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LINGO-1抗体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运动纤维再生及抑制感觉纤维萎缩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永杰 左国平 +1 位作者 唐敏峰 顾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观察抗LINGO-1抗体对小鼠脊髓损伤后下行运动与上行感觉纤维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ISA脊髓损伤造模仪制作小鼠第9胸髓背侧切割伤模型(深度1.1 mm),术后腹腔注射抗LINGO-1抗体,运用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观察在脊髓损伤后,生物素化葡... 目的:观察抗LINGO-1抗体对小鼠脊髓损伤后下行运动与上行感觉纤维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ISA脊髓损伤造模仪制作小鼠第9胸髓背侧切割伤模型(深度1.1 mm),术后腹腔注射抗LINGO-1抗体,运用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观察在脊髓损伤后,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标记的下行皮质脊髓束(CST)轴突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标记的上行感觉纤维的变化。结果:抗LINGO-1抗体注射组动物,可见少量BDA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部位,且在尾侧白质内前行,最远可达损伤部位尾侧端1.5 mm;同时,在切口尾侧缘可见较对照组更多的CTB阳性纤维,但未见CTB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切口。接受IgG注射的对照组动物,未发现任何BDA或CTB阳性纤维长入或越过损伤部位。结论:系统注射抗LINGO-1抗体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CST轴突再生,同时能抑制CTB标记的上行感觉纤维萎缩。提示抗LINGO-1抗体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用于脊髓损伤后促进轴突再生的治疗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侧切割伤 抗lingo-1抗体 轴突再生
下载PDF
抗Lingo-1抗体对抑郁症伴认知障碍大鼠海马DG区少突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春茂 唐静 +13 位作者 梁芯 綦英强 张钐钐 吴永鑫 范金花 罗艳敏 蒋林 周春妮 张毅 黄春霞 晁凤蕾 高原 张蕾 唐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抗Lingo-1抗体对抑郁症伴认知障碍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4~6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建模组(60只),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 目的:探讨抗Lingo-1抗体对抑郁症伴认知障碍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4~6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建模组(60只),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抑郁症模型,为期4周。利用糖水偏好实验筛选出成模大鼠(23只),随机分为CUS组(12只)及Anti-Lingo-1组(11只)。运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对照组,CUS组和Anti Lingo-1组的行为学水平,采用体视学方法计算各组大鼠海马DG区的少突胶质细胞数量。结果:应激4周和Anti Lingo-1抗体治疗3周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3.4±0.2)相比,CUS组(2.4±0.2)大鼠Morris水迷宫第6天穿越平台次数明显降低(F=20.049,P=0.004);与CUS组比较,抗Lingo-1组(4.3±0.3)大鼠穿台次数明显增加(F=20.049,P=0.000)。体视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4.9±1.1)×10~4]比较,CUS组[(3.1±1.3)×10~4]大鼠海马DG区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F=8.747,P=0.026);与CUS组比较,Anti-Lingo-1组[(6.1±1.1)×10~4]大鼠海马DG区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F=8.747,P=0.001)。结论:抗Lingo-1抗体可以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认知障碍,抗Lingo-1抗体对抑郁症伴认知障碍大鼠海马DG区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可能是抗Lingo-1抗体改善抑郁症大鼠认知障碍的重要形态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障碍 海马 少突胶质细胞 抗lingo-1抗体 体视学
下载PDF
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军辉 夏飞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6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6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估患者的病情活动度,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血清补体C3、C4和C1q抗体水平;分析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与肾功能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血清肌酐(Scr)(83.61±10.71)μmol/L、尿素氮(BUN)(6.45±1.47)mmol/L、β_(2)-微球蛋白(β_(2)-MG)(6.23±1.42)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6±7.39)μmol/L、(3.02±1.25)mmol/L、(1.65±0.58)mg/L,肾小球滤过率(eGFR)(80.56±14.28)ml/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19±15.3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56±0.17)、(0.16±0.04)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0.31)、(0.30±0.12)g/L,抗C1q抗体水平(46.65±11.48)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0.6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活动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89±0.23)、(0.25±0.07)g/L均明显高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0.31±0.08)、(0.08±0.02)g/L,抗C1q抗体水平(31.47±6.28)U/ml明显低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59.76±8.7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与Scr、BUN、β_(2)-MG、SLEDAI积分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抗C1q抗体与Scr、BUN、β_(2)-MG、SLEDAI积分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C4、抗C1q抗体是影响SLE病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4、2.14、5.68,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血清补体C3、C4明显下降,抗C1q抗体水平明显升高现象,多预示患者病情加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C3 补体C4 C1Q抗体 病情活动度
