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抗风树种枝条含水量对抽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海舰 年晓晨 +3 位作者 王冲冲 王磊 张明 刘桂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3期56-58,76,共4页
以构树、榆树、金钟花和锦带花4种抗风性良好的树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树种枝条在冬季休眠期含水量变化和临界含水量与其对失水的忍耐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季休眠期的构树、榆树、金钟花和锦带花4种树木,其枝条含水量先下降后上升... 以构树、榆树、金钟花和锦带花4种抗风性良好的树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树种枝条在冬季休眠期含水量变化和临界含水量与其对失水的忍耐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季休眠期的构树、榆树、金钟花和锦带花4种树木,其枝条含水量先下降后上升,2018-2019年在保定地区,构树、锦带花、榆树和金钟花休眠期枝条失水主要集中在1月30日至2月19日。4种枝条在冬季休眠期间,枝条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与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趋势呈极显著负相关(r=-0.809)。发生抽条临界含水量,榆树在40%~35%,锦带花在35%~30%,金钟花在30%~25%,构树在25%~20%;说明4种树种中,以构树的抗抽条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风树种 抽条 相对电导率 临界含水量
下载PDF
舟山市园林树木抗风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如红 刘分念 +2 位作者 龚洁莹 傅明 陈国忠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422-426,共5页
通过调查强台风和寒风害对舟山市区的园林树木的伤害情况,分析了主要绿化树种的抗风性能以及受损原因,发现抗风树种具有根系发达、喜水耐水、木质坚韧、树冠呈球形或云片状、丛状、叶片厚且有革质层保护等特点。这为提高城市园林树木抗... 通过调查强台风和寒风害对舟山市区的园林树木的伤害情况,分析了主要绿化树种的抗风性能以及受损原因,发现抗风树种具有根系发达、喜水耐水、木质坚韧、树冠呈球形或云片状、丛状、叶片厚且有革质层保护等特点。这为提高城市园林树木抗风性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风害调查 抗风树种的特点 提高抗风性措施
下载PDF
台风“山竹”对深圳城市绿地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田韫钰 周伟奇 +2 位作者 钱雨果 郑重 潘雪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80,共10页
台风是影响沿海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最主要、最频繁的自然干扰因子。2018年9月的台风"山竹"以强台风等级袭击深圳,陆地最大阵风达46.5 m/s(15级)。以深圳市区绿地(公园绿地、居民区绿地、行道树)中的乔木为研究对象,通过灾后实... 台风是影响沿海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最主要、最频繁的自然干扰因子。2018年9月的台风"山竹"以强台风等级袭击深圳,陆地最大阵风达46.5 m/s(15级)。以深圳市区绿地(公园绿地、居民区绿地、行道树)中的乔木为研究对象,通过灾后实地调研,采用相关统计方法以及生物量评估方法,探讨了台风"山竹"对深圳市区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圳市区调查树木受损比例高达21.4%,其中以轻度受损(枝干折断)为主;市区树冠生物量总量较台风之前下降了8.44%。(2)南部地区受损程度明显高于内陆,东南地区受损程度高于西北地区;福田区、龙岗区以及坪山新区受损情况最为严重,受损树木比例均超过30%。中东部树冠生物量损失程度高于西部地区。(3)公园绿地受损最为严重,居民区绿地的受损情况最轻。(4)行道树中黄金榕、腊肠树受损比例均超过50%,而棕榈科植物受损程度较轻。研究结果可为深圳市抗风树种的选择、不同类型绿地针对台风的减灾防灾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城市绿地 生物量损失 抗风树种 深圳
下载PDF
海岸防风固沙树种耐风吹阈值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瑞莲 强生斌 +1 位作者 逄金强 宋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138,共12页
利用便携式风洞,结合野外调查,对4个海岸防风树种(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柽柳Tamarix chinensis、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黑松Pinus thunbergii)幼株进行了短期(40 min)、间歇(风处理20 min,恢复24 h,重复3次)、持续(6 h)强净风(1... 利用便携式风洞,结合野外调查,对4个海岸防风树种(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柽柳Tamarix chinensis、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黑松Pinus thunbergii)幼株进行了短期(40 min)、间歇(风处理20 min,恢复24 h,重复3次)、持续(6 h)强净风(18 m·s-1)和风沙流吹袭(172.93 g·cm-1·min-1)处理,通过测定风吹袭中和风后秋冬季植株形态特征、茎杆弯曲和折损程度、叶片发黄和脱落比率及春季植株存活率确定了4个树种对强风沙流吹袭的耐受阈值。结果表明:(1)短期强净风和风沙流吹袭后,4个树种在春季均恢复生长,耐受力均很高。(2)间歇强净风和风沙流处理中,虽然4个树种部分叶片脱落、植株顶部受损、茎干弯曲,但均在第2年存活,对间歇强风沙流吹袭表现出较高耐受力。(3)持续强净风和风沙流吹袭下,4个树种的耐受力表现不同。风吹袭中57%~69%叶片脱落(紫穗槐和单叶蔓荆)、茎干倾斜、枝条折断严重、叶片穿损。在春季,柽柳100%恢复生长,黑松70%恢复生长,紫穗槐在强风沙流吹袭后死亡,单叶蔓荆在持续强净风和风沙流吹袭后死亡,耐受阈值柽柳>黑松>紫穗槐>单叶蔓荆。4个防风树种具有相似的根构型,即深根系、发达的侧根、具不定根(单叶蔓荆),具有的锚固作用可能是其抵抗强风吹袭的关键,而它们枝系构型差异可能是其耐受阈值不同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风优势树种 叶片特性 植株形态特征 适应对策 风沙流吹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