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血管内皮细胞因子与抗炎药物治疗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楠 何敬 王淑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比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炎药物治疗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6例RVO-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抗VEGF组63例、抗... 目的 比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炎药物治疗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6例RVO-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抗VEGF组63例、抗炎组63例。抗炎组采用地塞米松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抗VEGF组患者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2组术后均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滴眼,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2组中不同类型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术后3个月的眼压、CMT、BCVA,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及术后3个月,2组眼压、CMT、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CMT、BCVA低于术前,眼压高于术前(P<0.05)。抗VEGF组中CME患者术后3个月BCVA水平低于SRD、DRT患者(P<0.01)。抗炎组中SRD患者术后3个月BCVA低于DRT、CME患者(P<0.05)。抗VEGF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9%,与抗炎组的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采用抗炎、抗VEGF药物治疗RVO-ME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短期疗效,但针对SRD患者建议首选抗炎治疗,CMT患者建议首选抗VEGF治疗,DRT患者两种方法均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抗血管内皮细胞因子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舒(综述) 徐晓芳(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2-966,共5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AMD的患病率也在升高,其中湿性AMD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为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分泌为其主要机制,最终可致视力减退或盲,是90%以上AMD患者视力...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AMD的患病率也在升高,其中湿性AMD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为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分泌为其主要机制,最终可致视力减退或盲,是90%以上AMD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针对新生血管生成的靶向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盲率,是湿性AMD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仍存在部分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长期治疗后视力不能维持,频繁注射也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和经济负担。为了进一步改善湿性AMD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多种新的治疗方式已经或即将迈入临床,包括通过相同或不同靶点联合治疗以增进疗效、改变或简化用药方式、抑制VEGF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等。本文就治疗湿性AMD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 靶向治疗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激光与抗VEGF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凤 刘雪莲 白宁艳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26-429,共4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潜在致盲性疾病,血管闭塞和血管增殖是此病两大病理特征。在相对低氧的子宫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HIF-1)、胰岛素生长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潜在致盲性疾病,血管闭塞和血管增殖是此病两大病理特征。在相对低氧的子宫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HIF-1)、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共同作用形成胎儿视网膜生理性血管,但早产儿出生后暴露于大气环境中,消除了原本的生理性低氧环境,高氧抑制VEGF、HIF-1、IGF-1、EPO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导致血管闭塞,进而发生视网膜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病理性高度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行抗VEGF治疗后黄斑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严立 阎静 赵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6-389,共4页
目的:分析病理性高度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单独治疗与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单独治疗后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寻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高效治疗方... 目的:分析病理性高度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单独治疗与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单独治疗后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寻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高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11-1/2015-06-30于我院治疗的43例45眼病理性高度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进行疗效比较,采用抗VEGF单独治疗的20例22眼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PDT治疗的23例23眼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后6mo两组患者患眼视力状况,并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比较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强反射区域变化和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CNV渗漏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NV突破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EP)的宽度、高度、离中心凹的距离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提高两行及以上眼数比例为82%,显著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ICGA检查观察组CNV停止渗漏眼数比例为86%,渗漏减少14%,与对照组(74%,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与对照组(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NV突破RPE的宽度、高度、离中心凹的距离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DT治疗,抗VEGF单独治疗能显著提升病理性高度近视并发CNV患者的视力,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NV停止渗漏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高度近视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光动力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抗VEGF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瞳 陈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8-1332,共5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于早产儿的一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眼病,是发展中及发达国家儿童致盲的主要因素。