下载PDF
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李永珍 杨金荣 +6 位作者 张育迪 曹艳 李晓燕 帅兰军 王英 沈田 吴小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以及对活动性SLE和活动性L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以及对活动性SLE和活动性L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住院的SLE患儿90例为SLE组,所有患儿均检测抗C1q抗体。收集同期住院的7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OAD)患儿为OAD组,比较两组抗C1q抗体水平差异,分析抗C1q抗体与SLE和LN各指标的相关性,评价抗C1q在SLE和L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SLE组患儿血清抗C1q抗体水平高于OAD组(P<0.05)。SLE疾病活动性指数与抗C1q抗体呈正相关(rs=0.371,P<0.001),与抗双链DNA抗体呈正相关(rs=0.370,P<0.001)。抗C1q抗体诊断活动性SL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90%和53.90%,曲线下面积为0.720(P<0.05),临界值为5.45 U/mL。抗C1q抗体水平对诊断活动性L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50%和85.00%,曲线下面积为0.675(P<0.05),临界值为22.05 U/mL。结论抗C1q抗体可作为评价儿童SLE疾病活动性或预测LN活动性的无创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C1Q抗体 活动性 儿童
下载PDF
抗U1-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5
作者 王瑛 张颐豪 +6 位作者 季玮 付燕 于雪莹 张慧 胡婷婷 沈薇 满秋红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讨抗U1-核糖核蛋白(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AID患者136例[AID组,包括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 目的探讨抗U1-核糖核蛋白(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AID患者136例[AID组,包括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9例、干燥综合征(SS)14例、狼疮性肾炎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19例]和非AID患者136例(非AID组),以及健康体检者100名(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点阵免疫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抗RNPA/RNP68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U1-RNP抗体。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不同方法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AID的效能。结果AID组抗U1-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AI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67),非AID组2种抗体的阳性率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7)。各组抗U1-RNP抗体阳性率与抗RNPA/RNP68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2种抗体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2),AID组的一致性差(Kappa=0.10)。抗U1-RNP抗体、抗RNPA/RNP68抗体联合检测(2种抗体均阳性)诊断AI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高于单项检测(0.70、0.73)(P<0.01)。对于MCTD、SLE,抗U1-RNP抗体、抗RNPA/RNP68抗体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1、0.75,均高于抗U1-RNP抗体单项检测(AUC分别为0.73、0.70)(P<0.01);且2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SLE的AUC高于抗RNPA/RNP68抗体单项检测(0.67)(P<0.01)。对于狼疮性肾炎,抗U1-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联合检测的AUC为0.52,低于2种抗体单项检测的AUC(0.62、0.69)(P<0.05)。对于SS,抗RNPA/RNP68抗体单项检测的AUC为0.72,高于抗U1-RNP抗体单项检测(0.51)(P<0.05)。抗U1-RNP抗体、抗RNPA/RNP68抗体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其他AID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U1-RNP抗体对诊断狼疮性肾炎、RNPA/RNP68抗体对诊断SS具有较高的效能;2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和MCTD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1-核糖核蛋白抗体 RNPA/RNP68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王习哲 刘大川 +3 位作者 张璐 王叶楠 李臻 方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的53例患者,其中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3例(CRVO组),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BRVO组)。另选取该院同期30例行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检测、眼科常规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所有RVO-ME患者按照“3+按需治疗方案(pro re nata,PRN)”向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CRVO组基线logMAR BCVA高于对照组和BRVO组,CRVO组和B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且C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BRV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随访6个月(r=0.377,P=0.005)、9个月(r=0.362,P=0.008)和12个月(r=0.465,P<0.001)时BCVA改善呈正相关,与随访12个月时中断EZ横向长度减少值(r=0.401,P=0.001)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ogMAR BCVA、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是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随访12个月时BCVA改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己糖激酶1抗体作为一种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视力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己糖激酶1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视力改善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抗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临床研究
