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抗CD20单克隆抗体后发生荨麻疹性血管炎一例
1
作者 曹园园 张朝霞 +1 位作者 刘永霞 杨宝琦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730-733,共4页
患者,女,61岁。全身皮肤泛发红斑1天。起病前7天因“红斑型天疱疮”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用药后躯干、四肢泛发水肿性红斑。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给予甲泼尼龙、氯雷他定等治疗,4天后患者皮疹逐渐消退,原有红斑部... 患者,女,61岁。全身皮肤泛发红斑1天。起病前7天因“红斑型天疱疮”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用药后躯干、四肢泛发水肿性红斑。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给予甲泼尼龙、氯雷他定等治疗,4天后患者皮疹逐渐消退,原有红斑部位可见色素沉着斑。随访8个月,皮疹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单克隆 荨麻疹性血管炎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莉 徐卫 +2 位作者 李建勇 谢晓艳 盛瑞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25-428,共4页
本研究初步观察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rituximab)用于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疗效和安全性。对1例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治疗无效的AIHA患者,采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mg/m2,每周1次,共4次,观察溶血症状的改变并监测... 本研究初步观察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rituximab)用于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疗效和安全性。对1例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治疗无效的AIHA患者,采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mg/m2,每周1次,共4次,观察溶血症状的改变并监测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它检验指标,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首次治疗后11天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IBIL)逐渐下降,第45天降至正常范围;首剂治疗25天后Hb水平比治疗之前升高到95-100g/L以上。治疗后已4月余,患者仍处于缓解状态。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用于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有效而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单克隆 利妥昔 溶血性贫血 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儿童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方香 杨晓 +1 位作者 高春林 夏正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18,共4页
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refractory nephritic syndrome,IRNS)一直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抗CD20单克隆抗体是一种诱导B细胞溶解和凋亡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其出现极大地改善了IRNS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多数病例分析和临床试验... 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refractory nephritic syndrome,IRNS)一直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抗CD20单克隆抗体是一种诱导B细胞溶解和凋亡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其出现极大地改善了IRNS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多数病例分析和临床试验对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儿童IRNS的有效性进行了报道。本文就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在IRNS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抗cd20单克隆 利妥昔单 免疫抑制剂 儿童
下载PDF
嵌合抗CD20抗体片段F(ab’)_2的表达及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梦杰 熊冬生 +3 位作者 彭晖 范冬梅 朱祯平 杨纯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96-599,共4页
目的 :为了简化生产步骤 ,提高抗体蛋白的生物活性 ,探索在工程菌体内直接进行抗CD2 0F(ab’) 2 的高效率分泌性表达。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化培养条件 ,使蛋白G柱和S2 0 0 HR分子筛柱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用MTT法检测抗CD2 0F(ab’)... 目的 :为了简化生产步骤 ,提高抗体蛋白的生物活性 ,探索在工程菌体内直接进行抗CD2 0F(ab’) 2 的高效率分泌性表达。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化培养条件 ,使蛋白G柱和S2 0 0 HR分子筛柱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用MTT法检测抗CD2 0F(ab’) 2 抑制Daudi细胞体外生长的活性。结果 :发现用论文所选定的最适培养条件 ,抗CD2 0F(ab’) 2 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 ,从1 9~ 2 .2mg L达到了 3 7~ 4 3mg L ,F(ab’) 2 在表达产物中所占的比例也从 9 7%~ 13 2 %提高到了 38 1%~ 4 6 8% ;使用S2 0 0 HR分子筛柱对蛋白G柱亲和纯化后的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 ,可以使F(ab’) 2 的纯度达到 85 %以上 ;MTT法检测结果证明F(ab’) 2 抑制Daudi细胞生长的IC50 值为 14 6 μg ml,而Fab’为 39 5 μg ml。 结论 :实现了抗CD2 0F(ab’) 2 在工程菌体内的高效率分泌性表达 ,而且所表达的抗CD2 0F(ab’) 2 比抗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cd20 片段F(ab')2 基因工程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瘤 治疗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人B细胞淋巴瘤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磊 周倩 +2 位作者 钱卫珠 范晓强 郭亚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1864-1867,1881,共5页
