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段然 吉虎 +4 位作者 孙跃文 吴琦 魏珂瑶 李海英 雷良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1,共4页
对抗菌聚合物的抗菌机理、影响因素及抗菌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抗菌材料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抗菌聚合物 活性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采用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抗菌聚合物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超 周俊涛 +1 位作者 胥加腾 邓林红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71-79,共9页
季铵盐类聚合物抗菌剂(PQACs)相比较于传统的纳米金属离子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不仅没有生物毒性,而且具有抗菌效果更长效更广谱的特点。因此为了制备出具有强杀菌效果的PQACs,通过采用辅助活化还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ARA ATRP)方法制... 季铵盐类聚合物抗菌剂(PQACs)相比较于传统的纳米金属离子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不仅没有生物毒性,而且具有抗菌效果更长效更广谱的特点。因此为了制备出具有强杀菌效果的PQACs,通过采用辅助活化还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ARA ATRP)方法制备(3-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AMPTMA)和聚乙二醇(PEG)的季铵盐类共聚合物抗菌剂。通过核磁共振(~1H 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分别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浓度同种聚合物抗菌剂以及同种浓度不同抗菌剂对于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的抗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性能测试中,聚合物抗菌剂的抗菌性能都随着所测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且抗菌聚合物分子质量越大抗菌性能越好;最后,采用MTT法对抗菌剂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抗菌剂的细胞毒性会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活化还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季铵盐类抗菌聚合物 性能 细胞毒性 分子质量
下载PDF
荧光标记哌嗪抗菌聚合物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3
作者 孙竹兴 邓奎林 +2 位作者 刘娜 张欢雨 刘红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针对目前抗菌材料生物相容性差、无荧光标记能力、细菌耐药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利用高分子抗菌材料的优势,以1,4双-(3-氨丙基)哌嗪、7-N,N-二乙氨基-3-醛基香豆素、相对分子质量800聚乙二醇的二丁二酸酯(PB)、叔丁基异腈、苯甲醛为原料,... 针对目前抗菌材料生物相容性差、无荧光标记能力、细菌耐药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利用高分子抗菌材料的优势,以1,4双-(3-氨丙基)哌嗪、7-N,N-二乙氨基-3-醛基香豆素、相对分子质量800聚乙二醇的二丁二酸酯(PB)、叔丁基异腈、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便捷高效、原子经济的Ugi反应制得新型含有哌嗪结构的荧光标记抗菌性哌嗪聚合物:聚(1,4双-(3-氨丙基)哌嗪/PB/醛/叔丁基异腈)(PC).借助1 H NMR、FTIR表征了PC结构,并对PC进行了生物学性能研究:采用滤纸片法和细菌生长曲线法考察P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以MTT法及AM-PI双染色法评价PC的细胞毒性,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PC进行了活细胞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50mg/mL PC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0μg/mL持续作用72h的PC不会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同时PC能够标记活细胞并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综上所述,利用Ugi反应合成的带香豆素与哌嗪结构的聚合物PC可作为一种既有荧光标记能力又具有抗菌性能、对人体无害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性能 细胞毒性 活细胞成像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抗菌聚合物的研究
4
作者 李邦森 朱文雅 +3 位作者 尹非凡 石建军 覃怀德 史载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研究了一种制备两性离子聚合物修饰的抗菌氧化石墨烯(GO-PSBMA)的方法。基于氧化石墨烯(GO)表面含有大量的-OH,采用酯化反应制备了具有大量溴引发位点的GO(GO-Br)。使用甲基丙烯酸磺基甜菜碱(SBMA)作为聚合单体,通过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 研究了一种制备两性离子聚合物修饰的抗菌氧化石墨烯(GO-PSBMA)的方法。基于氧化石墨烯(GO)表面含有大量的-OH,采用酯化反应制备了具有大量溴引发位点的GO(GO-Br)。使用甲基丙烯酸磺基甜菜碱(SBMA)作为聚合单体,通过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GO-Br表面进行聚合。用聚合物改性的GO对大肠杆菌表现出99.99%的抗菌活性。本研究有效地建立了对氧化石墨烯的新型聚合物改性方法,赋予其优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表面接枝 抗菌聚合物
下载PDF
含胍基抗菌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浩 刘静 +2 位作者 崔崑 姜涛 马志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1-689,共9页
