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绞股蓝皂苷的优化提取及其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良华 郑志忠 +4 位作者 张树峰 谌迪 明艳林 陈清西 童庆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3-1208,共6页
绞股蓝素有"南方人参"美誉,含有与人参皂苷相同骨架达玛烷型结构的三萜皂苷。通过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优化提取绞股蓝皂苷,测定其抗癌活性,为后续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奠定基础。利用HPLC分析绞股蓝的皂苷成分并确定提取绞股蓝... 绞股蓝素有"南方人参"美誉,含有与人参皂苷相同骨架达玛烷型结构的三萜皂苷。通过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优化提取绞股蓝皂苷,测定其抗癌活性,为后续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奠定基础。利用HPLC分析绞股蓝的皂苷成分并确定提取绞股蓝皂苷的乙醇体积分数,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方法,进而MTT法测定提取的绞股蓝皂苷抗肝癌活性。HPLC分析确定用体积分数75%乙醇溶液提取绞股蓝总皂苷(GYP),体积分数45%乙醇提取极性绞股蓝皂苷(GYP1),体积分数90%乙醇提取弱极性绞股蓝皂苷(GYP2);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70℃水浴中以30质量的体积分数45%乙醇加热提取12 h为最佳条件提取GYP1,在60℃水浴中以30质量的体积分数90%乙醇加热提取6 h为最佳条件提取GYP2;利用MTT法测定GYP、GYP1和GYP2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GYP和GYP2对肝癌细胞SMCC7721具有抗癌活性,半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165.83±14.12)μg/mL和(113.97±9.26)μg/mL,GYP1没有抗癌活性,表明绞股蓝抗癌药效成分主要是由弱极性绞股蓝皂苷发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 优化提取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1株具有抗肝癌活性的狭叶柴胡内生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玉鹏 李天聪 +4 位作者 周永强 林进华 陈琦 马爱萍 李弘琨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对1株具有抗肝癌活性的狭叶柴胡内生真菌CHS4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抗肝癌活性进行初步检测。方法采用传统分类学方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对CHS4进行形态鉴定,并采用真菌鉴定通用引物V9D与LS266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ITS序列,将已经... 目的对1株具有抗肝癌活性的狭叶柴胡内生真菌CHS4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抗肝癌活性进行初步检测。方法采用传统分类学方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对CHS4进行形态鉴定,并采用真菌鉴定通用引物V9D与LS266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ITS序列,将已经测得的序列结果与Gen 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Blast分析,从而进行分子鉴定。利用MTT法对菌CHS4的乙醇粗提物进行抗肝癌活性检测。结果内生真菌CHS4经鉴定为链格孢属真菌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该菌株发酵液的乙醇粗提物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成正相关,且IC50值为75.11μg/m L。结论从狭叶柴胡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抗肝癌作用的内生真菌CHS4,可作为生产抗肝癌药物的候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柴胡 内生真菌 菌种鉴定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人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锦堃 魏锡云 +3 位作者 李军 陈海滨 陈肃标 曲耀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 观察人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效应细胞体外杀伤人肝癌细胞株BEL 740 2 (B)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和MTT法检测DC的生物学特性。抗肿瘤实验则分两大组 ,人外周血DC组为B +LAK +DC ,人脐... 目的 观察人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效应细胞体外杀伤人肝癌细胞株BEL 740 2 (B)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和MTT法检测DC的生物学特性。抗肿瘤实验则分两大组 ,人外周血DC组为B +LAK +DC ,人脐血DC组为B +DC CTL ,检测效应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①人外周血和脐血DC均高表达HLA ABC、HLA DR、HLA DQ、CD54和S 10 0蛋白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效应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两种来源DC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②人外周血DC组和脐血DC组的细胞毒活性均为实验组 >对照组 (P <0 0 1) ,人脐血DC组 >人外周血DC组 (P <0 0 1)。结论 人外周血和脐血DC均为形态和功能成熟的DC ,均能明显增强效应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活性 ;而经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外周血 树突状细胞 抗肝癌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 MTT法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昆虫共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BM2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新洲 吕静南 +3 位作者 郝吉 黄密 徐婵 林亲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从斑蝥(Lytta vesicatoria)体内分离得一株具有显著抗肝癌活性的真菌菌株,通过菌株形态与18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BM2).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制备液相方法对BM2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 从斑蝥(Lytta vesicatoria)体内分离得一株具有显著抗肝癌活性的真菌菌株,通过菌株形态与18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BM2).