7
作者 王志梅 王耀明 +2 位作者 郑广才 罗学权 李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5-0078,共4页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抗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研究组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抗PD-1抗...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抗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研究组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抗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更低(P<0.05);研究的肝外转移率、肝内复发率更低且生存率更高(P<0.05)。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抗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增长,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减低复发率和不良作用发生率,提高生存几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 PD-1抗体 仑伐替尼 联合治疗 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抗GM1抗体与抗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詹慧 常蕾蕾 +2 位作者 孟海兰 陈燕婷 陈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6,共7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与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同时检测抗甲状腺抗体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与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同时检测抗甲状腺抗体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anglioside antibody,AGA)水平的60例GBS患者,根据抗甲状腺抗体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以及AGA比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中GBS患者抗神经节苷酯GM1抗体和GM2抗体水平人明显升高,并伴有更严重的临床症状(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异常(OR=5.184,95%CI:1.377~19.518,P=0.015)以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升高(OR=1.266,95%CI:1.009~1.588,P=0.030),是导致抗GM1抗体阳性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预测GM1阳性的最佳阈值为47.9 U/mL,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7.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预测GM1阳性的最佳阈值为20.0 U/mL,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3.3%。结论:合并抗甲状腺抗体异常的GBS患者更易出现抗GM1抗体阳性,这可能是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GBS患者预后更差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抗体 神经节苷脂GM1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下载PDF
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桐 赵晓斌 +4 位作者 吕瑞娟 袁磊磊 陈谦 王群 艾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点,探讨PET/CT在抗LGI1-A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LGI1-AE的43例患者[其中急性期24例(56%),慢性期19例(44%)]的资料,分析患者^(18)F-FDG PET/CT的影像及临床特征。结果^(18)F-FDG PET显像结果显示,40例(93%)LGI1-AE患者出现明显的代谢异常,而只有26例(60%)患者出现异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P<0.05)。^(18)F-FDG PET代谢异常在治疗后是可逆的,大多数患者出院后^(18)F-FDG PET的代谢几乎均正常。LGI1-AE患者的高代谢区位于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和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MTL)。在33例(77%)患者中观察到BG区高代谢,72%的患者表现出MTL高代谢。共有22例患者(51%)表现出面臂肌张力障碍性癫痫发作(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s,FBDS),其余患者表现出非FBDS症状(49%)。FBDS患者中有7例(7/21)检测到仅BG区高代谢,而非FBDS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2/19)检测到BG区高代谢(33%vs 10%,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抗LGI1-AE患者的早期诊断阳性率高。FBDS患者多表现为仅BG区高代谢,这表明BG区可能参与FBDS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I1抗体 脑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抗Jo-1抗体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临床分析
10
作者 陈鸿志 冯小燕 +5 位作者 周永慧 高玉娟 范海键 肖永龙 蔡后荣 李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459-1467,1474,共10页
目的抗Jo-1抗体综合征是以抗Jo-1抗体阳性为特征的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间质性肺病是抗Jo-1抗体综合征常见并且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预后不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抗Jo-1抗体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临床特点以加深... 目的抗Jo-1抗体综合征是以抗Jo-1抗体阳性为特征的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间质性肺病是抗Jo-1抗体综合征常见并且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预后不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抗Jo-1抗体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抗Jo-1抗体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肺功能参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等资料。根据疾病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快速进展型和缓慢进展型。