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肌萎蛋白缺陷型肌营养不良症25例临床和病理研究
1
作者
牛琦
牛南丰
+6 位作者
张平
张炳峰
丁新生
陈伟贤
侯熙德
沈鸣九
万琪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695-1697,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类型的抗肌萎蛋白(dystrophin)缺陷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方法根据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将25例肌营养不良患儿分为Duchenne型(DMD)和Becker型(BMD),各为11例和14例。对其临床、电生理和病理学特...
目的探讨两种类型的抗肌萎蛋白(dystrophin)缺陷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方法根据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将25例肌营养不良患儿分为Duchenne型(DMD)和Becker型(BMD),各为11例和14例。对其临床、电生理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MD发病年龄为(3.9±1.15)岁,磷酸肌酸激酶(CK)升高30~126倍,dystrophin完全缺失;BMD为(7.2±3.38)岁和2~35倍,dystrophin部分缺失。两型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在光镜都有肌纤维变性坏死、opacqe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吞噬和再生现象。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肌丝排列紊乱、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肌浆膜缺损,肌原纤维溶解坏死、Z线排列紊乱等;但DMD损伤较BMD重。结论DMD和BMD都是抗肌萎蛋白缺陷所致,DMD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都较BMD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肌萎蛋白
肌
营养不良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题名
抗肌萎蛋白缺陷型肌营养不良症25例临床和病理研究
1
作者
牛琦
牛南丰
张平
张炳峰
丁新生
陈伟贤
侯熙德
沈鸣九
万琪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695-1697,共3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607)
文摘
目的探讨两种类型的抗肌萎蛋白(dystrophin)缺陷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方法根据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将25例肌营养不良患儿分为Duchenne型(DMD)和Becker型(BMD),各为11例和14例。对其临床、电生理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MD发病年龄为(3.9±1.15)岁,磷酸肌酸激酶(CK)升高30~126倍,dystrophin完全缺失;BMD为(7.2±3.38)岁和2~35倍,dystrophin部分缺失。两型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在光镜都有肌纤维变性坏死、opacqe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吞噬和再生现象。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肌丝排列紊乱、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肌浆膜缺损,肌原纤维溶解坏死、Z线排列紊乱等;但DMD损伤较BMD重。结论DMD和BMD都是抗肌萎蛋白缺陷所致,DMD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都较BMD重。
关键词
抗肌萎蛋白
肌
营养不良
超微结构
Keywords
Dystrophin
Muscular dystrophy
Ultrastructure
分类号
R596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肌萎蛋白缺陷型肌营养不良症25例临床和病理研究
牛琦
牛南丰
张平
张炳峰
丁新生
陈伟贤
侯熙德
沈鸣九
万琪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