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膀胱癌单抗Fab段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丽君 王琰 +2 位作者 白银 张海荣 余莉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克隆抗膀胱癌单抗BDI的Fab段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从分泌抗人膀胱癌的鼠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克隆k链和Fd段基因,克隆到Fab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表达噬菌体抗体和可溶Fab;运用PCR介导... 目的:克隆抗膀胱癌单抗BDI的Fab段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从分泌抗人膀胱癌的鼠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克隆k链和Fd段基因,克隆到Fab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表达噬菌体抗体和可溶Fab;运用PCR介导的定位点突变改造V_H氨基端序列;用ELISA、免疫组化法等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从分泌抗膀胱癌的鼠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克隆了重链Fd段和k链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有抗原结合活性的噬菌体抗体和可溶性Fab的表达,但活性很弱,将V_H氨基端序列矫正为亲本单抗原始序列后,明显改善了其活性,通过ELISA、免疫组化及模拟抗体库筛选证实了所获抗体片段的特异性结合及在抗体库技术中的可用性。结论:获得了功能性抗膀胱癌小分子抗体,并再次提示抗体氨基端序列对抗体活性的影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表达 抗膀胱癌 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 FAB 膀胱癌
下载PDF
CDR3导向抗体库法人源化抗膀胱癌Fab的鉴定
2
作者 周丽君 王欲晓 王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对通过CDR3导向抗体库法筛选到的3株人源化膀胱癌噬菌体抗体进行进一步分析鉴定。方法:用ELISA方法对筛选特异性克隆进行特异性鉴定、抗原表位的核实;采用硫氰酸盐洗脱ELISA法评估其亲和力;选用活性较高的克隆进行膀胱癌组织的免... 目的:对通过CDR3导向抗体库法筛选到的3株人源化膀胱癌噬菌体抗体进行进一步分析鉴定。方法:用ELISA方法对筛选特异性克隆进行特异性鉴定、抗原表位的核实;采用硫氰酸盐洗脱ELISA法评估其亲和力;选用活性较高的克隆进行膀胱癌组织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3株阳性克隆可溶性表达后能够与膀胱癌EJ细胞特异性结合;与鼠源噬菌体抗体(BDI)相比,2株克隆的亲和指数比较低,均为0.25mol/L,1株克隆的亲和指数为0.7mol/L,略低于鼠源的亲和指数(0.9mol/L)的水平。选择活性较高的克隆进行膀胱癌组织的免疫组化实验,显示该克隆能够与癌组织特异性结合。结论:用CDR3导向库法获得的人源抗体片段基本保持了原鼠源单克隆抗体(mAb)BDI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膀胱癌单克隆 噬菌体体库 鼠单克隆体人源化
下载PDF
BCG抗膀胱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东艳 李云 +1 位作者 王欣 王丽颖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9期1091-1094,共4页
关键词 抗膀胱癌 BCG 肿瘤疾病 无瘤生存时间 术后肿瘤复发 免疫治疗 浅表性膀胱癌 复发率
下载PDF
高亲和力抗膀胱癌单链抗体筛选及亲和力测定
4
作者 晁开 黄华樑 郭霭光 《甘肃科学学报》 2009年第2期69-72,共4页
以膀胱癌细胞系BIU-87膜抗原为亲和底物,从抗膀胱癌噬菌体人源化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出4个高亲和力改形单链抗体.ELISA结果和NH4SCN洗脱法数据显示,它们对膀胱癌细胞膜抗原的亲和活性显著高于鼠源单链抗体.同时以多种蛋白检验了其亲和作用... 以膀胱癌细胞系BIU-87膜抗原为亲和底物,从抗膀胱癌噬菌体人源化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出4个高亲和力改形单链抗体.ELISA结果和NH4SCN洗脱法数据显示,它们对膀胱癌细胞膜抗原的亲和活性显著高于鼠源单链抗体.同时以多种蛋白检验了其亲和作用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膀胱癌单链 特异性高亲和力 筛选
下载PDF
抗膀胱癌单链抗体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付钰 曾君祉 +5 位作者 黄浩旻 林晴 蒋欣 李志华 周志勇 黄华梁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9年第6期528-530,共3页
以抗膀胱癌单链抗体(scFv)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研究医用治疗性工程抗体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经Southern杂交鉴定出的转基因植株,叶片提取物的蛋白电泳有特异带出现,其分子量约为27 ku,同预期的单链抗体... 以抗膀胱癌单链抗体(scFv)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研究医用治疗性工程抗体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经Southern杂交鉴定出的转基因植株,叶片提取物的蛋白电泳有特异带出现,其分子量约为27 ku,同预期的单链抗体分子量一致,表达量最高的一株,抗体含量占可溶性蛋白的1.4%.竞争性抑制ELISA测定结果显示,该抗体有抗原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膀胱癌 单链体基因 转基因烟草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机制及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梁柯 唐晨野 +1 位作者 郭晓 柯尊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8期714-717,共4页
