P<0.001)。中等强度耐力训练可以显著改善LVSP(P<0.001);缺血损伤后运动组心脏LVEDP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提示运动干预可以促进左心室的功能恢复。运动组大鼠的血清cTnI水平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01),运动预处理组的血清TNFα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安静组(P<0.001)。耐力运动对心肌抗缺血性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减缓cTnI降解(P<0.05)。Caspase 3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调亡率的变化趋势相似,提示运动干预具有下调Caspase 3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说明:耐力运动可以对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对促进心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其抗相对缺血性损伤的机制可能是中等强度运动训练有助于减缓cTnI降解和下调Caspase 3蛋白表达以减少心肌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缺血损伤 中等强度耐力运动
下载PDF
人参及其皂甙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鹿小燕 张文高 +2 位作者 周苏宁 颜亭祥 高福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人参 皂甙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药
下载PDF
益生注射液抗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萍 张璘 +3 位作者 彭志英 余霆 黄亨健 程惊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益生注射液抗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按组织配型结果将动物分成自体肾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 ,自体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动物又再分为益生液组 (给予益生注射液 )和对照组 (不给予益生注射液 ) ,... 目的 探讨益生注射液抗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按组织配型结果将动物分成自体肾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 ,自体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动物又再分为益生液组 (给予益生注射液 )和对照组 (不给予益生注射液 ) ,检测益生液组和对照组肾移植术前后肝、肾功能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丙二醛 ( MDA)的含量。结果 移植前后 ,自体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受体血清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在正常范围内 ,益生液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 P>0 .0 5 )。益生液组术后血清中 MDA含量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且 SOD反应性增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1益生注射液可能有增强 SOD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作用 ,从而发挥其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 IRI)作用。 2初步认为益生注射液无明显肝脏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注射液 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疗效 机理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抗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辛志祥 姜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0-783,共4页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缺血损伤 病理生理变化 诱导基因表达 缺血性脑损伤 分子生物学 脑细胞死亡 蛋白质合成
下载PDF
丹参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冯晋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丹参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实验药理学 研究进展 儿童
下载PDF
不同炮制品组方的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及耐缺氧与抗疲劳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卫先 刘园园 李达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品组方的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及耐缺氧与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心通组,不同炮制品组方的补阳还五汤1、2、3、4组;将小鼠分为6组,雌雄各半,每组65只,即空白对照组,脑心...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品组方的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及耐缺氧与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心通组,不同炮制品组方的补阳还五汤1、2、3、4组;将小鼠分为6组,雌雄各半,每组65只,即空白对照组,脑心通组,不同炮制品组方的补阳还五汤1、2、3、4组。适应性饲养各组大鼠、小鼠各1周后,均参照动物与人体等效换算标准换算,给予相应的药物,补阳还五汤组按13g/(kg·d)量灌胃,脑心通胶囊组(0.4g/kg)水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于造模手术前14d开始给药,持续至造模后第3天,每天2次。检测脑缺血后大鼠cAMP与β-EP、PF4、β-TG、血小板计数、大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检测小鼠断头后喘气时间、钠石灰广口瓶中存活时间、恒温水浴中游泳被淹死的时间、小鼠夹闭气管后心电持续时间。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β-TG、PF4、β-EP、大鼠血小板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炮制品组方的补阳还五汤1、2、3、4,脑心通胶囊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浆β-TG、PF4、β-EP含量及大鼠血小板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P<0.05),且2、3、4、脑心通胶囊组均强于1组(各组方饮片均为生品)(P<0.05),其中以2组效果强于3、4、脑心通胶囊组(P<0.05),3组与4组、脑心通胶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灌胃给予不同炮制品组方的补阳还五汤2周后,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均能不同程度延长(P<0.05),小鼠耐缺氧时间及游泳试验死亡时间均不同程度延长(P<0.05),均能不同程度延长夹闭气管后小鼠心电图持续时间(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临床上用于抗脑缺血损伤及耐缺氧与抗疲劳作用时,方中黄芪应选用蜜炙品,当归、赤芍、川芎、地龙等药应选用酒炙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缺血损伤 耐缺氧与疲劳 不同炮制品组方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岩 王东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32-2333,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致残、致死率高。