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辅助抗PD-1/PD-L1在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1
作者 汪李琴 陈海兵 +3 位作者 龚霄阳 张立庆 陆兆屹 陈曦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3-33,共11页
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 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1月前发表的研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JBI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 5.4进行单臂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4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疾病客观缓解率为39%(95%CI:29%~54%),病理学缓解率为55%(95%CI:48%~63%),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4%(95%CI:75%~95%),1年总体生存率为86%(95%CI:78%~95%),患者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95%CI:13%~31%)。12项研究报道了与治疗相关的手术延迟情况,仅有1项研究中出现1例患者因免疫治疗而延误原定手术时间。亚组分析比较了单用抗PD-1/PD-L1、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PD-1/PD-L1+放射治疗、抗PD-1/PD-L1+化学疗法及抗PD-1/PD-L1+基因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这5种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的病理学缓解率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PD-1/PD-L1+基因靶向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13%,95%CI:5%~37%)最低,抗PD-1/PD-L1+化学疗法的客观缓解率(90%,95%CI:75%~107%)最高,另3组治疗方案间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本荟萃分析和系统回顾中,新辅助抗PD-1/PD-L1免疫治疗对可切除的HNSCC耐受性良好,可能具有组织病理学反应所暗示的治疗优势。在抗PD-1/PD-L1联合或不联合其他辅助治疗的方案中,抗PD-1/PD-L1联合化学疗法的客观缓解率较其他组合治疗组更高,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探索长期疗效和最佳治疗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新辅助 抗pd-1/pd-l1 META分析 手术
下载PDF
9种获批上市的抗PD-1/PD-L1单抗药物的特征综述 被引量:34
2
作者 赵秋玲 杨琳 谢瑞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94-2299,共6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单抗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PD-1抗体”“PD-L1抗体”“单克隆抗体”“结构”“药动学”“PD-1 antibodies”“PD-L1 antibodies”“Monoclonal antibodies”...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单抗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PD-1抗体”“PD-L1抗体”“单克隆抗体”“结构”“药动学”“PD-1 antibodies”“PD-L1 antibodies”“Monoclonal antibodies”“Pharmacokinetics”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目前上市的几种抗PD-1/PD-L1单抗药物的结构特征及生物学特点、人源化程度、适应证、用法用量、免疫原性、药动学等内容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不同抗PD-1/PD-L1单抗药物在稳定性、亲和力、Fc段特征、给药剂量、适应证、免疫原性、药动学方面各有不同。作用于靶点PD-1的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西米普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均为人源化或完全人免疫球蛋白G(4 IgG4)抗体;作用于靶点PD-L1的阿特朱单抗、阿维鲁单抗和度伐鲁单抗是人源化或完全人的IgG1抗体。纳武利尤单抗主要与PD-1的N环结构结合,帕博利珠单抗主要与PD-1的C′D环结构结合,特瑞普利单抗和信迪利单抗主要与PD-1的FG环结合,卡瑞利珠单抗主要与PD-1的C C′环和FG环结合,阿特朱单抗主要通过覆盖PD-L1的BC、C C′、C′C″和FG环中的残基来主导结合,阿维鲁单抗的结合表位区域主要由PD-L1的C链、C′链、F链、G链和C C′环构成,度伐鲁单抗的结合区域是PD-L1上的C C′环和N末端区域。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的适应证较广,可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等,而信迪利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目前只获批用于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抗PD-1/PD-L1单抗药物多具有较低的分布容积,大多数分布于血管和细胞间隙中,半衰期及达到稳态时间较长,代谢消除方式包括非特异性消除(如蛋白水解作用)和靶点介导的消除(包括靶点结合、蛋白水解和内化作用)。抗PD-1/PD-L1单抗药物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酶和其他药物代谢酶代谢,因此较少存在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医务人员深入了解抗PD-1/PD-L1单抗药物的结构及药动学特点可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更好地发挥抗PD-1/PD-L1单抗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d-1/pd-l1药物 pd-1 pd-l1 单克隆 结构 药动学
下载PDF