开发能与细菌非特异性结合的新型抗菌剂是解决细菌感染难题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具有持久广谱高效抗菌性、无真核细胞毒性和细菌很难产生耐药性的含胍基抗菌聚合物;接着详细介绍了含胍基抗菌聚合物与细菌非特异性静电结合的... 开发能与细菌非特异性结合的新型抗菌剂是解决细菌感染难题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具有持久广谱高效抗菌性、无真核细胞毒性和细菌很难产生耐药性的含胍基抗菌聚合物;接着详细介绍了含胍基抗菌聚合物与细菌非特异性静电结合的抗菌机理;然后重点评述了主链含胍基抗菌聚合物、侧链含胍基抗菌聚合物以及表面接枝含胍基抗菌聚合物的设计理念、合成方法和抗菌性能;最后对新型含胍基抗菌聚合物的可控合成策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聚合物 阳离子聚合物 胍基聚合物
原文传递
阳离子抗菌聚合物 被引量:8
6
作者 梁敬时 曾佳铭 +3 位作者 李俊杰 佘珏芹 谭瑞轩 刘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63-1282,共20页
阳离子抗菌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和高效的抗菌活性,并且能有效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阳离子抗菌聚合物具有有效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受到亲疏水平衡、分子质量、烷基链长度和阴离子等... 阳离子抗菌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和高效的抗菌活性,并且能有效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阳离子抗菌聚合物具有有效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受到亲疏水平衡、分子质量、烷基链长度和阴离子等因素的影响。抗菌活性是评价抗菌剂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和掌握影响抗菌活性的因素,对于优化或开发更安全、更高效的阳离子抗菌聚合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总结了通过不同作用方式作用于细菌的多种抗菌策略,依据影响阳离子抗菌聚合物抗菌活性的因素,总结包括天然阳离子抗菌聚合物、季铵盐类聚合物、N-卤代胺类聚合物、膦盐和锍盐类聚合物、胍盐类聚合物和抗菌水凝胶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阳离子抗菌聚合物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抗菌聚合物 机理 活性 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两性离子聚合物材料杀菌/抗黏附功能自适应转化的设计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振龙 张桢焱 +2 位作者 周容涛 闫顺杰 殷敬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199-23204,共6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结构中同时存在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基团,具有高度的水化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抗污、药物载体、污水净化以及抗凝血材料等领域。基于两性离子聚合物开发智能转化型聚合物,目前已成为智能响应抗菌的重要研... 两性离子聚合物结构中同时存在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基团,具有高度的水化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抗污、药物载体、污水净化以及抗凝血材料等领域。基于两性离子聚合物开发智能转化型聚合物,目前已成为智能响应抗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核心是在两性离子聚合物上引入响应型基团,使聚合物在感知外界条件刺激后发生自适应转变,从而在“阳离子态”与“两性离子态”间按需切换。相比于传统的阳离子类抗菌聚合物,智能转化型两性离子聚合物抗菌材料主要有以下两个优点:一是无细菌滋生时聚合物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而发生细菌感染后聚合物在外界刺激下自适应调整为杀菌状态,甚至在完成杀菌后可通过调控关闭抗菌状态;二是将两性离子聚合物固定在基底材料表面后,可以防止细菌、蛋白和其他污染物在表面黏附,从而避免抗菌表面的抗菌效果降低甚至消失。本文综述了智能转化型两性离子聚合物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构建外源性响应和内源性响应聚合物抗菌材料的主要策略,探讨了智能抗菌材料在阳离子态和两性离子态之间转换的机理,并介绍了智能转化型两性离子抗菌剂在抗菌材料领域的应用,最后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抗菌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抗菌聚合物 两性离子聚合物 刺激响应 自适应转化 智能材料
下载PDF
抗菌和防细菌黏附整理剂在棉织物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尧 程伟 +3 位作者 余圆圆 王强 王平 周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110,共7页
为制备同时具有抗菌和防细菌黏附功能的棉织物,采用光控葡萄糖氧化酶体系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分别以[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BMA)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与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 为制备同时具有抗菌和防细菌黏附功能的棉织物,采用光控葡萄糖氧化酶体系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分别以[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BMA)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与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聚合,得到防细菌黏附聚合物P(TMSPMA-co-SBMA)和抗菌聚合物P(TMSPMA-co-DMAEMA)。然后,通过浸渍-焙烘法将2种聚合物单独或共同整理到棉织物上。测试了整理织物的化学结构、表面元素含量、抗菌性能、防死/活细菌黏附性能等。结果表明:2种聚合物成功整理到棉织物上;抗菌整理棉织物抑菌率达到99.9%,表面较多死细菌;防细菌黏附整理棉织物具有85%以上抑菌率,表面黏附的死/活细菌均较少;抗菌防细菌黏附棉织物抑菌率与防活细菌黏附率达到98%和81%以上,且织物表面可防止死细菌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酶促聚合 抗菌聚合物 防细黏附聚合物 棉织物 纺织品
下载PDF