ROP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但凝固治疗可导致视网膜永久性破坏,存在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于早产儿的一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眼病,是发展中及发达国家儿童致盲的主要因素。ROP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但凝固治疗可导致视网膜永久性破坏,存在发生视野缺损、高度近视等并发症风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ROP后视网膜功能的发育比凝固治疗更趋向正常,再加上操作简便、耗时短等优点,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逐渐成为ROP的重要治疗方式;在Ⅰ区ROP、Ⅱ区后部ROP和急进型ROP治疗中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是抗VEGF药物治疗ROP所致的严重系统并发症、最低有效剂量及后期复发情况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对ROP抗VEGF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彭琴 王俊勇 刘秋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94-1897,共4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儿的一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眼病,是一种严重的儿童致盲性眼病。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ROP的经典方法,然而激光治疗是破坏性的,尤其是在ROPⅠ区病变的情况下,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并...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儿的一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眼病,是一种严重的儿童致盲性眼病。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ROP的经典方法,然而激光治疗是破坏性的,尤其是在ROPⅠ区病变的情况下,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RO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ROP,并且为视网膜继续发育争取了机会。本文就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的治疗指征、药物筛选、注射部位、给药剂量、疗效观察以及并发症对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成本-效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长生 戴虹 +4 位作者 陈斌斌 王芳旭 赵蒙蒙 王欣 韩荣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年第5期12-17,21,共7页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治疗方案在中国医疗成本环境下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经济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医保支付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从支付者角度出发,建立马尔...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治疗方案在中国医疗成本环境下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经济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医保支付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从支付者角度出发,建立马尔科夫模型模拟nAMD患者疾病进展,模型状态包括无视力损伤、轻度视力损伤、中度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失、失明和死亡。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健康效用值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以及导致的负效用值来源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成本数据来源于采集nAMD患者治疗费用及明细数据分析结果。模型循环终止条件是95%入组患者进入死亡状态,成本和产出贴现率为5%。结果患者平均入组年龄65岁,入组状态构成轻度视力损伤占68.6%、中度视力损伤占16.91%、严重视力损失占15.03%。在为期终生的治疗中,阿柏西普3+T&E(阿柏西普2 mg,初始3个月每月1针,之后治疗间隔可根据治疗效果延长至2~4个月注射一次,即治疗和延长给药方案,3+Treat-and-Extend)方案治疗成本为101127元,获得6.162 QALYs和9.265个失明年(处于失明的年数)。雷珠单抗3+Q12W(雷珠单抗0.5 mg,初始3个月每月1针,之后每12周注射一次)方案治疗成本为103406元,获得6.156 QALYs和9.573个失明年。阿柏西普3+Q8W(阿柏西普2 mg,初始3个月每月1针,之后每8周注射一次)方案治疗成本为109102元,获得6.162 QALYs和9.265个失明年。雷珠单抗3+PRN(雷珠单抗0.5 mg,初始3个月连续每月给药1次,之后按需给药)方案治疗成本为114999元,获得6.156 QALYs和9.573个失明年。雷珠单抗Q4W(雷珠单抗0.5 mg,每4周注射一次)方案治疗成本为136150元,获得6.162 QALYs和9.306个失明年。与雷珠单抗3+Q12W方案和雷珠单抗3+PRN方案比较,阿柏西普3+T&E方案成本较低,获得QALYs更高,占绝对优势。与阿柏西普3+Q8W方案和雷珠单抗Q4W方案比较,阿柏西普3+T&E方案成本较低,获得QALYs更高,更具有成本-效用。敏感性分析显示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与其他方案相比,阿柏西普3+T&E总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或一致,更具有成本-效果,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优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成本-效用分析
原文传递
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昕涛 姚定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1-14,共4页
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能够安全、有效地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增殖,防止病情的持续恶化和进展。本研究探讨了单克隆抗体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优势,结合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能够安全、有效地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增殖,防止病情的持续恶化和进展。本研究探讨了单克隆抗体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优势,结合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转移
下载PDF
贝伐单抗作为抗VEGFR通路的药物应用于肺癌临床治疗价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韩雪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6期92-92,95,共2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Bvz)作为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路的药物应用于肺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Bvz)作为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路的药物应用于肺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药物化疗,观察组采用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铂类药物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DCR)]。结果:观察组ORR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R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贝伐单抗作为抗VEGFR通路的药物应用于肺癌可提高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提升近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单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通路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肺癌患者治疗中以贝伐单抗作为患者抗VEGFR通路药物的治疗价值
10
作者 祝远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47-50,共4页