目的:以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皮下移植模型为基础,研究抗CD20单克隆抗体体内、体外活性,评价该抗体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人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方法:体内实验:建立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皮下移植模型。52只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进行实验。用TUNE... 目的:以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皮下移植模型为基础,研究抗CD20单克隆抗体体内、体外活性,评价该抗体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人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方法:体内实验:建立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皮下移植模型。52只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进行实验。用TUNEL法检测肿瘤凋亡,并绘制肿瘤体积曲线和裸鼠体质量曲线。体外实验:用CellTiter96 AQueous非同位素细胞增殖试验试剂盒检测抗CD20单克隆抗体、化疗和联合化疗对Raji细胞体外杀伤作用,并绘制剂量反应曲线。结果:体内实验:鼠抗人CD20单抗组及嵌合CD20抗体组均出现大量肿瘤细胞凋亡。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佳,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体质量下降明显,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发现鼠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及嵌合型CD20抗体均可增加Raji细胞对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敏感性。结论:CD20单克隆抗体对B细胞淋巴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诱发大面积肿瘤细胞凋亡,能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敏感性,且较常规化疗毒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单克隆 人B细胞淋巴瘤 化学治疗
下载PDF
^(131)I标记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 被引量:3
6
作者 左强 张军一 +1 位作者 陈锦章 罗荣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131I-anti-CD20McAb经瘤内注射后在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方法131I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注射标记物后第1、3、7、15天将荷瘤裸鼠SPECT显像后活杀,定标器测量并计算瘤... 目的探讨131I-anti-CD20McAb经瘤内注射后在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方法131I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注射标记物后第1、3、7、15天将荷瘤裸鼠SPECT显像后活杀,定标器测量并计算瘤、血等12种器官或组织的%ID/g值,根据MIRD委员会推荐的公式计算肿瘤累积吸收剂量。结果131I-anti-CD20McAb瘤内注射组的SPECT显像结果优于腹腔注射组和131I-IgG瘤内注射组,该组肿瘤%ID/g值在给药后第1、3和7天分别为后两组的1.4~17倍和1.7~3.7倍,肿瘤累及吸收剂量在给药后第3、7和15天分别为后两组的1.5~2.5倍和6.0~12.6倍。结论131I-anti-CD20Mc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使肿瘤获得最高的放射性药物摄取率,为下一步运用该途径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抗cd20单克隆 非霍奇金淋巴瘤 放射免疫显像
下载PDF
嵌合抗CD20抗体Fab′片段诱导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冬梅 刘银星 +5 位作者 杨铭 熊冬生 许元富 彭晖 邵晓枫 杨纯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 研究嵌合抗CD2 0抗体Fab′片段对B淋巴细胞株Raji细胞活性氧自由基 (ROS)的影响。 方法 利用MTT法测定Fab′片段抑制细胞生长 ,形态学方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Fab′片段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用DCFH DA和双氢罗丹明 1 2 3(DH... 目的 研究嵌合抗CD2 0抗体Fab′片段对B淋巴细胞株Raji细胞活性氧自由基 (ROS)的影响。 方法 利用MTT法测定Fab′片段抑制细胞生长 ,形态学方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Fab′片段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用DCFH DA和双氢罗丹明 1 2 3(DHR )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变化 ,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MTT法测定抗CD2 0抗体Fab′片段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电镜观察 ,可见“凋亡小体”出现 ,DNA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条带 ,抗CD2 0抗体Fab′片段能增加Raji细胞内ROS水平 ,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结论 ROS水平升高在抗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 B淋巴细胞 凋亡 ROS
下载PDF
CD20抗原及治疗性抗CD20抗体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玉刚 沈倍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6-79,共4页
CD20是人类B淋巴细胞表面特有的标识。它高表达于所有正常B细胞和多数恶性B细胞表面,不会发生明显的内化和脱落,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理想的靶抗原。其胞外区由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但组成的抗原表位却异常... CD20是人类B淋巴细胞表面特有的标识。它高表达于所有正常B细胞和多数恶性B细胞表面,不会发生明显的内化和脱落,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理想的靶抗原。其胞外区由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但组成的抗原表位却异常多样。目前,已经有多种针对CD20抗原的抗体被FDA批准上市,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原表位 抗cd20单克隆
下载PDF