丹参酮类化合物又称总丹参酮,是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干燥的根和根茎中提取的一大类脂溶性菲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丹参酮(tanshinoneⅠ,Tan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 丹参酮类化合物又称总丹参酮,是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干燥的根和根茎中提取的一大类脂溶性菲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丹参酮(tanshinoneⅠ,Tan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异丹参酮(isotanshinone)和异隐丹参酮(isocryptotan-shinone)等。丹参酮ⅡA是其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耗氧量、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肿瘤作用 抗膀胱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抗膀胱癌作用的体内、体外实验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洪琴 《今日畜牧兽医》 2017年第7期11-11,共1页
目的是研究和分析鸡新城疫病毒(NDV)抗膀胱癌作用的体内、体外实验。方法是采用小鼠膀胱肿瘤模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是体内实验表明:对于膀胱癌细胞,BCG、MMC、NDV均具有一定杀伤作用,而NDV注射至瘤对侧以及瘤内能抑制其生长,且注射至... 目的是研究和分析鸡新城疫病毒(NDV)抗膀胱癌作用的体内、体外实验。方法是采用小鼠膀胱肿瘤模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是体内实验表明:对于膀胱癌细胞,BCG、MMC、NDV均具有一定杀伤作用,而NDV注射至瘤对侧以及瘤内能抑制其生长,且注射至瘤内的效果显著好于瘤对侧。体外实验表明:对于膀胱癌细胞,BCG、MMC、NDV均具有显著杀伤作用。结论:鸡新城疫病毒对膀胱癌细胞的体内、体外均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抗膀胱癌作用 体内、体外实验
下载PDF
抗膀胱癌免疫毒素腔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佟明 俞莉章 +3 位作者 丁义 刘漓波 潘柏年 那彦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免疫毒素 (I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膀胱癌标本进行免疫毒素结合活性研究 ,分析了结合活性与分级、分期的关系。并用免疫毒素灌注膀胱 30例 ,预防膀胱癌复发 ,结合以前灌... 目的 探讨免疫毒素 (I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膀胱癌标本进行免疫毒素结合活性研究 ,分析了结合活性与分级、分期的关系。并用免疫毒素灌注膀胱 30例 ,预防膀胱癌复发 ,结合以前灌注免疫毒素、卡介苗、丝裂霉素 C的随访资料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免疫毒素的结合活性 ,G1与G3 间有显著性差异 ,随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P <0 0 5 ) ,G1与G2 、G2 与G3 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随分级增高有增强趋势 ,结合活性与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 3组中 ,1年内、2年内复发率相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IT组副作用明显低于BCG组和MMC组 (P <0 0 1) ,而BCG组和MMC组间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免疫毒素的结合活性G1与G3级肿瘤间有显著性差异 ,呈正相关 ,而与分期无关 ,这提示免疫毒素可能对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预防效果好。免疫毒素的近期疗效与BCG和MMC相似 ,副作用明显小于后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膀胱癌 免疫毒素 腔内灌注 预防 膀胱癌 术后复发 临床观察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抗人膀胱癌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制备及体外效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禄成 郭航 +3 位作者 范海涛 朱德淳 李然伟 李香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05-606,共2页
目的 :研究制备抗人膀胱癌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功能抗体 ,用以导向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方法 :在制备抗人膀胱癌和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制备双功能抗体。结果 :双功能抗体的IC5 0为 10 - 9 5,抗血管内皮... 目的 :研究制备抗人膀胱癌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功能抗体 ,用以导向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方法 :在制备抗人膀胱癌和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制备双功能抗体。结果 :双功能抗体的IC5 0为 10 - 9 5,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的IC5 0为 10 - 8 9,抗人膀胱移行细胞癌单克隆抗体的IC5 0为 10 - 8 3。结论 :双功能抗体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VEGF双功能基因 制备 体外效应 研究
下载PDF
^(99)Tc^m-抗人膀胱癌-人鼠嵌合抗体在荷人膀胱癌裸鼠的放射免疫显像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春丽 白银 +3 位作者 王荣福 付占立 丁义 俞莉章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研究99Tcm 抗人膀胱癌人 鼠嵌合抗体ch BDI对膀胱癌细胞的体外结合性能、在荷人膀胱癌裸鼠中的体内分布及对肿瘤的靶向定位性能。方法 用改进的Schwarz方法进行99Tcm 标记 ,经SephadexG 5 0柱分离纯化。用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与... 目的 研究99Tcm 抗人膀胱癌人 鼠嵌合抗体ch BDI对膀胱癌细胞的体外结合性能、在荷人膀胱癌裸鼠中的体内分布及对肿瘤的靶向定位性能。方法 用改进的Schwarz方法进行99Tcm 标记 ,经SephadexG 5 0柱分离纯化。用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与放化纯 ;用Lindmo的方法测定免疫活性分数 ;用Scatchard作图法求得亲和常数。荷人膀胱癌裸鼠静脉注射99Tcm ch BDI 11.1MBq(30 μg) ,分别于 2、6、2 0及 2 4h行放射免疫显像。