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进抗阻肌力训练对与工作相关的慢性颈痛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丁 林彩娜 +2 位作者 栗晓 马超 伍少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渐进抗阻肌力训练对与工作有关的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为指导颈痛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58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渐进抗阻训练组(A组)、固定阻力抗阻训练组(B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患者... 目的:观察渐进抗阻肌力训练对与工作有关的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为指导颈痛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58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渐进抗阻训练组(A组)、固定阻力抗阻训练组(B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患者均给予人体工效学指导,训练组给予弹力带颈部肌群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抗阻肌力训练,每个动作训练8—12次,每天训练1次,每周至少3次,持续6周。A组训练阻力渐进增加,分别为30%、50%、70%颈部最大等长收缩肌力(MIS),每两周进行1次阻力调整;B组训练阻力固定为入组时70%MIS;C组除外人体工效学指导,不加以其他治疗手段。在患者训练前,训练后2周、4周、6周和3月,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颈部MIS进行评估。结果:共49例患者完成训练和随访,其中,A组19例、B组13例和C组17例。三组患者治疗前VAS、NDI和MI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6周训练后,训练组患者VAS、NDI明显改善,MIS增加,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A组患者疼痛减轻出现较快,效果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阻肌力训练可有效缓解与工作有关的慢性颈痛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增加颈部肌群肌力;采用低强度开始、渐进式抗阻肌力训练可较快减轻疼痛,效果明显,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痛 渐进抗阻肌力训练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抗阻肌力训练与刮痧干预颈部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段玉丞 申广平 +3 位作者 李新建 张恩铭 白震民 王安利 《康复学报》 2015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的:比较抗阻肌力训练与刮痧治疗对颈部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与随访结果。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法筛选出30例颈部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抗阻训练组和刮痧组,每组15例,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关节活动度... 目的:比较抗阻肌力训练与刮痧治疗对颈部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与随访结果。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法筛选出30例颈部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抗阻训练组和刮痧组,每组15例,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关节活动度(ROM)为评价指标,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和干预后第3天随访评定。结果:干预后即刻与干预前比较,2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干预后第3天与干预前比较,抗阻组NDI明显降低(P<0.05),冠状面和水平面的ROM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VAS和NDI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ROM在矢状面和水平面上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2组间比较,除在干预后第3天的疼痛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肌力训练与刮痧治疗均可显著改善颈部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失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肌力训练 刮痧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关节活动度 干预频率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引导盆底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聪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74-275,共2页
目的:分析和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引导盆底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2月-2016年4月间门诊治疗的9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74例。A组利用盆底刺激仪给予生物反馈... 目的:分析和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引导盆底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2月-2016年4月间门诊治疗的9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74例。A组利用盆底刺激仪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组利用凯格尔盆底肌锻炼。对比盆底肌肌力变化、ICIQ-SF(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评估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盆底肌肌力与ICI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A组明显优于B组(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95.92%vs 83.67%,P<0.05)。结论: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过程中,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引导盆底抗阻肌力训练相比于单纯的盆地肌锻炼而言,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大幅改善女性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水平,缓解尿失禁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盆底抗阻肌力训练 性尿失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被引量:33
4
作者 雷秀娥 吴明富 戴英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9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及对血清松弛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的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及对血清松弛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的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测试法(Glazer)评分、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f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压力性尿失禁及漏尿发生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31,PISQ-31)评分及血清松弛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lazer评分、ICIQ-SF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Glazer评分高于对照组,而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3、12个月后仍有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漏尿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PISQ-31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PISQ-3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松弛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抗阻肌力训练 生物反馈电刺激 性尿失禁 血清松弛素
下载PDF
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与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洪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与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研究组实施Thera-Band抗阻肌... 目的探讨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与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研究组实施Thera-Band抗阻肌力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康复,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FMA,BBS,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步频、步速、步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与等速肌力训练,可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逐渐增强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 等速训练 脑卒中 下肢功能 步态
下载PDF
抗阻肌力训练结合吞咽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姚云海 吴华 沈军 《嘉兴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37-140,共4页
将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及吞咽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下颌、颈部肌群抗阻肌力训练.患者吞咽功能的评定采用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洼田饮水试验及表面肌电... 将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及吞咽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下颌、颈部肌群抗阻肌力训练.患者吞咽功能的评定采用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洼田饮水试验及表面肌电图.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定及表面肌电信号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抗阻肌力训练结合吞咽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饮水及摄食吞咽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肌力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治疗
下载PDF
血流阻断下低强度抗阻肌力训练对健康大学生肌肉体积的影响
7
