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麻风药的新用途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志莘 吴鹤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3,共3页
氨苯砜、氯苯酚唪和反应停是多年来用于治疗麻风病的重要药物。近10年来,对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氨苯砜和氯苯酚嗪均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反应停具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样作用,它们亦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据此,扩大... 氨苯砜、氯苯酚唪和反应停是多年来用于治疗麻风病的重要药物。近10年来,对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氨苯砜和氯苯酚嗪均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反应停具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样作用,它们亦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据此,扩大了这三种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实践证明,三种药物在麻风病以外的其它多种皮肤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苯砜 抗麻风药 皮肤病 氯苯酚嗪
下载PDF
抗麻风药过敏一例误诊为麻疹
2
作者 王玉龙 张红涛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1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抗麻风药 不良反应 误诊 麻疹
下载PDF
抗麻风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毕永江 黄万江 田来东 《地方病译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7,共4页
抗麻风新疗法的发展目标是开发利用停药后复发率低的短程化疗。根据肺结核短程化疗的经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应用2种以上的杀菌药物。而现今实施的联合化疗中只有利福平1种对麻风杆菌有高效杀菌活性。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一些药物进行了... 抗麻风新疗法的发展目标是开发利用停药后复发率低的短程化疗。根据肺结核短程化疗的经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应用2种以上的杀菌药物。而现今实施的联合化疗中只有利福平1种对麻风杆菌有高效杀菌活性。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一些药物进行了研究,现将有望应用于治疗麻风病的药物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麻风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抗麻风药物的研究
4
作者 Seydel J K 闫学礼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在德国批准一种新药必须有它对特定适应症有效(特效)的证据,例如可降血压、降血糖和抗菌等;还要有对它进行过广泛的毒理试验的证据。以证明病人对其有良好的耐受性,按要求用药没有毒性,即使出现副作用也是可逆的,停药后就消退,而在应用... 在德国批准一种新药必须有它对特定适应症有效(特效)的证据,例如可降血压、降血糖和抗菌等;还要有对它进行过广泛的毒理试验的证据。以证明病人对其有良好的耐受性,按要求用药没有毒性,即使出现副作用也是可逆的,停药后就消退,而在应用得当时都有效,能使已有的身体障碍痊愈或好转。必要的给药方法,即剂量、多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及首次和反复用药时的剂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麻风药 物动力学 毒理试验 降血压 鼠足 剂量关系 抑菌剂 间隔时间 抑制作用 物联用
下载PDF
试验中的抗麻风新药介绍
5
作者 景志春 陈家琨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自40年代用DDS以来,继氯苯吩嗪和利福平之后,抗麻风又有一些新药相继出现,正在试验中。一、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该药与萘啶酸为一类,先用于抗泌尿道感染,其抗菌机理是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其衍生物有Norfloxacin、Ano-xocin、cip... 自40年代用DDS以来,继氯苯吩嗪和利福平之后,抗麻风又有一些新药相继出现,正在试验中。一、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该药与萘啶酸为一类,先用于抗泌尿道感染,其抗菌机理是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其衍生物有Norfloxacin、Ano-xocin、ciprofloxacin、Pefloxacin(甲氟哌酸)和ofloxacin(氟嗪酸)等。据报ciprofloxacin杀菌力较Norflo-xacin和Cinoxacin高4~32倍,但耐药率也高,为10^(-7)~10^(-9);用于MDT优于其它抗生素。有人比较了norfloxacin、Ciprofloxacin对100多种分枝菌的杀菌力(不包括麻风菌),后者对结核和偶然分枝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较前者高4倍。1987年Guelpa等报道ciprofloxacin治疗艾滋病人的avium分枝菌感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抗麻风药
下载PDF
应用裸鼠实验观察氟嗪酸和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荷英 喻林冲 +1 位作者 施美琴 张伟云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7-19,共3页
