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
1
作者
劳炳焕
苏国生
罗世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24期74-74,共1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685例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抗体阳性674例,阳性检出率为98.39%;抗-TP抗体阳性680例,阳性检出率为99.27%。在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TPPA未检出阳性病例,抗-TP抗体检出7例阳性血清,阳性率为0.37%。结论:TPPA和抗-TP抗体均是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抗-TP抗体作为初筛试验,其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TPPA作为梅毒确诊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阳性检出率相对较低,但是两种方法均不能忽略,在临床上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A
抗-tp抗体
梅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可疑阳性者随访研究
2
作者
李永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24期99-101,共3页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可疑阳性者(两家试剂检验结果一阴一阳)淘汰的原因,探讨今后减少抗-TP可疑阳性被淘汰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跟踪随访126名抗-TP可疑阳性已淘汰的无偿献血者,采集其献血后3~6个月血标本,...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可疑阳性者(两家试剂检验结果一阴一阳)淘汰的原因,探讨今后减少抗-TP可疑阳性被淘汰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跟踪随访126名抗-TP可疑阳性已淘汰的无偿献血者,采集其献血后3~6个月血标本,先用原两种国产试剂检测,仍可疑阳性再用进口TPPA和TPHA两种试剂检验。结果成功随访126名抗-TP可疑阳性淘汰的无偿献血者,有78例转为两种试剂均阴性,4例为两种试剂均阳性,44例两种试剂仍是一阴一阳。经进口TPPA和TPHA确认,105人(83.3%)为假阳性。结论国产试剂特异性差异可能是造成无偿献血者梅毒可疑阳性淘汰的主要原因,血站应选用高质量的检测试剂和加强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减少献血者抗-TP假阳性。出现献血者抗-TP可疑阳性是否永久淘汰不能再献血,有待今后进一步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梅毒螺旋体
抗体
(
抗
-tp
)可疑阳性
跟踪随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后追踪检测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爱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95-96,共2页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和ALT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判断因检测而非献血者本身原因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站无偿献血的68...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和ALT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判断因检测而非献血者本身原因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站无偿献血的682名无偿献血者,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单试剂检测阳性、或ALT不合格者,间隔六个月后再次抽血进行重新追踪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判断与原来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追踪检测各项目合格率分别是:HBsAg 31.6%、抗-HCV 40.1%、抗-HIV为61.1%、抗-TP为14.2%,ALT为63.3%。经χ2检验,各检测项目追踪检测合格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单试剂检测结果不合格或ALT不合格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血液追踪检测,可以减少因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检测假阳性或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ALT暂时增高而不合理误淘汰献血者,对建立和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保护献血者热情,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抗
-HCV
抗
-HIV
抗-tp抗体
AL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手术及输血感染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沈锋
邱辉
周惠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5期783-786,共4页
目的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感染性标志物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增强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
目的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感染性标志物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增强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进行初筛检测,阳性标本立即重新复查一次,仍为阳性者判断为初筛试验阳性。对于HBsAg、抗-HCV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确证;抗-HIV初筛阳性者送HIV确诊实验室进行确诊、抗-TP初筛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83%、0.75%、0.05%、2.73%,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各检测项目的复检确认方法的阳性率。41123例术前检查患者血清标本中,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共筛查出2399例HBsAg阳性标本、308例抗-HCV阳性标本、19例抗-HIV阳性标本、1123例抗-TP阳性标本。筛查的阳性标本经各项目的复检确认方法进行复检确认后,共确认出2325例HBsAg阳性标本、299例抗-HCV阳性标本、17例抗-HIV为阳性标本、1054例抗-TP阳性标本。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S/CO值分别在5.71、9.24、15.9、10.82以上时,经复检后各检测项目均呈现100%的阳性。结论增强化学发光法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检测特异性大于99%,检测阳性预测值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疗需求,检测过程和工作效率都优于常规免疫标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化学发光法
免疫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抗
原(HBsAg)
抗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
(
抗
-HCV)
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
抗
-HIV)
抗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
抗体
(
抗
-tp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458例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守珠
《青海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重要性,包括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 458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乙肝...