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制备液相方法对BM2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肝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从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的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cyclo(R-Pro-S-Phe)(2)、(R)-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3),4-氧代-乙酰丙酸(4),N-(4-氧代戊基)-乙酰胺(5),(R)-2-羟基-3-(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6).化合物2对2个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44.1和47.6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发状念珠藻胞外聚合物分离纯化及抗肝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振宏 王芳 +1 位作者 尹美珍 喻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88-2789,共2页
目的分别从发状念珠藻原植体和悬浮培养的发状念珠藻悬浮培养体系中分离纯化胞外聚合物,并初步检测胞外聚合物体外抗肝癌活性。方法通过DEAE Sepharose FF柱层析,分别对发状念珠藻水提取物和悬浮培养的发状念珠藻悬浮培养体系进行分离... 目的分别从发状念珠藻原植体和悬浮培养的发状念珠藻悬浮培养体系中分离纯化胞外聚合物,并初步检测胞外聚合物体外抗肝癌活性。方法通过DEAE Sepharose FF柱层析,分别对发状念珠藻水提取物和悬浮培养的发状念珠藻悬浮培养体系进行分离纯化胞外聚合物,并用MTT法检测1 mol/L NaCl洗脱的组分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同时应用试剂盒检测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活性。结果无论发状念珠藻水提取物还是悬浮培养的发状念珠藻悬浮培养体系分离得到酸性成分占优势,相比较之下原植体荚膜聚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胞外聚合物诱导HepG2的caspase-3活性逐渐增强,很可能通过caspase-3凋亡途径抑制肿瘤生长。结论无论是原植体荚膜聚合物还是悬浮细胞胞外聚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悬浮培养有望成为原植体提取物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状念珠藻 胞外聚合物 抗肝癌活性 MTT CASPASE-3
下载PDF
人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活性的观察
6
作者 张锦堃 李军 +1 位作者 陈海滨 陈肃标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人脐血 外周血 树突状细胞 诱导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肝靶向米托蒽醌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抗肝癌活性及毒性研究
7
作者 徐超群 张志荣 +2 位作者 廖工铁 牛洁 荣祖元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观察对米托蒽醌聚乳酸毫微粒肝靶向制剂 (DHAQ PLA NP)的抗肝癌活性及毒理。方法 :采用常位移植鼠肝癌瘤株的小鼠肝癌模型 ,(DHAQ PLA NP)的抗肝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DHAQ PLA NP对H2 2 实体型肝癌的抑瘤率高于DHAQ水针... 目的 :观察对米托蒽醌聚乳酸毫微粒肝靶向制剂 (DHAQ PLA NP)的抗肝癌活性及毒理。方法 :采用常位移植鼠肝癌瘤株的小鼠肝癌模型 ,(DHAQ PLA NP)的抗肝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DHAQ PLA NP对H2 2 实体型肝癌的抑瘤率高于DHAQ水针剂。用免疫组化 (HIC)SP法染色显示肿瘤增殖细胞 ,计算阳性百分率 ,DHAQ PLA NP组增殖细胞阳性率低于DHAQ水针剂组 ,说明靶向制剂具有良好的抗增殖细胞活性。测定靶向制剂的LD50 为 1 5 7mg·kg 1,与水针剂LD50 文献值 1 3 6mg·kg 1比较[1] ,表明靶向制剂毒性与水针剂接近。结论 :DHAQ PLA NP有良好的肝靶向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聚乳酸毫微粒 肝靶向制剂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藏药抗肝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郑思建 徐婵 +6 位作者 杨洁 黄蕴 文琰章 宋萍 林亲雄 王强 杨新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8-334,共7页
本实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收集100种常用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并运用MTT法对两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进行各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测试,同时选用L-02细胞来评价其体外毒性.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100种常用藏药中17... 本实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收集100种常用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并运用MTT法对两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进行各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测试,同时选用L-02细胞来评价其体外毒性.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100种常用藏药中17种藏药材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其IC_(50)值均小于150μg/mL,其中马兜铃、蓝翠雀花、甘青青兰、掌叶橐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_(50)值均小于50μg/mL,但马兜铃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正常肝细胞L-02显示出一定的毒性.在进一步的抗HepG2肝癌活性验证中,结果显示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癌活性,两者在抗HepG2肝癌细胞株活性中皆显示出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运用倒置显微镜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经过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或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的HepG2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提示蓝翠雀花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而显示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藏药 抗肝癌活性筛选 MTT 快速溶剂萃取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抗肝癌活性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毛毛 罗花彩 +3 位作者 徐伟 林珠灿 郭素华 沙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49-2254,共6页
