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一体化防护服的抗荷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辉 耿喜臣 +5 位作者 金朝 颜桂定 王红 李立华 李宝辉 李毅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89,35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一体化防护服(IPS)的抗荷性能。方法:在离心机上首先测定10名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然后受试者穿IPS充气,测此时的松弛耐力,两者之差即为IPS的抗荷性能。结果:受试者穿IPS时的松弛耐力明显高于基础耐力(P<0.01),其...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一体化防护服(IPS)的抗荷性能。方法:在离心机上首先测定10名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然后受试者穿IPS充气,测此时的松弛耐力,两者之差即为IPS的抗荷性能。结果:受试者穿IPS时的松弛耐力明显高于基础耐力(P<0.01),其抗荷性能达到(2.38±0.38)G。结论:IPS的抗荷性能较好,可满足我国高性能战斗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荷服 抗调器 飞行员
下载PDF
新型抗荷系统抗荷性能的离心机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耿喜臣 陈立君 +5 位作者 颜桂定 金朝 李宝辉 王红 李毅峰 徐艳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方法以9名志愿者作为受试者,在离心机 +Gz增长率为3.0 G/s条件下完成5项试验。①分别测定KH-x抗荷服(KH-x)、DC-x高空代偿服 (DC-x)、FLH-x高空海上联合救生服(FLH-x)配KT-x抗调器的抗荷性能;②分别... 目的探讨新型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方法以9名志愿者作为受试者,在离心机 +Gz增长率为3.0 G/s条件下完成5项试验。①分别测定KH-x抗荷服(KH-x)、DC-x高空代偿服 (DC-x)、FLH-x高空海上联合救生服(FLH-x)配KT-x抗调器的抗荷性能;②分别测定受试者穿 KH-x、DC-x、FLH-x时抗荷正压呼吸的抗荷性能;③分别测定受试者穿KH-x、DG-x、FLH-x时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④分别测定受试者穿KH-x、DC-x、FLH-x时,进行抗荷正压呼吸并做PHP动作,在 +6.5 G;的持续耐受时间;⑤分别测定受试者穿KH-x、DC-x、FLH-x时,进行抗荷正压呼吸并做 PHP动作,在+9.0 G;的持续耐受时间。结果KH-x抗荷服、DC-x高空代偿服、FLH-x高空海上联合救生服与抗调器配套的抗荷性能分别达到2.11±0.44 G、2.25±0.40 G、2.11±0.55 G;抗荷正压呼吸(PBG)的抗荷性能分别达到2.13±0.58 G、2.04±0.09 G、2.10±0.14 G;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分别达到4.07±0.12 G、4.04±0.09 G、4.10±0.22 G;受试者采用本抗荷系统,并做PHP动作,均通过+6.5 Gz/45 s和+9.0 Gz/15 s。结论新型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明显提高,在作抗荷动作情况下可满足我国高性能战斗机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装置 重力服 加速度 正压呼吸 抗调器
原文传递
新研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耿喜臣 王红 +6 位作者 徐艳 金朝 李宝辉 颜桂定 初旭 陆霞 詹长录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研制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 方法  1在离心机 (+GZ增长率为1G/ s)上测定了 6名受试者的基础 +GZ耐力 ,分别采用 45 %、6 5 %和 90 %扩大覆盖面积抗荷服 (4 5 %ECGS、6 5 % ECGS、90 % ECGS)与 KT- 9抗调器配套时的 +G... 目的 探讨新研制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 方法  1在离心机 (+GZ增长率为1G/ s)上测定了 6名受试者的基础 +GZ耐力 ,分别采用 45 %、6 5 %和 90 %扩大覆盖面积抗荷服 (4 5 %ECGS、6 5 % ECGS、90 % ECGS)与 KT- 9抗调器配套时的 +GZ耐力 ,确定其抗荷性能 ;2在离心机(+GZ增长率为 3G/ s)上测定 10名飞行员穿 45 % ECGS配 KT- 9抗调器、并穿代偿背心进行抗荷正压呼吸及做抗荷动作时的 +GZ耐力。 结果  45 % ECGS、6 5 % ECGS和 90 % ECGS的抗荷性能分别为 2 .5 0、3.38和 3.6 3G;飞行员穿 45 % ECGS进行抗荷正压呼吸及做抗荷动作时的 +GZ耐力可达到9G/ 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装备 荷服 抗调器 加速度 航空航天医学
原文传递
Design of a moder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2
4
作者 Alexandros D.Kotzapetros Panayotis A.Paraskevas Athanasios S.Stasinaki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340-1349,共10页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ASP) exhibits highly nonlinear properties. Th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hat is robust against disturbance of inlet wastewater flow rate and has short process settling times i...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ASP) exhibits highly nonlinear properties. Th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hat is robust against disturbance of inlet wastewater flow rate and has short process settling times is a challenging matter.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is an I-P modi fied controlle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with state variable feedback and control canonical form simulation diagram for the process. A more stable response is achieved with this type of modern control. Settling times of 0.48 days are achieved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microorganisms,(reference value step increase of 50 mg·L-1) and 0.01 days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reference value step increase of 0.1 mg·L-1). Fluctuations of concentrations of oxygen and microorganisms after an inlet disturbance of5 × 103m3·d-1are small. Changes in the reference values of oxygen and microorganisms(increases by 10%, 20% and 30%) show satisfactory response of the system in all cases.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inlet wastewater flow rate disturbance(increases by 10%, 25%, 50% and 100%) are stabiliz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in short time. Maximum percent overshoot is also taken in consideration in all cases and the largest value is 25% which is acceptable.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I-P controller is better for 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process settling times compared to the same method using PI controller. This method can substitute optimal control systems in 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sludge Modern automatic control PID controllers Root locus Waste treatment
下载PDF
国内外抗荷装备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耿喜臣 詹长录 张立藩 《国际航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9-60,共2页
随着高性能战斗机的不断发展,高持续+Gz加速度的防护问题显得更加重要。为提高飞行员的抗过载能力,各国学者在抗荷装备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外的研究进展1.抗荷服囊式抗荷服出现在40年代初。
关键词 飞行服 荷装备 抗调器 荷服 正压呼吸
原文传递
新型一体化飞行员防护系统的离心机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立辉 耿喜臣 +5 位作者 金朝 颜桂定 王红 李立华 李宝辉 李毅峰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04-209,共6页
目的 通过人体离心机试验,对一种新型一体化飞行员防护系统的抗荷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 18名受试者进行一体化防护服(IPS)配抗调器、抗荷正压呼吸(PBG)以及全套系统抗荷性能试验,离心机增长率为3 0 G/s。并做抗+9 0 Gz 持续15 s试验,... 目的 通过人体离心机试验,对一种新型一体化飞行员防护系统的抗荷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 18名受试者进行一体化防护服(IPS)配抗调器、抗荷正压呼吸(PBG)以及全套系统抗荷性能试验,离心机增长率为3 0 G/s。并做抗+9 0 Gz 持续15 s试验,测定其抗荷性能。 结果 IPS配抗调器、抗荷正压呼吸、整套系统抗荷性能分别为2 38 G、2 05 G和4 13 G。进行抗+9 0 Gz 持续15 s试验的4名受试者均顺利通过,且疲劳程度较轻。 结论 新型一体化飞行员防护系统抗荷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荷服 抗调器 正压呼吸 飞行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