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住院患者抗-HIV1/2筛查及确认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明 计玉仙 +6 位作者 肖改娥 黎波 马莹 李婷 唐海斌 舒放 姜小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0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某院近3年来住院患者抗-HIV1/2筛查和确认试验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住院患者进行抗-HIV1/2筛查(包括初筛和复检),阳性反应标本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确认试验。结果近3...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某院近3年来住院患者抗-HIV1/2筛查和确认试验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住院患者进行抗-HIV1/2筛查(包括初筛和复检),阳性反应标本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确认试验。结果近3年来某院住院患者抗-HIV1/2检出率及确证率虽然维持在0.97‰和0.73‰水平,却有逐年上升趋势,2009、2010、2011年抗-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5‰、0.81‰、0.96‰,筛查与确认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87.5%、60.0%,合计为75.0%。结论检验工作者应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提高警惕,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积极探索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查 抗-hiv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确认试验
下载PDF
入伍新兵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HIV1+2复检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斌 赖俊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对入伍的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检。方法对342名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联合检测(胶体金法),抗-HIV1+2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342名新兵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初检6例阳性,阳性率为1.75%,1周... 目的对入伍的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检。方法对342名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联合检测(胶体金法),抗-HIV1+2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342名新兵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初检6例阳性,阳性率为1.75%,1周后复查均阴性。结论加强对新兵毒品、HIV检测,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HIV1+2的检测列入到部队每年体检的常规检测项目中,有利于部队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复检 吗啡 甲基安非他明 抗-hiv1+2
下载PDF
16867例住院患者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和TP-Ab的结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贵平 谢香萍 刘石长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444-445,共2页
目的对住院患者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和梅毒抗体(TP-Ab)的结果分析及临床评价。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16867例进行感染性疾病HBsAg、抗-HCV、抗-HIV1/2和TPAb检测,其中抗-HIV1/2阳性标... 目的对住院患者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和梅毒抗体(TP-Ab)的结果分析及临床评价。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16867例进行感染性疾病HBsAg、抗-HCV、抗-HIV1/2和TPAb检测,其中抗-HIV1/2阳性标本送上级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HBsAg阳性、抗-HCV阳性、抗-HIV1/2阳性和TP-Ab阳性率分别为15.97%、0.06%、0.06%、1.45%。结论住院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检测是监测感染性疾病的感染率、减少感染性疾病漏诊和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对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HBSAG -HCV 抗-hiv1 2 TP-AB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抗-HIV1+2的评价
4
作者 史志旭 张彩霞 唐澄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1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抗-hiv1+2 血液质量 献血者 ELISA试剂盒 血站 假阴性 假阳性 保证 普遍 推荐
下载PDF
快速法检测抗-HIV(1+2)
5
作者 王美玲 王莉 张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9期4-4,7,共2页
目的 探讨硒标法作为HIV(1 +2 )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阳性的标本送确证试验室作确证试验前进行一步筛查的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取 2 0 0 0年以来本中心ELISA检测初筛阴性、阳性标本与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雅培DETERMINFHIV... 目的 探讨硒标法作为HIV(1 +2 )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阳性的标本送确证试验室作确证试验前进行一步筛查的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取 2 0 0 0年以来本中心ELISA检测初筛阴性、阳性标本与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雅培DETERMINFHIV1 / 2试剂盒 (硒标法 )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硒标法检测抗 -HIV(1 +2 )与HIV(1 +2 )抗体确证试验 (WB)法之间有着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硒标法可作为艾滋病抗体确证试验检测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硒标法 确证试验
下载PDF
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法检测抗-HIV(1+2)的比较
6
作者 雷永良 纪勇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1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hiv(1+2) 原夹心法 采供血机构 HIV感染率 HIV体检测 体外 间接法 公司 特异性 准确性
下载PDF
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法检测抗-HIV(1+2)的比较
7
作者 雷永良 纪勇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3期153-153,共1页