以肺癌患者为研究样本对象,视贝伐单抗作为患者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路药物,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2020.01-2020.12,选肺癌患者82例,按照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均分A(培美曲塞+顺铂药物放疗)、B(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药物化... 以肺癌患者为研究样本对象,视贝伐单抗作为患者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路药物,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2020.01-2020.12,选肺癌患者82例,按照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均分A(培美曲塞+顺铂药物放疗)、B(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药物化疗)组,各41例。对比两组效果并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DCR率(P>0.05),ORR率:B组>A组(P<0.05)。治疗后,血清CYFRA21-1、CA50水平降低,且B组<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以贝伐单抗作为患者抗VEGFR通路药物用于肺癌患者治疗中,疗效良好,近期疗效高,降低CYFRA21-1、CA50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贝伐单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近期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璐(综述) 陈长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1-644,共4页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常见的中老年急性视神经病变,以视盘水肿伴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目前NAION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全身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减轻视盘水肿、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近年来,玻璃体...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常见的中老年急性视神经病变,以视盘水肿伴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目前NAION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全身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减轻视盘水肿、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近年来,玻璃体腔药物注射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NAION治疗,其能使药物快速到达眼内靶组织,并维持较高浓度,增加疗效的同时不引起严重的全身并发症。本文主要对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曲安奈德、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NAIO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糖皮质激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康柏西普注射对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李媛 李淑珍 马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5期2783-2786,共4页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注射对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葡萄膜炎继发性黄斑水肿患者112例112眼,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61例61眼。常规组接受注射液...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注射对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葡萄膜炎继发性黄斑水肿患者112例112眼,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61例61眼。常规组接受注射液曲安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注射液康柏西普。治疗后对比两组总有效控制率、视力相关指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房水相关因子[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8%)高于常规组(85.24%)(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CMT较低、BCVA较高(P<0.05);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组间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SDF-1、VEGF比较,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8.20%)低于常规组(21.31%)(P<0.05)。结论注射康柏西普可提高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总有效率,改善视力,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注射液 葡萄膜炎 继发性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VEGF选择性剪切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泽武 秦君芳 倪虹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6,共3页
血管生成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生理学过程,它可以促进机体中的血液供应量增加。它是当前癌症治疗的重要的靶向位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对血管生成起重要调控作用的一类效应因子,对它的靶向控制可以治疗癌症等疾病。它包括... 血管生成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生理学过程,它可以促进机体中的血液供应量增加。它是当前癌症治疗的重要的靶向位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对血管生成起重要调控作用的一类效应因子,对它的靶向控制可以治疗癌症等疾病。它包括2种相拮抗作用的亚类,促血管生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xxx)和抗血管生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xxxb)。它们的成员和临床效果正逐渐被人们研究证实,本综述论述了VEGF的2类相反功能的亚类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选择性剪切的调控通路和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 癌症治疗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皇甫镜如(综述) 严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PCME)作为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术后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炎症反应是黄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是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患病风险与术前糖尿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CME典型临床症状... 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PCME)作为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术后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炎症反应是黄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是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患病风险与术前糖尿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CME典型临床症状为术后突然的视力减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呈特征性花瓣状点彩,晚期可见视盘点状染色,黄斑囊样水肿(CME)最早出现在内核层(INL)中,并逐渐向外丛状层(OPL)发展,最后液体积聚于视网膜下腔。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PCME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鉴别诊断已有新的进展。临床上普遍将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也受到关注。针对特殊类型PCME需个体化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 糖尿病黄斑水肿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飞秒激光辅助
下载PDF
