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1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胃癌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珍珍 《现代医院》 2015年第5期13-15,共3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晚期胃癌因治疗手段有限而预后较差。血管生成相关通路对胃癌侵袭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其中关键分子的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为抑制胃癌进展、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提供了新的可能。目前治...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晚期胃癌因治疗手段有限而预后较差。血管生成相关通路对胃癌侵袭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其中关键分子的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为抑制胃癌进展、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提供了新的可能。目前治疗晚期胃癌的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VEGF捕获物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几类。虽然贝伐珠单抗以及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胃癌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而Ramucirumab相关临床试验的成功已为晚期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带来了希望。未来可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传统化疗或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更为细致的亚组研究、探索预测疗效标志物来进一步推动晚期胃癌抗血管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血管生成 分子靶向
下载PDF
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2
作者 何学军 张晶 +2 位作者 张志胜 包赟 崔林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收治的年龄不低于60岁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收治的年龄不低于60岁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标准化学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抗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贝伐珠单抗,两组患者均治疗9周。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为3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5);疾病控制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变化均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升高更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KPS评分变化等级为增加的占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移植、肝肾功能损伤、血液毒性及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均相当(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健康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贝伐珠单 血管生成药物 免疫治疗 老年 晚期肿瘤
下载PDF
骨与软组织肉瘤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3
作者 周莹玲 张子豪 +2 位作者 王晓露 刘宝瑞 李茹恬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当前在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案中,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与化疗的联合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具有协同效应,可提高治疗效果,但联合治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往往比单独靶向治疗或单独化疗更为明显,特别是严重毒副作用的... 当前在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案中,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与化疗的联合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具有协同效应,可提高治疗效果,但联合治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往往比单独靶向治疗或单独化疗更为明显,特别是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不容忽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当熟悉联合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事件,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综述总结了晚期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在联合治疗中出现的常见不良事件,综合分析临床已发表的数据,对比靶向单药治疗与联合化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联合治疗常见不良事件的认识,更好地把握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软组织肉瘤 血管生成治疗 不良反应 化学治疗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鹰 李苏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476-480,共5页
关键词 肿瘤 血管生成 向治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联合抗血管生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联合抗血管生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与化疗(靶-免-化)方案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实验研究表明,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各种决定因素中,肿瘤微环境(TME)影响ICIs疗效至关重要。导致免疫抑制性TME生物学机制是多因素且十分复... 联合抗血管生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与化疗(靶-免-化)方案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实验研究表明,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各种决定因素中,肿瘤微环境(TME)影响ICIs疗效至关重要。导致免疫抑制性TME生物学机制是多因素且十分复杂,但其中较明确和重要的机制之一是肿瘤异常新血管生成的影响。使用小剂量靶向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抗VEGF/VEGFR单抗等)有望促使肿瘤血管正常化,逆转免疫抑制性TME为免疫支持性TME,以更好地发挥ICI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互补与增效抗肿瘤作用。对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病人开展积极的围术期综合治疗,已成为胃癌外科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临床上联合抗血管生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靶-免-化)方案应用在LAGC围术期治疗上,初步疗效[病理完全缓解(pCR)、主要病理缓解(MPR)、肿瘤退缩分级(TRG)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等]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复习有关临床研究结果,作汇总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治疗 血管生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化疗
下载PDF
CCNE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及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付静静 龚姗 +3 位作者 冯悦 金海红 李苗 朱东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2860-2865,2870,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前)CCNE1表达水平,根据组织...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前)CCNE1表达水平,根据组织学评分分为CCNE1高表达组和CCNE1低表达组,观察两组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同时随访2年,观察卵巢癌患者预后情况(以出现死亡为预后不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卵巢癌患者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的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CCNE1高表达组的ORR为65.63%,明显高于CCNE1低表达组的49.30%(P<0.05)。治疗反应患者肿瘤最大径、CA125水平低于无反应患者(P<0.05),CCNE1高表达比例高于无反应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NE1高表达是卵巢癌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无反应的保护因素(P<0.05),CA125水平升高、肿瘤最大径增大均是卵巢癌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2年,6例失访(CCNE1高表达组2例,CCNE1低表达组4例),最终纳入200例,其中92例预后良好,108例预后不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CNE1高表达组的生存率低于CCNE1低表达组(Log-rankχ^(2)=7.554,P=0.006)。预后良好组肿瘤最大径、手术残余病灶最大径均小于预后不佳组(P<0.05),CCNE1高表达比例低于预后不佳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残余病灶最大径增大、CCNE1高表达、肿瘤最大径增大均是卵巢癌患者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CCNE1表达水平是卵巢癌患者术后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E1 卵巢癌 血管生成治疗 治疗反应性 预后
下载PDF
分子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心脏和血管风险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崇祥 鲁星妤 +5 位作者 董慧静 陈颖 芦瑞霞 姚婷婷 张静怡 崔慧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22-1327,共6页
分子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使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中受益,多种抗血管生成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肺癌治疗方式之一。然而,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相关的潜在心脏和血管不良反应可能会严... 分子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使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中受益,多种抗血管生成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肺癌治疗方式之一。然而,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相关的潜在心脏和血管不良反应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治疗药物减量甚至停药,并因此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高血压(hypertension,HTN)、左心室功能减低、血栓栓塞和出血是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最常见的心脏和血管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心脏、血管基线状况和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评估相当重要,可用于确认风险等级,帮助制定相关风险预防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 血管生成药物 心脏风险 血管风险 晚期肺癌 临床管理
下载PDF
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苏丹 张婷婷 +2 位作者 王李杰 李娟 白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9期14-15,18,共3页
自从1971年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有关的假说之后,对于血管形成的研究就一直是肿瘤学的热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恶性肿瘤的治疗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本文集中总结了最近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和发展现状。