水性抗菌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若男 邹滔 +3 位作者 彭开美 周曦 涂伟萍 胡剑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6-340,353,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乙醇为助溶剂,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法合成得到了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hs-WA),再用三乙胺(TEA)中和,最后引入季铵盐抗菌剂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乙醇为助溶剂,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法合成得到了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hs-WA),再用三乙胺(TEA)中和,最后引入季铵盐抗菌剂3-(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TSA),合成得到了水性抗菌羟基丙烯酸树脂(hs-WAT)。利用FTIR、1HNMR、接触角、SEM、TG和DSC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菌落计数法和抑菌圈法对样品进行了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引入TSA反应后,树脂的表面形貌没有改变;水接触角从78.5?增大至87.5?;样品的分解温度范围为299~456℃,热稳定性提高;聚合物链柔韧性增强(Tg=8.3℃)。抗菌性能分析表明:当引入TSA的质量分数为4%(以树脂的固含量计)时,hs-WAT膜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杀灭率达99.9%以上,TSA未发生迁移,合成的聚合物为水性非渗透性接触型抗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丙烯酸树脂 TSA 抗菌聚合物
下载PDF
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凝胶敷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超 生程钜 闻林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9,共9页
皮肤伤口的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虽然传统的含有银离子或小分子抗生素的抗菌水凝胶伤口敷料具有广谱的杀菌功效,但这些抗菌水凝胶敷料中的抗菌剂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和耐药性风险,无法满足临床长期使用的要求。咪唑盐类聚离子液... 皮肤伤口的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虽然传统的含有银离子或小分子抗生素的抗菌水凝胶伤口敷料具有广谱的杀菌功效,但这些抗菌水凝胶敷料中的抗菌剂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和耐药性风险,无法满足临床长期使用的要求。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由于其含有较强的正电荷效应以及疏水链段,因此其作为新型的聚合物抗菌剂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本研究首先通过采用Radziszewski缩聚反应,制备了具有较强抗菌性能的含呋喃官能团的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其次,将含呋喃官能团的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采用Diels-Alder“点击”反应与透明质酸/聚乙二醇复合,以制备含有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抗菌水凝胶。通过体外实验表明:含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抗菌水凝胶在快速杀灭细菌的同时,对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具有较低的毒性。有望应用在皮肤创面的抗感染及修复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聚合物 聚离子液体 “点击”反应 细胞毒性 水凝胶敷料
下载PDF
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11
作者 任方正 崔雅菁 +4 位作者 董璐 潘心雨 尹云山 王朝 胡水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9,40,共10页
细菌和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在手术室和病房等场所,采用抗菌纤维制作的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对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此外,在食品行业中,有25%的食品在储存中会因细菌污染而变质。因此,开发具有高效抗菌性能的... 细菌和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在手术室和病房等场所,采用抗菌纤维制作的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对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此外,在食品行业中,有25%的食品在储存中会因细菌污染而变质。因此,开发具有高效抗菌性能的材料成为目前材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静电纺丝技术生产的纳米纤维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控孔径和孔隙率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同时可以有效地负载大多数不同种类的抗菌物质,成为目前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按照不同抗菌剂负载的方式归纳了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3种主要制备技术及其在空气及水过滤领域、食品安全领域和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现状,为今后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基抗菌纤维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合物纤维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12
作者 薛浩 苏宪浩 +1 位作者 宋晓璐 刘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2-117,共6页