目的 :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筛选试剂 ,提高抗 - HIV( 1 + 2 )的检出率 ,减少由于抗 -HIV( 1 + 2 )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浪费。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和间接法试剂对卫生部 4NCU/ml抗- HIV质控血清和 1 680名无偿献血者血清进行抗 - HI... 目的 :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筛选试剂 ,提高抗 - HIV( 1 + 2 )的检出率 ,减少由于抗 -HIV( 1 + 2 )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浪费。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和间接法试剂对卫生部 4NCU/ml抗- HIV质控血清和 1 680名无偿献血者血清进行抗 - HIV( 1 + 2 )平行检测。结果 :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以上血清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间接法 ,P<0 .0 1。结论 :用双抗原夹心法试剂检测抗 - HIV( 1 +2 ) ,提高了 HIV的检出率 ,减少了由于抗 - HIV( 1 + 2 )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夹心法 间接法 检测 -hiv(1十2) 比较 无偿献血
下载PDF
胶体硒免疫层析法检测抗-HIV(1+2)抗体的评价
8
作者 胡继征 《现代实用医学》 2003年第7期417-419,共3页
目的 对检测抗 HIV抗体的胶体硒免疫层析法进行评价。 方法 用胶体硒免疫层析试剂检测HIV国家参考品、已经确证的临床阴、阳性标本 ,评价此法的灵敏度、特异性。 结果 快速胶体硒法试剂特异性较好 ,灵敏度尚可 ,可以满足快速筛查抗... 目的 对检测抗 HIV抗体的胶体硒免疫层析法进行评价。 方法 用胶体硒免疫层析试剂检测HIV国家参考品、已经确证的临床阴、阳性标本 ,评价此法的灵敏度、特异性。 结果 快速胶体硒法试剂特异性较好 ,灵敏度尚可 ,可以满足快速筛查抗 HIV的要求。 结论 此法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抗 HIV的筛查 ,鉴于其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尚不能替代酶标法的检测。同时 ,该法不适用于献血者献血前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硒免疫层析法 检测 -hiv(1+2) 评价
下载PDF
快速胶体硒法检测抗-HIV(1+2)抗体
9
作者 陆典瑞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快速胶体硒法 检测 -hiv(1+2) HIV病毒感染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初筛实验“灰区结果”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志旭 杨晋川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4-244,246,共2页
关键词 灰区结果 抗-hiv1 -hiv2型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结果与确认试验阳性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晓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3期188-189,共2页
目的分析近五年来本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抗-HIV初筛阳性结果与确认试验阳性结果的对比情况,探讨抗-HIV初筛酶联免疫试剂的假阳性结果及其假阳性献血员的科学回访。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间14513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1/2检... 目的分析近五年来本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抗-HIV初筛阳性结果与确认试验阳性结果的对比情况,探讨抗-HIV初筛酶联免疫试剂的假阳性结果及其假阳性献血员的科学回访。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间14513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1/2检测,初检复检都呈阳性或单试剂双孔复试都呈阳性者,送疾控中心确认,确认阳性者为阳性结果。结果确证抗-HIV1/2抗体阳性7例,感染率为0.0048%。结论在2008年至2013年间初筛检测的14513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的呈阳性反应的212份标本中,被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7份标本为阳性,205份为假阳性,假阳性率约是96.7%,与有关文献报道正常人群中抗-HIV1/2的ELISA法普查初筛结果中97%假阳性率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iv1/2 初筛阳性 确认试验阳性
下载PDF
血站检测抗-HIV两种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镇周 童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hiv(1+2) 原夹心法 检测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两种方法比较
13
作者 赵向东 张远鹏 戴瑞娣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hiv(1+2) 间接法 原夹心法 假阳性 ELISA
下载PDF
7813例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黛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725-1725,166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检查的结果,了解三亚地区随机人群和输血患者中输血前五项阳性所占比例,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HBsAg、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法;TP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初筛试验(T... 目的通过分析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检查的结果,了解三亚地区随机人群和输血患者中输血前五项阳性所占比例,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HBsAg、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法;TP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初筛试验(TRUST)法;ALT采用速率法。结果HBsAg阳性1317例,占16.86%;抗-HCV阳性98例,占1.25%;抗-HIV阳性3例后经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阳性者3例,占0.04%;RPR62例并经TPHA梅毒确证试验证实阳性,占0.79%;ALT升高(以大于35U/L判为异常标准)1277例,占16.34%。结论通过比较分析,三亚地区乙型肝炎携带者和梅毒螺旋体携带者高于其它地区,艾滋病毒、丙肝病毒携带者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HCV 抗-hiv1+2 TP—Ab ALT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0期97-98,共2页
目的:明确枣庄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及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对2006-2011年间145 13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1/2检测,初检复检都呈阳性或单试剂双孔复试都呈阳性者,送疾控中心确认。结果:确证抗-HIV1/2抗... 目的:明确枣庄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及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对2006-2011年间145 13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1/2检测,初检复检都呈阳性或单试剂双孔复试都呈阳性者,送疾控中心确认。结果:确证抗-HIV1/2抗体阳性7例,感染率为0.0048%,2008年开始在献血员中有感染个体被确认。结论:本地目前虽无输血传播HIV病例,但是HIV传播风险越来越大,需选择低危健康无偿献血者,提高血液检测水平,阻止HIV经输血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感染者 抗-hiv1 2 检测分析