治疗原则是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但同时也带来了再灌注损伤。抑制再灌注损伤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对白藜芦醇(resveratrol)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该...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致残、致死率高。治疗原则是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但同时也带来了再灌注损伤。抑制再灌注损伤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对白藜芦醇(resveratrol)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该物质具有调节脂质、抗炎、抗氧化、抗癌、延长寿命等多种益于人类健康的重要功能,自从发现后一直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关于白藜芦醇在抑制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相继有报道,本文就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作用 治疗原则 常见疾病 血液供应
下载PDF
SIRT1/CLDN5信号通路介导褪黑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刘冬 袁建松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3-13,共1页
目的:探究人体内源性物质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及SIRT1/CLDN5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1:将心肌H9c2细胞分为5组(n=6),即对照组、IR组、IR+1μmol MEL组、IR+2μmo... 目的:探究人体内源性物质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及SIRT1/CLDN5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1:将心肌H9c2细胞分为5组(n=6),即对照组、IR组、IR+1μmol MEL组、IR+2μmol MEL组、IR+4μmol MEL组,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值,细胞凋亡水平,SIRT1及CLDN5的表达水平,并观察MEL处理对H9c2细胞抗IR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 SIRT1/CLDN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信号通路 机制研究
下载PDF
亚硝酸盐还原成一氧化氮保护肝脏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平 刘芳 +5 位作者 王春友 姚忠 陈道达 田源 张锦辉 吴毅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ine oxidoreductase, XOR)可催化亚硝酸盐(nitrite,NO2-)还原生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研究XOR催化NO2-生成的NO·能否保护肝脏对抗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 方法:Wista... 目的: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ine oxidoreductase, XOR)可催化亚硝酸盐(nitrite,NO2-)还原生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研究XOR催化NO2-生成的NO·能否保护肝脏对抗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 方法:Wistar鼠分别予以生理盐水、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Nω-nitro-L-arginine-methyl ester,L- NAME),XOR抑制剂别嘌呤醇(allopurinol)、L- NAME+allopurinol以及NO·清除剂carboxy-PTIO 预处理(每组动物12只),然后行全肝缺血40 min接着再灌注.再灌注3 h后取血液标本及肝组织用作分析,并作生存研究. 结果:Allopurinol预处理动物与生理盐水预处理动物相比,I/R后血清ALT水平及肝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进一步升高,而肝脏ATP 含量进一步降低(13 845±1 805 vs 8 432±3 071 nkat/L, 942±184 vs 692±170 nkat/g 及1.93±0.47 vs 3.05±0.55 μmol/g; t= -3.722,-2.443及3.802;P<0.01,0.05及0.01),肝细胞损伤进一步加剧而整体生存率显著降低(t=-2.474, Log Rank=4.15;P<0.05).L-NAME和allopurinol联合预处理动物比L-NAME或allopurinol单独预处理动物表现出更严重的肝脏损伤(t=2.488和-4.194或t=2.883 和-3.68;P<0.05和0.01)及进一步降低的整体生存率(Log Rank=5.23或4.26;P<0.05),但与carboxy-PTIO 预处理动物无明显差异. 结论:XOR催化NO2-生成的NO·能保护肝脏对抗I/ 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一氧化氮 保护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中医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威 李冀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0期209-211,共3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心肌组织在较长时间缺血后恢复血液灌流时,呈现出比再灌注前更明显的、更严重的结构损伤和代谢功能障碍,甚至发生不可逆的心肌损伤,包括收缩功能降低、冠脉流...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心肌组织在较长时间缺血后恢复血液灌流时,呈现出比再灌注前更明显的、更严重的结构损伤和代谢功能障碍,甚至发生不可逆的心肌损伤,包括收缩功能降低、冠脉流量下降、血管反应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 代谢功能障碍 收缩功能降低 血管反应性 血液灌流 心肌组织 MIRI
下载PDF
一氧化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秀荣 刘仁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875-878,共4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再灌注心律失常 梗死面积扩大 微循环障碍 血管再通术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15
作者 石刚刚 《中国药理通讯》 2011年第2期15-16,共2页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是我课题组合成的具有国家发明专利的一个新化合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是我课题组合成的具有国家发明专利的一个新化合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余项基金资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分子机制 新化合物 发明专利 基金资助 面上项目