近几十年来,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公众健康和临床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抗菌肽(AMP)因其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广谱抗菌活性、较低的药物残留以及易于合成和修饰而成为替代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替代方案之一。大多数抗菌肽来源于动植物,由... 近几十年来,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公众健康和临床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抗菌肽(AMP)因其独特的抗菌作用机制、广谱抗菌活性、较低的药物残留以及易于合成和修饰而成为替代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替代方案之一。大多数抗菌肽来源于动植物,由于其结构中氨基酸组成与序列的不同,使其作用机制也略有不同。抗菌肽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如抗菌肽易被酶水解、细胞毒性大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菌肽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抗菌肽以上的缺陷,此外,该递送载体材料也有助于提高抗菌肽的疗效和生物稳定性、减少副作用以及获得有机靶向和药物控释的效果。主要对抗菌肽的递送载体材料(脂质体、抗菌肽-金属纳米粒子共轭物、模拟抗菌肽聚合物的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等)系统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递送系统 脂质体 肽-金属纳米粒子共轭物 模拟聚合物的纳米材料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下载PDF
含不同链长的羧酸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生物性能
13
作者 郑群 狄海萍 +1 位作者 周超 姜彦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1年第3期292-299,共8页
咪唑盐聚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较低的细胞毒性。传统咪唑盐聚离子液体以卤素作为阴离子,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潜在的毒性。本研究以1,4-丁二胺,乙二醛,甲醛,乙酸,丙酸,正丁酸,正戊酸,正己酸为原料,通过“醛-胺”缩聚“一锅法... 咪唑盐聚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较低的细胞毒性。传统咪唑盐聚离子液体以卤素作为阴离子,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潜在的毒性。本研究以1,4-丁二胺,乙二醛,甲醛,乙酸,丙酸,正丁酸,正戊酸,正己酸为原料,通过“醛-胺”缩聚“一锅法”反应将五种不同链长的羧酸接枝到烷基主链上,制备了聚丁基咪唑乙酸盐,聚丁基咪唑丙酸盐,聚丁基咪唑丁酸盐,聚丁基咪唑戊酸盐,聚丁基咪唑己酸盐五种咪唑盐聚离子液体。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化学表征,并且通过最小抑菌实验以及细胞毒性实验比较其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荷密度随着羧基链上的烷基长度的增加不断增大,聚离子液体的抗菌性能也随之提高,且对其生物相容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 缩聚反应 细胞毒性 纳米颗粒 生物相容性 抗菌聚合物
下载PDF
市场趋向
14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3期181-181,共1页
季铵盐类抗菌聚合物市场潜力巨大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灭菌法相比,抗菌材料既能杀死表面的病原性微生物,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抵御传染性疾病,又不会影响制品以外的空间及微生物环境,安全性能更好,且抗菌效果也更为长效、广谱、经济... 季铵盐类抗菌聚合物市场潜力巨大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灭菌法相比,抗菌材料既能杀死表面的病原性微生物,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抵御传染性疾病,又不会影响制品以外的空间及微生物环境,安全性能更好,且抗菌效果也更为长效、广谱、经济、方便。因此,抗菌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季铵盐类聚合物是高分子抗菌剂的典型代表,能有效抗菌、安全无毒,对抵御SARS病毒、H1N1、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各种有害微生物的侵害,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季铵盐聚合物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应用于纤维素、PP、PE、PS等多种材料中,在需要无菌或抗菌要求的食品包装、纺织品、伤口敷料、导尿管等许多消费领域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聚合物 微生物环境 柠檬酸 三丁酯市场
下载PDF
细菌外膜囊泡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杰然 丁莹莹 +3 位作者 袁颖慧 刘洋洋 诸杜明 冒海蕾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3194-3204,共12页
脓毒症是以全身性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革兰氏阴性菌在一定机制作用下,通过细菌外膜膨出、释放的球形囊泡(10-300 nm),其介导细... 脓毒症是以全身性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革兰氏阴性菌在一定机制作用下,通过细菌外膜膨出、释放的球形囊泡(10-300 nm),其介导细菌-细菌及细菌-宿主相互作用,并提升细菌的生存及致病能力.在脓毒症发生过程中,OMVs作用于多种宿主细胞(如上皮细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等),诱导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失控及炎症-凝血正反馈环路,最终导致过激的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障碍.本文简要介绍OMVs的结构组分、分泌机制及生物学功能,重点讨论了OMVs在脓毒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应对策略(例如利用阳离子抗菌聚合物吸附清除OMVs),旨在为脓毒症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外膜囊泡 脂多糖 革兰氏阴性 阳离子抗菌聚合物
原文传递