抗PD-1/PD-L1治疗在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疗效荟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颖 魏雨涵 +1 位作者 李莉 曹邦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11期1366-1370,137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治疗在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疗效。方法: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Pub 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治疗在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疗效。方法: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Pub 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以及近3年内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会议摘要进行了系统搜索,纳入前瞻性研究、Ⅱ期及Ⅲ期临床研究(研究组患者采用抗PD-1/PD-L1药物单药或联合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或安慰剂),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9月26日。通过亚组分析,评估不同的治疗方案(抗PD-1/PD-L1治疗组与化疗组比较,抗PD-1/PD-L1治疗+化疗组与化疗组比较,抗PD-1/PD-L1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的疗效,森林图的绘制通过Stata SE 12软件完成。结果:最终纳入7项临床研究,包括3篇原始文献、2篇ASCO会议摘要和2篇ESMO会议摘要。荟萃分析结果显示,(1)单纯抗PD-1/PD-L1治疗组与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0.96,95%CI=0.87~1.07,P=0.451)、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RR=0.65,95%CI=0.39~1.09,P=0.10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R=1.45,95%CI=1.17~1.81,P=0.001);(2)抗PD-1/PD-L1治疗联合化疗组与化疗组患者的OS(HR=0.84,95%CI=0.76~0.94,P=0.001)、PFS(HR=0.78,95%CI=0.70~0.86,P=0.000)和ORR(RR=1.24,95%CI=1.10~1.39,P=0.00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抗PD-1/PD-L1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患者的OS(HR=0.63,95%CI=0.51~0.78,P=0.000)、PFS(HR=0.60,95%CI=0.49~0.75,P=0.000)和ORR(RR=29.93,95%CI=1.84~485.72,P=0.017)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抗PD-1/PD-L1治疗联合化疗可使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获益;与安慰剂比较,单纯抗PD-1/PD-L1治疗同样可以使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获益;但是,相比于化疗,单纯抗PD-1/PD-L1治疗对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并没有明显优势,上述结论还需更多的证据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d-1/pd-l1药物 胃癌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真正的免疫治疗时代到来了吗?——展望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在NSCLC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锐 赵雨薇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8期4-7,共4页
近十年来,精准医疗成为肺癌诊疗发展的新方向,这其中表现抢眼的是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代表的创新性治疗手段。免疫治疗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尤其是近两年,大型临床试验提示免疫治疗能够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近十年来,精准医疗成为肺癌诊疗发展的新方向,这其中表现抢眼的是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代表的创新性治疗手段。免疫治疗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尤其是近两年,大型临床试验提示免疫治疗能够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而FDA及NCCN也批准并推荐了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药物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二线治疗,这无疑为晚期NSCLC患者指明了一个新方向。但对于免疫治疗存在的争议与挑战也较多,这使我们不禁疑惑:真正的免疫治疗时代到来了吗?本文旨在对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在NSCLC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作出综合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抗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抗PD-1/PD-L1单抗药物致甲状腺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万宝玉 邓鹏裔 +4 位作者 王朋 田金玲 胡涛 严凯 代文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在肿瘤分期、复发、转移、浸润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PD-1/PD-L1单抗药物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在肿瘤分期、复发、转移、浸润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PD-1/PD-L1单抗药物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是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即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其中甲状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高达10%,严重的甲状腺不良反应可导致死亡,因此抗PD-1/PD-L1单抗药物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主要就抗PD-1/PD-L1单抗药物治疗后甲状腺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处理措施、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d-1/pd-l1 甲状腺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肿瘤患者抗PD-1/PD-L1治疗继发瘙痒管理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蕾 胡雁 +2 位作者 陈怡雯 倪丽萍 陈瑜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肿瘤患者抗PD-1/PD-L1治疗继发瘙痒管理的实践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应用JBI证据总结数据库中的抗PD-1/PD-L1治疗继发瘙痒管理最佳证据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开展循证实践,制订审查标准,规范护士对患... 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肿瘤患者抗PD-1/PD-L1治疗继发瘙痒管理的实践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应用JBI证据总结数据库中的抗PD-1/PD-L1治疗继发瘙痒管理最佳证据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开展循证实践,制订审查标准,规范护士对患者瘙痒症状管理行为,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抗PD-1/PD-L1治疗患者的瘙痒等级、皮肤药物治疗率以及护士证据执行的依从情况等。结果最佳证据应用前后,肿瘤患者瘙痒G1~G2/G3级发生率由73.3%、26.7%降至46.7%、6.7%;皮肤用药治疗率由26.7%下降至16.7%;护士证据执行的依从率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护士通过应用最佳实践证据,规范了抗PD-1/PD-L1治疗继发瘙痒管理行为,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pd-1/pd-l1治疗 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 瘙痒症 循证实践