通过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5.0软件及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例抗Jo-1抗体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其中男性29例(44.62%),女性36例(55.38%),平均年龄(57.52±10.92)岁,快速进展型有21例(32.31%),缓慢进展型有44例(67.69%),截止随访日期死亡患者共4例,多数有咳嗽(95.38%)、咳痰(63.08%)、气短(90.77%)等症状,81.54%患者肺部可闻及Velcro音或捻发音或爆裂音,影像学表现多为非特异性间质型肺炎(50.76%)。与缓慢进展型组患者相比,抗Jo-1抗体综合征合并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组患者更易出现关节肿痛(P<0.001),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血沉更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更低(P<0.001)。结论抗Jo-1抗体综合征合并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患者更易出现关节肿痛,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更高,血沉更快,动脉血氧分压更低,需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1抗体综合征 间质性肺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抗GQ1b、GT1a、Sulfatide抗体阳性的类重症肌无力Miller-Fisher综合征1例报告
11
作者 王天舒 张旭 +1 位作者 王立波 刘松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er-Fisher syndrome,MFS)是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一种临床变异型,以共济失调、眼肌麻痹及腱反射消失为主要临床特征,极少出现瞳孔改变和瞳孔对光反射异常,一般无症状波动,部分患者... 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er-Fisher syndrome,MFS)是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一种临床变异型,以共济失调、眼肌麻痹及腱反射消失为主要临床特征,极少出现瞳孔改变和瞳孔对光反射异常,一般无症状波动,部分患者可检测到抗GQ1b IgG抗体阳性。本文报告了1例抗GQ1b、GT1a、Sulfatide抗体阳性的MFS,以波动性眼外肌麻痹起病,伴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及四肢麻木无力,症状少见不典型,临床极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FISHER综合征 重症肌无力 GQ1b抗体 眼肌麻痹
下载PDF
中医内外同治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病变伴水肿1例
12
作者 刘智霖 白逸晨 +1 位作者 马建岭 史利卿 《四川中医》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 ASS)是一种少见的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肌炎、关节炎、肺间质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astase, ILD)最为常见。抗Jo-1抗体阳性的ASS又被称作抗Jo-1抗体综合征,抗Jo-1抗体综合... 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 ASS)是一种少见的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肌炎、关节炎、肺间质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astase, ILD)最为常见。抗Jo-1抗体阳性的ASS又被称作抗Jo-1抗体综合征,抗Jo-1抗体综合征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以呼吸系统受累最为突出,ILD是ASS中发生率最高的临床症状,当患者肺脏受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即称之为抗合成酶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疾病(anti-synthetase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SS-ILD)。目前,抗Jo-1抗体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现有诊疗措施以对症治疗为主,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报告1例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病变伴水肿病例,中医辨证属阳虚水泛,以中医温阳化气、宣肺行水为主要治则,予口服济生肾气丸合越婢加术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经治疗后8个月后患者水肿情况大有改善,病情得到控制,可自行步行并进行日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Jo-1抗体综合征 水肿 济生肾气丸 越婢加术汤 史利卿 名医经验 医案
下载PDF
PD-1抗体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近远期效果对比
13
作者 李丹青 张少锋 +4 位作者 张芬 焦会茹 牛立梅 杨立鑫 张钦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96-899,共4页
目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与抗血管药物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18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PD-1抗体联合化疗的患者纳入A组(n=60);将抗血管... 目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与抗血管药物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18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PD-1抗体联合化疗的患者纳入A组(n=60);将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患者纳入B组(n=58)。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免疫功能和预后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疾病无进展期(PFS)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上升(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CD8^(+)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1抗体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更好,有助于恢复免疫功能,且毒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助于延长PF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抗体 血管生成药物 驱动基因阴性 晚期肺腺癌
下载PDF
HLA-DQA1*0501、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抗Ro/SSA抗体阳性pSS易感性的关系分析
14