目的评价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抗肝癌活性,并考察其药动学。方法MTT法检测固体脂质纳米粒对HepG2细胞,以及H22荷瘤小鼠肿瘤、体质量、免疫器官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150 mg/kg)后于0.167、0.33、0.5、0.667、1、2、3、4、6、8、12、... 目的评价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抗肝癌活性,并考察其药动学。方法MTT法检测固体脂质纳米粒对HepG2细胞,以及H22荷瘤小鼠肿瘤、体质量、免疫器官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150 mg/kg)后于0.167、0.33、0.5、0.667、1、2、3、4、6、8、12、24 h采血,LC-MS/MS法测定二氢杨梅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在24、48、72 h,固体脂质纳米粒对HepG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68.63、39.99、32.91μg/mL,低于原料药,并呈浓度依赖性。在0.6、2.4 g/kg剂量下,固体脂质纳米粒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72.22%、59.93%,高于原料药,其Cmax、Tmax、t1/2、AUC0~24 h、AUC0~∞分别是后者的1.76、1.94、2.03、2.80、2.49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提高藤茶总黄酮抗小鼠肝癌活性,并促进其在大鼠体内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固体脂质纳米粒 抗肝癌活性 药动学 LC-MS/MS
下载PDF
1株野生蝉虫草的鉴定及其胞内和胞外多糖抗肝癌活性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城移 郝心怡 +4 位作者 林沛霖 黄海辰 刘昆 吴小平 傅俊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126,共10页
【目的】对1株野外采集的蝉虫草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比较其发酵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及多糖的组成。【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比较供试菌株菌丝体胞内... 【目的】对1株野外采集的蝉虫草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比较其发酵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及多糖的组成。【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比较供试菌株菌丝体胞内和胞外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以及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较分析2种多糖的成分及分子质量分布。【结果】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供试菌株为蝉虫草Cordyceps cicadae;其胞内和胞外多糖均可极显著抑制HepG-2细胞活性(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3.23和0.45 mg/mL,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8.72%和24.79%,提示胞外多糖比胞内多糖具有更强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且2种多糖对人LO2细胞均无明显毒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胞外多糖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是胞内多糖的23.53倍,其分子质量的94.1%集中在19.1~85.0 ku,胞内多糖中核糖是其特征性单糖,高分子质量多糖(>250.0 ku)分布占比明显高于胞外多糖。【结论】野生蝉虫草菌株发酵所产胞外多糖的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较胞内多糖强,二者在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虫草 分离与鉴定 胞内胞外多糖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N-(4-哌啶基)苯甲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志宁 郑满意 +4 位作者 苗方笑 于婧琦 李善花 李福男 曲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1-667,共7页
以4-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经烃化、水解、缩合、脱保护、磺酰化反应,合成了6个含有磺酰基取代的4-苯氧基-N-(4-哌啶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谱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并以索拉非尼为阳性对照药对Hep G2细胞株进... 以4-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经烃化、水解、缩合、脱保护、磺酰化反应,合成了6个含有磺酰基取代的4-苯氧基-N-(4-哌啶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谱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并以索拉非尼为阳性对照药对Hep G2细胞株进行了初步体外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评价。实验发现,4-苯氧基-N-(1-甲磺酰基哌啶-4-基)苯甲酰胺的体外抗肝癌生物活性优于索拉非尼,IC50值为8.42μmol/L。研究结果表明,新结构4-苯氧基-N-(4-哌啶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胺 HEPG2细胞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美花风毛菊的抗肝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中天 李乐 +3 位作者 付书正 刘金平 李平亚 刘云鹤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10-14,共5页
