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区带电泳检测抗EGFR抗体的电荷异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柯志 周冬梅 +2 位作者 徐军 孙文正 杨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4-1418,共5页
建立了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电荷异质性的检测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模式,考察了分离缓冲液浓度和p H值、添加剂、分离电压、毛细管温度对主峰与酸碱性变体分离度的影响。以380 mmol·L^(-1)6-氨基己酸(EACA,pH 6.0... 建立了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电荷异质性的检测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模式,考察了分离缓冲液浓度和p H值、添加剂、分离电压、毛细管温度对主峰与酸碱性变体分离度的影响。以380 mmol·L^(-1)6-氨基己酸(EACA,pH 6.0)为分离缓冲液,0.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1.9mmol·L^(-1)三亚乙基四胺(TETA)作为添加剂,分离电压25 k V,分离时间8 min,毛细管温度20℃条件下,电荷变体能够得到良好分离,且在0.1~1 m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主成分、酸、碱变体1和碱变体2的定量下限(LOQ)分别为30.0,150.2,125.2,93.3μg·L^(-1),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RSD值小于2%,回收率为95.4%~105.4%。该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可以满足抗EGFR抗体的电荷异质性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电荷异质性 抗egfr抗体 添加剂
下载PDF
抗EGFR单克隆抗体药物纯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裴朝玉 杨丽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6-58,共3页
应用体积排阻色谱法、非还原SDS-PAGE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抗EGFR单克隆抗体纯度.结果表明:三种分析方法分析抗EGFR单克隆抗体纯度表现出明显差异,体积排阻色谱法检测出多聚体含量、非还原SDS-PAGE法检测出降解片段的含量、离子交换... 应用体积排阻色谱法、非还原SDS-PAGE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抗EGFR单克隆抗体纯度.结果表明:三种分析方法分析抗EGFR单克隆抗体纯度表现出明显差异,体积排阻色谱法检测出多聚体含量、非还原SDS-PAGE法检测出降解片段的含量、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测出多个电荷异构体.基于单克隆抗体结构的多样性,有必要开发多种分析方法监控单克隆抗体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单克隆抗体 体积排阻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非还原SDS—PAGE 电荷异构体
下载PDF
间接ELISA法测定猕猴血清中重组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含量
3
作者 于景敏 朱晓霞 +6 位作者 孟志云 窦桂芳 刘江林 冀希炜 吴卓娜 胡萍 盖文琳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建立猕猴血清中重组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测定方法,为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简单快速的方法。方法采用EGFR包外区包被酶标板、HRP标记的IgG-Fc段为标记抗体,建立定量检测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法,并对其特异性、精密度、准... 目的建立猕猴血清中重组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测定方法,为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简单快速的方法。方法采用EGFR包外区包被酶标板、HRP标记的IgG-Fc段为标记抗体,建立定量检测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法,并对其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稀释效应进行确证。结果在0.46~14.56ng·mL-1浓度范围内,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logistic曲线拟合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46ng·mL-1,组内及组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6.10%~9.81%,10.17%~11.9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特异性强,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药代动力学要求,可用于猕猴及人血清中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化egfr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法 猕猴血清
下载PDF
抗EGFR单链抗体融合Gelonin免疫毒素与紫杉醇协同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黄浓郁 周西坤 +2 位作者 邱吉 王振 李炯 《世界肿瘤研究》 2014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研究抗EGFR单链抗体融合gelonin免疫毒素(E/rG)与紫杉醇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进一步探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利用MTT方法研究两种药物联合抑制EGFR阳性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在体内试验中,建... 目的:研究抗EGFR单链抗体融合gelonin免疫毒素(E/rG)与紫杉醇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进一步探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利用MTT方法研究两种药物联合抑制EGFR阳性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在体内试验中,建立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评价两者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利用ELISA检测紫杉醇单独给药治疗后小鼠血清和肿瘤ECF中的EGFR水平。结果:在体外未检测到E/rG免疫毒素与紫杉醇的协同作用,在体内检测到两种药物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ELISA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治疗能够降低小鼠血清和肿瘤ECF中的EGFR水平。结论:在体外实验中,未发现两种药物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而在体内实验中,两种药物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肺癌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紫杉醇给药后降低了小鼠血液中和肿瘤组织间隙液中的游离EGFR含量,减少了游离EGFR对免疫毒素的靶向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为抗EGFR单链抗体融合gelonin免疫毒素临床使用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单链抗体融合Gelonin免疫毒素 紫杉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抗EGFR单克隆抗体偶联载紫杉醇纳米粒对胃癌肿瘤靶向性能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褚冰 丁敏 易琼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为了增强载药纳米粒靶向肿瘤的能力,将载药纳米粒与抗上皮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偶联,探究该偶联是否会增加胃癌肿瘤靶向性。