用感兴趣区 (ROI)技术获得全身和肿瘤放射性计数及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 (T NT)的放射性比值。 2 4h显像后处死裸鼠 ,测定体内放射性分布 ,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 (%ID g)及T NT比值。结果 99Tcm ch BDI标记率为 (6 6 .5± 7.3) % ,放化纯 >90 % ,免疫活性分数为 76 % ,亲和常数为 3.5 6× 10 9L mol。荷人膀胱癌裸鼠放射免疫显像结果示 ,静脉注射后 6h肿瘤显影清晰 ,随时间延长更清晰。全身放射性计数随时间延长迅速降低 ,肿瘤放射性计数下降缓慢 ,T NT比值随时间增高。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结果示 ,静脉注射后 2 4h肿瘤 %ID g为 17.4 ,除肾脏外 ,肿瘤与其他正常组织有很高的T NT比值 ,与脑、肌肉、小肠壁、骨骼及心壁的T NT比值分别为 136 .0、5 5 .1、39.3、2 9.7及 2 7 9。结论 ch BDI具有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99TC^M 药代动力学 膀胱癌人-鼠嵌合 ch-BDI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海涛 刘禄成 +2 位作者 李平 李志 任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制备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 ( Bf Ab)并进行体外实验与鉴定。方法 :提取膀胱癌抗原 ,应用膀胱癌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 ,后者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制备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的 F( ab′) 2 片段。然后将该片段通... 目的 :制备抗人膀胱癌双功能抗体 ( Bf Ab)并进行体外实验与鉴定。方法 :提取膀胱癌抗原 ,应用膀胱癌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 ,后者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制备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的 F( ab′) 2 片段。然后将该片段通过二次杂交制备杂交瘤 ,用其免疫新西兰白兔 ,血清经凝胶纯化后获抗人膀胱癌 Bf Ab,应用 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别。结果 :抗人膀胱癌 Bf Ab与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 ,与 BALB/C小鼠 γ球蛋白呈阴性反应 ;Bf Ab可以同时结合靶细胞的肿瘤抗原和效应细胞表面的触发分子 ,引发正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防御机制。结论 :Bf Ab既能竞争性地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抗原结合 ,又具有激活淋巴细胞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双功能 膀胱肿瘤 体制备 体鉴定 杂交瘤技术
下载PDF
抗人膀胱癌/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12
作者 刘禄成 任明 +4 位作者 郭航 范海涛 朱德淳 李然伟 李香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78-579,共2页
目的 研究抗人膀胱癌 /抗 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体外抗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  MTT法检测抗人膀胱癌 /抗 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 抗人膀胱癌 /抗 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目的 研究抗人膀胱癌 /抗 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体外抗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  MTT法检测抗人膀胱癌 /抗 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 抗人膀胱癌 /抗 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结论 抗人膀胱癌 /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能通过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从而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VEGF双功能基因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VEGF 血管生成 MTT法
下载PDF
自拟中药方联合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申军 谢恂 +5 位作者 唐开发 吴栖岸 岑康铭 母友友 刘云璐 李慧君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369-369,共1页
目的探究自拟抗膀胱癌方、十全大补汤联合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实施灌注化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 目的探究自拟抗膀胱癌方、十全大补汤联合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实施灌注化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抗膀胱癌方、十全大补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更低;对于复发率、病灶转移率,研究组更低;对于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IgA、CD4/CD8)、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口服抗膀胱癌方、十全大补汤联合膀胱灌注,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后复发、病灶转移,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抗膀胱癌方、十全大补汤联合膀胱灌注 复发
下载PDF
新型常春藤糖苷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人膀胱癌细胞活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欢 孙航宇 +2 位作者 洪开文 张勇民 董登祥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0-244,共5页