本研究探究美花风毛菊[Saussurea pulchella(Fisch.)Fisch]对肝癌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美花风毛菊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tOAc extract from Saussurea pulchella,ESP)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继而建立H22肝癌... 本研究探究美花风毛菊[Saussurea pulchella(Fisch.)Fisch]对肝癌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美花风毛菊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tOAc extract from Saussurea pulchella,ESP)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继而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ESP(100 mg/kg、200 mg/kg、400 mg/kg),连续给药14 d。以肿瘤重量、脏器指数、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E)、肿瘤和肝肾病理学检查等为评价指标,测定ESP的抗肝癌作用。结果显示,ESP具有抑制HepG2细胞株增殖的作用;ESP还可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增加TNF-和IL-2含量,减少VEGF含量,回调ALT、AST、BUN以及CRE含量,缓解荷瘤小鼠肝肾功能损伤。从而得出结论:美花风毛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花风毛菊 乙酸乙酯萃取物 HEPG2细胞 H22肝癌荷瘤小鼠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5-烯去甲斑蝥素氧代单乙酸及其盐的合成和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佳 高磊 +4 位作者 王先恒 胡乔乔 马佳慧 徐昆仑 赵长阔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为降低斑蝥素毒副作用并改善其水溶性,设计合成新型斑蝥素的衍生物及其盐。方法以呋喃为原料,与顺丁烯二酸酐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5-烯去甲斑蝥素,此产物在有机溶剂中经Li Al H4还原反应得到5-烯去甲斑蝥素二醇,后者与溴乙酸乙酯反... 目的为降低斑蝥素毒副作用并改善其水溶性,设计合成新型斑蝥素的衍生物及其盐。方法以呋喃为原料,与顺丁烯二酸酐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5-烯去甲斑蝥素,此产物在有机溶剂中经Li Al H4还原反应得到5-烯去甲斑蝥素二醇,后者与溴乙酸乙酯反应得到5-烯去甲斑蝥素氧代单乙酸乙酯,该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相应的去甲斑蝥素氧代单乙酸及其盐。用磺酰罗丹明(sulforhodamine B,SRB)染色法对最终产物进行抗肝癌活性测试。结果新型斑蝥素的衍生物——5-烯去甲斑蝥素氧代单乙酸及其盐抗肝癌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5-烯去甲斑蝥素氧代单乙酸及其盐的浓度5μg/m L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具有一定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50%和65%。结论本研究方法制得的5-烯去甲斑蝥素氧代单乙酸及其盐具有一定的抗肝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5-烯去甲斑蝥素 合成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1,3-取代吲唑类低氧诱导因子l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
14
作者 李善花 黄志宁 +7 位作者 苗方笑 郑满意 梁涵 王宝睿 曲宁 乔红 王海莉 李福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低氧诱导因子l(HIF-1)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耐药密切相关,在肿瘤细胞内HIF-1高度表达,因此新型的HIF-1抑制剂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本文合成了9个1,3-取代吲唑衍生物。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 低氧诱导因子l(HIF-1)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耐药密切相关,在肿瘤细胞内HIF-1高度表达,因此新型的HIF-1抑制剂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本文合成了9个1,3-取代吲唑衍生物。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PCR)等方法检测了其对HIF-1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并以3-(5'-羟甲基-2'-呋喃基)-1-苯甲基吲唑(YC-1)为阳性对照药物初步评价了其体外抗肝癌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实验发现化合物7b可显著抑制HIF-1及其下游靶基因VEGF的表达,且体外抗肝癌增殖生物活性优于YC-1,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10.37μmol/L。研究结果表明,3-(5'-羟甲基-2'-呋喃)-1-(1″-对甲苯磺酰基)吲唑具有靶向抑制HIF及良好的抗肝癌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唑 HEPG2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l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紫竹盐的抗炎作用及抗肝癌活性研究
15
作者 季红福 郑文豪 +2 位作者 肖竹钱 毛建卫 王永江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482-488,共7页
为研究紫竹盐的抗炎和抗癌功效,采用炎症因子试剂盒检测粗海盐、精制海盐和紫竹盐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一氧化氮(NO),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种盐对肝... 为研究紫竹盐的抗炎和抗癌功效,采用炎症因子试剂盒检测粗海盐、精制海盐和紫竹盐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一氧化氮(NO),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种盐对肝癌细胞HepG2、正常肝细胞WRL68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竹盐能显著抑制NO释放及降低TNF-α、IL-1β的分泌,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在0.6%质量分数下,紫竹盐对肝癌细胞的凋亡率高达66.56%±5.08%,高于紫杉醇(41.16%±3.68%)、粗海盐(31.02%±4.18%)和精制海盐(29.32%±5.13%);在相同质量分数下,紫竹盐对正常肝细胞的凋亡率为8.56%±0.41%,低于紫杉醇(23.89%±2.28%)、粗海盐(21.45%±0.47%)和精制海盐(16.82%±1.49%)。紫竹盐的抗炎和抗肝癌活性研究,可为后续紫竹盐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竹盐 炎作用 抗肝癌活性 凋亡
下载PDF