方法将制备好的载药纳米粒在羟基胶乳微球偶联抗体(EDC)的作用下通过酰胺... 目的为了增强载药纳米粒靶向肿瘤的能力,将载药纳米粒与抗上皮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偶联,探究该偶联是否会增加胃癌肿瘤靶向性。方法将制备好的载药纳米粒在羟基胶乳微球偶联抗体(EDC)的作用下通过酰胺反应与抗EGFR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制备成载药免疫纳米粒。通过透析袋法测定纳米粒体外缓释效果,用ELISA法测定抗体与载药纳米粒偶联率,最后采用荧光标记法对胃癌模型鼠进行活体成像结果纳米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粒径在200~300nm间,载药量为61.02%,并且具有缓慢释药的效果,抗体与载药纳米粒的偶联率达到了70%,最终荧光活体成像的结果显示,此免疫载药抗体具有靶向胃肿瘤的效果。结论我们制备的免疫纳米粒既可以缓释药物也存在一定肿瘤靶向性,所以将抗体与载药纳米粒偶联,可以增加肿瘤病灶处局部的药物浓度,以此来缓解抗肿瘤药物对人体其他正常组织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肿瘤靶向性 免疫纳米粒 egfr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抗EGFR单克隆抗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裴朝玉 贠琳 +1 位作者 袁萍 郭宇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3-966,共4页
探讨了影响单克隆抗体稳定性的物理和化学因素。蛋白质浓度影响抗体稳定性,蛋白质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聚集体和降解片段含量都会增加,样品中高含量的聚集体会进一步促进抗体聚集。制剂p H影响抗体的稳定性,组氨酸缓冲液更有利于保持抗E... 探讨了影响单克隆抗体稳定性的物理和化学因素。蛋白质浓度影响抗体稳定性,蛋白质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聚集体和降解片段含量都会增加,样品中高含量的聚集体会进一步促进抗体聚集。制剂p H影响抗体的稳定性,组氨酸缓冲液更有利于保持抗EGFR单克隆抗体制剂稳定性。制剂中聚山梨醇酯20可有效抑制聚集。结果表明:抗EGFR单克隆抗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有蛋白质浓度、样品纯度、环境温度、缓冲液类型、溶液离子强度、溶液p H、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单克隆抗体 体积排阻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表面电荷异质性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治疗头颈部癌的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捷 张志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在我国,头颈部癌(head and neck cancer,HNC)的发病率约为9/10 000,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2%。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不断发展,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涌现,为头颈部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拈抗剂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egfr单克隆抗体 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头颈部癌
下载PDF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邹佳运 王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6-9,共4页
在中国,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中第5位,女性第4位,每年因结直肠癌死亡的患者约19.10万人[1]。目前,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与奥沙利铂(FOLFOX)或伊立替康(FOLFIRI)或上述3种药物(FOLFOXIRI)为基础的化疗... 在中国,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中第5位,女性第4位,每年因结直肠癌死亡的患者约19.10万人[1]。目前,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与奥沙利铂(FOLFOX)或伊立替康(FOLFIRI)或上述3种药物(FOLFOXIRI)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贝伐珠单抗)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2]。大多数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无法治愈,其治疗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数据[3]显示,晚期结直肠癌(ACRC)中仅有少部分患者能够持续应用一线化疗方案直至疾病进展,绝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化疗强度有减弱甚至化疗中断。基于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累积的神经毒性(奥沙利铂)或慢性腹泻(伊立替康)可导致患者的治疗中断,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故采用维持治疗的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4]。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研究[5-6]提出了间断治疗和/或维持治疗的策略,其可以降低治疗强度或缩短治疗持续时间,同时并不明显降低临床疗效。关于生物制剂靶向治疗方面,Ⅲ期临床试验[7-8]已经证实基于贝伐珠单抗的维持治疗可用于疾病的长期控制,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 贝伐珠单 egfr单克隆抗体 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维持治疗
下载PDF
食蟹猴静脉注射重组人鼠嵌合抗EGFR单克隆抗体AV02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远铿 杨威 +3 位作者 王笑非 张红 郭健敏 陈志森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572-1578,共7页
目的:评价食蟹猴静脉重复注射重组人鼠嵌合抗EGFR单克隆抗体AV02的安全性,为临床设计人用剂量及临床毒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溶媒对照组、AV02低、中和高(12/7.5,38/24,120/75 mg·kg^(-1))剂... 目的:评价食蟹猴静脉重复注射重组人鼠嵌合抗EGFR单克隆抗体AV02的安全性,为临床设计人用剂量及临床毒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溶媒对照组、AV02低、中和高(12/7.5,38/24,120/75 mg·kg^(-1))剂量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静脉注射给药,每周1次,连续26周,恢复12周,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AV02多次静脉给药,临床观察可见各剂量组动物皮肤均出现皮疹、干燥粗糙、红斑、脱屑、龟裂、脱毛等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也出现相应的皮肤损伤。中、高剂量组在给药期13,26周可引起ALB,A/G降低,ALT,γ-GT,GLDH升高,恢复期可恢复;并可引起肾脏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免疫原性检查中,低剂量组有1例动物检出抗药性抗体。除上述反应外,摄食量、体重、体温、血液学、免疫球蛋白、心电图、血压、尿液分析、骨髓、眼科检查均未见与受试物相关的改变。结论:食蟹猴连续静脉注射AV02 26周,主要毒性反应为与药理作用相关的皮肤毒性、可逆性的肝脏功能性损伤、代偿性肾脏增大及发生率极低的免疫原性反应,提示临床试验时应密切关注上述指标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为国产重组人鼠嵌合抗EGFR单克隆抗体进入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鼠嵌合egfr单克隆抗体 食蟹猴 重复给药毒性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