关键词 胃癌 向治疗 血管生成药物 VEGF抑制剂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疗效、短期生存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邬仁华 卿毅 +4 位作者 李林 白娟 李玲 朱海波 伍建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2-887,共6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短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短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7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联合组(n=34),对照组予以化疗+PD-1抑制剂治疗,联合组予以化疗+PD-1抑制剂+贝伐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9.41%和7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和54.55%(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KPS评分增加稳定率为73.5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5.45%(P<0.05);联合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及周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73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可明显提高近期治疗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血管生成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生存预后
下载PDF
中药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宝生 周秀丽 +3 位作者 朱彦 刘丽红 于泽胜 王振华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一半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即为进展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较短。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其临床疗效已获得临床认可,但仍存在耐药性及毒副作用不可耐受的局限...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一半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即为进展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较短。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其临床疗效已获得临床认可,但仍存在耐药性及毒副作用不可耐受的局限性,而中药辨证论治及减毒增效的优点,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通过检索2010年1月—2023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不同中药联合各类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NSCLC的相关研究,试从不同角度探讨治疗NSCLC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 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抗肝癌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明群 王长振 +1 位作者 吴可 刘明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9-473,共5页
肝细胞癌属于多血管实体瘤,其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肝癌血管生成是一个涉及多种调节因子的复杂过程,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的平衡所控制。近年来发现肝癌还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因此,通过阻断血管生成促进因... 肝细胞癌属于多血管实体瘤,其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肝癌血管生成是一个涉及多种调节因子的复杂过程,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的平衡所控制。近年来发现肝癌还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因此,通过阻断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的作用、增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活性,或通过抑制和干扰VM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已有10余种分子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单抗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等。本文对肝癌血管生成分子机制和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血管生成 分子靶向药物
下载PDF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光 梅炯 蔡宣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 肿瘤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基因治疗 肿瘤细胞 高表达 代谢产物 自分泌
下载PDF
以VEGF及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芳琳 陈正堂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63-365,共3页
VEGF和VEGFR因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抗肿瘤生物治疗的又一个重要靶点。通过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物,可溶性受体及导向治疗,或使VEGF和VEGFR表达减少,或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或耗竭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达到抑制... VEGF和VEGFR因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抗肿瘤生物治疗的又一个重要靶点。通过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物,可溶性受体及导向治疗,或使VEGF和VEGFR表达减少,或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或耗竭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达到抑制血管新生,切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VEGFR 肿瘤血管生成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青 沈艳琳 王玲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222-1222,共1页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成为治疗肿瘤患者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积极改善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所引发的高血压也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成为治疗肿瘤患者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积极改善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所引发的高血压也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血管生成过程中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治疗靶点,多种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为靶点的治疗药物可广泛应用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肿瘤患者的常见副作用是高血压,引起高血压发生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与内皮功能紊乱和微血管网稀疏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综述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引起高血压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靶向药物 肿瘤 高血压 机制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秋一 蒋海萍 徐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123.3万,居第3位;死亡病例60.8万,居第4位。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每年新发病例22.1万,死亡病例11万,均居第5位。结直肠癌内科治疗发展迅速,5.Fu持... 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123.3万,居第3位;死亡病例60.8万,居第4位。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每年新发病例22.1万,死亡病例11万,均居第5位。结直肠癌内科治疗发展迅速,5.Fu持续静脉输注联合亚叶酸钙(5-FU/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药物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治疗应用 血管生成抑制剂 治疗应用 新生血管 病理性 药物疗法 肿瘤药 肿瘤 治疗 基因打 综述
下载PDF
血流灌注CT在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保东 王向玲 +1 位作者 王健 郝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流灌注CT在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治疗前和28天后接受了CT血流灌注显像,评估有效率(RR)和无进展时间(PFS),同时比较肺癌原... 目的探讨血流灌注CT在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治疗前和28天后接受了CT血流灌注显像,评估有效率(RR)和无进展时间(PFS),同时比较肺癌原发病灶血流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的动态变化。结果4例IV期肺腺癌患者,三线接受了阿帕替尼治疗,500 mg,每日一次,2例疗效评价进展(PD),PFS分别为36天和29天;2例疗效评价稳定(SD),PFS分别为175天和345天。所有患者治疗后BF均较基线下降(配对t检验,P=0.088),基线时的BF与PFS显著负相关(Pearson r=-0.9656,P=0.0344)。PD患者BF下降(91.40±2.38 ml/100 ml/min)较SD患者(16.90±6.92 ml/100 ml/min)更显著(t检验,P=0.0095),BF下降程度与PFS呈负相关趋势(Pearson r=-0.8140,P=0.1860)。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基线血流量及血流量的下降幅度与疗效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抗肺癌血管生成机制及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素菊 尤江莲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53-1955,共3页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药物研究进展 向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成治疗 肺癌 病理生理过程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新策略——组织因子靶向免疫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协飞 饶纬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一种以组织因子为靶向的免疫结合物(icon),可以选择性地结合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及某些肿瘤细胞异常表达的组织因子,并通过结合Fc受体和补体,启动机体免疫系统以攻击肿瘤血管或肿瘤细胞,与此同时,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因不表达组织因子子而免... 一种以组织因子为靶向的免疫结合物(icon),可以选择性地结合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及某些肿瘤细胞异常表达的组织因子,并通过结合Fc受体和补体,启动机体免疫系统以攻击肿瘤血管或肿瘤细胞,与此同时,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因不表达组织因子子而免受损害,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生成 免疫治疗 肿瘤血管 组织因子 免疫结合物
下载PDF
恶性胶质瘤靶向治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范例: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学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惠锦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636-1639,共4页
关键词 靶向 血管生成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