暗绿蒿中的新型愈创木烷型倍半萜二聚体及其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乃华(编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8期1381-1381,共1页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CC对人类的健康威胁越来越严重,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水平上仍在上升。尽管索拉非尼、雷戈拉非尼、伦瓦替尼等7种抗肝癌药物在临床...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CC对人类的健康威胁越来越严重,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水平上仍在上升。尽管索拉非尼、雷戈拉非尼、伦瓦替尼等7种抗肝癌药物在临床上都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但仍存在疗效低、副作用严重、耐药等缺点。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人类肝癌的药物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抗肝癌活性 原发性肝癌 死亡原因 二聚体 愈创木烷型倍半萜 健康威胁 治疗药物
下载PDF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萍 徐婵 +4 位作者 马云瑞 吕静南 杨静 汪超 杨新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7,共4页
为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从青海互助县收集了100种常用藏药,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出了各种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选用2种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以MTT法测试了100种藏药的抗肝癌活性,选用人肝细胞株LO-2评价... 为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从青海互助县收集了100种常用藏药,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出了各种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选用2种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以MTT法测试了100种藏药的抗肝癌活性,选用人肝细胞株LO-2评价了藏药的体外毒性.结果表明:15种藏药材显示出抗肝癌活性,IC50值均小于150μg/m L,其中藜、天名精、三脉紫菀3种藏药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50μg/m L,而对正常肝细胞LO-2未显示出明显的毒性.该研究为进一步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抗肝癌活性筛选 MTT 快速溶剂萃取
下载PDF
N-苄基苦参醇-苯磺酰呋咱杂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黎琴 杨琦 +1 位作者 吴亚先 王效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4-578,共5页
以苦参碱为原料,经水解、苄基化、还原等反应得到N-苄基苦参醇,通过不同类型的连接基团,将其与呋咱氮氧化物偶联得到14个N-苄基苦参醇-苯磺酰呋咱杂合物,其结构经IR、MS、1H NMR确证。采用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多种肝癌细胞的体外增... 以苦参碱为原料,经水解、苄基化、还原等反应得到N-苄基苦参醇,通过不同类型的连接基团,将其与呋咱氮氧化物偶联得到14个N-苄基苦参醇-苯磺酰呋咱杂合物,其结构经IR、MS、1H NMR确证。采用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多种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对不同肝癌细胞增殖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氟尿嘧啶(5-FU),其中化合物8a^8h、8j抑制肝癌细胞Hep G2的活性最强,IC50值达亚微摩尔浓度(0.12~0.93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呋咱氮氧化物 抗肝癌活性
原文传递
六神丸体外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琦 李小军 +3 位作者 贾美美 李玉桑 奉黎静 唐和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627-1630,共4页
目的:研究六神丸的体外抗肝癌活性作用及其有效部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六神丸的不同溶媒提取物成分;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六神丸的不同溶媒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生存的影响。结果:六神丸... 目的:研究六神丸的体外抗肝癌活性作用及其有效部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六神丸的不同溶媒提取物成分;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六神丸的不同溶媒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生存的影响。结果:六神丸各提取物均能抑制HepG2细胞生存,其中醇提上清液的抑制作用(IC50=14.8μg·ml-1)显著强于水提上清液(IC50=279.4μg·ml-1),显示出较强的体外抗肝癌活性效果;并且醇提上清液对L02细胞生存无明显抑制作用(IC50=111.1μg·ml-1)。采用HPLC分段收集醇提上清液,MTT检测结果显示,各分段收集液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 315.5、68.3、1 033.3μg·ml-1)均弱于醇提上清液。结论:六神丸具有体外针对性地抑制癌细胞生存抗肝癌活性作用,其最佳有效部位为醇提上清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抗肝癌活性 细胞生存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文冠果叶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严磊 施欢贤 +2 位作者 雷莉妍 宋忠兴 唐志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1期1451-1453,1469,共4页
目的:研究文冠果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肝癌活性。方法:分别用水、30%乙醇水溶液、50%乙醇水溶液、70%乙醇水溶液及95%乙醇水溶液萃取文冠果叶,得到5个不同的提取部位A、B、C、D、E,采用MTT法筛选对人肝癌细胞H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 目的:研究文冠果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肝癌活性。方法:分别用水、30%乙醇水溶液、50%乙醇水溶液、70%乙醇水溶液及95%乙醇水溶液萃取文冠果叶,得到5个不同的提取部位A、B、C、D、E,采用MTT法筛选对人肝癌细胞H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活性部位;抗氧化活性部位通过DPPH·清除试验筛选。结果:A、B、C、D、E 5个部位皆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其中抗肝癌活性最强的是部位D,样品质量浓度为2.5 mg·mL^(-1)时,部位D又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率为74.27%;抗氧化活性最强的是部位E,当质量浓度为0.2 mg·mL^(-1)时,其对自由基DPPH清除率高达85.78%。结论:文冠果叶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效,适合开发为保健茶、化妆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叶 氧化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