M13 Bacteriophage-Polymer Nanoassemblies as Drug Delivery Vehicles 被引量:5
16
作者 Nisaraporn Suthiwangcharoen Tao Li +3 位作者 Kai Li Preston Thompson Shaojin You Qian W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83-493,共11页
Poly(caprolactone-b-2-vinylpyridine) (PCL-P2VP) coated with folate-conjugated M13 (FA-M13) provides a nanosized delivery system which is capable of encapsulating hydrophobic antitumor drugs such as doxorubicin ... Poly(caprolactone-b-2-vinylpyridine) (PCL-P2VP) coated with folate-conjugated M13 (FA-M13) provides a nanosized delivery system which is capable of encapsulating hydrophobic antitumor drugs such as doxorubicin (DOX). The DOXqoaded FA-M13-PCL-P2VP assemblies had an average diameter of approximately 200 nm and their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The particles were stable at physiological pH but could be degraded at a lower pH. The release of DOX from the nanoassemblies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was shown to b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observed at physiological pH. In addition, the DOX-loaded FA-M13-PCL-P2VP particles showed a distinctly greater cellular uptake and cytotoxicity against folate-receptor-positive cancer cells than folate-receptor-negative cells, indicating that the receptor facilitates folate uptake via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Furthermore, the DOX-loaded particles also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tumor uptake and selectivity compared to free DOX. This study therefore offers a new way to fabricate nanosized drug delivery veh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ophage M13 NANOASSEMBLIES DOXORUBICIN drug delivery POLYMER
原文传递
Biodegradable cationic e-poly-L-lysine-conjugate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as a new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agent
17
作者 赵瑞芳 王海 +3 位作者 季天骄 Greg Anderson 聂广军 赵宇亮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16-226,I0002,共12页
Biocompatible and biodegradable ε-poly-L- lysine (EPL)/poly (ε-caprolactone) (PCL) copolymer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amphiphilic EPL-PCL copolymer could easily self-assembled into monodispersed nanop... Biocompatible and biodegradable ε-poly-L- lysine (EPL)/poly (ε-caprolactone) (PCL) copolymer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amphiphilic EPL-PCL copolymer could easily self-assembled into monodispersed nanoparticles (NPs), which showed a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 subtilis. Interestingly, the antibacterial efficacy of the novel NPs is more potent than the cationic peptide EPL.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biodegradable cationic NPs, various possible antibacterial pathways have been validated. The NPs have been found that they can disrupt bacterial walls/ membranes and induce the increasing i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s. More importantly, the self-assembled NPs induced the changes in bacterial osmotic pressure, resulting in cell invagination to form holes and cause the leakage of cytoplasm.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PL-PCL NPs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to be a promising antimicrobial agent to treat infectious diseases as surfactants and emulsifiers to enhance drug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L-PCL copolymers Biodegradable cationic nanoparticles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Disruption of bacterial walls/membranes Cell invagin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