下载PDF
联合抗PD-1/PD-L1组合策略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梁任隆 彭小东 +3 位作者 余倩如 李倩 田德清 肖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687-4691,共5页
60岁以上人群为恶性肿瘤高发人群,而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占恶性肿瘤首位[1]。由于肺癌早期较隐匿,因此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已是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尤其是占肺癌绝大多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多以放化疗为基石的维持疗法治疗... 60岁以上人群为恶性肿瘤高发人群,而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占恶性肿瘤首位[1]。由于肺癌早期较隐匿,因此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已是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尤其是占肺癌绝大多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多以放化疗为基石的维持疗法治疗,然而不良反应、耐药及放化疗技术停滞不前的发展逐渐削弱其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治疗逐渐向分子时代迈进,分子靶向药逐渐运用于肺癌患者,并取得不小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d-1/pd-l1 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抗PD-1/PD-L1单抗治疗肺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志煜 李晖 范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06-713,共8页
近期,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纷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迅速覆盖到肺癌的其他领域,如小细胞肺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且开始尝试与现有治疗... 近期,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纷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迅速覆盖到肺癌的其他领域,如小细胞肺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且开始尝试与现有治疗手段的各种组合,如联合化疗、靶向药物及放疗等。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寻找理想的预测疗效的生物标记物、探索不同的联合治疗模式、明确原发及继发耐药的机制等等。随着这些问题的相继解决,抗PD-1/PD-L1单抗在肺癌的治疗中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验点 pd-1/pd-l1 单克隆 肺肿瘤
下载PDF
抗PD-1/PD-L1联合胸部放疗及低剂量照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文秀 吕红英 +3 位作者 张传涛 周非 姜韬 于洪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3-567,共5页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迅猛发展及临床应用,改变了人们对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认识。其中,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迅猛发展及临床应用,改变了人们对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认识。其中,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抑制剂在NSCLC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丰富了NSCLC的治疗手段,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同时也改写了NSCLC的治疗标准。但单纯抗PD-1/PD-L1治疗有效率低,起效慢,各种联合治疗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并不断有研究成果更新。本文就以抗PD-1/PD-L1联合胸部放疗及低剂量照射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d-1 pd-l1 胸部放疗 低剂量照射
下载PDF
抗PD-1/PD-L1免疫治疗:筛选患者的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巧红 吴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7-463,共7页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长、避免免疫识别和基因突变等手段获得几乎无限的生长复制能力。目前大多数早期肿瘤通过彻底手术能获得较好的预后,但对于晚期肿瘤手术联合后化疗依然无法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因此急需探寻更...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长、避免免疫识别和基因突变等手段获得几乎无限的生长复制能力。目前大多数早期肿瘤通过彻底手术能获得较好的预后,但对于晚期肿瘤手术联合后化疗依然无法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因此急需探寻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如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一直是被寄予希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pd-1/pd-l1 细胞凋亡 免疫识别 血管生长 基因突变 靶向 免疫反应 生物标记物 肿瘤免疫
下载PDF
抗PD-1/PD-L1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文华 于起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553-557,共5页