下载PDF
蜂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聪海 史培颖 +1 位作者 吴珍红 缪晓青 《中国蜂业》 2016年第11期17-21,共5页
本文对蜂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归纳阐述,主要涉及抗氧化、减轻钙超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节K^+离子通道和血管因子水平等机制,为蜂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蜂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麝香酮减轻急性脑缺血损伤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麝香酮减轻兴奋毒性、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脑缺损伤模型(MCAO),观察了麝香酮对缺血24小时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皮层超微结构、NMDA受体Ⅰ型亚单位(NR1)表达的影响。结果:麝香酮可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麝香酮减轻兴奋毒性、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脑缺损伤模型(MCAO),观察了麝香酮对缺血24小时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皮层超微结构、NMDA受体Ⅰ型亚单位(NR1)表达的影响。结果:麝香酮可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超微结构损伤,可下调NR1表达。结论:麝香酮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与减少NR1蛋白表达,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兴奋毒性 缺血 急性脑缺血损伤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MDA受体 神经功能评分 缺血损伤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天麻超微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陶陶 曾可斌 胡常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超微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的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用 HE 染色、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使用天麻超微粉后脑片的病理改变、脑... 目的:探讨天麻超微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的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用 HE 染色、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使用天麻超微粉后脑片的病理改变、脑梗塞的体积和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Bcl-2、Bax 表达的变化。结果:(1)各组脑梗塞体积比较:天麻超微粉能缩小脑梗塞的体积,其低、中、高剂量组与缺血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 P<0.01);(2)HE 染色结果:天麻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缺血半球纹状体残存细胞百分率与缺血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各组 Bcl-2/Bax 比值比较: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天麻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与缺血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天麻超微粉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 Bcl-2、Bax 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保护作用 超微粉 天麻 蛋白BCL-2 Bcl-2/Bax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模型 免疫组化方法 凋亡相关 大鼠脑缺血 Bax表达 脑梗塞体积 显著性 高剂量 HE染色 病理改变 神经细胞 小脑梗塞 0.05 染色结果 相比 局灶性
下载PDF
小肽缀合物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9
作者 李锰 毕伟 +4 位作者 高翔 王志波 张彦荣 刘三光 张民英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21-322,共2页
目的探讨小肽缀合物(NN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左冠状动脉阻塞30min,然后再灌注120min。NNP(10mg/kg)或溶剂在缺血模型形成之前10min经颈静脉给药。再灌注结束后,快速取出心脏进行生化测定和病理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小肽缀合物(NN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左冠状动脉阻塞30min,然后再灌注120min。NNP(10mg/kg)或溶剂在缺血模型形成之前10min经颈静脉给药。再灌注结束后,快速取出心脏进行生化测定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之后溶剂组丙二醛(MDA)水平(144±10)nmol/gpr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460±23)nmol/gpro;NNP组MDA水平(50±30)nmol/gpro,GSH水平(789±137)nmol/gpro;另外,NNP给药组心肌的梗死面积(17±2)cm3,溶剂组(23±3)cm3,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P可使梗死面积明显减小,并明显改善心脏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脂质过氧化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剂 缺血/再灌注损伤 小肠缀合物 大鼠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适应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跃 彭小祥 张苏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缺血预适应(IPC)指机体预先经过一次或多次短暂非致死性刺激后,提高抵御未来严重甚至致死性缺血打击的耐受能力。其作为一种激活机体自身内源性保护机制来对抗脑缺血损伤的手段,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兴趣。肢体缺血预适应(LIP)... 缺血预适应(IPC)指机体预先经过一次或多次短暂非致死性刺激后,提高抵御未来严重甚至致死性缺血打击的耐受能力。其作为一种激活机体自身内源性保护机制来对抗脑缺血损伤的手段,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兴趣。肢体缺血预适应(LIP)是通过反复捆绑止血带间断阻断其血流供应来实现的,虽然LIP的保护作用在心肌缺血领域已较为清楚[1],但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少,现就LIP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保护作用机制 缺血预适应 肢体 缺血损伤 内源性保护机制 非致死性 耐受能力 血流供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