以常春藤皂苷元为起始原料,依次将28-羧基甲基化,23-羟甲基乙酰化得常春藤皂苷元-23-O-乙酰基-28-羧甲酯(2);然后将2的3-羟基进行糖化学结构修饰,合成了3种新型的常春藤糖苷衍生物(3~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采用... 以常春藤皂苷元为起始原料,依次将28-羧基甲基化,23-羟甲基乙酰化得常春藤皂苷元-23-O-乙酰基-28-羧甲酯(2);然后将2的3-羟基进行糖化学结构修饰,合成了3种新型的常春藤糖苷衍生物(3~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2~5的体外抗人膀胱癌细胞(T-24)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10^(-6)mol·L^(-1)时,3~5的抑制活性均高于2,抑制率分别为(14.40±2.29)%,(11.92±3.30)%和(11.92±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春藤皂苷元 糖基化 结构修饰 合成 膀胱癌活性
下载PDF
鞣花鞣质肠道代谢产物Urolithins的合成及其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本宏 韦平 +1 位作者 兰昱 张孟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合成鞣花鞣质肠道代谢产物尿石素(urolithins)系列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癌活性。方法:本研究通过溴化反应、醛基氧化反应、铜催化的偶联酯化反应以及去甲基化反应等有机化学反应,构建了5种urolithins的合成路线,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目的:合成鞣花鞣质肠道代谢产物尿石素(urolithins)系列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癌活性。方法:本研究通过溴化反应、醛基氧化反应、铜催化的偶联酯化反应以及去甲基化反应等有机化学反应,构建了5种urolithins的合成路线,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确证了其结构。随后采用CCK8法测定了所得化合物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urolithin A,urolithin B,甲基化urolithin C及甲基化urolithin A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其IC50分别为87.59,36.08,46.65,和213.97μmol·L-1。其中urolithin B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最强,urolithin C对T24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合成的5种urolithins除urolithin C以外对T24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urolithin B对T24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该合成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同时为尿石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鞣质 尿石素 合成 抗膀胱癌
原文传递
荷人膀胱癌原位移植瘤裸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翀 颜汝平 +6 位作者 袁国红 奉友刚 王剑松 高翔 黄岩山 周金宝 谢蜀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建立模拟人的原位裸小鼠模型,评价抗人膀胱癌免疫毒素临床前的疗效。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IU-87)原位移植于经酸处理的裸小鼠膀胱内,定期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进行解剖、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检测。结... 目的建立模拟人的原位裸小鼠模型,评价抗人膀胱癌免疫毒素临床前的疗效。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IU-87)原位移植于经酸处理的裸小鼠膀胱内,定期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进行解剖、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检测。结果在第7~36天内,成瘤率为92.9%(52/56);其中第12~13天处死的裸小鼠中,95.2%(40/42)发展成移行细胞癌,以浅表性为主。组织学检查证实为Ⅱ~Ⅲ级;免疫细胞化学证实,该模型具有BIU-87细胞的特征。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MRI检查的结果与组织学检查的结果密切相关。接种后第7~9天可以检测出原位癌(CIS),其后发展成乳头状瘤或浸润性疾病。结论模拟人的原位裸小鼠模型重复性好,是临床前研究膀胱灌注治疗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细胞癌细胞系 原位裸小鼠模型 膀胱癌免疫毒素
原文传递
Blockage of IGF-1R signaling sensitizes urinary bladder cancer cells to mitomycin-mediated cytotoxicity 被引量:13
17
作者 SunHZ WuSF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7-115,共9页
A major problem which is poorly understood in the management of bladder cancer is low sensitivity to chemotherapy and high recurrence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IGF-1R) signa... A major problem which is poorly understood in the management of bladder cancer is low sensitivity to chemotherapy and high recurrence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IGF-1R) signal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gression,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IGF-1R was involved in the growth stimulating activity and drug resistance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mRNAs of IGF-1, IGF-2 and IGF-1R were strongly expressed in serum-free cultured T24 cell line, whereas normal urothelial cells did not express these factors/receptors or only in trace levels; T24 cell responded far better to growth stimulation by IGF-1 than did normal urothelial cells; blockage of IGF1R by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OD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24 cell and enhanced sensitivity and apoptosis of T24 cells to mitomycin (MMC).