近年来,我国肺癌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高居第一位,在女性中居于第二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肺癌患者中约有80%的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 近年来,我国肺癌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高居第一位,在女性中居于第二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肺癌患者中约有80%的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的生存率〈15%,因此,如何提高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pd-l1 非小细胞肺癌 单克隆
下载PDF
抗PD-1/PD-L1药物治疗肿瘤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莹 白春梅 孙昭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2期1365-1368,1374,共5页
PD-1/PD-L1通路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目前针对PD-1/PD-L1通路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区别于传统的化疗及放疗,抗PD-1/抗PD-L1药物介导的免疫靶向治疗,能更加有效地调动机体本身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改善... PD-1/PD-L1通路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目前针对PD-1/PD-L1通路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区别于传统的化疗及放疗,抗PD-1/抗PD-L1药物介导的免疫靶向治疗,能更加有效地调动机体本身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改善免疫微环境,在肺癌、黑色素瘤、胃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目前抗PD-1/抗PD-L1药物治疗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获益,部分患者存在原发性耐药,有的患者出现继发性耐药。本文就抗PD-1/PD-L1药物治疗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耐药机制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抗PD-1/PD-L1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泱 喻敏成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227-235,共9页
PD-1及其配体PD-L1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可通过PD-1/PD-L1轴,逃避T细胞介导的肿瘤特异性免疫[1]。众多临床试验表明,基于上述机制开发的抗PD-1/PD-L1抗体,是一种广谱、有效、作用持久且相对安全的抗肿瘤治... PD-1及其配体PD-L1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可通过PD-1/PD-L1轴,逃避T细胞介导的肿瘤特异性免疫[1]。众多临床试验表明,基于上述机制开发的抗PD-1/PD-L1抗体,是一种广谱、有效、作用持久且相对安全的抗肿瘤治疗方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d-1/pd-l1 单克隆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抗PD-1/PD-L1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赖胜蓝 王江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145-146,共2页
当前临床对于肺癌的干预手段比较少,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因此,晚期肺癌患者预后不佳。近些年逐渐开始实施免疫治疗,这也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是主要... 当前临床对于肺癌的干预手段比较少,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因此,晚期肺癌患者预后不佳。近些年逐渐开始实施免疫治疗,这也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是主要的免疫检查点,证明其抑制剂抗PD-1单抗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况存在明显关联,另外PD-L1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能够有效进行疗效预测。本文主要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抗PD-1/PD-L1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抗pd-1/pd-l1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抗PD-1/PD-L1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房娟 贾春娟 赵向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0877-0878,共2页
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1属于一对免疫共抑制分子,对人体可起到诱导免疫耐受、抑制T淋巴细胞的重要作用,而肿瘤患者多存在PD-1/PD-L1高表达症状,会导致肿瘤转移能力增强,致死率上升,因此近年来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的抗PD-1/PD-L1... 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1属于一对免疫共抑制分子,对人体可起到诱导免疫耐受、抑制T淋巴细胞的重要作用,而肿瘤患者多存在PD-1/PD-L1高表达症状,会导致肿瘤转移能力增强,致死率上升,因此近年来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的抗PD-1/PD-L1免疫疗法成为治疗肿瘤的研究热点,以PD-1/PD-L1为治疗靶点的抑制剂药物可对患者自身的抗肿瘤免疫途径起到激活效果,且在多种肿瘤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持续的显著的效果。但关于患者是否对抗PD-1/PD-L1治疗敏感的研究目前尚无明确结论。本文基于以上观点,对抗PD-1/PD-L1对肿瘤的治疗机制以及不同肿瘤类型的治疗现状和研究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d-1/pd-l1 肿瘤治疗 研究
下载PDF
抗PD-1/PD-L1注射液对小鼠的异常毒性评价
16