作者 毛璐熙 熊国兰 +1 位作者 陈少贞 占星新 《新余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流阻断下低强度抗阻肌力训练对健康大学生肌肉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大学生二十四名随机抽签分成两组,采取干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第一组用宽100×70 mm的气囊,阻断压力100 mmhg阻断左手前臂近端进行肱二头肌抗阻训练... 目的:探讨血流阻断下低强度抗阻肌力训练对健康大学生肌肉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大学生二十四名随机抽签分成两组,采取干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第一组用宽100×70 mm的气囊,阻断压力100 mmhg阻断左手前臂近端进行肱二头肌抗阻训练,抗阻训练条件取20%1RM(一次最大用力,one repetition maximum,1RM)重复15次,每重复15次为1组,训练3组,每组间隔时长30s,连续训练4周,每周训练频次是3。第二组无血流阻断进行相同条件的肱二头肌抗阻训练。实验结果:1.两组实验结果显示肘上5 cm和肘下5 cm肌肉围度总增加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即血流阻断实验有统计学意义。2.第一组实验前后肘关节上5cm肌肉围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肘关节下5cm肌肉围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血流阻断下肱二头肌低强度抗阻收缩训练促进肌肉围度增大。结论:血流阻断下低强度抗阻训练能促进肌肉体积增大和肌肉力量增强,可以避免训练损伤和慢性疾病发生,是值得研究推广的肌肉训练或康复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 低强度 抗阻肌力训练 肉体积
下载PDF
盆底肌肉康复器联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江帆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康复器联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康复器联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比较两组盆底肌力、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功能性尿道长度(SFL)、腹压漏尿点压(ALPP)]水平和尿失禁生命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Ⅰ类及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MUP、MUCP、ALPP和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SFL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康复器联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应用于产后SUI患者中可提高盆底肌力,减少漏尿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提高其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尿失禁 盆底抗阻肌力训练 盆底肉康复器 阴道哑铃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吕亮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1期48-48,共1页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收治SU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盆底肌肌力评分和ICIQ-S...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收治SU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盆底肌肌力评分和ICIQ-SF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SUI疗效十分显著,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抗阻肌力训练
下载PDF
镜像疗法结合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步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琛 《大医生》 2019年第1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结合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步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南京邮政医院收治的7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结合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步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南京邮政医院收治的7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镜像疗法结合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步态及肢体功能。结果治疗后1、3个月时,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三维步态分析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可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步态与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Thera-Band抗阻肌力训练 脑出血 步态 肢体功能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渐进式抗阻肌力训练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邱 杨静怡 +2 位作者 戈岩蕾 姜俊良 杨霖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01-806,共6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kinesio tape,KT)联合渐进式抗阻肌力训练(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PRT)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KT的贴扎方向是否影响到治疗S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kinesio tape,KT)联合渐进式抗阻肌力训练(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PRT)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KT的贴扎方向是否影响到治疗S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SIS的患者90例,按照纳入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A贴扎方向采用从近端到远端沿肩袖肌群的走行进行贴扎,并联合肩关节PRT进行治疗;干预组B从远端向近端沿肩袖肌群的走行进行贴扎,并联合肩关节PRT进行治疗;对照组C仅做肩关节PRT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休息时、活动时和夜间的疼痛,测量肩关节关节活动度,及采用上肢功能评估量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and Hand,DASH)进行恢复情况评估。结果干预组A在治疗1周后,肩关节外展、内旋活动度和DASH评分较干预组B和对照组C有显著改善(P<0.05),在治疗2周后,夜间VAS评分、肩关节外展、内旋活动度和DASH评分较干预组B和对照组C有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A在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的活动时VAS评分、夜间VAS评分、关节活动度(除外旋)和DASH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B在治疗2周后的夜间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内旋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C在治疗2周后的活动时VAS评分、夜间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角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KT联合PRT治疗SIS较单独采用PRT更有效,且贴扎的方向性可影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效贴 渐进式抗阻肌力训练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上肢功能评估量表
原文传递
髋膝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训练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2
作者 李琳 林坚 +2 位作者 刘晓林 俞李羚 王丹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肌力训练方案:术侧下肢髋、膝、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和单纯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对老年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髋膝踝训练组(A组)和膝关节训练组(B组),...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肌力训练方案:术侧下肢髋、膝、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和单纯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对老年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髋膝踝训练组(A组)和膝关节训练组(B组),分别于研究开始(T0)、6周后(T1)、12周后(T2)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步态分析和坐站转换时间(sit-to-stand,STS)、改良步态效能评分(mGES),计算患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标准化步幅、步频、STS和mGES。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组内比较,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单足支撑时间明显延长,步幅、步频均明显增加(P<0.05);A组受试者STS时间明显缩短(P<0.05),mGES评分明显升高(P<0.05)。B组受试者STS时间仅在试验开始及结束时有差异(P<0.05),mGES变化不显著。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单足支撑时间、步幅、步频明显延长,但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12周的渐进抗阻训练,A组患者STS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mGES评分明显高于B组。结论:术侧下肢渐进抗阻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TKA患者步态。与单纯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训练相比,增加髋关节和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可使患者在特殊环境下和自我效能感方面受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抗阻肌力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 步态 坐站转换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针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KOA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翁萍璇 郑金利 陈锦波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12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肌力训练治疗,观...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下蹲困难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疗效好,减轻疼痛,能够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灸 渐进抗阻肌力训练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