作者 郑安昊 胡乃文 +5 位作者 许婧 袁烨 张淑敏 陈文斌 白艳艳 孙红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库相关数据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抗Ro/SSA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并收集pSS患者、抗Ro/SSA抗体阳性的pSS患者、抗Ro/SSA... 目的基于数据库相关数据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抗Ro/SSA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并收集pSS患者、抗Ro/SSA抗体阳性的pSS患者、抗Ro/SSA抗体阴性的pSS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的HLA-DQA1*0501、HLA-DQB1*02基因多态性资料。使用STATA 16.0(USA)统计软件分析抗Ro/SSA抗体阳性的pSS患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pSS发生的关系。结果纳入文献5篇,涉及420例pSS患者、250例抗Ro/SSA抗体阳性pSS患者、120例抗Ro/SSA抗体阴性的pSS患者和733例健康对照者。在pSS患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分别为159、246例;在健康对照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分别为196、282例;在抗SSA抗体阳性pSS患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分别为129、158例;在抗SSA抗体阴性pSS患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分别为30、46例。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pSS的易感性有关(I2分别为62.99%、40.75%,合计OR值分别为2.60、2.43,95%CI分别为1.49~4.55、1.88~3.14,P均<0.05)。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也与抗Ro/SSA抗体阳性pSS的易感性有关(I2分别为0.00%、9.41%,合计OR值分别为3.85、2.61,95%CI分别为1.81~8.21、1.52~4.48,P均<0.05)。结论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抗Ro/SSA抗体阳性的pSS患者的易感性相关。具有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的抗Ro/SSA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患p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 HLA-DQA1*0501基因 HLA-DQB1*02基因 Ro/SSA自身抗体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脑炎85例特点和临床转归分析
15
作者 于莎莎 吕晶 +2 位作者 张玉婧 祖煜 冯雪丹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连续收治的85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位起病年龄为60岁(24~84岁)... 目的探讨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连续收治的85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位起病年龄为60岁(24~84岁),其中男性51例,3例(4%)合并肿瘤。临床表现为出现癫痫发作(85%)、精神症状(60%)、认知障碍(88%)、意识障碍(15%)。68例(91%)脑电图(EEG)异常,72例(90%)头颅MRI有异常信号,其中61%颞叶、海马异常信号。所有患者均给予一线免疫治疗,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12例加用吗替麦考酚酯。为期21.5个月(1~82个月)随访,74例(91%)预后良好,改良Rakin量表(mRS评分0~2分),7例(9%)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11例(14%)复发。结论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居多,肿瘤合并率低。以癫痫发作、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血及脑脊液(CSF)抗LGI1受体抗体阳性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大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预后佳。复发的主要原因为合并恶性肿瘤或减停免疫抑制剂。肺部感染和合并肿瘤患者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I1抗体相关脑炎 临床表现 脑脊液 头颅MRI 预后
下载PDF
抗TL1A单克隆抗体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结节病肉芽肿形成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马成星 魏佳 +3 位作者 单佳佳 郑颖 温艳婷 丁晶晶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146-1151,1156,共7页
目的 探讨抗TL1A单克隆抗体是否可通过影响结节病中巨噬细胞的极化水平,减轻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32只C57BL/6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节病组、结节病+TL1A Ab治疗组和结节病+地塞米松治疗组(n=8)。通过肺组织病理... 目的 探讨抗TL1A单克隆抗体是否可通过影响结节病中巨噬细胞的极化水平,减轻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32只C57BL/6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节病组、结节病+TL1A Ab治疗组和结节病+地塞米松治疗组(n=8)。通过肺组织病理学染色(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部肉芽肿的形成;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PBMC)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水平。提取各组小鼠股骨和胫骨内的原代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培养并分别诱导各组BMDM向M1或M2型巨噬细胞方向分化,使用流式细胞术与qPCR分别测定各组小鼠BMDM中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的细胞数目和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结节病组相比,结节病+TL1A Ab组小鼠肺组织中肉芽肿的数目明显减少(P<0.001)。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结节病组PBMC中M1型巨噬细胞水平增高(P<0.001),给予TL1A Ab后可逆转这一现象(P<0.001);结节病+TL1A Ab组PBMC中M2型巨噬细胞的水平高于结节病组(P<0.001)。各组小鼠BMDM经诱导分化后,结节病+TL1A Ab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较结节病组下降(P<0.001);而TL1A Ab组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高于结节病组(P<0.001)。结论 抗TL1A单克隆抗体通过调控结节病中巨噬细胞的极化水平而抑制结节病中的肉芽肿性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肉芽肿 巨噬细胞 TL1A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相关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郭彤彤 李海婷 +2 位作者 张瑀珈 张阳阳 王慧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0期3735-3736,共2页