作者 周莹 王丽洁 梁羽 《中国药物评价》 2018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评价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注射液异常毒性,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中"异常毒性检查法",对4批次抗PD-1/PD-L1注射液同时进行小鼠异常毒性试验,... 目的:评价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注射液异常毒性,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中"异常毒性检查法",对4批次抗PD-1/PD-L1注射液同时进行小鼠异常毒性试验,细化异常毒性试验临床观察指标记分标准,观察期7 d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异常毒性反应症状进行记分。结果:给药后7 d内4批次抗PD-1/PD-L1注射液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各器官系统临床观察指标记分均为0且全部健全,7 d后4批次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均增加,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4批次抗PD-1/PD-L1注射液对小鼠均无潜在异常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抗pd-1/pd-l1注射液 异常毒性
下载PDF
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7
作者 胡琪 于雪峰 +5 位作者 黎雨 胡佳荷 杨维 刘萍 谢蕊 白玉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652-655,共4页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在国内外临床试验和应用中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得显著的疗效。其中抗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1 ligand,PD-L1)免疫检查...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在国内外临床试验和应用中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得显著的疗效。其中抗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1 ligand,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肾癌、头颈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等肿瘤的治疗。但PD-1/PD-L1单抗也会引起免疫相关性皮肤、消化道、肝脏、内分泌、肺部等器官的不良反应,皮肤毒性如皮疹、白癜风、皮肤干燥症等是最常见也是最早发生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pd-1/pd-l1单 皮肤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抗PD-1/PD-L1治疗肿瘤的心脏毒性不良事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毅馨 朱世杰 +4 位作者 薛鹏 毛昀 李林潞 褚雪镭 陈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4164-4167,共4页
随着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配体(PD-L1)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疗效。但伴随使用其相关不良反应增加也被逐步报道并受到重视。抗PD-1/PD-L1治疗可引起相关心... 随着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配体(PD-L1)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疗效。但伴随使用其相关不良反应增加也被逐步报道并受到重视。抗PD-1/PD-L1治疗可引起相关心脏毒性事件,包括心肌炎、心包疾病、心律失常等。虽然临床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并可造成免疫治疗延迟或终止,需要肿瘤学科和心脏学科医生合作诊治。该综述从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简要介绍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机制及诊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pd-l1 心脏毒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TumorFisher CTC检测技术用于晚期肝细胞癌抗PD-1/PD-L1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珊 范林洋 +3 位作者 罗聪 陈勇毅 胡志远 徐笑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在逐年增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迅速发展,但对晚期HCC疗效有限。治疗中实时监测循环肿瘤细胞(CTC)PD-L1表达,是评估免疫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在逐年增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迅速发展,但对晚期HCC疗效有限。治疗中实时监测循环肿瘤细胞(CTC)PD-L1表达,是评估免疫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案例通过TumorFisher检测技术实时监测1例HCC患者免疫治疗前后总CTC数及PD-L1+CTC个数,结合影像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患者治疗前总CTC数为5个/2 mL,PD-L1+CTC为5个/2 mL,PD-L1+CTC/总CTC为100%。用PD-1/PD-L1抑制剂行3周期免疫治疗后,PD-L1+CTC/总CTC逐渐降低,肿瘤缩小,血清AFP及PIVKA-Ⅱ逐渐下降,PD-L1+CTC/总CTC变化与肿瘤标志物、MRI检查结果一致。PD-L1+CTC/总CTC可作为HCC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液体活检 循环肿瘤细胞(CTC) pd-1/pd-l1抑制剂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抗PD-1/PD-L1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景楚瑜 张博恒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16,共7页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是一对免疫共抑制分子。以PD-1/PD-L1为靶点的药物重新激活了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并且在多种肿瘤中取得了良好而持久的疗效。然...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是一对免疫共抑制分子。以PD-1/PD-L1为靶点的药物重新激活了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并且在多种肿瘤中取得了良好而持久的疗效。然而,如何预测患者是否对治疗敏感及如何联合其他治疗提高抗PD-1/PD-L1治疗的反应率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主要综述了PD-1/PD-L1通路的作用机制、抗PD-1/PD-L1治疗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预测抗PD-1/PD-L1疗效的生物标记物及联合免疫治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pd-1 pd-l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