目的:分析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重要性,包括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 458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结果:2 458例患者中,HBsAg阳性198例(8.06%),其中大三阳48例(1.95%),小三阳150例(6.1%)。HBsAb阳性936例(38.1%),抗-HCV21例(0.09%),抗-TP阳性10例(0.25%),抗-HIV阳性0例。结论: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常规进行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可区分患者是否因输血传播疾病,提高对输血风险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两对半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
(
抗
-HCV)
梅毒螺旋体
抗体
(
抗
-tp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
抗
-HIV1+2)
原文传递
题名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
1
作者
劳炳焕
苏国生
罗世永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24期74-74,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685例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抗体阳性674例,阳性检出率为98.39%;抗-TP抗体阳性680例,阳性检出率为99.27%。在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TPPA未检出阳性病例,抗-TP抗体检出7例阳性血清,阳性率为0.37%。结论:TPPA和抗-TP抗体均是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抗-TP抗体作为初筛试验,其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TPPA作为梅毒确诊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阳性检出率相对较低,但是两种方法均不能忽略,在临床上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关键词
TPPA
抗-tp抗体
梅毒
分类号
R37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可疑阳性者随访研究
2
作者
李永福
机构
韶关市中心血站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24期99-101,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可疑阳性者(两家试剂检验结果一阴一阳)淘汰的原因,探讨今后减少抗-TP可疑阳性被淘汰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跟踪随访126名抗-TP可疑阳性已淘汰的无偿献血者,采集其献血后3~6个月血标本,先用原两种国产试剂检测,仍可疑阳性再用进口TPPA和TPHA两种试剂检验。结果成功随访126名抗-TP可疑阳性淘汰的无偿献血者,有78例转为两种试剂均阴性,4例为两种试剂均阳性,44例两种试剂仍是一阴一阳。经进口TPPA和TPHA确认,105人(83.3%)为假阳性。结论国产试剂特异性差异可能是造成无偿献血者梅毒可疑阳性淘汰的主要原因,血站应选用高质量的检测试剂和加强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减少献血者抗-TP假阳性。出现献血者抗-TP可疑阳性是否永久淘汰不能再献血,有待今后进一步继续研究。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梅毒螺旋体
抗体
(
抗
-tp
)可疑阳性
跟踪随访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后追踪检测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爱文
机构
广州血液中心从化血站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95-96,共2页
文摘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和ALT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判断因检测而非献血者本身原因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站无偿献血的682名无偿献血者,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单试剂检测阳性、或ALT不合格者,间隔六个月后再次抽血进行重新追踪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判断与原来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追踪检测各项目合格率分别是:HBsAg 31.6%、抗-HCV 40.1%、抗-HIV为61.1%、抗-TP为14.2%,ALT为63.3%。经χ2检验,各检测项目追踪检测合格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单试剂检测结果不合格或ALT不合格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血液追踪检测,可以减少因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检测假阳性或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ALT暂时增高而不合理误淘汰献血者,对建立和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保护献血者热情,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HBSAG
抗
-HCV
抗
-HIV
抗-tp抗体
ALT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手术及输血感染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沈锋
邱辉
周惠娟
机构
安康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5期783-786,共4页
文摘
目的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感染性标志物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增强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进行初筛检测,阳性标本立即重新复查一次,仍为阳性者判断为初筛试验阳性。对于HBsAg、抗-HCV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确证;抗-HIV初筛阳性者送HIV确诊实验室进行确诊、抗-TP初筛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83%、0.75%、0.05%、2.73%,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各检测项目的复检确认方法的阳性率。41123例术前检查患者血清标本中,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共筛查出2399例HBsAg阳性标本、308例抗-HCV阳性标本、19例抗-HIV阳性标本、1123例抗-TP阳性标本。筛查的阳性标本经各项目的复检确认方法进行复检确认后,共确认出2325例HBsAg阳性标本、299例抗-HCV阳性标本、17例抗-HIV为阳性标本、1054例抗-TP阳性标本。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S/CO值分别在5.71、9.24、15.9、10.82以上时,经复检后各检测项目均呈现100%的阳性。结论增强化学发光法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检测特异性大于99%,检测阳性预测值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疗需求,检测过程和工作效率都优于常规免疫标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增强化学发光法
免疫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抗
原(HBsAg)
抗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
(
抗
-HCV)
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
抗
-HIV)
抗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
抗体
(
抗
-tp
)
Keywords
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HBsAg
Anti-HCV
Anti-HIV
Anti
-tp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R457.1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458例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守珠
机构
青海红十字医院
出处
《青海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68-69,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重要性,包括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 458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结果:2 458例患者中,HBsAg阳性198例(8.06%),其中大三阳48例(1.95%),小三阳150例(6.1%)。HBsAb阳性936例(38.1%),抗-HCV21例(0.09%),抗-TP阳性10例(0.25%),抗-HIV阳性0例。结论: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常规进行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可区分患者是否因输血传播疾病,提高对输血风险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乙肝两对半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
(
抗
-HCV)
梅毒螺旋体
抗体
(
抗
-tp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
抗
-HIV1+2)
分类号
R457.1 [医药卫生—治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
劳炳焕
苏国生
罗世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可疑阳性者随访研究
李永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后追踪检测的分析与应用
沈爱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手术及输血感染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沈锋
邱辉
周惠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458例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刘守珠
《青海医药杂志》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