两种基于RAJI细胞的抗CD20单抗新型定量方法的比较及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增祥 王清清 +6 位作者 陈立慧 侯盛 董立厚 王诗鸿 欧伦 刘秀文 宋海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57-1462,共6页
建立和比较基于RAJI细胞的流式细胞法(Flow cytometry assay,FCA)和细胞放射免疫法(Immuno-radiametric assay,IRA)测定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anti-CD20zumAb)的浓度。两种方法均利用标记后抗体和被检测抗体竞争性结合RAJI细胞... 建立和比较基于RAJI细胞的流式细胞法(Flow cytometry assay,FCA)和细胞放射免疫法(Immuno-radiametric assay,IRA)测定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anti-CD20zumAb)的浓度。两种方法均利用标记后抗体和被检测抗体竞争性结合RAJI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由标记后抗体的荧光或放射性变化而间接反应检测抗体的浓度。FCA和IRA定量范围分别为0.1~100mg/L和0.04~20mg/L,FCA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4.0%和3.0%,准确度为-1.7%~1.1%,IRA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值均小于7.0%,准确度为-8.9%~13.2%。方法学确证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血浆样品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是检测猕猴血浆中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浓度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 流式细胞法 放射免疫法 药物代谢
下载PDF
单价抗CD20抗体诱导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银星 范冬梅 +8 位作者 熊冬生 许元富 邵晓枫 许元生 彭晖 杨铭 秦岚 朱祯平 杨纯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49-1253,共5页
背景与目的:抗CD20抗体和片段已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但仍需要开发新的抗CD20抗体和片段(未修饰的或放射性标记的),以治疗对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无反应的患者。鼠源性抗CD20抗体HI47的嵌合抗体片段Fab和F(ab)'2已被构建... 背景与目的:抗CD20抗体和片段已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但仍需要开发新的抗CD20抗体和片段(未修饰的或放射性标记的),以治疗对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无反应的患者。鼠源性抗CD20抗体HI47的嵌合抗体片段Fab和F(ab)'2已被构建。本研究目的是观察HI47(鼠抗-CD20抗体)和其嵌合抗CD20抗体片段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抗CD20抗体与CD20+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结合能力;MTT法测定抗CD20抗体片段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用膜联蛋白Ⅴ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验证抗CD20抗体片段诱导Raji细胞凋亡。结果:HI47和其嵌合的抗CD20抗体片段均可与CD20+Raji细胞结合,结合率可达90%以上;HI47不能与美罗华竞争结合Raji细胞;HI47和其嵌合的抗CD20抗体片段浓度为100μg/ml对Raji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7.0±1.5)%、(65.2±2.5)%、(77.2±3.2)%;单价的抗CD20抗体片段Fab(20μg/ml)能够诱导Raji细胞的凋亡,早期凋亡率为17%。结论:HI47的嵌合抗体片段对Raji细胞有抑制作用,能诱导Raji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价抗cd20 诱导 B细胞淋巴瘤 RAJI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嵌合抗CD20Fab′抗体片段诱导Raji细胞的凋亡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冬梅 刘银星 +5 位作者 熊冬生 赖增祖 许元富 邵晓枫 杨铭 杨纯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 :探讨嵌合抗CD2 0抗体Fab′片段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Fab′片段对Raji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用AnnexinV FITC和PI测定Fab′片段对Raji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用RT PCR和Westernblot检测Raji细胞中bcl 2表达的变化。结果 ... 目的 :探讨嵌合抗CD2 0抗体Fab′片段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Fab′片段对Raji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用AnnexinV FITC和PI测定Fab′片段对Raji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用RT PCR和Westernblot检测Raji细胞中bcl 2表达的变化。结果 :嵌合抗CD2 0Fab′片段对Raji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 0值为 2 4 .2 μg/ml,并呈剂量依赖性 ;嵌合抗CD2 0Fab′片段能诱导Raji细胞的凋亡 ,并降低Raji细胞中bcl 2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嵌合抗CD2 0抗体片段Fab′能抑制Raji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 ,其作用机制与bcl 2蛋白表达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 B淋巴瘤 BCL-2
下载PDF
两种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及其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承莲 邹佳 +2 位作者 欧伦 董立厚 宋海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7-342,共6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与基于Wil2-S细胞的流式细胞术(FCA)两种方法对生物基质中的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h-anti-CD20zumab)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两种方法进行系统比较.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与基于Wil2-S细胞的流式细胞术(FCA)两种方法对生物基质中的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h-anti-CD20zumab)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两种方法进行系统比较.