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lockage of IGF-IR signaling might potentially contribute to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which are insensitive to chem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iotics Antineoplastic Apoptosis Autocrine Communication Bladder Neoplasms Carcinoma Transitional Cell Cell Division CYTOTOXINS Drug Resistance Neoplasm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Neoplastic Gene Targeting Human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Microscopy Electron MITOMYCIN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 Antisense Protein Synthesis Inhibitors RNA Messenger Receptor IGF Type 1 Signal Transduction Tumor Cells Cultured
下载PDF
Utility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 cytology and flui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CA 19-9 levels in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被引量:5
18
作者 Abdulrahman M Aljebreen Joseph Romagnuolo +1 位作者 Rafael Perini Francis Sutherland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9期3962-3966,共5页
AIM: 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 fluid tumor markers and cytology in distinguishing benign from (pre)malignant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METHODS: 46 consecutive patients, referre... AIM: 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 fluid tumor markers and cytology in distinguishing benign from (pre)malignant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METHODS: 46 consecutive patients, referred to a gastroenterologist and surgeon for a symptomatic or incidental pancreatic cyst, were reviewed. EUS, cytology,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CA 19-9) level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final diagnosis, based on surgical pathology and/or imaging follow-up of at least 12 mo. Cysts were classified as benign (pseudocyst, serous cystadenoma) or malignant/ pre-malignant (mucinous cystic neoplasm).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ROC) cur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mean age was 56 years; 29% were male and median cyst diameter was 3 cm. Final outcome was obtained in 41 (89%) patients. Twenty-three (56%) of these 41 had surgical pathology. Twenty-three (56%) had benign lesions and 18 (44%) had malignant/pre- malignant lesions.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EUS alone to distinguish benign from malignant/premalignant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were 50%, 56%, 36% and 54% and for cytology were 71%, 96%, 92% and 85%,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the ROC-derived ideal cutoffswere 75%, 90%, 75%, 90% for CA 19-9 (> 37 U/mL) and 70%, 85%, 79% and 78% for CEA (> 3.1 ng/mL). Subgroup analysis of those with surgical pathology yielded almost identical performance and cutoffs. CONCLUSION: Cytology and cyst fluid tumor marker analysis is a very useful tool in distinguishing benign from (pre)malignant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ultrasou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A 19-9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