用裸鼠模型进行了麻风实验化疗研究。用动力法投药,观察0.05%氟嗪酸和0.01%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活性,并同0.01%利福平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表明0.05氟嗪酸、0.01%二甲胺四环素与0.01%利福平有相似的抗麻风作用,而在停药早期以0.0... 用裸鼠模型进行了麻风实验化疗研究。用动力法投药,观察0.05%氟嗪酸和0.01%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活性,并同0.01%利福平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表明0.05氟嗪酸、0.01%二甲胺四环素与0.01%利福平有相似的抗麻风作用,而在停药早期以0.01%二甲胺四环素为最佳,值得进一步研究。用CFW系免疫正常小鼠的实验结果表明,以150mg/kg氟嗪酸每周5次灌饲有高度的杀菌活性,而用750mg/kg的低剂量仅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嗪酸 二甲胺四环素 抗麻风药
下载PDF
国产氟嗪酸在裸鼠体内的抗麻风菌活性
7
作者 沈建平 李文忠 +4 位作者 王荷英 叶干运 吴铁强 喻林冲 周武庆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2-214,共3页
在裸鼠双后足垫皮下各接种1×10^4条麻风菌,92天后各组分别给予0.05%的国产和进口氟嗪主0.01%的REP饲料,喂88天,结果0.05%的国产OFLO在停药早期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与0.01%的RFP相似,也... 在裸鼠双后足垫皮下各接种1×10^4条麻风菌,92天后各组分别给予0.05%的国产和进口氟嗪主0.01%的REP饲料,喂88天,结果0.05%的国产OFLO在停药早期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与0.01%的RFP相似,也与进口OFLO的抗菌效价相似,用0.1%的国产OFLO组,在整个实验中足垫内始终末检出麻风菌,表明该浓度的药物有强大的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模型 氟嗪酸 抗麻风药 麻风 理学
下载PDF
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指导(九) 抗麻风病药
8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7年第9期51-52,共2页
【药物类别】抗麻风病药【适应证】用于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各种类型麻风和疱疹样皮炎的治疗。麻风杆菌对砜类可产生耐药性,因而须采用联合疗法,以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减少复发和较快消除其传染性。
关键词 麻风 国家基本 指导 麻风分枝杆菌 疱疹样皮炎 物类别 麻风杆菌 联合疗法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被引量:9
9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i001-i006,共6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真菌
下载PDF
哪些抗菌药物易造成眼部不良反应?
10
作者 王虹 王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22-122,共1页
答:(1)抗结核和抗麻风病药:抗结核药乙胺丁醇和异烟肼可引起神经炎,尤以乙胺丁醇为多见。常规用法用量下,有0.8%的患者服用乙胺丁醇后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发生率与剂量大小、使用时间有关,长期大剂量使用易引起此不良反应。表现为... 答:(1)抗结核和抗麻风病药:抗结核药乙胺丁醇和异烟肼可引起神经炎,尤以乙胺丁醇为多见。常规用法用量下,有0.8%的患者服用乙胺丁醇后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发生率与剂量大小、使用时间有关,长期大剂量使用易引起此不良反应。表现为视敏度降低、辨色力受损、视野缩窄、出现暗点。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药,一般停药可恢复,也有的产生永久损害。治疗麻风病的一线药物氨苯砜可引起视物模糊视物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球后视神经炎 麻风 眼部 乙胺丁醇 结核 用法用量
下载PDF
麻风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干运 何达埙 《医学研究杂志》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叶干运教授任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顾问,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理事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国际麻风学会理事,亚洲皮肤科学会名誉理事,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部级成果奖7项、院校级成果奖6项。
关键词 麻风病人 抗麻风药 麻风防治 防治工作 研究进展 麻风杆菌 麻风患者 联合化疗 世界卫生组织 患病率
下载PDF
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抑菌的临界浓度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伟云 王荷英 +1 位作者 王红春 喻林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7,共3页
用鼠足垫实验将4例新发麻风病人菌液感染小鼠,采用管饲法给以3种不同剂量利福平(RMP),测定麻风菌对RMP的敏感性及RMP的最小有效剂量(MED)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4株麻风菌的MED均≤5mg/kg... 用鼠足垫实验将4例新发麻风病人菌液感染小鼠,采用管饲法给以3种不同剂量利福平(RMP),测定麻风菌对RMP的敏感性及RMP的最小有效剂量(MED)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4株麻风菌的MED均≤5mg/kg,其中3株为2.5mg/kg,对其中3株所感染的小鼠血清中RM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浓度有显著差异,RMP对不同菌株的MIC也有差异,分别为1.5μg/ml,0.8μg/ml,0.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剂量 麻风杆菌 抑菌浓度 抗麻风药
下载PDF
麻风动物模型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王荷英 李文忠 +2 位作者 叶干运 叶顺章 黄鸿生 《医学研究杂志》 1994年第10期20-21,共2页