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精密度和准确度,但定量范围存在明显差异.ELISA法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9.5%,准确度为-18.2%~17.6%;FCA法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9.0%,准确度为-18.9%~ 18.4%.二者定量范围分别为0.04~5.0 mg/L和3.1~200 mg/L,ELISA法的灵敏度显著高于FCA法.利用两种方法测定猕猴静脉滴注rh-anti-CD20zumab后的血药浓度-时间变化并进行药代动力学(PK)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剂量下,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的PK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FCA法是一种细胞表面抗原靶向性抗体类药物PK研究及药效动力学(PD)研究的快捷、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单克隆 人源化 流式细胞术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3 位作者 Le Yi 洪冬玲 翁文骏 魏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寻找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植入的策略研究,探讨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第14d及第7d予BALB/c小鼠输注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建立致敏模型。实验组于移植前第11d经尾静脉输注抗CD20单... 目的:寻找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植入的策略研究,探讨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第14d及第7d予BALB/c小鼠输注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建立致敏模型。实验组于移植前第11d经尾静脉输注抗CD20单抗(美罗华)2mg/mouse,对照组于移植前第11d予输注RPMI-1640培养液0.2mL/mouse。于第0d(移植当天)取部分小鼠分离得血清及脾细胞,并检测供者反应性抗体及CD19+B细胞;部分小鼠予[^(60)Co]致死量照射,4h后予1×107C57BL/6小鼠骨髓细胞进行移植,观察生存情况及血常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37.00±3.46)%和(51.80±3.49)%,差异显著(P<0.01);2组的脾细胞CD19+B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32±3.02)%和(34.26±2.87)%,差异显著(P<0.01)。照射移植后2组受者均于14d左右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分别为第13d及第11d,Log-rank检验2组间的差别无显著(P>0.05)。濒死动物血常规结果示三系减少,提示受者死于造血衰竭。结论:抗CD20单抗能杀伤受者B细胞,降低致敏程度,但实验中该单抗并不能有效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敏受者 抗cd20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抗CD20抗体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冠一 张久丁 +1 位作者 陈惠鹏 胡显文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绝大多数是B细胞来源的,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10大恶性肿瘤之一。NHL还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是许多化疗药物对NHL的治疗效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绝大多数是B细胞来源的,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10大恶性肿瘤之一。NHL还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是许多化疗药物对NHL的治疗效果并不好。1997年,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应用于NHL的治疗中,死亡率得到控制并逐渐下降。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人们摸索出了多种基于美罗华的治疗方案,旨在提高美罗华功效、验证其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和整合多种抗体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体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cd20单克隆 LYMPHOMA 治疗性单克隆 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20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丽 万滢 张静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7期69-70,共2页
对1例激素依赖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治疗及护理。治疗期间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抗CD20单抗的用药护理,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患... 对1例激素依赖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治疗及护理。治疗期间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抗CD20单抗的用药护理,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顺利,于+8d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0.5×109/L,+9dPLT>20×109/L,+16dHb升至90g/L,网织红细胞降至正常,胆红素恢复正常。提出autoPBSCT联合抗CD20单抗是治疗激素依赖的AIHA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抗cd20单克隆 护理
下载PDF
NBS法标记抗CD20F(ab’)_2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元生 熊冬生 +6 位作者 范冬梅 杨铭 刘汉芝 王金宏 王彩云 纪庆 杨纯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NBS法标记抗CD2 0F(ab’) 2 的最优条件。方法 :其它条件固定时 ,依次改变反应时间、NBS用量、反应温度、反应体积 ,进行标记后将反应混合物经PD - 1 0柱淋洗 ,收集蛋白峰 ,测定放射性计数 ,计算标记率和免疫活性分数。结果 ... 目的 :探讨NBS法标记抗CD2 0F(ab’) 2 的最优条件。方法 :其它条件固定时 ,依次改变反应时间、NBS用量、反应温度、反应体积 ,进行标记后将反应混合物经PD - 1 0柱淋洗 ,收集蛋白峰 ,测定放射性计数 ,计算标记率和免疫活性分数。结果 :反应时间在 2min之前 ,标记率随时间延长而提高 ,2min后出现平台 ,3min达最大值 ,活性在 3min之前变化不大 ,之后明显降低 ;NBS/F(ab’) 2 在 1 6时标记率最高 ,1 4之后活性急剧下降 ;温度对标记率和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小体积反应有利于提高标记率。结论 :反应时间为 3min ,NBS/F(ab’) 2 为1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S法 抗cd20F(ab’)2 B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免疫活性分数 实验条件