抗VEGF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华欣 王涛 王华 《国际眼科纵览》 2014年第6期425-428,共4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继发于眼底缺血性疾病的一类难治性青光眼.既往抗青光眼药物和手术治疗失败率较高.近几年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药物逐渐用于...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继发于眼底缺血性疾病的一类难治性青光眼.既往抗青光眼药物和手术治疗失败率较高.近几年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药物逐渐用于辅助小梁切除术、引流装置植入术、睫状体光凝/冷冻术、玻璃体切除术等综合治疗.其抗血管形成和抗成纤维细胞的特性可以有效改善视网膜缺血、迅速消除眼前段新生血管、防止术中术后前房出血和延长滤过泡寿命,明显提高了NVG手术的成功率,尤其是早期治疗的成功率.但抗VEGF在NVG治疗中的时机选择及安全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Combined inhibitors of angiogenesis and histone deacetylase:Efficacy in rat hepatoma 被引量:1
16
作者 Marion Ganslmayer Annette Zimmermann +1 位作者 Steffen Zopf Christoph Herold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1期3623-3629,共7页
AIM:To evaluate the antitumoral effect of combined inhibitors of angiogenesis and histone deacetylases in an experimental rat hepatoma model.METHODS:MH7777A hepatoma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liver of male Buffalo ... AIM:To evaluate the antitumoral effect of combined inhibitors of angiogenesis and histone deacetylases in an experimental rat hepatoma model.METHODS:MH7777A hepatoma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liver of male Buffalo rats.After 7 d treatment with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tagonist PTK787/ZK222584(PTK/ZK),the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MS-275,tamoxifen(TAM) and/or retinoic acid was initiated(n ≥ 8 animals/group).Natural tumor development was shown in untreated control groups(control 1 with n = 12,control 2 with n = 8).The control groups were initia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o demonstr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hepatoma model.For documentation of possible side effects,we documented any change in body weight,loss of fur and diarrhea.After 21 d treatment,the rats were euthanized.Main target parameters were tumor size and metastasis rate.Additionally,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and 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 assay were performed.RESULTS:The control groups developed large tumor nodules with extrahepatic tumor burden in the lung and abdominal organs(control 1:6.18 cm3 ± 4.14 cm3 and control 2:8.0 cm3 ± 4.44 cm3 28 d after tumor cell injection).The tumor volum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he control groups(P = 0.13).As single agents MS-275 and PTK/ZK reduced tumor volume by 58.6% ± 2.6% and 48.7% ± 3.2% vs control group 1,which was significant only for MS-275(P = 0.025).The combination of MS-275 and PTK/ZK induced a nearly complete and highly significant tumor shrinkage by 90.3% ± 1%(P = 0.005).Addition of TAM showed no further efficacy,while quadruple therapy with retinoic acid increased antitumoral efficacy(tumor reduction by 93 ± 1%) and side effects.PCNA positive cel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single agents,while dual therapy(MS-275 and PTK/ZK) and quadruple therapy reduced the PCNA-positive cell fraction significantly by 9.1 and 20.6% vs control 1(P < 0.05).The number of TUNEL-positive cells,markers for ongoing apoptosis,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the single agents(control 1:6.9%,PTK/ZK:11.4%,MS-275:12.2% with P < 0.05 vs control 1).The fraction of TUNEL-positive cells was upregulated highly significantly by dual therapy(18.4%) and quadruple therapy(24.8%,P < 0.01 vs control 1).For the proliferating(PCNA positive) and apoptotic cell fraction,quadruple therapy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dual therapy(P = 0.01).CONCLUSION:Combined PTK/ZK and MS-275 were highly effective in this hepatoma model.Quadruple therapy enhanced the effects microscopically,but not macroscopically.These result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K787 ZK222584 MS-275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趋势 被引量:21
17
作者 彭晓燕 张永鹏 《眼科》 CAS 2011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系全球范围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是控制其进展的基础;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随着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的出现和玻璃体腔途径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的探索,使得糖尿病视网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系全球范围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是控制其进展的基础;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仍是基本的治疗方法;随着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的出现和玻璃体腔途径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的探索,使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逐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但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严格评价。近30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多个重要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及高质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回答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矛盾和争议。本文在回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指出目前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困惑,并探讨未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激光光凝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