下载PDF
手术前及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7100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彩玲 古旭东 周菊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21-421,428,共2页
输血并不是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唯一的传播途经,性接触、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静注毒品以及医源性感染,均可造成此类疾病的感染。所以在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 输血并不是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唯一的传播途经,性接触、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静注毒品以及医源性感染,均可造成此类疾病的感染。所以在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输血 手术前及输血前 HBSAG -HCV -hiv(1/2型) -TP
下载PDF
7862名受血者输血前5项血清学标志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伟 楚中华 +2 位作者 马现君 李丽珍 孔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受血者/血清学检测 输血 -HCV HBsAg HAV-IGM 梅毒 抗-hiv1+2
下载PDF
2560例输血前、术前、产前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惠霞 杜忠斌 刘俊红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3期535-536,共2页
目的:分析输血前、术前、产前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同时还可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方法:对本院2012年1~6月输血前、术前、产前2560例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 目的:分析输血前、术前、产前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同时还可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方法:对本院2012年1~6月输血前、术前、产前2560例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抗-TP、抗-HIV1/2、HBSAg、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阳性患者210例,阳性率为8.20%;其中以HBSAg阳性率最高,170例,构成比例为80.95%;与其它三项感染性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而感染者中以男性居多,男性患者阳性率为13.22%;女性患者为5.38%;两性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术前、产前抗-TP、抗-HIV1/2、HBSAg、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前是否患有以上四种与输血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同时在进行相关治疗前进行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对感染源采取必要的预防隔离措施,对避免医患纠纷,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 术前 产前 -TP 抗-hiv1 2 HBSAG -HCV 检测 分析
下载PDF
输血前对受血者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俊红 杜忠斌 李惠霞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3期528-529,共2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对受血者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820例,分别在受血前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目的:探讨输血前对受血者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820例,分别在受血前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探讨受血前上述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抗-TP阳性9例,阳性率为1.10%;抗-HIV1/2阳性1例,阳性率为0.12%;HBSAg阳性65例,阳性率为7.93%;抗-HCV阳性5例,阳性率为0.61%;其中男性阳性患者56例,阳性率为13.59%;女性阳性患者24例,阳性率为5.97%;男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明显高于女性,两种性别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对受血者抗-TP、抗-HIV1/2、HBSAg、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受血前是否患有以上四种与输血相关的传染性疾病,避免输血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可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并进行预见性的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 受血者 -TP 抗-hiv1 2 HBSAG -HCV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腔镜检查前HIV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20
作者 汪群英 李建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64-1265,共2页
目的了解腔镜检查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型与2型(抗-HIV1/2)阳性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23 182例腔镜检查前患者中,筛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艾滋病(AIDS)患者。用抗-HIV1/2快速胶体硒初筛,可疑者再用抗-HIV1/2... 目的了解腔镜检查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型与2型(抗-HIV1/2)阳性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23 182例腔镜检查前患者中,筛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艾滋病(AIDS)患者。用抗-HIV1/2快速胶体硒初筛,可疑者再用抗-HIV1/2酶联免疫法证实;两者均阳性者,按初筛阳性报送确认实验室进行HIV感染确认试验;对抗-HIV1/2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就诊科室和首发病症等进行分析。结果23 182例腔镜检查前患者,检出抗-HIV1/2阳性35例,阳性率为0.15%,其中男、女性比例为3∶2;年龄以20-49岁为主。其中HIV/HBsAg双阳者5例,占14.3%;HIV/HCV双阳者6例,占17.1%;HIV/HBsAg/HCV均阳性者1例,占2.9%。35例HIV感染者中,经血液传播占74.3%;职业为农民者占57.2%。就诊时症状缺乏特异性,多以消化道及肺部真菌感染等接受胃镜、肠镜和气管镜等检查,其中肠镜和气管镜检查各占总例数的34.2%和31.4%。结论腔镜检查前进行抗-HIV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避免腔镜检查传播HIV而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抗-hiv1/2 腔镜检查 艾滋病 医源性交叉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