下载PDF
新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奥妥珠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实践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洪琼 李丹阳 朱亚男 《护理与康复》 2022年第12期75-77,80,共4页
总结28例CD2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新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单药或联合化疗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做好用药前准备,控制输注速度,加强输注过程中的护理;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尽早发现、正确处理。28例患者病情稳定,目前按照疗程规范... 总结28例CD2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新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单药或联合化疗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做好用药前准备,控制输注速度,加强输注过程中的护理;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尽早发现、正确处理。28例患者病情稳定,目前按照疗程规范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cd20单克隆 非霍奇金淋巴瘤 护理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20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毅 张义成 +5 位作者 张东华 黄亮 李登举 周剑峰 孙汉英 刘文励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例难治、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AHSCT同时联合使用了抗CD20单抗。采用环磷酰胺(CTX)4g/m2+阿糖胞苷...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例难治、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AHSCT同时联合使用了抗CD20单抗。采用环磷酰胺(CTX)4g/m2+阿糖胞苷(Ara-C)4g/m2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动员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然后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10mg/d×3d+经典BEAM方案预处理后回输保存的外周血干细胞,共回输单个核细胞(MNC)4.36×108/kg,CD34+细胞2.48×106/kg,回输后分别于+1d及+8d予抗CD20单抗375mg/m2行体内净化。结果患者移植后造血恢复顺利,于+15d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0.5×109/L,+18d血小板>20×109/L。移植后1月复查腹腔淋巴结消失。随访至移植后13月,造血功能恢复良好,病情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仍在继续随访中。结论AHSCT联合抗CD20单抗是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NHL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清除移植后的微小残留病(MRD),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cd20单克隆 B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钟亚华 谢丛华 周云峰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2年第1期60-63,共4页
美罗华(Rituximab)是一种抗CD20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它可特异性地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通过多种机制清除体内的B淋巴细胞。临床资料显示,美罗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病人耐受良好,是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 美罗华(Rituximab)是一种抗CD20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它可特异性地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通过多种机制清除体内的B淋巴细胞。临床资料显示,美罗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病人耐受良好,是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抗cd20单克隆 美罗华 肿瘤药物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青晓艳 姚文秀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0年第6期509-512,共4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临床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10大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NHL起源于B淋巴细胞,95% 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抗原.NHL对标准的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敏感,有效率高,但复发率也高.除了传统的抑制细胞生...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临床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10大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NHL起源于B淋巴细胞,95% 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抗原.NHL对标准的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敏感,有效率高,但复发率也高.除了传统的抑制细胞生长的药物外,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从本质上影响了人们对于非霍其金淋巴瘤(NHL)治疗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体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抗cd20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非霍其金淋巴瘤 cd20 B淋巴细胞 人类生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