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mGluR1)是一种新发现的抗体,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脑炎,被称为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相关性脑炎,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伴有认知障碍、精神和行为障碍、舞蹈样动作、味觉丧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局灶性癫痫和... 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mGluR1)是一种新发现的抗体,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脑炎,被称为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相关性脑炎,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伴有认知障碍、精神和行为障碍、舞蹈样动作、味觉丧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局灶性癫痫和睡眠障碍,还可能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以及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和桥本甲状腺炎)有关。本研究旨在综述抗mGluR1抗体相关性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小脑共济失调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 综述
下载PDF
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相关性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桂梦翠 林婧 +1 位作者 葛慧珍 卜碧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58-363,共6页
目的探讨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抗体相关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一例抗mGluR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的34例抗mGluR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抗体相关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一例抗mGluR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的34例抗mGluR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38岁男性,主要表现为头晕、共济失调2个月余,脑脊液蛋白、IgG指数轻度增高,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正常,血清及脑脊液mGluR1-IgG滴度均为1∶100,诊断为抗mGluR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等治疗后明显好转。35例抗mGluR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年龄(48.3±20.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33例)、认知功能下降(11例)。8例(22.9%)患者合并有肿瘤性疾病,所有患者血清或/和脑脊液mGluR1抗体阳性。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小脑半球或蚓部、小脑幕异常。85.7%(30/35)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其中11例患者使用2种免疫治疗,11例使用3种及以上的免疫治疗。随访结果显示,21例(60.0%)患者好转,4例(11.4%)患者好转后复发,7例(20.0%)患者病情稳定,2例(5.7%)患者无明显变化,1例(2.9%)患者死亡。结论抗mGluR1抗体相关脑炎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血清或脑脊液抗mGluR1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大多数患者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或免疫抑制剂或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好转,少部分患者有复发且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亲代谢性谷氨酸盐 mGluR1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共济失调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抗GQ1b抗体综合征复发伴癫痫罕见病例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19
作者 宋文慧 肖君 +3 位作者 姚子昂 田代实 秦川 潘邓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2期73-76,93,共5页
目的:探讨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出现癫痫罕见临床表现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癫痫发作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青少年女性,因“行走不稳5月余,突发肢体抽搐1天”就诊。查体示对称性... 目的:探讨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出现癫痫罕见临床表现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癫痫发作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青少年女性,因“行走不稳5月余,突发肢体抽搐1天”就诊。查体示对称性眼外肌麻痹、腱反射活跃及共济失调;血清抗GQ1b抗体IgG(+),脑电图示双侧大脑半球散发3~4 Hz棘慢波、多棘慢波,磁共振示双侧额叶、左侧顶叶、双侧丘脑及脑干异常信号。诊断为抗GQ1b抗体综合征Bickerstaff’s脑干脑炎型,给予抗癫痫、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好转。检索文献收集相关病例报道4篇,基础实验提示GQ1b抗原与癫痫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结论:癫痫为抗GQ1b抗体综合征罕见临床表现,推测与GQ1b抗原分布特点、抗体浓度及血脑屏障渗透性有关,其潜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1b抗体综合征 Bickerstaff’s脑干脑炎 癫痫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以急性前庭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1例报告
20
作者 邱晓琪 李文 周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 分析以急性前庭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眼部运动表现。方法 报道1例以急性前庭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存在自发眼震及凝视诱发眼震,同时有头脉冲试验异... 目的 分析以急性前庭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眼部运动表现。方法 报道1例以急性前庭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存在自发眼震及凝视诱发眼震,同时有头脉冲试验异常,合并眼肌麻痹。结论 抗GQ1b抗体综合征是一组累及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谱系疾病。以急性前庭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这一组疾病可能是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一个亚型,可与其他类别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1b抗体综合征 前庭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连续性疾病 免疫相关谱系疾病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