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紫杉醇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的影响
1
作者 钟敏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紫杉醇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恩度组及安维汀组,每组8只。对照组、恩度组及安维汀组大鼠分别于第1 d、3 d、5 d、7 d腹腔注射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紫杉醇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恩度组及安维汀组,每组8只。对照组、恩度组及安维汀组大鼠分别于第1 d、3 d、5 d、7 d腹腔注射2.0 mg/(kg·d)紫杉醇。恩度组大鼠于第1 d、3 d、5 d、7 d通过尾静脉注射10 mg/(kg·d)恩度,对照组、安维汀组大鼠于相同时间点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安维汀组大鼠于第1 d腹腔注射20 mg/(kg·d)安维汀,对照组、恩度组大鼠于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实验前1 d和第3 d、5 d、7 d、12 d、16 d、20 d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恩度组、安维汀组大鼠实验前后肢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恩度组、安维汀组大鼠第3 d、5 d、7 d、12 d、16 d、20 d后肢MWT显著降低(均P<0.05)。恩度组、安维汀组大鼠第5 d、16 d后肢MWT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最严重;恩度组、安维汀组坐骨神经损伤较对照组轻,其中恩度组更轻一些。恩度组、安维汀组大鼠VEGF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紫杉醇所致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程度影响不明显,但对坐骨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紫杉醇 神经病理性疼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昊川 介亚琼 韩新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分析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以期为该方案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2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口服抗血... 目的分析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以期为该方案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2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局部控制率、颈淋巴结控制率、总体生存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以评价联合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联合治疗方案,植入粒子7~45(23.52±9.29)颗,甲磺酸阿帕替尼服用剂量为250~500(373.44±121.14)mg·d^(-1)。随访时间为4~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50个月。患者原发病灶6个月、1 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42%、69.24%,颈淋巴结控制率及整体生存率可达93.75%及96.8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13%,所有不良事件均为短暂一过性,患者均可耐受。结论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在控制肿瘤局部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效果较好,可为完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局部控制率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及对癌胚抗原、肝肾功能、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丽 曹永峰 周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4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及对癌胚抗原、肝肾功能、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共计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及对癌胚抗原、肝肾功能、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共计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接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压情况、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血清肌酐(Scr)水平、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CYFRA21-1、CA125、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YFRA21-1、CA125、CEA水平,两组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ALT、Scr、GGT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ALT、Scr、GGT指标水平,两组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ALT、Scr、GGT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学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促使肿瘤标志物水平得以改善,且不会影响肝肾功能和增加不良反应,但是易提高患者血压水平,临床需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化疗 晚期肺癌 疗效 癌胚 肝肾功能 血压
下载PDF
转移性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夏秀娟 李粉婷 +2 位作者 刘佳 高欣欣 王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187-191,共5页
近年来,由于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的个体化治疗逐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可明... 近年来,由于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的个体化治疗逐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最主要的因子。贝伐单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尤其是贝伐单抗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贝伐单
原文传递
精准医疗背景下进展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峻岭(综述) 汪欣(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5-829,共5页
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差。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率极低,因此获益患者数量有限。胃癌的血管生成及其相关通路对胃... 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差。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率极低,因此获益患者数量有限。胃癌的血管生成及其相关通路对胃癌的转移、复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其关键分子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为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 inhibitor,TKI)、单克隆抗体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几类,尽管一些TKI的疗效尚不尽如人意,但阿帕替尼和雷莫芦单抗等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抗血管靶向治疗是改善晚期胃癌治疗新的希望。未来可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探索新的分子靶点,并联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以及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化疗 血管正常化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鹏晋 邹立群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587-1592,共6页
三阴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一个特殊的类型,具有特殊的分子表达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内分泌治疗和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无效且无明确治疗靶点,复发早、进展快、生存期短、早期易发生远处转移等特点。此类型乳腺癌对常规放射、化学治疗不敏感... 三阴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一个特殊的类型,具有特殊的分子表达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内分泌治疗和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无效且无明确治疗靶点,复发早、进展快、生存期短、早期易发生远处转移等特点。此类型乳腺癌对常规放射、化学治疗不敏感,导致其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对TNBC靶向治疗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人们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提高疗效。在实体瘤的恶性生长及转移中,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新生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成为热点。MRI技术是诊断乳腺癌的最准确的影像学方法,有助于肿瘤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治疗反应及预后评估,并能加深对其生物学行为的理解。现对TNBC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进展及MRI影像学疗效评价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血管生成分子向治疗 影像学评价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Antiangiogenic agent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7
作者 Shanshan Chen Shun L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5年第2期58-64,共7页
As a targeted therapy, antiangiogenic treat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udied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and has proven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Bevacizumab, a monoclonal anti... As a targeted therapy, antiangiogenic treat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udied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and has proven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Bevacizumab, a monoclonal antibody targeting angiogenesis, is the only antiangiogenic agent approved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non-squamous NSCLC.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targeting 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have also shown promise when combined with standard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However, unlike bevacizumab, not all other antiangiogenic agents show significant benefits whe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s for the failures of most other combinations, the combination schedule may be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has so far been overlooked in clinical trial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mbination of angiogenic agents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tiangiogenic agent CHEMOTHERAPY combination schedu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