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婷婷 胡超苏 李宝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4,共14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是最常见的一类头颈部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大多数SCCHN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以标准剂量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CRT)是局部晚期SC...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是最常见的一类头颈部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大多数SCCHN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以标准剂量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CRT)是局部晚期SCCHN患者的标准非手术治疗模式。但同期CRT的近期和远期毒性问题不容忽视,对于无法耐受标准治疗强度的患者,在治疗策略的选择上要兼顾疗效、器官毒性和器官功能。几乎所有的SCCHN都会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过表达。抗EGFR单抗通过与EGFR结合,竞争性阻断内源性EGFR天然配体,阻碍EGFR二聚体的形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此外,抗EGFR单抗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及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发挥放疗增敏作用。既往Ⅲ期临床研究表明,对比单纯放疗,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可显著改善局部晚期SCCHN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延长总生存期。临床工作中合理地应用抗EGFR单抗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适用人群的判定标准、应用时机、联合方案的选择及不良事件管理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本共识专家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相关指南为依据,经充分讨论形成《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3年版)》。根据本共识的专家建议,局部晚期SCCHN患者在同期CRT前,应评估患者对标准剂量顺铂治疗的耐受性和治疗毒性。对于无法耐受标准剂量顺铂治疗的患者,或在接受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TPF)方案诱导化疗后出现顺铂相关毒性的患者,可选择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方案。对于有降期或器官功能保留需求、拟行诱导治疗的患者,标准诱导治疗方案为TPF方案,不能耐受TPF方案毒性的患者,可用西妥昔单抗替代5-氟尿嘧啶,采用TPE方案。安全性方面,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相关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痤疮样皮疹、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等,可以通过治疗前预防、治疗过程中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进行全面、分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egfr单抗 局部晚期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临床共识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或抗EGFR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伟 李威威 +1 位作者 宋锐 张海萍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237-1239,1242,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5-氟尿嘧啶40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的临...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5-氟尿嘧啶40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晚期m CRC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FOLFOX组22例、贝伐珠单抗+FOLFOX组22例、抗EGFR单抗+FOLFOX组23例。记录3组患者治疗期间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抗EGFR单抗+FOLFOX组晚期m CRC患者总缓解率9(40.91%)、8(34.78%)均显著高于FOLFOX组5(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3.617、2.963,均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总缓解率略高于抗EGFR单抗+FOLFO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4,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抗EGFR单抗+FOLFOX组晚期m CRC患者总控制率18(81.82%)、18(78.26%)均显著高于FOLFOX组13(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909、2.787,均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总控制率略高于抗EGFR单抗+FOLFO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抗EGFR单抗+FOLFOX组晚期m CRC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 PFS)9.6个月、10.2个月均显著高于FOLFOX组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714、3.157,均P<0.05),抗EGFR单抗+FOLFOX组m PFS略高于贝伐珠单抗+FOLFO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5,P>0.05);贝伐珠单抗+FOLFOX组、抗EGFR单抗+FOLFOX组晚期m CRC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 OS)24.1个月、26.4个月均显著高于FOLFOX组1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909、3.371,均P<0.05),抗EGFR单抗+FOLFOX组m OS略高于贝伐珠单抗+FOLFOX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7,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或抗EGFR单抗联合FOLFOX两种化疗方案对于晚期m CRC患者治疗均疗效显著,贝伐珠单抗+FOLFOX化疗方案总缓解率和总控制率稍高,抗EGFR单抗+FOLFOX化疗方案m PFS和m OS稍长,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未见增加,该两种化疗方案均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抗egfr单抗 FOLFOX方案 转移性结直肠癌
下载PDF
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临床处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3
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4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王刚 项蕾红 袁瑛 张苏展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95-201,共7页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已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皮肤不良反应是抗EGFR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具体包括丘疹脓疱型皮疹、甲沟炎及皮肤干燥瘙痒等,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已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皮肤不良反应是抗EGFR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具体包括丘疹脓疱型皮疹、甲沟炎及皮肤干燥瘙痒等,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基于指导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处理的临床需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国际最新理论和临床经验,讨论并制定了《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临床处理专家共识》,内容包括抗EGFR单抗治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期望为皮肤科及肿瘤科医师提供规范化的处理指导,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egfr单抗 皮肤不良反应 结直肠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结直肠癌抗EGFR单克隆抗体疗效预测靶标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寻琛 王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57-460,共4页
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突破,其中包括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如何寻找使用抗EGFR单抗的优势人群,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和无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预测抗EGFR单抗疗效的生物... 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突破,其中包括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如何寻找使用抗EGFR单抗的优势人群,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和无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预测抗EGFR单抗疗效的生物靶标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治疗 抗egfr单抗 生物靶标
下载PDF
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5
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 徐瑞华 张东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对于接受标准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后续治疗策略的制订应在维持疗效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化疗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是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当一线含抗EGFR单抗诱导治疗达... 对于接受标准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后续治疗策略的制订应在维持疗效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化疗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是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当一线含抗EGFR单抗诱导治疗达到最佳疗效、且处于疾病缓解或稳定状态时,含抗EGFR单抗维持治疗方案可在维持疗效获益的同时,降低毒副反应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共识基于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进一步明确抗EGFR单抗维持治疗的应用时机、方案选择、不良反应管理和后续策略选择,为抗EGFR单抗维持治疗提供临床应用规范化标准和指导,以期使患者的治疗最大化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移性 RAS野生型 抗egfr单抗 维持治疗
原文传递
分子靶向药物给药模式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珊珊 王岩 +3 位作者 葛飞娇 林莉 刘建芝 徐建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类型靶向药物在不同给药模式下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接受过分子靶向治疗m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靶向治疗情况及随访资料,比较不同种类靶向药物及不同线数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对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类型靶向药物在不同给药模式下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接受过分子靶向治疗m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靶向治疗情况及随访资料,比较不同种类靶向药物及不同线数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对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全组中接受抗EGFR单抗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者及接受抗EGFR单抗+贝伐珠单抗者的中位OS依次为20.7、24.4和41.6个月,接受两种靶向药物者比仅接受一种靶向药物者的中位OS有明显延长(P<0.05);一线化疗未联合靶向治疗者的中位OS为30.8个月,与一线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者的21.5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线及以上联合靶向治疗者的中位OS为37.0个月,高于三线前均联合靶向治疗者的1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三种化疗药物(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及贝伐珠单抗和抗EGFR单抗两种靶向药物的患者中,三线及以上使用靶向者的中位OS为50.6个月,与三线前使用靶向者的41.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过两类靶向药物治疗的mCRC患者比仅接受一类靶向药物者可能获得更好生存获益。患者使用靶向药物的时机并非越早越好,肿瘤生物学行为较好的患者更适合先化疗后靶向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VEGF单抗 抗egfr单抗 生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