虽然Hansen氏1873年发现了麻风杆菌,但是,迄今麻风杆菌仍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几乎所有有关麻风菌的深入研究都离不开麻风实验动物模型。我们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和裸鼠实验麻风模型,为麻风病原学以及麻风防治研究... 虽然Hansen氏1873年发现了麻风杆菌,但是,迄今麻风杆菌仍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几乎所有有关麻风菌的深入研究都离不开麻风实验动物模型。我们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和裸鼠实验麻风模型,为麻风病原学以及麻风防治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填补了国内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麻风防治 麻风杆菌 鼠足 应用研究 日光照射 生活力 酸菌 抗麻风药 氨苯砜
下载PDF
62例MB麻风MDT后细菌指数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学英 张永开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7X期38-39,39,共2页
麻风病采用联合化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避免耐药已被人们公认,其疗效远较其他任何一种抗麻风药物和疗法显著。我市于1987年3月开始使用WHO的MDT方案,治疗多菌型(MB)麻风。为了解MB麻风病人用MDT治疗后的细菌密度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探... 麻风病采用联合化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避免耐药已被人们公认,其疗效远较其他任何一种抗麻风药物和疗法显著。我市于1987年3月开始使用WHO的MDT方案,治疗多菌型(MB)麻风。为了解MB麻风病人用MDT治疗后的细菌密度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探讨化疗后监测和判定治愈情况,现将新发现的62例MB麻风病人完全采用MDT治疗,细菌密度指数(BI)变化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南平市1987-2006年新发现未经抗麻风药物治疗,初诊查菌为阳性的MB患者62例,确诊时年龄16-83岁,平均47.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患者 MB MDT 抗麻风药 细菌指数 细菌密度 多菌型 联合化疗 治愈情况 阴转率
下载PDF
从氨苯砜引起严重肝损害谈老药新用的用药监护 被引量:4
15
作者 申国庆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年第6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氨苯砜 肝损害 监护 抗麻风药 炎作用 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氨苯砜致急性药物性肝炎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氨苯砜 急性物性肝炎 病例 麻风
下载PDF
15例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二年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林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9-49,共1页
1988年15例多菌型病人用MDT,规则治疗24个月,其中男11例,女4例;新发未治者7例,复发8例;LL 9例,BL 3例,BB 3例;年龄36~62岁,平均45岁;病期1~60个月,平均20个月。复发者MDT前均未服过抗麻风药。
关键词 多菌型 联合化疗 规则治疗 抗麻风药 中男 结节性 神经损害
下载PDF
未治麻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中的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_S)
18
作者 宋翔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8-118,共1页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关于麻风菌影响患者基因组的报告。在体内和体外已进行的抗麻风药物疗效研究并不能排除麻风菌作为一种附加断裂剂的作用。为评价未治麻风患者的淋巴细胞培养中麻风菌对其染色体的影响,对各型麻风中SCEs和染色体畸变的...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关于麻风菌影响患者基因组的报告。在体内和体外已进行的抗麻风药物疗效研究并不能排除麻风菌作为一种附加断裂剂的作用。为评价未治麻风患者的淋巴细胞培养中麻风菌对其染色体的影响,对各型麻风中SCEs和染色体畸变的发生频率进行研究。少菌型和多菌型两组各10例。少菌型组女性4例,男性6例(12~55岁)多菌型组女性1例,男性9例(32~65岁)患者未经抗麻风治疗,无其它疾病。以10例年龄和性别配对的正常人作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患者 SCE_S 染色体畸变 多菌型 外周血淋巴细胞 断裂剂 抗麻风药 染色单体畸变 疗效研究 aberrant
下载PDF
麻风病人的γ-谷氨酰转肽酶
19
作者 周道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8-129,共2页
γ-谷氨酰转肽酶(GGTP)是肝酶,能催化L-谷氨酰基,使谷氨酰肽转变为其它肽、L-氨基酸和水。尽管此酶的活性无特异性。
关键词 麻风病人 谷氨酰基 麻风患者 慢性酒精中毒 特异性 肝功检查 肝脏疾病 抗麻风药 肝脏疾患 血清浓度
下载PDF
我们需要试验治疗底溃疡的药物吗
20
作者 Srinivasan H 刘文华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2-123,100,共3页
有的麻风工作者一再想试验出一种药并证明它在麻风足底溃疡愈合中的价值。有些报道甚至说这种药能预防或减少溃疡的复发,使人认为应当用此类“最新的”药物。看来要在接受这些药物之前先检查这些报道的合理性及这些试验是否有助于更好... 有的麻风工作者一再想试验出一种药并证明它在麻风足底溃疡愈合中的价值。有些报道甚至说这种药能预防或减少溃疡的复发,使人认为应当用此类“最新的”药物。看来要在接受这些药物之前先检查这些报道的合理性及这些试验是否有助于更好地处理溃疡。有报道说这类药能(1)使溃疡愈合;(2)使溃疡干净有助于愈合;(3)使愈合加快;(4)愈合后很少复发。且看这些报道究竟如何。(1)所谓“使溃疡愈合”,好像说足底溃疡一般不能愈合,只有用“愈合药”才能愈合。而事实上只要注意护理,溃疡就可愈合。麻风溃疡并无愈合障碍,不存在不愈合的理由。溃疡无法愈合总可找到原因,如深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足底溃疡 抗麻风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